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6182发布日期:2018-09-07 23:2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纤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化纤的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



背景技术:

纱线加工车间在生产时,由于纱线卷绕和传动,容易产生静电,或者纱线的线头断裂,使得纱线车间的空气中有大量微小的絮絮到处飞舞,对车间的生产人员的健康非常不利,并且产生的絮絮不加以及时处理的话,絮絮还会飞舞至正在卷绕和传输的纱线中,对纱线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目前在纱线加工的生产车间,会配置加湿设备;常见方法为在纺织设备上方均匀设置多个喷头,喷头通过带泵的管路与喷雾罐连接,喷雾罐与自来水管连接进行补水。

申请人在采用前述方式时发现如下问题:

(1)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2)自来水含盐量高,容易结垢堵塞喷头;

(3)车间需要控制一定的温度,如冬天需要另外设置空气加热设备或者将喷雾罐中的水加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该系统能利用热定型装置产生的中低温冷凝水,不但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还延长了喷头的使用寿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纺织车间内设有热定型装置及其他纺织装置,所述热定型装置包括水池1和水池1内的至少一个热定型仓5,所述热定型仓5上的温控夹套中的冷凝水排向水池1;所述喷雾加湿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沉降槽、缓冲罐、固液分离装置、滤液储罐、喷雾罐、喷雾泵和多个喷头,所述沉降槽通过管路与水池1连接,所述喷雾罐内设有喷雾水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用于实现喷雾水温的控制,所述喷头设于其他纺织装置的上方和/或下方,所述滤液储罐上设有补水管。

进一步地,纺织车间内还设有湿温度控制器、至少一个空气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湿温度控制器与空气湿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喷雾水温度传感器、换热器和喷雾泵电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喷雾加湿系统还包括废水处理装置,所述沉降槽底部的排污口和水池1均通过管路与废水处理装置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池1上可拆卸地设有能部分或者全部封盖水池1的防尘盖板。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滤液储罐内设有与补水管联动的浮球阀。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与蒸汽管网或制冷装置连接。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定型装置包括水池1、电控箱2、液压泵站3、抽真空机4和沿前后向设于水池1内的至少一个热定型仓5,所述电控箱2、液压泵站3和抽真空机4设于水池1边;所述热定型仓5包括卧式仓体6、卧式仓体6外的温控夹套、卧式仓体6前端且能向上旋开的密封门7、卧式仓体6内底部的水平板8、卧式仓体6内的温度传感器与压强传感器和卧式仓体6上的排空管与抽真空管,所述排空管与抽真空管上分别设有排空电控阀和真空电控阀,所述温控夹套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均设有蒸汽电控阀,所述温控夹套的进气口与蒸汽管网连接,所述温控夹套的排气口朝向水池1设置用于将水排入水池1中,所述抽真空管与抽真空机4连接;所述水池1前侧壁上设有可向上翻转并能将水池1边与水平板8对接的翻板9,所述密封门7由第一液压油缸10驱动,所述翻板9由第二液压油缸11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油缸10和第二液压油缸11均通过带液压控制阀的油路与液压泵站3连接;所述电控箱2与液压泵站3、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排空电控阀、真空电控阀、蒸汽电控阀、抽真空机4和液压控制阀电连接。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抽真空机4的排气口朝向水池1且其位于水池1最高水位上方5-15cm。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卧式仓体6前部的左侧或右侧沿前后向设有密封门转轴14,所述密封门7通过对应侧的轴套转动设于密封门转轴14上,所述轴套上侧设有驱动臂15,所述驱动臂15的上端与卧式仓体6前部上侧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10。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池1边与水平板8平齐或高于水平板8,所述水池1的前侧壁的顶部沿左右向设有翻板转轴16;所述翻板9沿前后向设置,其前端转动设于翻板转轴16上,其后部与水池1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油缸11使翻板9能由竖直翻转至水平与水平板8对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该系统能利用热定型装置产生的中低温冷凝水,不但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还延长了喷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涤纶的热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涤纶的热定型装置的电控部分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定型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板在竖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板在水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池、2电控箱、3液压泵站、4抽真空机、5热定型仓、6卧式仓体、7密封门、8水平板、9翻板、10第一液压油缸、11第二液压油缸、12密封圈、13限位密封块、14密封门转轴、15驱动臂、16翻板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纺织车间内设有热定型装置及其他纺织装置(如络丝机、捻丝机和整经机等),热定型装置用于对涤纶等化纤进行热定型处理,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其中,热定型装置包括水池1和水池1内的至少一个热定型仓5,热定型仓5上的温控夹套(蒸汽加热夹套)中的冷凝水排向水池1;当然,热定型仓5产生的其他废水也可以排入水池1。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喷雾加湿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沉降槽、缓冲罐、固液分离装置、滤液储罐、喷雾罐、喷雾泵和多个喷头等,喷雾罐、喷雾泵和多个喷头的结构与现有的喷雾加湿系统基本一致,沉降槽通过管路与水池1连接用于对热定型装置排出的废水进行沉降处理,沉降槽具体可以采用斜板沉降槽,清水溢流至缓冲罐进行保存,其底部设有排污口;固液分离装置具体可以为压滤机或管道过滤器等;滤液储罐用于缓冲滤液。其中,喷雾罐内设有喷雾水温度传感器和换热器用于实现喷雾水温的控制,温控过程可以采用自带的小型温控芯片实现,也可以采用车间内的湿温度控制器进行整体控制。其中,喷头设于其他纺织装置的上方和/或下方,常规方法通常仅采用在其他纺织装置的上方布置喷头,但是经过计算,热定型装置较常规喷雾用水有富余,所以本专利采用上下喷雾,使其具有更好的加湿和除尘作用。滤液储罐上设有补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当然也可以与软水生产装置或废水处理装置连接。具体地,水池1和沉降槽并排设置,可采用泵或溢流的方式进行水的输送。

进一步地,纺织车间内还设有湿温度控制器、至少一个空气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车间中用于测定车间内的湿度和温度,当然空气湿度传感器和空气温度传感器也可以由一个温湿度传感器同时实现。湿温度控制器采用常规的温湿度控制器,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省略详细描述。湿温度控制器与空气湿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喷雾水温度传感器、换热器和喷雾泵电连接用于实现喷雾温度和喷雾量的控制。优选地,喷雾主管通过多条喷雾支管与喷头连接,喷雾支管上设有支管电控阀,该支管电控阀与湿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实现定点喷雾和喷雾量的控制。

优选地,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喷雾加湿系统还包括废水处理装置用于至少对热定型装置和喷雾加湿系统的废水进行处理,沉降槽底部的排污口和水池1均通过管路与废水处理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水池1内设有排水泵和电子液位计,排水泵和电子液位计与电控箱2电连接用于在水池1的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实现水池1的自动排水。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池1上可拆卸地设有能部分或者全部封盖水池1的防尘盖板用于防止车间内的粉尘飘落入水池1中以避免堵塞喷头。具体地,水池上呈网格状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拼接板用于部分或者全部封盖水池1。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滤液储罐内设有与补水管联动的浮球阀用于实现自动补水。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与蒸汽管网或制冷装置连接用于实现对喷雾水进行加热或制冷。在纺织过程中一般要求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则一般情况下为加热;如果要低温喷淋,则可通过延长水在缓冲罐、滤液储罐和/或喷雾罐等中的停留时间来降低喷雾温度。进一步地,在冬季等要求高温喷雾时,可以将温控夹套的排气口与换热器(盘管气液换热器)的进口端连接,换热器通向水池1进行排水以减少热量损失。

参见图2-6,本发明实施例的热定型装置包括水池1、电控箱2、液压泵站3、抽真空机4和沿前后向设于水池1内的至少一个热定型仓5等,水池1具体可以为矩形池,热定型仓5沿水池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设置,热定型仓5与常见的卧式蒸汽锅类似且其通过支架设于水池1中。其中,电控箱2、液压泵站3和抽真空机4设于水池1边;电控箱2和液压泵站3具体可以设于水池1左边或后边的前部,抽真空机4具体可以设于水池1左边或后边的后部,电控箱2、液压泵站3和抽真空机4最好位于同侧。进一步地,每个热定型仓5可以单独配备一个电控箱2、液压泵站3和抽真空机4,多个热定型仓5也可以共用一个电控箱2、液压泵站3和抽真空机4。更具体地,水池1内左右并排设有两个热定型仓5,水池左侧设有一个电控箱2、液压泵站3和抽真空机4用于左侧的热定型仓5,水池右侧设有一个电控箱2、液压泵站3和抽真空机4用于右侧的热定型仓5。

其中,参见图2-6,本实施例中的热定型仓5包括卧式仓体6、卧式仓体6外的温控夹套(双层结构)、卧式仓体6前端且能向上旋开的密封门7(与卧式蒸锅类似)、卧式仓体6内底部的水平板8(用于放置放有涤纶线轴的货架,货架底部设有滑轮)、卧式仓体6内的温度传感器(图未示)与压强传感器(图未示)和卧式仓体6上的排空管(图未示)与抽真空管(图未示),排空管与抽真空管上分别设有排空电控阀和真空电控阀用于控制排空和抽真空,温控夹套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均设有蒸汽电控阀用于控制卧式仓体6内的温度,温控夹套的进气口与蒸汽管网连接用于获取水蒸气,温控夹套的排气口朝向水池1设置用于将水和水蒸气排入水池1中用于防止水洒出,抽真空管与抽真空机4连接用于抽真空,抽真空机4的排气口可朝向水池1设置用于将水和空气排入水池1中。进一步地,排空管与抽真空管可以为卧式仓体6上接的三通管的两个端口。

其中,水池1前侧壁上设有可向上翻转并能将水池1边与水平板8对接的翻板9(水平状态,用于使货架推入卧式仓体6内),密封门7由第一液压油缸10驱动实现向上打开,翻板9由第二液压油缸11驱动实现竖直翻转和与水平板8对接,第一液压油缸10和第二液压油缸11均通过带液压控制阀的油路与液压泵站3连接。其中,电控箱2与液压泵站3、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排空电控阀、真空电控阀、蒸汽电控阀、抽真空机4和液压控制阀电连接用于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其中,电控箱2包括控制器、显示屏、报警灯、控制按键、驱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

其中,参见图5和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板8上设有透水孔(防止积水和防止打滑)且其前端位于卧式仓体6前端后方3-6cm用于在翻板9翻转至水平时其后端搭接在卧式仓体6的前部,翻板9和水平板8的宽度相等且翻板9与水平板8配合(左右边对齐)进行对接。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抽真空机4的排气口朝向水池1(吸入潮湿空气和避免吸入灰尘)且其端部位于水池1最高水位上方5-15cm。

优选地,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卧式仓体6的前端和密封门7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圈12用于实现热定型仓5的密封以保证真空度,卧式仓体6的前端下侧设有多块l形且与密封门7配合的限位密封块13用于起限位和密封作用。限位密封块13与卧式仓体6前端构成朝内的凹形槽,密封门7的下侧缘嵌入凹形槽中。

其中,参见图2和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卧式仓体6前部的左侧或右侧沿前后向设有密封门转轴14(最好靠近水池1边设置),密封门7通过对应侧的轴套转动设于密封门转轴14上,轴套上侧设有驱动臂15,驱动臂15的上端与卧式仓体6前部上侧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10。

其中,参见图5和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池1边与水平板8平齐或高于水平板8(优选为平齐),水池1的前侧壁的顶部沿左右向设有翻板转轴16。翻板9沿前后向设置,其前端转动设于翻板转轴16上,其后部与水池1(其下部沿前后向设有油缸支架)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油缸11使翻板9能由竖直翻转至水平与水平板8对接。

其中,驱动臂15与轴套之间和翻板9与水池1之间均设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控制翻转角度,位置传感器与电控箱电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卧式仓体6内均匀设有多个带有喷气电控阀的蒸汽喷头,蒸汽喷头与蒸汽管网连接,喷气电控阀与电控箱2电连接用于实现喷气控制。蒸汽喷头不但能调节卧式仓体6内的湿度和温度,还具有清洗吹扫的作用。

其中,本实施中的“第一”和“第二”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另外,前述各结构之间的管路上根据设置泵、阀门和/或流量计等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描述和实际情况进行自行添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喷雾加湿系统,该系统能利用热定型装置产生的中低温冷凝水,对于产值为2千万左右的涤纶布生产企业来说,每年可节约2000-4000吨水,节省1000-2500度电,喷头寿命可延长一倍以上,可变相降低成本。同时,自动化的热定型装置也可降低人力成本,使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现场更加洁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