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3539发布日期:2018-11-20 18:2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风换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换气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通常在室内安装新风换气机。新风换气机工作时,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输入到室内,保证室内空气洁净健康。

在现有技术中,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以及容纳在壳体内的机芯,壳体上设有新风进口、新风出口以及污风进口、污风出口,在靠近新风出口的位置设置有新风风机,在靠近污风出口的位置设置有污风风机。壳体内还设置有风道隔板,将新风风道和污风风道分隔成彼此不相通的风道。新风换气机工作时,室外新风在新风风机的作用下从新风进口进入机芯,再从新风出口进入室内;同时,室内污风在污风风机的作用下从污风进口进入机芯,再从污风出口排出室外,完成新风和污风的交换流动。

但是,当室外环境污染严重时,室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灰尘等颗粒,经过新风换气机处理后的室外空气质量往往难以达到健康标准,导致空气交换质量变差,使得室内空气质量不仅得不到改善,反而加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不能彻底解决室内空气质量差及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换气机,以解决现有新风换气机在室外环境严重污染时易加重室内空气污染、不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内循环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内循环进风口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内循环进风口的开闭;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内循环风道;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一风机开启时,室内空气经由所述内循环风道过滤后排入室内。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新风进口的开闭;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所述新风风道;当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一风机开启且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时,室外空气经由所述新风风道过滤后排入室内。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内循环风道具有共用部分。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机芯,所述机芯内设置有新风通道;所述共用部分包括第一部分、所述新风通道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端之间,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新风通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机芯,所述机芯内设置有新风通道;所述共用部分位于所述新风通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共用部分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污风进口以及污风出口,所述污风出口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污风进口与污风出口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内循环风道以及新风风道隔离的污风风道。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污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三过滤器。

如上所述的新风换气机,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并将所述环境参数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闭。

本发明新风换气机,通过在内循环进风口设置第一控制阀,在出风口设置第一风机,使得在第一控制阀和第一风机开启时,由内循环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经由第一控制阀进入内循环风道过滤后由出风口排入室内,从而使室内的空气实现内循环净化,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了外部污染严重的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彻底解决室内空气质量差及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一的新风换气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一的内循环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二的新风换气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二的内循环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第一侧板;

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

14:第四侧板;20:机芯;

21:第一侧面;22:第二侧面;

23:第三侧面;24:第四侧面;

31:内循环进风口;32:第一控制阀;

33:第二过滤器;41:新风进口;

42:出风口;43:第一风机;

44:新风进风风道;45:第一过滤器;

46:新风出风风道;47:第二控制阀;

51:第一隔板;52:第二隔板;

53:第三隔板;54:第四隔板;

55:第五隔板;61:污风进口;

62:污风出口;63:第二风机;

64:污风进风风道;65:第三过滤器;

66:污风出风风道;70:电控箱;

80:安装脚;a:新风流通路线;

b:污风流通路线;c:内循环风流通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一的新风换气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一的内循环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二的新风换气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新风换气机实施例二的内循环模式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换气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内循环进风口31和出风口42;内循环进风口31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2,用于控制内循环进风口31的开闭;出风口42设置有第一风机43;内循环进风口31和出风口42之间形成内循环风道;当第一控制阀32和第一风机43开启后,室内空气经由内循环风道过滤后排入室内。

具体地,本发明的壳体10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来设置,例如可以是立方体形状、圆柱体形状等,在此不做限定。壳体10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材料或者合金材料等。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循环进风口31和出风口42,其在壳体10上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壳体10内部的各个风道的布置结构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实际安装场地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内循环进风口31位置的壳体10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2,以控制内循环工作模式的开闭。当第一控制阀32打开时,室内的空气可以经由内循环进风口31进入内循环风道,开启内循环工作模式;当第一控制阀32关闭时,内循环工作模式关闭。其中,第一控制阀32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第一控制阀32可以是现有开闭阀门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出风口42位置的壳体10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风机43,用于加快内循环风道内的气体流通。其中,第一风机43可以是现有风机结构,在此不做限定。第一风机43的安装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利于螺纹连接、焊接等。

内循环进风口31和出风口42之间形成内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的一端与内循环进风口31连通,内循环风道的另一端与出风口42连通。内循环风道可以是壳体10内设置的通风管道,也可以是在壳体10内设置隔板形成的风道。内循环风道的具体走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室内空气经由内循环风道过滤后排入室内,内循环风道内设置有过滤器,例如过滤器可以设置在内循环进风口31内侧,或者,过滤器设置在出风口42内侧,还或者,过滤器设置在内循环风道内部,在此对过滤器的安装位置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内部风道设计以及安装空间进行设计。

在内循环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阀32和第一风机43打开,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43的作用下,由内循环进风口31、第一控制阀32进入内循环风道,在内循环风道过滤去除颗粒等污染物后,由出风口42排入室内,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过滤净化工作。

当然,壳体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新风进口、新风出口、污风进口以及污风出口,壳体10内设置有新风风道和污风风道。室外新风通过新风进口进入新风风道,经过新风出口进入室内;室内的污风通过污风进口进入污风风道,经过污风出口排出室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换气机,通过在内循环进风口设置第一控制阀,在出风口设置第一风机,使得在第一控制阀和第一风机开启时,由内循环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经由第一控制阀进入内循环风道过滤后,由出风口排入室内,从而使室内的空气实现内循环净化,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了外部污染严重的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彻底解决室内空气质量差及污染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0的侧壁上还设有新风进口41,新风进口41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7,用于控制新风进口41的开闭;新风进口41和出风口42之间形成新风风道;当第二控制阀47和第一风机43开启且第一控制阀32关闭时,室外空气经由新风风道过滤后排入室内。

具体地,壳体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新风进口41,其在壳体10上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壳体10内部的各个风道的布置结构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实际安装场地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新风进口41位置的壳体10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二控制阀47,以控制新风换气工作模式的开闭。壳体10内设置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的一端与新风进口41连通,新风风道的另一端与出风口42连通。新风风道可以是壳体10内设置的通道管道,也可以是在壳体10内设置隔板形成的风道。并且,新风风道和内循环风道可以是两个单独的风道,互不连通;优选地,新风风道和内循环风道也可以具有共同部分,减少壳体10内风道的设置,减小新风换气机的体积。

进一步地,壳体10的侧壁上还设有污风进口61以及污风出口62,污风出口62设置有第二风机63;污风进口61和污风出口62之间形成有与内循环风道以及新风风道隔离的污风风道。

具体地,污风进口61以及污风出口62在壳体10的具体位置,在此不做限定。污风出口位置的壳体10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二风机63,用于加速污风风道内污风的流通。壳体10内设置有污风风道,污风风道的一端与污风进口61连通,污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污风出口62连通。污风风道可以是壳体10内设置的通道管道,也可以是在壳体10内设置隔板形成的风道。但是,污风风道和内循环风道以及新风风道相互隔离、不连通。

当第二控制阀47和第一风机43开启且第一控制阀32关闭时,室外空气在第一风机43的作用下,由新风进口41、第二控制阀47进入新风风道,在新风风道内过滤除去颗粒等污染物后,由出风口42排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在第二风机63的作用下,由污风进口61进入污风风道后,由污风出口62排出室外,完成室内外新风换气工作。

当第二控制阀47和第一风机43关闭且第一控制阀32开启时,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43的作用下,由内循环进风口31、第一控制阀32进入内循环风道,在内循环风道过滤去除颗粒等污染物后,由出风口42排入室内,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过滤净化工作。

在一些可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新风换气机还包括机芯20,机芯20作为新风和污风热交换的设备,其可以是现有的机芯结构,其内设置有不连通的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在新风和污风分别流通的同时,使得新风和污风的热量进行交换。机芯20新风通道和污风通道的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机芯20为立方体结构,其新风通道的方向为一个侧面朝向相对的侧面,而污风通道的方向与新风通道的方向垂直。

壳体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底板(未示出)以及顶板(未示出)。其中,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依次固定连接形成方形壳体。各个侧板之间可以螺纹连接或者焊接等,各个侧板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件。

优选地,机芯20为立方体机芯,其包括第一侧面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面23以及第四侧面24,第一侧面21和第三侧面23相互平行,且第一侧面21为污风通道的出风端,第三侧面23为污风通道的进风端;第二侧面22和第四侧面24平行,且第二侧面22为新风通道的进风端,第四侧面24为新风通道的出风端。机芯20在方形壳体内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优选地,机芯20的四个侧面分别与壳体10的四个顶角相对,即机芯20的四个侧棱与壳体10的四个侧板相对,并且,机芯20靠近壳体10其中一个侧板安装,例如,机芯20靠近第二侧板12安装,使得靠近第四侧板14的一端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安装风机。

壳体10内设置的新风进风风道44以及新风出风风道46、污风进风风道64以及污风出风风道66。新风进风风道44的一端与新风进口41连通,新风进风风道44的另一端与机芯20新风通道的进风端连通;新风出风风道46的一端与机芯20新风通道的出风端连通,新风出风风道46的另一端与出风口42连通,使得新风进风风道44、机芯20的新风通道以及新风出风风道46形成新风流通的新风风道。污风进风风道64的一端与污风进口61连通,污风进风风道64的另一端与机芯20污风通道的进风端连通;污风出风风道66的一端与机芯20污风通道的出风端连通,污风出风风道66的另一端与污风出口62连通,使得污风进风风道64、机芯20的污风通道以及污风出风风道66形成污风流通的污风风道。优选地,壳体10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形成多个上述各个风道。例如,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第三隔板53、第四隔板54以及第五隔板55。

具体地,第一隔板51为l形结构,其短板与机芯20的第二侧面2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长板与壳体10的第一侧板11固定连接,且其短板与第二侧面22平行、其长板与第一侧面21平行;第二隔板52为l形结构,其短板与机芯20的第二侧面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长板与壳体10的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且其短板与第二侧面22平行、其长板与第三侧面23平行。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以及靠近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交位置的部分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形成新风进风风道44,其中,新风进口41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

第四隔板54为l形结构,其短板与机芯20的第三侧面2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长板与壳体10的第三侧板13固定连接,且其短板与第三侧面23平行、其长板与第四侧面24平行;第五隔板55包括两个长短不同的板,其长板与短板的夹角为钝角,长板与壳体10的第三侧板13平行,短板与机芯20的第四侧面24平行,且长板与壳体10的第四侧板14固定连接,短板与机芯20的第四侧面24固定连接。第四隔板54和第五隔板55以及靠近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相交位置的部分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形成新风出风风道46,其中,出风口42可以设置在第三侧板13上,也可以设置在第四侧板14上。

第三隔板53为l形结构,其短板与机芯20的第三侧面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长板与壳体10的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且其短板与第三侧面23平行、其长板与第二侧面22平行。第三隔板53和第四隔板54以及靠近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相交位置的部分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形成污风进风风道64,其中,污风进口61可以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三侧板13上。

第一隔板51和第五隔板55以及靠近第一侧板11和第四侧板14相交位置的部分第一侧板11和第四侧板14形成污风出风风道66,其中,污风出口62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四侧板14上。

参照图2和图5,图中a为新风流通路线,b为污风流通路线。在新风换气工作模式下,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新风进口41进入新风进风风道44,在第一风机43的作用下,室外新鲜的空气经由机芯20的新风通道进入新风出风风道46,最后由出风口42排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污浊的空气经过污风进口61进入污风进风风道64,在第二风机63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经由机芯20的污风风道进入污风出风风道66,最后由污风出口62排出室外。室外新鲜的空气和室内污浊的空气在机芯20内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室内污浊空气排放到室外,同时又为室内补充了新鲜洁净的空气,使得室内空气环境健康舒适。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换气机壳体结构以及内部各个风道布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并且新风的进入通道和污风的排出风道顺畅,弯折方向少,新风和污风的流通效果更好。

优选地,新风进口41的进风方向与出风口42的出风方向平行,参照图2和图5,本实施例将新风进口41设置在第一侧板11的一端,出风口42设置在第三侧板13上的远离新风进口41的一端,使得新风进口41和出风口42位于壳体10的对角线方向上,与机芯20的新风通道方向一致,使得新风在壳体10内近似于直线方向流通,减少弯折方向流通带来的能量损失,从而使得第一风机43以较小的功率就可以保证新风流通正常,有利于节省电能。

继续参照图2和图5,污风进口61设置在第三侧板13的一端,污风出口62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远离污风进口61的一端,使得污风进口61和污风出口61位于壳体10的另一条对角线方向上,与机芯20的污风通道方向一致,使得污风在壳体10内近似于直线方向流通,减少弯折方向流通带来的能量损失,从而使得第二风机63以较小的功率就可以保证污风流通正常,有利于节省电能。

可选地,为了避免在内循环工作模式下,室内的污风经由污风进口61、污风风道、污风出口62排出室外,减少室内空气,污风进口61还可以设置第三控制阀,以控制第三污风进口61的开闭。当第一控制阀32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47和第三控制阀关闭时,新风换气机开启内循环工作模式;当第一控制阀32关闭,第二控制阀关闭47和第三控制阀打开时,新风换气机开启新风换气工作模式。

参照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和内循环风道的共用部分包括第一部分、新风通道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内循环进风口31、新风进口41和新风通道的进风端之间;第二部分位于新风通道的出风端和出风口42之间。

具体地,新风进口41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新风进口41位置的第一侧板11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二控制阀47;内循环进风口31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且与新风进风风道44连通,内循环进风口31位置的第二侧板12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2。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42可以设置在第三侧板13上,第一风机43设置在出风口42位置的第三侧板13的内侧面上;出风口42也可以设置在第四侧板14上,第一风机43设置在出风口42位置的第四侧板14的内侧面上。此时,第一部分为新风进风风道44;第二部分为新风出风风道46。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5。具体地,新风进风风道44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5,第一过滤器45的一端与与第一隔板51的长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板52的长板固定连接。第一过滤器45既用于在新风换气工作模式下对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也用于在内循环工作模式下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

结合图6,c为内循环风流通路线。在内循环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阀32和第一风机43打开且第二控制阀47关闭,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43的作用下,由内循环进风口31、第一控制阀32进入新风进风风道44,并经过第一过滤器45过滤去除颗粒等污染物后,进入机芯20的新风通道,然后由出风口42排入室内,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过滤净化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换气机,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切换内循环工作模式和新风换气工作模式,使得这两种工作模式共用新风进风风道、机芯的新风通道以及新风出风风道三个风道,共用第一过滤器和出风口,内循环工作模式不需要额外设置内循环风道、第一过滤器和出风口,仅仅需要设置内循环进风口和第一控制阀,即可实现内循环工作模式,使得新风换气机结构更简单,减小体积,大大节省了成本。

参照图1至图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和内循环风道的共用部分位于新风通道的出风端与出风口42之间。

具体地,出风口42设置在第三侧板13上,第一风机43设置在出风口42位置的第三侧板13的内侧面上;内循环进风口31设置在第四侧板14上,且与新风出风风道46连通,内循环进风口31的位置的第四侧板14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2。当然,新风出口42也可以设置在第四侧板14上,内循环进风口31设置在第三侧板13上。此时,新风进口41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新风风道和内循环风道的共用部分即为新风出风风道46。

进一步地,新风进口41和新风通道的进风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5;共用部分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器33。

具体地,第一过滤器45的的一端与与第一隔板51的长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板52的长板固定连接。第一过滤器45用于在新风换气工作模式下对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第二过滤器33的一端与第五隔板55的长板固定连接,第二过滤器33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3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过滤器33用于在内循环工作模式下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

第一过滤器45和/或第二过滤器33可以是高效过滤器,能够过滤2.5微米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第一过滤器45和/或第二过滤器33还可以是光触媒过滤器,能够在进行室内循环时除去室内空气中的甲醛。第一过滤器45和/或第二过滤器33还可以是一个过滤器组合,包括初效过滤器、等离子净化器、负氧离子发生器、中高效过滤器等,逐步去除不同粒径的污染颗粒以及细菌病毒等,使得过滤后的空气达到干净、卫生的标准。第一过滤器45和第二过滤器3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过滤器45和第二过滤器33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过滤效果进行设置。

结合图3,c为内循环风流通路线。在内循环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阀32打开和第一风机43且第二控制阀47关闭,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43的作用下,由内循环进风口31、第一控制阀32进入新风出风风道46,在经过第二过滤器33的过滤去除颗粒等污染物后,由新风出口42排入室内,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过滤净化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换气机,将新风出风风道作为为内循环风道,且新风换气和内循环共用一个出风口,不需要额外设置内循环风道,使得新风换气机结构更简单,减小体积,节省成本。而且,内循环工作模式下,室内空气不需要经过机芯,由内循环进风口经新风出风风道、出风口直接排入室内,阻力较小,内循环风量较大。

为了避免排出的污风污染室外大气环境,污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三过滤器65。具体地,第三过滤器65设置在污风进风风道64内,第三过滤器65一端与第三隔板53的长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隔板54的长板固定连接。相应地,污风出口62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第二风机63设置在污风出口62位置的第一侧板11的内侧面上,用于加快污风的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第三隔板53、第四隔板54设置成l形结构,第五隔板55的长板和短板呈钝角,在保证新风风道和污风风道不连通的情况下,方便第一过滤器45、第二过滤器33和第三过滤器65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第三隔板53、第四隔板54以及第五隔板55的形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风道走向进行设计。优选地,各个隔板以及过滤器的安装为可拆卸安装方式,例如,螺栓安装、卡接等,有利于拆卸维修及更改。

优选地,第一过滤器45为高效过滤器;第三过滤器65为初效过滤器。可以理解的是,高效过滤器与初效过滤器相对。高效过滤器主要用于捕集2.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作为各种过滤系统的末端过滤,使得流通进室内的空气更加的洁净。初效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5μm以上尘埃粒子,对于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降低新风换气机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的新风换气机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控制阀和传感器电连接;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参数控制第一控制阀32的开闭。

具体地,控制器安装在电控箱70中,电控箱70安装在壳体10的外侧面,例如电控箱70安装在第四侧板14的外表面。传感器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细颗粒物浓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分别检测室内和/或室外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和细颗粒物浓度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47以及第一风机43、第二风机63电连接。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参数高于预定值且室内环境参数高于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32和第一风机43打开,第二控制阀47和第二风机63关闭,开启内循环工作模式;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参数低于预定值且室内环境参数高于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32关闭,第一风机43、第二控制阀47和第二风机63打开,开启新风换气工作模式。当然,控制器也可以根据环境参数控制第一风机43和第二风机63的转动功率,以调节内循环风量和新风换气风量。

本实施例新风换气机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利用控制器控制转换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实时根据室内外的空气质量选择最优的工作模式,以对室内空气进行更好的净化,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新风换气机的负荷,不仅节省电能,还能有效提高新风换气机的使用寿命。

当然,为了方便新风换气机的安装,壳体10的外侧还可以设置有安装脚80。安装脚80设置为多个,安装在壳体10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二侧板12的两端,第四侧板14的两端。本发明对安装脚的数量以及位置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的位置进行设计。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