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换气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2389发布日期:2018-10-02 17:5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换气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主流住房类型为小户型,因中央空调成本较高,改造安装难度较大,大多用户会选择安装成本较低的分体式家用空调器。传统的家用空调一般采用对房间室内回风降温或加热方式来改变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为了发挥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考虑到空调器的能耗,一般要尽量紧闭门窗,保持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这样会造成房间内o2含量下降,co2浓度增高,空气品质逐渐下降,空调长时间运行的房间会使人感觉到憋闷,甚至易患“空调病”。

申请号为201120464496.x的专利设计了一种独立空调换气装置,该装置虽然解决了空调房间新风换气问题,但如果室内外环境温差较大时开启换气装置,会增加房间负荷,房间空调器则耗电更多;而且设置独立空调换气装置,需要在房间重新打孔安装,增加安装成本,影响房间的整体美观。而且无法与空调进行联动,因为房间温度的滞后性,通过该装置的新风可能会引起房间温度的波动,影响房间舒适性。

申请号为20151092567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新风一体机,该专利文献将新风系统和家用空调一体化设计,可以对新风进行预热预冷,满足用户对新风的需求。但该装置体积较大,占用阳台较大空间,而且要在房间墙壁凿开较大的风口,改造安装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换气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的设置使得空调器的工作负荷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围设形成安装腔;新风风机,新风风机安装在安装腔内,新风风机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新风管,新风管的第一端与进风口连通,新风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进风管,进风管的第一端与出风口连通,进风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回风管,回风管安装在安装腔内,且回风管的第一端与新风管连通;出风管,出风管的第一端位于安装腔内,出风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

进一步地,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安装在新风管上以控制新风管的开度。

进一步地,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安装在回风管上以控制回风管的开度。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以及新风风机均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出风管套设在进风管的外周,出风管的内壁和进风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进一步地,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电控盒,电控盒安装在安装腔内,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电控盒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温差大小的温差检测元件,温差检测元件与电控盒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外壳上设置有排风口。

进一步地,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外环境的环境质量检测元件。

进一步地,新风管和进风管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新风换气装置,新风换气装置为上述的新风换气装置,空调器还包括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嵌设在进风管的内部,且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与进风管的内壁之间具有进风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利用上述的空调器实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空调器的同时选择是否开启新风换气装置,并设定室内温度为第一预定值;如果选择新风换气装置开启,当室内温度达到第一预定值之后,温差检测元件自动检测室内外的温差,当室内外温差位于第二预定值和第三预定值之间时,电控盒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同时开启,当室内外温差大于第三预定值时,电控盒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同时关闭,当室内外温差小于第二预定值时,电控盒控制第二控制阀关闭,其中,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进一步地,当室内外温差位于第二预定值和第三预定值之间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越大,电控盒控制第二控制阀开度越大,并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度越小;如果室内外温差越小,电控盒控制第二控制阀开度越小,并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度越大。

进一步地,当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下时,第二预定值为5℃,第三预定值为10℃;当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下时,第二预定值为7℃,第三预定值为15℃。

进一步地,当空气质量检测元件检测到室外空气质量小于第四预定值时,电控盒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际安装时,将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装置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外机外侧,并使得进风管的第二端和出风管的第二端连接至室内,室内的空气能够进入到安装腔内,工作时,回风管能够吸入安装腔内的室内出风,进而使得部分新风和室内风混合,达到对新风预冷或预热的目的,在进行换新风的同时可以减小空调器的功耗,对室内环境温度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装置的主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外壳;11、排风口;20、新风风机;30、新风管;40、进风管;50、出风管;60、第一控制阀;70、第二控制阀;80、电控盒;90、回风管;100、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110、室内机;120、室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换气装置,该新风换气装置包括外壳10、新风风机20、新风管30、进风管40、回风管90以及出风管50。

其中,外壳10围设形成安装腔;新风风机20安装在安装腔内,新风风机20上设置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和出风口(图中未示出);新风管30的第一端与进风口连通,新风管30的第二端延伸至外壳10的外部;进风管40的第一端与出风口连通,进风管40的第二端延伸至外壳10的外部;回风管90安装在安装腔内,且回风管90的第一端与新风管30连通;出风管50的第一端位于安装腔内,出风管50的第二端延伸至外壳10的外部。

实际安装时,将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装置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外机120外侧,并使得进风管40的第二端和出风管50的第二端连接至室内,室内的空气能够进入到安装腔内,工作时,回风管90能够将从新风管30进入的新风风机20的风和安装腔内的室内回风进行混合输送到安装腔内,达到对新风预冷或预热的目的,在进行换新风的同时可以减小空调器的功耗,对室内环境温度影响较小。

本实施例中的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60,该第一控制阀60安装在新风管30上,便于对新风管30的开度进行控制。

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70,该第二控制阀70安装在回风管90上,便于对回风管90的开度进行控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均为电磁阀,便于实现电控制。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出风管50套设在进风管40的外周,出风管50的内壁和进风管40的外壁之间形成出风通道,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出风管50是套设在进风管40的外周,方便用户进行选择性安装,结构紧凑体积小,减小房间改造难度,也有利于系统的整体美观性。

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电控盒80,该电控盒80安装在安装腔内,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均与电控盒80通讯连接,便于对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进行控制。

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温差大小的温差检测元件(图中未示出),该温差检测元件与电控盒80通讯连接,工作时,电控盒80根据温差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构对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温差检测元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比较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的温湿度,然后通过比较器比较得到室内外的温差,电控盒80根据温差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构对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进行控制,进而便于在合适的时机开启新风换气装置提高新风,改善室内的空气。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0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图中未示出),防止安装腔内的空气温度的波动。

外壳10上设置有排风口11,该排风口11用于排除新风换气装置外壳10内的空气。

优选地,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外环境的环境质量检测元件(图中未示出)。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新风管30、回风管90的端部均设置有过滤装置(图中未示出),该过滤装置优选为过滤网,便于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新风换气装置,新风换气装置为上述的新风换气装置,空调器还包括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100,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100嵌设在进风管40的内部,且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100与进风管40的内壁之间具有进风间隙。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100设置在进风管40的内部,安装时,无需在墙壁上在开设多个通孔,仅仅在原本的孔上扩孔即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便于保证空调器的外观完美性。

本发明可以为传统家用空调房间提供新风换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利于用户身体健康。通过新风换气装置的控制和室内机110控制的联动,方便用户操作,有利于空调降低能耗的同时也不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另外,将新风换器装置和空调器的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方便装置的选择性安装的同时也不影响新风换气装置和空调器的整体美观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知道,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装置主要由大管和小管以嵌套的形式构成,小管为进风管40,大管为出风管50。进风管40和出风管50均采用可折弯但具有一定硬度且表面光滑的隔热材料制成。进风管40和出风管50之间的通道为新风系统的出风通道,进风管40为新风系统的进风通道。进风管40和出风管50可折弯且具有一定强度主要考虑到安装的方便和换气管的耐用性。两管表面尽量光滑可以减小气流阻力,有利于室内外气体的交换。本发明考虑到新风处理装置的安装的方便性,只需扩大原先空调连接管在墙上的孔洞,大小和出风管50管径大小即可。空调连接管穿入进风管,再套入出风管即可,改造难度小。本发明将进风管40和出风管50设计为一体,方便安装的同时也有利于空调系统和新风装置整体的美观性。进风管40室内端深入空调室内机110并通入内机换热器,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进行预热或预冷,使得房间温度不至于有较大波动。出风管50室内端深入室内即可,且在管口设置过滤网,防止灰尘进入同时也可防止蚊虫、老鼠的进入。

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装置还包括外壳10、新风风机20、第一控制阀60、第二控制阀70以及其他连接管路和电控盒80组成。该新风处理装置可安装到空调室外机连接管侧,方便与空调室内/外机连接管100、进风管40和出风管50的一体化设计。新风风机20出风口和进风管40相连,新风风机20进风口和外壳10外侧空气相通,用于导入新风。新风管30进口设置过滤装置以过滤新风空气。新风管30设置一个第一控制阀60,用来控制新风管30的开启和关闭以及风量的大小。在新风风机20连接的进风管40上设计一个回风管90,同样在回风管90上设置一第二控制阀70,用于控制回风通道的开启和关闭以及风量的大小。回风管90同样设置过滤网以过滤回风空气。第一控制阀60、第二控制阀70、新风风机20均与电控盒80相连。外壳10内表面附一层保温层,防止壳内空气温度的波动。排风口11用于排除外壳10内空气。

电控盒80主要用来控制第一控制阀60、第二控制阀70、新风风机20的同时,也与空调控制器进行通信。既可以通过空调遥控器控制新风系统装置,可通过空调室内外侧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外的温湿度控制第一控制阀60、第二控制阀70的开启和关闭,达到和空调系统联动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利用上述的空调器实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空调器的同时选择是否开启新风换气装置,并设定室内温度为第一预定值;如果选择新风换气装置开启,当室内空气达到第一预定值之后,温差检测元件自动检测室内外的温差,当室内外温差位于第二预定值和第三预定值之间时,电控盒80控制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同时开启,当室内外温差大于第三预定值时,电控盒80控制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同时关闭,当室内外温差小于第二预定值时,电控盒80控制第二控制阀70关闭,其中,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如果因为室内外温差较大,如果仅靠室内机换热器对新风进行预热或者预冷,可能会造成压缩机高频运行,耗电量较高。另外,室内外环境温差过大时,可能会造成空调器出风温度变化较大,室内环境温度也会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影响用户的舒适感。所以本发明在新风通道设置回风管90,加上对新风装置的合理控制,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优选地,当室内外温差位于第二预定值和第三预定值之间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越大,电控盒80控制第二控制阀70开度越大,第一控制阀60开度越小,如果室内外温差越小,电控盒80控制第二控制阀70开度越小,第一控制阀60开度越大。

当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下时,第二预定值为5℃,第三预定值为10℃;当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下时,第二预定值为7℃,第三预定值为15℃。

当空气质量检测元件检测到室外空气质量小于第四预定值时,电控盒80控制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而言,以制冷工况为例,当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用户会选择空调开机制冷的同时需要选择是否开启新风功能。如用户未选择新风功能,则新风换气装置则不启动。如果用户选择开启新风功能,则空调首先制冷将房间温度降至第一预设值,此时新风装置呈关闭状态。待房间温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后,新风换气装置的温差检测元件会检测室内外温差,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设定第三预设值时,说明室内外温差很大,新风系统仍呈关闭状态;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第二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启动新风系统,新风风机20启动,电控盒80控制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同时开启。因为此时内外环温差较大,通过开启新风换气装置,将部分室内回风和新风混合,达到对新风预冷的目的,可以减小空调器的功耗,也对室内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在此温差范围内,如果温差较大,电控盒80控制第二控制阀70开度越大,并控制第一控制阀60开度越小;反之,温差较小,电控盒80控制第二控制阀70开度越小,并控制第一控制阀60开度越大。进一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如果室内外温差小于第二预设值,说明室内外温差较小,此时新风系统开启,新风风机20启动,第一控制阀60开启,第二控制阀70关闭。此时新风装置为全新风状态。其中,第二设置值为5℃,第三预设值为10℃。

同理,制热工况下,当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用户会选择空调制热开机的同时需要选择是否开启新风功能。如用户未选择新风功能,则新风换气装置则始终不启动。如果用户选择开启新风功能,则空调首先制热模式运行将房间温度升至设定温度,此时新风装置先呈关闭状态。待房间温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后,新风换气装置的温差检测元件会检测室内外温差,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设定第三预设值时,说明室内外温差很大,新风换气装置仍呈关闭状态;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三预设值,启动新风换气装置,新风风机20启动,电控盒80控制第一控制阀60和第二控制阀70同时开启。因为此时内外环温差较大,通过开启新风换气装置,将部分室内回风和新风混合,达到对新风预冷的目的,可以减小空调器的功耗,也对室内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在此温差范围内,如果温差较大,电控盒80控制第二控制阀70开度越大,并控制第一控制阀60开度越小;反之,温差较小,电控盒80控制第二控制阀70开度越小,并控制第一控制阀60开度越大。进一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如果室内外温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说明室内外温差较小,此时新风系统开启,新风风机20启动,第一控制阀60开启,第二控制阀70关闭。此时新风装置为全新风状态。其中,设置第二预设值为7℃,第三预设值为15℃。

新风换气装置也会对室外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一旦室外空气质量污染较重,新风系统始终呈关闭状态,且优先级高于上述室内外温差对新风换气装置的控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家用空调房间无法有效换气的问题,保证房间的空气质量;

(2)本发明方便用户进行选择性安装,结构紧凑体积小;新风换气装置和空调的一体化设计,减小房间改造难度,也有利于系统的整体美观性;

(3)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装置的新风通道通入空调室内机换热器,对新风进行预热或者预冷,并在空调新风系统设置有回风通道,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情况下,减少因为新风的引进造成空调能耗的增加,也可减小新风引进对房间舒适性的影响;

(4)本发明将新风换气装置的电控盒和空调控制器进行相互通信,使新风换气装置和空调器联动,新风换气装置的室内外温湿度检测信息可通过空调控制器获取,有利于降低新风换气装置的制造成本,也有利于对新风换气装置的控制;

(5)本发明能根据室内外温度和空气质量控制对新风换气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一步降低空调能耗的同时,保证房间的舒适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