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组合式农村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2783发布日期:2018-08-04 13:50阅读:17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用的燃烧柴火和秸秆的炉灶,具体为一种高效组合式农村炉灶。



背景技术:

农村炉灶是以薪柴、秸秆、畜粪等有机物质为燃料,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炉灶。其中,柴炉体积较小,便于移动,主要应用于乡镇;柴灶体积较大,不能移动,多由砖、瓦、灰、石等砌筑,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主要炊事用灶,生火方便快捷燃料来源广,因此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中国农村使用的炉灶按其使用燃料的种类,可分为以燃用薪柴为主的硬柴炉灶,燃用秸秆为主的软柴炉灶,兼烧薪柴、秸秆的两用炉灶以及燃用牲畜粪便的畜粪炉灶等多种。现有炉灶的结构与旧式炉灶相比较,除增设炉蓖和加砌烟筒改普通风条件外,主要是减小了炉膛容积和炉门尺寸,并且多在炉膛周围填加保温材料,以利于维持炉膛的工作温度:同时还降低了炉蓖与锅底间的距离,使火焰的高温区域能直接作用于锅底壁面。大大的提高了利用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余热利用不足,无论人多人少都只能用大锅,能够同时操作的锅体数量较少,用水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热利用率高,对锅体适应性强,而且用水方便的高效组合式农村炉灶。

本发明高效组合式农村炉灶,包括灶台1,炉膛2,通风道3,烟道4和烟囱5;炉膛2设置在灶台1平面以下,下部连通有通风道3,一侧通过烟道4与烟囱5相连;其特征在于炉膛2中部向外凸出形成鼓状内腔,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上端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凸台6,下端设置有炉蓖7;炉膛2的上部还置有二级炉膛8;二级炉膛8呈圆柱状,底面直径大于炉膛2上端开口的直径,其下端面和炉膛2上端面形成过渡台面9。

进一步,所述的炉膛2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0。

进一步,所述的烟囱5下方设置有相对于炉膛2独立设置的保温腔室11。

进一步,所述的鼓状内腔上部一侧设置有排烟缩口12;排烟缩口12的小端与烟道4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排烟缩口12和烟道4之间还连接有设置在灶台1上的副炉膛13;烟道4呈l型,出口端与对应设置在炉膛2一侧的烟囱5相连。

更进一步,所述的烟囱5底部靠近炉膛2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4;水箱14下部设置有出水管15,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或进水管。

再进一步,所述的出水管15呈环状,设置有过渡台面9上,其直径与凸台6的高度相等,一侧连接开水箱14,一侧设置有伸出灶台1的出水口16。

本发明高效组合式农村炉灶,相比较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灶台1上设置的炉膛1、二级炉膛8和副炉膛13实现了对多种规格锅体的适用,不仅能够用于平时尖底锅17的烹饪,而且能够通过二级炉膛8实现对平底锅的使用,同时还能够配合副炉膛13完成两个锅体的同时加热,操作性和适应性极强。

本发明通过排烟缩口12将大部分没有利用的热量然能用输送到副炉膛13中,然后加以利用后再通过l型的烟道4的降尘排入到烟囱5内,剩余的部分热量实现对水箱中水的预热和加热,大大的提高了热利用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本发明通过出水管15,吸收炉膛13内散发和热辐射出来的热量,并利用环状的设计和设置在过接台面9增大了吸热的有效行程和热交换面积,用水十分的方便,还进一步的对未利用且不易收集的热量加以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中所述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中所述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中所述结构中水箱'和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灶台,2、炉膛,3、通风口,4、烟道,5、烟囱,6、凸台,7、炉蓖,8、二级炉膛,9、过渡台面,10、保温层,11、保温腔室,12、排烟缩口,13、副炉膛,14、水箱,15、出水管,16、出水口,17、尖底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

本发明高效组合式农村炉灶,包括灶台1,烟囱5,以及设置在灶台1平面以下的炉膛2,连接在炉膛2下部的通风道3,连接炉膛2和烟囱5的烟道4;如图1所示,其中炉膛2中部向外凸出形成鼓状内腔,利用热量的聚集,减少了热量的耗散;炉膛2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如此设置能够和配合使用的锅体底部形成相对密封,而且有利用热量更多的传递到锅体内;上端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凸台6,利于和平底锅配合,而且提供通风口,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下端设置有炉蓖7;炉膛2的上部还设置有二级炉膛8;二级炉膛8呈圆柱状,底面直径大于炉膛2上端开口的直径,其下端面和炉膛2上端面形成过渡台面9。相对较小的炉膛2减少了燃料的消耗,上部设置的二级炉膛8不仅能配合大锅,而且能进一步的减少热量和空气的对流,提高热利用效率。

又如图l所示,炉膛2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0,在烟囱5下方设置有相对于炉膛2

独立设置的保温腔室11,一方面降低了直接热源处的热散失,另一方面通过独立的保温腔室11阻隔了热传导损失的大部分热量,并且能够用于物品的保温。

如图1和图2所示,鼓状内腔上部一侧设置有排烟缩口12;排烟缩口12的小端与烟道4连通;其中,排烟缩口12和烟道4之间还连接有设置在灶台l上的副炉膛13,排烟缩口12能够集中热量,使原本减弱的热流加强,从而对副炉膛13实施加热;烟道4里l型,出口端与对应设置在炉膛2一侧的烟囱5相连。

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中烟囱5底部靠近炉膛2的一侧设置有开水箱14;水箱14下部设置有出水管15,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或进水管;本实施例以上端设置进水口为例;如1

图2和图3所示,出水管15呈环状,设置有过渡台面9上,其直径与凸台6的高度相等,一侧连接开水箱14,一侧设置有伸出灶台1的出水口16;当灶台1上通过二级炉膛8配合较大的尖底锅17时,锅体和二级炉膛8以及过度台面9形成一个热储存腔,出水管15能够非常有效的对其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当通过凸台6与平底锅配合时出水管15不仅能够很好的吸收外露火焰的热量,而且能够起到热量聚集的作用,通过对余热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够做到只要生火做饭,就不用专门烧水而能有热水甚至是开水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用的燃烧柴火和秸秆的炉灶,具体为一种热利用率高,对锅体适应性强,而且用水方便的高效组合式农村炉灶。其包括灶台(1)、炉膛(2)、通风道(3)、烟道(4)和烟囱(5),炉膛(2)设置在灶台(1)平面以下,下部连通有通风道(3),一侧通过烟道(4)与烟囱(5)相连;其特征在于:炉膛(2)中部向外凸出形成鼓状内腔,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上端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凸台(6),下端设置有炉蓖(7),炉膛(2)的上部还设置有二级炉膛(8),二级炉膛(8)呈圆柱状,底面直径大于炉膛(2)上端开口的直径,其下端面和炉膛(2)上端面形成过渡台面(9)。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面,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28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