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370发布日期:2019-03-05 18:1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风设备,又称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一套空气处理系统,通过在新风系统内部设置风机和相关组件,利用风机的动力,从室外环境引入新鲜空气至室内环境中或者向室外环境排出室内环境的浑浊空气,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对于现有的新风系统中,新风系统通常设置有新风装置和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排风装置被封装至同一个外壳中,亦即新风装置和排风装置为一体机,安装时用户需要将一体机安装至预定的安装位置处。虽然一体机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安装过程,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一体机的设计会增加新风系统的重量,机身庞大,用户安装时通常无法独立完成安装,需要同时多人协助安装,降低安装效率;此外,一体机的设计通常没有在内部设置阀门独立控制新风口和排风口的开启或者关闭,导致在新风模式下,从室外引进的一部分新鲜空气会从排风口排出,在排风模式下,室内的一部分浑浊空气一部分又会从新风口回流至室内,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新风系统的工作质量;再者,在现有的新风系统中,过滤网一般只设置在系统的内部,在新风口和排风口位置处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过滤网,导致蚊虫容易从新风口或者排风口直接进入至新风系统内部,造成系统的内部污染,严重时致使用户因蚊虫污染了新风系统而生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对新风系统分布式安装的、安装效率高的以及防止风量回流的分布式新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分布式新风系统,包括:

新风换气主机,所述新风换气主机内设置有相互隔离新风风道及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内设置有排风风机;

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分别与所述新风风道及所述排风风道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内设置有热交换芯;

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所述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包括多个新风送入机,各所述新风送入机分别与所述热交换装置连通,在一个所述新风送入机中,所述新风送入机内设置有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送入机开设有新风送入口,所述新风送入口内设置有新风送入阀门;及

分布式排风装置,所述分布式排风装置包括多个排风组件,各所述排风组件分别与所述热交换装置连通,在一个所述排风组件中,所述排风组件开设有排风送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换气主机包括新风换气箱体、排风风机及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新风换气箱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新风换气箱体分隔形成所述新风风道及所述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机位于所述排风风道内,所述新风换气箱体开设有与外接管道连通的新风入口以及与外接管道连通的排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入口具体包括开设于所述新风换气箱体上的外接新风入口及内接新风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换气主机还包括第一过滤网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网组件设置于所述新风换气箱体内,并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组件位于所述外接新风入口及所述内接新风入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口具体包括开设于所述新风换气箱体上的外接排风口及内接排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还包括多个输风支管道,每一所述输风支管道对应与所述热交换装置及一所述新风送入机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送入机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布式排风装置还包括多个排风支管道,每一所述排风支管道对应与所述热交换装置及一所述排风组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组件内设置有第三过滤网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芯及热交换箱体,所述热交换芯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箱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分布式新风系统,通过设置新风换气主机、热交换装置、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及分布式排风装置。在实际的分布式新风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新风换气主机、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及分布式排风装置独立分离,不再传统的一体机式设计,降低了系统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系统体积,用户不需要多人的协助就可以独立对系统完成安装;此外,每一新风送入机都单独配置有新风风机和新风送入阀门,用户可以单独对某一新风送入机进行开启或者关闭启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系统工作的能耗;再者,由于每一新风送入机都配置新风送入阀门,在系统处于排风模式下时,室内的一部分浑浊空气在流向排风风道时不会从新风送入机回流至室内环境中,降低系统的排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分布式新风系统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新风换气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新风换气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新风送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排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分布式新风系统10包括新风换气主机100、热交换装置200、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300及分布式排风装置400;新风换气主机100内设置有相互隔离新风风道111及排风风道112,排风风道110内设置有排风风机120;热交换装置200分别与新风风道110及排风风道120连通,热交换装置200内设置有热交换芯210;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300包括多个新风送入机310,各新风送入机310分别与热交换装置200连通,在一个新风送入机310中,新风送入机310内设置有新风风机311,新风送入机311开设有新风送入口3111,新风送入口3111内设置有新风送入阀门312;分布式排风装置400包括多个排风组件410,各排风组件410分别与热交换装置200连通,在一个排风组件410中,排风组件410开设有排风送入口411。如此,在实际的分布式新风系统10的应用过程中,新风换气主机100、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300及分布式排风装置400独立分离,不再传统的一体机式设计,降低了新风系统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系统体积,用户不需要多人的协助就可以独立对新风系统完成安装;此外,每一新风送入机310都单独配置有新风风机311和新风送入阀门312,用户可以单独对某一新风送入机310进行开启或者关闭启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系统工作的能耗;再者,由于每一新风送入机310都配置新风送入阀门312,在系统处于排风模式下时,室内的一部分浑浊空气在流向排风风道112时不会从新风送入机310回流至室内环境中,降低系统的排风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新风换气主机100包括新风换气箱体110、排风风机120及隔板130,隔板130设置于新风换气箱体110内,隔板130将新风换气箱体110分隔形成新风风道111及排风风道112,排风风机120位于排风风道112内,新风换气箱体110开设有与外接管道连通的新风入口113以及与外接管道连通的排风口114。如此,隔板130将新风换气箱体110分隔形成新风风道111及排风风道112,新风风道111用于将室外新风,亦即室外新鲜空气引入;排风风道112用于将室内浑浊空气引出;新风风道111和排风风道112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排风风机120用于将室内浑浊空气各排风组件410抽入至排风风道112中,最终将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出室内。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新风入口113具体包括开设于新风换气箱体上的外接新风入口1131及内接新风入口1132。如此,当系统开启新风模式时,室外新风从外接新风入口1131进入至新风风道111内,而后室外新风从内接新风入口1132流向至各新风送入机310中;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还可以通过在外接新风入口1131接入外接管道,将外接管道引出室外,室外新风从外接管道进入至外接新风入口1132中。

更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新风换气主机100还包括第一过滤网组件140,第一过滤网组件140设置于新风换气箱体110内,并且第一过滤网组件140位于外接新风入口1131及内接新风入口1132之间。如此,第一过滤网组件140用于将初步净化室外新风,当室外新风引入至室内时,室外新风可能夹杂有微小颗粒,为了防止这些微小颗粒进入至系统内,在新风换气主机100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组件140,第一过滤网组件140将室外新风夹杂的微小颗粒过滤掉;此外,第一过滤网组件140还可以防止蚊虫进入至系统内,对系统造成蚊虫污染,从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排风口114具体包括开设于新风换气箱体110上的外接排风口1141及内接排风口1142。如此,当系统开启排风模式时,室内浑浊空气从各排风组件410流向至内接排风口1142,室内浑浊空气最终从外接排风口1141排出,能够将室内浑浊的空气排出室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还可以通过在外接排风口1141接入外接管道,将外接管道引出室外,室内浑浊空气从外接管道进入至外接管道中,最终排出室内。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300还包括多个输风支管道320,每一输风支管道320对应与热交换装置200及一新风送入机310连通。如此,当系统开启新风模式时,从新风换气主机100引入的室外新风流向至热交换装置200中,而后室外新风从各输风支管道320对应输送至对应的新风送入机310中。

具体地,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新风送入机310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组件313。如此,第二过滤网组件313与第一过滤网组件140起到相同的作用,此处不再详细对第

二过滤网组件313的功能进行相关描述,请结合参照上文。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分布式排风装置400还包括多个排风支管道420,每一排风支管道420对应与热交换装置200及一排风组件420连通。如此,当系统开启排风模式时,各排风组件410将室内浑浊空气抽送至对应的排风支管道420中,而后室内浑浊空流向至热交换装置200中,最后统一从热交换装置200流向至新风换气主机100,最终从新风换气主机100排出。

具体地,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排风组件410内设置有第三过滤网组件412。如此,第三过滤网组件412与第一过滤网组件140起到相同的作用,此处不再详细对第三过滤网组件412的功能进行相关描述,请结合参照上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热交换装置200包括热交换芯210及热交换箱体220,热交换芯220设置于热交换箱体210内。如此,热交换芯220用于热量交换,当室外新风或者室内浑浊空气流经至热交换芯220时,均会与热交换芯220发生热量交换,热交换芯220为市面上常销售的热交换芯220,热交换芯220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分布式新风系统,通过设置新风换气主机、热交换装置、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及分布式排风装置。在实际的分布式新风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新风换气主机、分布式新风送入装置及分布式排风装置独立分离,不再传统的一体机式设计,降低了系统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系统体积,用户不需要多人的协助就可以独立对系统完成安装;此外,每一新风送入机都单独配置有新风风机和新风送入阀门,用户可以单独对某一新风送入机进行开启或者关闭启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系统工作的能耗;再者,由于每一新风送入机都配置新风送入阀门,在系统处于排风模式下时,室内的一部分浑浊空气在流向排风风道时不会从新风送入机回流至室内环境中,降低系统的排风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