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式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4659发布日期:2018-08-07 19:3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动式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空调,出风口都比较小,在开机使用过程中,用户只有在对着移动空调出风口位置才能享受移动空调带来的冷/暖风,冷/暖风所能覆盖的面积很小,移动空调所带来的冷/暖风对风口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受到限制,使得其它地方与出风口位置温差大,舒适性差,在同一个区域内需要配置多台传统移动空调才能实现该区域温度的稳定,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移动空调所带来的冷/暖风对风口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受到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动式移动空调。

一种转动式移动空调,包括箱体系统、风道系统和换热器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系统上部的出风系统,所述出风系统绕所述箱体系统轴向方向转动,控制经所述换热器系统换热后的气流排出方向。

所述出风系统还包括顶盖和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风道系统顶部;所述托板上开设第一开口,与所述风道系统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顶盖能够在所述托板上转动,将所述换热器系统换热后的气流从所述顶盖侧壁开设的第二开口排出。

所述出风系统还包括所述出风接管,所述出风接管位于所述顶盖和所述托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出风接管带动所述顶盖转动,所述换热器系统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所述出风接管后从所述顶盖侧壁排出。

所述出风系统还包括所述风口接头,所述风口接头一端安装在所述托板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风口接头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出风接管的进风端,所述出风接管在所述风口接头上绕轴向转动。

所述托板上安装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动轴与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皮带另一端与所述出风接管连接,所述传动皮带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动下带动所述出风接管和所述顶盖一起绕轴向转动。

所述风口接头与所述风口接管的进风端卡接处安装滑轮,使得所述风口接管能够相对所述风口接头转动。

所述出风接管上安装至少一个压板,所述压板一端固定在所述托板上,另一端压在所述出风接管上,所述压板用于对所述出风接管沿轴向限位。

所述顶盖的所述第二开口安装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上安装有出风风叶。

所述箱体系统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换热器系统设置在所述箱体系统中,为圆弧状结构。

所述风口接头与所述托板的固定端的结构与所述托板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相同。

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动式移动空调,所述出风系统可以绕轴向转动,把移动空调出风系统的出风方向的覆盖范围从某个位置扩展到一个片区,该片区温度平稳。使用一台可旋转的转动式移动空调就可以达到多台传统型移动空调共同运行的效果,同时还节省了多台移动空调同时运行的耗电费。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动式移动空调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箱体系统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风道系统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4为换热器系统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5为出风系统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6为风口接头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出风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式移动空调,包括箱体系统1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系统1内的风道系统2和换热器系统3,还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系统1上部的出风系统4,所述出风系统4绕所述箱体系统1轴向方向转动,控制经所述换热器系统3换热后的气流排出方向。

所述出风系统4绕轴向转动的过程中,把出风方向的覆盖范围从某个位置扩展到一个片区,使得该片区温度平稳。通过使用一台可旋转的转动式移动空调就可以达到多台传统型移动空调共同运行的效果,同时还节省了多台移动空调同时运行的耗电费。

请参阅图2,所述箱体系统1包括底座101、前盖板102和后盖板103,箱体系统1整体呈圆柱形,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紧凑,起承担整机重量的作用。所述后盖板103上安装进风格栅1031,风从所述进风格栅1031进入箱体系统1内部。所述前盖板102和所述后盖板103分别设置前风口卡位和后风口卡位,所述前风口卡位和所述后风口卡位相适配卡合,形成风口卡位104,用于与风道系统2连接,有效防止漏风。

请参阅图3,所述风道系统2位于所述箱体系统1内的一侧,包括风道外壳201、电机支架202、风扇电机203、和风叶204。优选地,所述风道外壳201的结构由泡沫制成,阻止风道外壳201内外的热量交换。所述风道外壳201内部设置蒸发风道2012和冷凝风道2011,所述蒸发风道2012和冷凝风道2011上下设置,所述蒸发风道2012和所述冷凝风道2011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冷凝风道2011和所述蒸发风道2012相对,所述冷凝风道2011和所述蒸发风道2012之间相互独立,且两通道相接处设置保温层,起到阻隔两风道之间热量传递的作用。所述风道外壳201外侧壁上安装所述电机支架202,所述电机支架202与所述风扇电机203连接,所述风扇电机203的所述风叶204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凝风道2011和所述蒸发风道2012的风道内。优选地,所述风叶204分别立式安装在所述冷凝风道2011和所述蒸发风道2012的风道内,立式安装使整个机型更加紧凑,节省空间。所述风扇电机203带动所述风叶204转动,所述风道外壳201侧壁开有排风口2013以及出风口2015,所述排风口2013位于所述风道201的下部侧壁,所述出风口2015位于所述风道201的顶端,所述排风口2013设置第一凸台2014,所述第一凸台2014与所述前盖板102和所述后盖板103形成的所述风口卡位104相卡合,保证所述风口卡位11密封性良好,所述风道外壳201的所述出风口2015设置第二凸台2016。

请参阅图4,所述换热器系统3设置于箱体系统1内所述风道系统2的另一侧,包括蒸发器301、接水盘302、冷凝器303和密封条304,所述蒸发器301和所述冷凝器303上下设置,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利用率,且所述风叶204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系统3的一侧,因此可以减少整机的高度,节省储存和运输的空间,扩大了空气交换的空间。所述接水盘302位于所述蒸发器301和所述冷凝器303之间,由于空调机在运行过程中所述冷凝器303的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而所述蒸发器301的温度高于所述冷凝器303,因此,所述蒸发器301与所述冷凝器303的接触处空气会遇冷液化为水滴,即存于所述接水盘302内,优选地,所述接水盘302上设置有所述圆孔3021,以存于接水盘302上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圆孔3021,淋在所述冷凝器303上,防止水存积的同时改善冷凝器303的换热效果。所述换热器系统3通过所述密封条304固定于所述风道系统2的所述风道外壳201上,所述密封条304与所述风道外壳201的外壁将所述蒸发器301与所述冷凝器303交换的气体隔开,优选的,所述蒸发器301和所述冷凝器303为圆弧状,可加大换热器的面积,充分利用箱体系统1的内部空间。所述风道系统2的所述冷凝风道2011和所述蒸发风道2012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泠凝器302和所述蒸发器301相通,外界空气经过所述换热器系统3的所述冷凝器302和所述蒸发器301的热交换处理,将外界的空气处理为空调预设置的冷风或暖风,所述风机203将冷风或暖风送入所述蒸发风道2012,由所述蒸发风道2012的所述出风口2015送入出风系统4。

请参阅图5,所述出风系统4位于整个空调器的上部,包括顶盖407和托板401,所述托板401安装在所述箱体系统1的上方,可以作为所述箱体系统1的顶盖。所述托板401的形状可以与前盖板102和后盖板103的端部配合,例如可以是圆形,从而与前盖板102和后盖板103扣合。所述托板401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201上方,与所述电机支架202和所述密封条304连接固定,所述托板401用于支撑整个出风系统4。所述托板401上开设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风道系统2的所述出风口2015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系统3所处理的冷风或暖风通过所述托板402上的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出风系统4内部,所述第二凸台2016实现了风口连接处有效密封的作用。

所述顶盖407能够在所述托板401上转动,所述顶盖407与所述托板401的连接处密封不漏气,所述顶盖407的侧壁上开设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将所述换热器系统3换热后的气流从所述顶盖407排出。优选的,所述出风系统4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开口的出风格栅408,在所述出风格栅408包括出风风叶4081,所述出风风叶4081能够上下摆动,进一步增大冷风或暖风所能覆盖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出风系统4还包括所述出风接管406,所述出风接管406位于所述顶盖407和所述托板401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出风接管406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出风接管406与所述顶盖407连接并带动所述顶盖407转动,所述换热器系统3换热后的气流经过风道系统2的所述出风口2015进入到所述出风接管406后,从所述顶盖407的第二开口排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风系统4还包括旋转电机404和所述传动皮带405,所述旋转电机404设置在所述托板401上,所述传动皮带405与所述旋转电机404的转轴连接,所述传动皮带40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出风接管406上,所述旋转电机404能够做顺、逆时针交替转动,所述传动皮带405在所述旋转电机404的转动下,带动所述出风接管406绕轴向顺、逆时针交替转动,所述出风口2015排出的风都经过所述出风接管406,由所述出风接管406与所述顶盖407的连接处排出。更进一步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出风接管406与所述托板401的连接处安装风口接头402,所述风口接头402一端是方形接口,固定在所述托板401上,将所述托板401的第一开口全部覆盖,使所述风道系统2的所述出风口2015排出的气流全部经过所述风口接头402进入所述出风接管406,由所述出风接管406与所述顶盖402的连接处排出。优选地,所述风口接头402的另一端为圆形接口,外壁与所述出风接管406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出风接管406可以在所述出风接头402上转动。请参阅图7,优选的,所述风口接头402外侧壁周边设置多个滑轮410,所述出风接管406的内侧壁卡装在所述风口接头402上,所述出风接管406在所述滑轮410的带动下转动更加自由灵活,减少摩擦,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省了能耗。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出风接管406设置多个压板403,防止所述出风接管406在旋转过程从所述风口接头402中脱落。所述压板403固定在所述托板402上,另一端按压在所述出风接管406与所述风口接头402的连接处,所述压板403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述出风接管406在转动过程中脱离所述风口接头402。

工作过程中,外界空气由所述箱体系统1的所述进风格栅1031进入所述换热器系统3,气流经过所述换热系统3的所述冷凝器303和所述蒸发器301的热量交换,将外界的空气由冷气转为热气或由热气转为冷气,所述冷凝器303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风道系统2的所述排风口2013以热风的形式排出。热量交换后的气流由所述蒸发器301与所述风道系统2的所述蒸发风道2012相对应的进风口进入到所述风道系统2的所述蒸发风道2012。所述蒸发风道2012的所述出风口2015与所述出风系统4的所述托板401的第一开口相通,气流进一步进入到所述出风系统4的所述出风接管406内,所述出风接管406与所述顶盖407的第二开口相连通,则气流从位于整个空调器上部的所述出风系统4的所述顶盖407的侧壁的第二开口排出。所述出风接管在所述旋转电机404的转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传动皮带405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传动皮带405同时带动所述出风接管406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气流的流向始终与所述出风接管406转动的方向一致,因此移动空调出风方向跟随出风接管406转动方向而变化,从而实现把移动空调出风系统的出风方向的覆盖范围从某个位置扩展到一个片区,实现该区域温度的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