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风量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5190发布日期:2018-09-11 18:5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风量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废气、粉尘、pm2.5等均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现阶段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或者工作环境越来越重视。空气净化器是在小范围内,对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一般使用过滤网方式来对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进行过滤,但是这类过滤网空气净化器一般对油雾无效,油雾吸附在过滤网后,很短时间内就使得过滤网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调节风量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了外壳,在外壳内部依次设置有进风口、预过滤网、喷头板组、油雾沉积板、油雾过滤网和出风口,喷头板组包括喷头板和调节板,所述喷头板上设置有阵列式喷头,喷头包括尾端进气口、中间端和喷嘴,尾端进气口面向预过滤网,喷嘴面向油雾沉积板,在喷嘴上设有出气孔,待处理空气从尾端进气口进入,从喷嘴喷出,出气孔的孔径在0.6-2mm之间,其中,在中间端靠近喷嘴位置的周边设有通孔,通孔设有两排,靠近喷嘴的通孔为第一排通孔,远离喷嘴的通孔为第二排通孔。

优选的,靠近喷嘴的第一排通孔数量为2-3个,通孔正对着槽板。

优选的,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的孔径不同,第二排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排通孔的孔径。

优选的,在调节板上设置有阵列式的调节柱,调节柱为空心圆柱状,阵列式的调节柱与阵列式的喷头对应设置,每个调节柱对应插入每个喷头。

优选的,调节柱的靠近前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大小与通孔对应。

优选的,开口设置在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之间。

优选的,开口为条状,在调节柱上设有两个开口,分别正对槽板。

优选的,在外壳下方设有拨动调节器,拨动调节器连接调节板,拨动调节器可调节调节板与喷头板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利用喷头的作用,将空气从出气口高速喷出后会减速,形成一定形状的气流,气流在遇到油雾沉积板会有附壁效应,同时由于油雾比重不同,在高速喷出时候获得较大的惯性,部分油雾会直接撞击到油雾沉积板,从而实现除油雾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油雾沉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了外壳10,在外壳10内部依次设置有进风口(未标示)、预过滤网20、喷头板30、油雾沉积板40、油雾过滤网50和出风口(未标示),其中,喷头板30上设置有阵列式喷头31,喷头31包括尾端进气口、中间端和喷嘴,尾端进气口面向预过滤网20,喷嘴面向油雾沉积板40,在喷嘴40上设有出气孔,待处理空气从尾端进气口进入,从喷嘴喷出,出气孔的孔径在0.6-2mm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利用喷头的作用,将空气从出气口高速喷出后会减速,形成一定形状的气流,气流在遇到油雾沉积板会有附壁效应,同时由于油雾比重不同,在高速喷出时候获得较大的惯性,部分油雾会直接撞击到油雾沉积板,从而实现除油雾的功能。

出气孔的孔径设置需要非常精确,孔径过小,很容易发生堵塞,孔径过大则不容易形成高速气流,更优选的,在0.8-1.2mm之间为最佳。当然,孔径大小与处理的油雾的种类、处理的空气质量要求、与油雾沉积板的种类、距离等均有关系。

本发明中,优选的,喷头的喷嘴与油雾沉积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5cm。过大的距离,油雾达到油雾沉积板时候速度过低,没有足够的能量形成撞击,从而使得吸附效果变差。

优选的,在所述油雾沉积板上设有若干槽板41,每两个槽板为一组,两个槽板形成一凹槽,喷头的喷嘴设置在凹槽内。在凹槽内相当于一个半密闭空间,空气高速射出时候,进入到凹槽空间,会更有利于形成附壁气流,从而进一步的实现油雾的分离。

在油雾沉积板40上设置通气孔42,通气孔42设置在每组槽板之间。经过油雾沉积板处理过的空气,通过通气孔42进入到下一个处理步骤。

优选的,凹槽内底面磨砂处理,更有利于吸附;当然也可以将槽板进行磨砂处理;也可以进行在上面喷镀其他吸油材料。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凹槽内底部上额外铺设吸油层,吸油层可以是多孔合金材料,如多孔镍合金,在凹槽内部铺设多孔合金材料,可以使得高速油雾有更多的接触表面,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优选的,在出口位置设置有离心抽风机;也可以在进口位置设置离心抽风机;本发明由于使用喷头,出气口很小,虽然使用阵列式排布,但是也很难获得风量;传统的风扇吸风方式,很难将空气吸入,或者很难在出气口位置形成高速气流,因此,使用离心抽风机,较为合适。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喷头板上设置阵列式的安装孔,喷头固定在安装孔内。这种结构简单方便,容易制作,只需要在喷头板上设置好安装孔,喷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快速实现安装和定位,简单可靠。

优选的,在外壳的侧面开设有保养窗口,所述外壳的底部或者上部设有滑轨,所述预过滤网、喷头板、油雾沉积板或油雾过滤网可通过滑轨从保养窗口抽出。这种保养方式与传统的滤网式不同,本发明采用的是模块化结构,每个部件均可以清洗和重复使用。

在外壳底部还可以额外设置有接油盘。

本实施例中,油雾过滤网50可以使用多孔镍合金过滤网,其对油雾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同时在油雾过滤网50可以额外在设置传统过滤网过滤空气中的其他小颗粒,也可以额外活性碳过滤层,过滤空气中的异味。

实施例二

图3-4示意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上进行的改进,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部件,此处会简略的描述甚至不描述,但是不妨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也不能片面的认为本实施例描述不到位或认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不完整。

现在结合图3-4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了外壳10,在外壳10内部依次设置有进风口(未标示)、预过滤网20、喷头板30、油雾沉积板40、油雾过滤网50和出风口(未标示),其中,喷头板上设置有阵列式喷头31,喷头31包括尾端进气口、中间端和喷嘴,尾端进气口面向预过滤网20,喷嘴面向油雾沉积板40,在喷嘴40上设有出气孔,待处理空气从尾端进气口进入,从喷嘴喷出,出气孔的孔径在0.6-2mm之间。

其中,在预过滤网20、喷头板30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70,喷头板30和调节板70均为喷头板组件的一部分,即喷头板组件包括喷头板30和调节板70,喷头板上设置有阵列式的安装孔,所述喷头固定在安装孔内,在调节板上设置有阵列式的调节柱71,调节柱71为空心圆柱状,阵列式的调节柱与阵列式的喷头对应设置,每个调节柱对应插入每个喷头。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喷头,其包括尾端进气口、中间端和喷嘴,中间端呈空心圆柱体,喷嘴呈空心圆锥体,喷嘴的顶端设有出气孔,喷嘴的出气口的孔径在0.6-2mm之间,在中间端靠近喷嘴位置的周边设有通孔32。

尾端进气口的形状不限,可以是与中间端相同的空心圆柱体状,也可以是喇叭口状。

本实施例中,通孔32至少设有两排,靠近喷嘴的通孔为第一排通孔a,第二排通孔b排列在第一排通孔a边上。

靠近喷嘴的第一排通孔a数量为2-3个,优选的,通孔正对着槽板。通过槽板的侧面,对通孔处排除的空气进行处理,槽板的表面处理方式和实施例一中凹槽底面的处理方式相同。

第一排通孔a和第二排通孔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如相同,本实施例中,打开第二排通孔后即同时打开了第一排通孔,通孔数量是两者相加。

优选的,至少两排通孔的数量不同。第二排通孔b数量大于第一排通孔a数量,第二排通孔b数量为4-6个。

更优选的,通孔为三排或者三排以上,第三排通孔c的数量大于第二排通孔的数量,数量为10个以上。

调节柱从喷头的尾端开口处插入,调节柱的长度大于喷头尾端开口处到第一排通孔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设置2-3排通孔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调节风量。具体工作原理是:正常情况下,调节柱的长度大于喷头尾端开口处到第一排通孔的距离,因此调节柱可以伸入到喷头中间端,并且遮挡住所有通孔(喷嘴的出气口不遮挡),整个喷头由出气口进行空气处理,此时空气流量较小,适合于对空气的更优化处理。

但是,如果周边油雾较重,需要快速的大风量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拨动调节器72,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将调节柱从腔体中外移(远离出气口方向),使得第一排通孔a漏出,此时,第一排通孔也可以进行油雾处理,处理速度加快。

以此类推,第二排通孔和第三排通孔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速度。甚至可以排布更多的排数和通孔,在某些场合,可以直接通过镍合金滤网进行初步处理的,可以将通孔全部打开。

通孔孔径与出气口的孔径相同,在0.6-2mm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二相同部分简单描述或者不描述。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除油雾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了外壳10,在外壳10内部依次设置有进风口(未标示)、预过滤网20、喷头板组、油雾沉积板40、油雾过滤网50和出风口,喷头板组包括喷头板30和调节板70,喷头板上设置有阵列式喷头,其中,喷头板上设置有阵列式喷头31,喷头31包括尾端进气口、中间端和喷嘴,尾端进气口面向预过滤网20,喷嘴面向油雾沉积板40,在喷嘴40上设有出气孔,待处理空气从尾端进气口进入,从喷嘴喷出,出气孔的孔径在0.6-2mm之间。

其中,在预过滤网20、喷头板30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70,喷头板30和调节板70均为喷头板组件的一部分,即喷头板组件包括喷头板30和调节板70,喷头板上设置有阵列式的安装孔,喷头固定在安装孔内,在调节板70上设置有阵列式的调节柱71,调节柱71为空心圆柱状,阵列式的调节柱与阵列式的喷头对应设置,每个调节柱对应插入每个喷头。在外壳下方设有拨动调节器72,拨动调节器72连接调节板,拨动调节器可调节调节板与喷头板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喷头,其包括尾端进气口、中间端和喷嘴,中间端呈空心圆柱体,喷嘴呈空心圆锥体,喷嘴的顶端设有出气孔,喷嘴的出气口的孔径在0.6-2mm之间,在中间端靠近喷嘴位置的周边设有通孔321。

本实施例中,通孔321设有两排,靠近喷嘴的通孔为第一排通孔a,远离喷嘴的通孔为第二排通孔b。

靠近喷嘴的第一排通孔a数量为2-3个,优选的,通孔正对着槽板。通过槽板的侧面,对通孔处排除的空气进行处理,槽板的表面处理方式和实施例一中凹槽底面的处理方式相同。

优选的,第一排通孔a和第二排通孔b的孔径不同,第二排通孔b的孔径大于第一排通孔a的孔径。

喷头中间端靠近油雾沉积板40一侧的部分位置从喷头板露出来,从而使所有通孔显露出来,如图3所示。

调节柱从喷头的尾端开口处插入,调节柱的长度大于喷头尾端开口处到第一排通孔的距离。本实施例中,调节柱的靠近前端设有开口311,开口311的大小与通孔对应。

开口311设置在第一排通孔a和第二排通孔b之间。

优选的,开口311为条状,在调节柱上设有两个开口311,分别正对槽板。

本实施例中,设置通孔和开口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调节风量。具体工作原理是:正常情况下,开口311设置在第一排通孔a和第二排通孔b之间,调节柱遮挡住所有通孔(喷嘴的出气口不遮挡),整个喷头由出气口进行空气处理,此时空气流量较小,适合于对空气的更优化处理。

但是,如果周边油雾较重,需要快速的大风量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拨动调节器72,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将调节柱从腔体(喷头腔体)中朝靠近喷嘴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排通孔a通过开口311露出,此时,第一排通孔a也可以进行油雾处理,处理速度加快。

以此类推,当需要更大的风量时候,继续拨动调节器72,使其朝远离喷嘴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排通孔b通过开口311露出,此时,第一排通孔a被遮挡,第二排通孔b进行油雾处理,由于第二排通孔b的孔径大于第一排通孔a,处理速度更快。

当某些特殊场合需要进一步加大风量时候,可以继续拨动调节器72,使其朝远离喷嘴的方向进一步移动,直到将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均露出。

通孔孔径与出气口的孔径相同,在0.6-2mm之间。。

本发明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为通过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具体的以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