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5238发布日期:2018-11-16 23:0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烘烤设备,具体是一种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

背景技术

工艺美术(artandcraft)1.现代用法,是指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这类艺术品通常装饰精美,具有实用性或目的性。其使用的各种手工技术包含了金工、木工、编织、裁缝、塑料造形,以及雕刻、版画制作和绘画的技法。“工艺美术”在学校、社团和其他机构中被当作是一门专业课程教授,其意义在于发展个人爱好或充任娱乐活动,有时甚至作为一种精神治疗的手段。2.“工艺美术运动”一词,出现始于19世纪末期的英国,一般认为是由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所发起,而受到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和奥古斯塔·普京(augustuspugin)学说的启发。该运动是自觉性的对抗设计工艺工业化的结果,提倡重返个人手工技术。这种体现在家具、装饰、壁饰、手工印花布、印刷和书籍设计的崭新风格,脱离了主导地位的维多利亚风格,并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展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打下了基础。

现有的去油设备是使用烤箱,将工艺品中的油脂去除,但是现有的烤箱在去油的时候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去油的时候油脂容易排出以后会滞留在烤箱内部的放置架上,会发生倒流导致工艺品被二次浸染,使去油效果下降,去油的效率降低,而且现有的去油烤箱在使用的时候是烘烤一箱结束以后再烘烤下一箱,没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全程都是从室温开始进行烘烤,这样花费的时间长,花费的能源比较多。因此对于现有的工艺品去油的烘烤设备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包括烤箱本体,所述烤箱本体,所述烤箱本体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箱体,所述箱体与底座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箱体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风机,所述风机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与风机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器与箱体之间设置主热风导管,所述主热风导管的一端与加热器的输出端相互连接,另一端与箱体的上层相互连通,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预热腔室,所述预热腔室与底座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预热腔室与箱体的内部通过连通管的作用相互连通,所述预热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拉门,所述拉门与预热腔室之间通过折页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预热腔室的顶部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预热腔室的顶部通过支架和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预热腔室的内部设置预热架,所述预热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安装模,所述安装模架设在容纳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模的两端设置固定架,所述安装模与容纳槽之间通过固定架的作用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内部分为两层,两层之间通过隔板的作用相互隔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的侧壁之间通过折页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箱盖的外壁上设置拉手,所述拉手与箱盖的外壁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热风导管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主热风导管与箱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所述主热风导管的两侧设置分热风导管,所述分热风导管的一端与主热风导管的内部相互连通,另一端与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热风导管上设置热风口,所述热风口与分热风导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热风口设置在分热风导管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槽设置四个,相邻的两个容纳槽之间设置油脂导管,所述油脂导管与承载板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下层顶部设置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箱体的内部相互连通,通过排风口的作用通风。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板的左壁上设置插板,所述插板与承载板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板上设置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插板之间通过胶水的作用固定粘贴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板的右壁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承载板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所述容纳腔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固定假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油脂导管的右端与容纳腔的内部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模的内壁上设置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安装模是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有效的对转子进行烘烤去油,在烘烤的过程中有油脂及时排出,避免了油脂二次浸染,增强了去油效果,提高了烘烤效率,而且通过烘烤和预热相互结合,箱体是对工艺品进行去油烘烤,预热腔室是对工艺品进行预热,烘烤和预热相互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减短烘烤的时间,提高烘烤效率,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中烘烤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中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包括烤箱本体,所述烤箱本体,所述烤箱本体底部设置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箱体2,所述箱体2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的内部分为两层,两层之间通过隔板3的作用相互隔开,所述箱体2的侧壁上设置箱盖6,所述箱盖6与箱体2的侧壁之间通过折页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箱体2的左侧设置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与箱体2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上设置风机8,所述风机8与支撑板7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上还设置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与支撑板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9与风机8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器9与箱体2之间设置主热风导管11,所述主热风导管11的一端与加热器9的输出端相互连接,另一端与箱体2的上层相互连通,所述箱体2的右侧设置预热腔室4,所述预热腔室4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预热腔室4与箱体2的内部通过连通管的作用相互连通,所述预热腔室4的侧壁上设置拉门18,所述拉门18与预热腔室4之间通过折页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预热腔室4的顶部设置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与预热腔室4的顶部通过支架和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预热腔室4的内部设置预热架26,所述预热架26与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所述箱盖6的外壁上设置拉手10,所述拉手10与箱盖6的外壁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2的下层顶部设置排风口27,所述排风口27与箱体2的内部相互连通,通过排风口27的作用通风。

请参阅图2,一种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所述主热风导管11设置在箱体2的内部,所述主热风导管11与箱体2的内壁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所述主热风导管11的两侧设置分热风导管12,所述分热风导管12的一端与主热风导管11的内部相互连通,另一端与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热风导管12上设置热风口13,所述热风口13与分热风导管12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热风口13设置在分热风导管12的正上方,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承载板14,通过承载板14的作用承载工艺品。

请参阅图3,一种生产工艺品的工业烤箱,所述承载板14主要是由容纳槽15、安装模16、安装柱18、油脂导管20、插板21、安装板23和容纳腔24构成,所述承载板14上设置容纳槽15,所述容纳槽15设置四个,相邻的两个容纳槽15之间设置油脂导管20,所述油脂导管20与承载板14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15的内部设置安装模16,所述安装模16架设在容纳槽15的内部,所述安装模16的两端设置固定架19,所述安装模16与容纳槽15之间通过固定架19的作用进行固定,所述安装模16的内壁上设置导流槽17,所述导流槽17与安装模16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承载板14的左壁上设置插板21,所述插板21与承载板14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插板21上设置卡接块22,所述卡接块22与插板21之间通过胶水的作用固定粘贴连接,所述承载板14的右壁设置安装板23,所述安装板23与承载板14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板23上设置容纳腔24,所述容纳腔24设置在安装板23的内侧,所述容纳腔24与安装板23之间通过固定假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油脂导管20的右端与容纳腔24的内部相互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烤箱本体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工艺品进行安装,安装好之后即可开始进行烘烤工作,在烘烤的时候首先打开风机8和加热器9,通过风机8和加热器9的作用将热风输送到箱体2的上层中,通过热风对上层中安装好的工艺品进行烘烤,烘烤之后的热风通过排风管4和循环管5的作用往箱体2的下层输送,最后通过排风口27的作用排出,在烘烤的过程中,工艺品上的油脂被烘烤从工艺品上排出,被排出的油脂通过导流槽17的作用经由油脂导管20导向容纳腔24中被收集起来,而箱体2的右侧的预热腔室4是对工艺品进行预热,预热的时候能够有效减短烘烤的时间,提高烘烤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有效的对转子进行烘烤去油,在烘烤的过程中有油脂及时排出,避免了油脂二次浸染,增强了去油效果,提高了烘烤效率,而且通过烘烤和预热相互结合,箱体2是对工艺品进行去油烘烤,预热腔室4是对工艺品进行预热,烘烤和预热相互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减短烘烤的时间,提高烘烤效率,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实用性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