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集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389发布日期:2019-03-05 18:1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集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集中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在总体能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我国接近30%并还在持续增长,在发达国家甚至已高达到40%。而在建筑能耗里,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是其中的大户,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其所占比例高达30%~60%。因此,暖通空调系统能耗规模是十分可观的。而在各种能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各个行业的对环保、节能、环境越来越重视。

相关技术中,对于空调这类的高耗能产品,大多数的办公大楼及办公室基本安装了空调且经常使用,人们在离开办公室有时忘记了关空调,有时对空调器室内设定温度设置过低,这类现象增大了空调机的运行能耗,降低了室内环境冷热舒适性,且会缩短空调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集中智能控制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集中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台空调,该系统还包括:

人员数量检测设备,用于感应检测一室内空间区域内的人员数量;

人员位置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空间区域内的人员所在的人员位置信息;以及

空调控制设备,与所述至少一台空调、所述人员数量检测设备和人员位置检测设备分别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人员数量和/或人员位置信息控制调节所述至少一台空调的至少一个空调参数。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人员数量检测设备包括红外线检测设备和人脸识别感应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线检测设备或者所述人脸识别感应设备设置于所述室内空间区域的出入口处。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人员位置检测设备包括多个距离测量设备,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室内空间区域内的多个固定位置处。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参数包括空调温度、空调风量和空调风向中的至少一个。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红外线检测设备检测到的人员身体的发热信息,调节设定所述至少一台空调的初始温度和/或工作模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人员数量控制调节所述至少一台空调的空调风量;其中,所述人员数量与所述空调风量呈正相关,所述人员数量越多,相应所述空调风量越大。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还用于在所述人员数量为零时,计时预设时长后发出关机信号以自动关闭所述至少一台空调。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人员位置信息控制调节所述至少一台空调的空调风向。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室内空间区域的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自动关闭所述至少一台空调,而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等于该预设温度时,自动开启所述至少一台空调。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室内空间区域如办公室内的人员数量和/或人员分布位置控制调节至少一台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而可以提高空调优化运行效率,节约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等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集中智能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集中智能控制系统,参考图1中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台空调101、人员数量检测设备103、人员位置检测设备104和空调控制设备102;其中:

所述人员数量检测设备103,用于感应检测一室内空间区域内的人员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间区域可以是家庭房间或者写字楼办公室等,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可以布置于房间或者办公室区域内不同位置。所述人员数量检测设备103可以包括红外线检测设备如红外感应设备和人脸识别感应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当然并不限于此。具体的,所述红外线检测设备或者所述人脸识别感应设备可以设置于所述室内空间区域的出入口处,例如可以设置在房间门口顶部或者办公室出入门顶部等。示例性的,人体感应信号的采集可以至少包括以下方式:

第一:红外线检测设备主动捕获,例如可使用双红外循转的方式去感知不动的人;在房间门口检测统计房间进出的人数实现实时人数统计;通过感知物体是否具有持续发热的现象来判断是不是人等。

第二: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安装在如办公室出入门上的人脸识别感应器检测到人体的脸部为进,检测到人体的脑袋为出。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人脸特征判定进出人员数以实现人数统计。

所述人员位置检测设备104,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空间区域内的人员所在的人员位置信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人员位置检测设备104可以包括多个距离测量设备,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室内空间区域内的多个固定位置如办公桌处。例如,在办公室内固定有人员办公的办公桌位置上安装距离测试仪,设定一个距离感应范围如5~20厘米内,通过接近判断当达到这个距离范围时,系统将判断办公区域的该位置有人,以及实现位置信息(如办公室区域内的该办公桌位置坐标)的确定。

所述空调控制设备102,与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所述人员数量检测设备103和人员位置检测设备104分别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人员数量和/或人员位置信息控制调节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的至少一个空调参数。示例性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调温度、空调风量和空调风向等。

具体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102,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红外线检测设备检测到的人员身体的发热信息,调节设定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的初始温度(如26℃)和/或工作模式(如制冷模式)。也即可以根据红外感应系统检测到人员身体的发热情况,来调节人体最舒适的空调温度和工作模式等。

所述空调控制设备10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人员数量控制调节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的空调风量;其中,所述人员数量与所述空调风量呈正相关,所述人员数量越多,相应所述空调风量越大。例如,当红外线检测设备检测到办公室的办公区域有人的时候,根据人员的数量来调节风量。人多时控制风量加大,人少时风量降低。又如当增大风量还是不能满足办公区域所需要的温度的时候,可以再自动控制启动空调的台数,以保证在满足最适合办公区域的温度下最大的节约能耗。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102,还可以用于在所述人员数量为零时,计时预设时长后发出关机信号以自动关闭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例如在红外线检测设备检测到办公区域没人的时候开始计时,等待如3分钟后发出关机信号以实现空调的自动关机。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10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人员位置信息控制调节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的空调风向。也即根据人员的分布的相对位置来自动调节风向,提高空调运行效率。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设备102,还可以用于在所述室内空间区域如办公室的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如26℃)时,自动关闭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实现节能效果,而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等于该预设温度时,自动开启所述至少一台空调101。

本公开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调分布的区域中,可以通过如红外感应等方式采集房间里面人员的人员数量以及位置分布信息,以上信息传输到所述空调控制设备后,可以经过如PID算法分析得出适合办公区域的空调初始温度,并可以根据人员数量变化和分布位置变化调整空调运行参数,提高空调运行效率以实现节能环保等目的。

本公开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对人体活动的感应,以及基于人体感应的空调器启停控制和温度设定等相关功能,在满足人体舒适的条件下,自动调节空调的温度和模式,大大的降低电源的损耗,达到节能环保、不浪费的效果;同时间接可以提高空调运行效率,提升了空调的整体性能、使用价值和环保节能指标;另外,也实现了整个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从信号处理到设备运行,实现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空调的智能控制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总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