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5527发布日期:2018-08-21 20:3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动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空调器具有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调节作用,其已经普遍应用于家庭用户的房间舒适性调节中,而舒适性调节优劣的关键所在是对房间内部运动气流的组织。

为了组织优秀的气流运动出风方向的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为了实现出风方向的控制已经出现很多技术方案,用于控制出风气流的上下及左右风向。在分体壁挂机上,对于上下出风导向最常见的莫过于导风板上下摆动,左右扫风则多采用扫风叶片(分为三组装配)的摆动实现。

但是上述传统左右扫风形式的空调器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扫风电机无法放置于在拆卸过程中能够自动分离的零部件上,如风水道部件、出风框部件。因此在后期用户拆卸出风框或风水道部件时都将需要接触带电的电机(用户必须先将连接左右扫风电机的接线断开才能拆出出风框或风水道部件,这存在用户操作的电气安全问题)。而且即使拆卸下来后扫风电机随出风框与风水道部件或出风框这些需要清洗的零部件一起清洗,也势必为水洗造成麻烦(水洗时不能让水接触电机,避免安装运行后产生电气安全与可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扫风结构、风道结构拆卸不便以及清洗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传动件,传动件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夹紧机构,设置在传动件上,夹紧机构夹紧输出端并固定第一驱动机构和传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输出端为输出轴,传动件包括连接轴,连接轴与输出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夹紧机构设置在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输出轴的端面上设置有容纳凹陷,连接轴伸入至容纳凹陷内。

进一步地,连接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止转面,容纳凹陷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止转面配合的第二止转面。

进一步地,夹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均包括:连杆,连杆的第一端连接在连接轴上,连杆的第二端朝向背离连接轴的方向延伸,夹杆,连杆的第二端连接在夹杆的中部,夹杆朝向输出轴的一端向内侧弯折,夹杆背离输出轴的一端向外侧弯折。

进一步地,输出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沿,夹杆朝向输出轴的一端卡设在定位凸沿的背离连接轴的一侧。

进一步地,传动件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连接轴同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基座;风道部件,设置在基座上;导风件和传动组件,导风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风道部件上,传动组件为上述的传动组件,其中,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传动件与导风件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为上述的传动组件,风道部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连接轴卡设在第一卡槽内。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轴套,第一轴套套设在连接轴外,第一轴套的外表面与第一卡槽配合。

进一步地,导风件包括转轴以及连接在转轴上的导风叶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为上述的传动组件,转轴的第一端形成连接轴,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风道部件上。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为上述的传动组件,传动件还包括设置在转轴的第一端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配合,转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风道部件上。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槽,转轴的第一端卡设在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地,导风件还包括第二轴套,第二轴套套设在转轴的第一端外,第二轴套的外表面与第二卡槽配合。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上设置有第三卡槽,转轴的第二端卡设在第三卡槽内。

进一步地,导风件还包括第三轴套,第三轴套套设在转轴的第二端外,第三轴套的外表面与第三卡槽配合。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上设置有第四卡槽,第四卡槽位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之间,转轴卡设在第四卡槽内。

进一步地,导风叶片相对于转轴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导风叶片相对于转轴倾斜的角度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风道部件上的出风框部件及第二驱动机构,出风框部件上设置有导风板,第二驱动机构与导风板配合并驱动导风板摆动。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位于基座的相对的两侧,或者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位于基座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包括出风口,导风件设置在出风口处,传动件设置在出风口的内侧,或者传动件设置在出风口的外侧。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传动件从第一驱动机构拆卸下来时,放松夹紧机构,然后即可将传动件从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拆卸下来。上述的传动组件具有拆卸简单,同时不必对连接线进行操作。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扫风结构、风道结构拆卸不便以及清洗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第一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基座和风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6中e处放大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基座和风道部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f-f向剖视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i处放大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g-g向剖视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j处放大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1中h-h向剖视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k处放大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第四卡槽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8中l处放大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基座;20、风道部件;2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23、第三卡槽;24、第四卡槽;25、出风口;30、导风组件;31、导风件;311、转轴;312、导风叶片;313、第二轴套;314、第三轴套;32、传动件;321、第一传动齿轮;3212、连接轴;3213、第一止转面;3214、夹紧机构;3215、第一夹爪;3216、第二夹爪;3217、连杆;3218、夹杆;322、第一轴套;323、第二传动齿轮;40、第一驱动机构;41、输出轴;411、容纳凹陷;412、第二止转面;413、定位凸沿;50、出风框部件;51、导风板;60、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空调器包括基座10、风道部件20、导风组件30以及第一驱动机构40。其中,风道部件20设置在基座10上。导风组件30可移动地设置在风道部件20上;第一驱动机构40设置在基座10上并驱动导风组件30移动,导风组件30与第一驱动机构40的输出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驱动机构40设置在基座10上。需要对导风组件30进行拆卸时,将导风组件30与第一驱动机构40的输出端拆卸即可将导风组件30取下,并且不需要对第一驱动机构40进行拔线接线操作。同时,由于第一驱动机构40不设置在风道部件20上,因此也防止了将风道部件20拆卸清洗时电机进水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扫风结构、风道结构拆卸不便以及清洗不便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导风组件30包括导风件31和传动件32,传动件32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40和导风件31之间,传动件32与输出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具体地,传动件32设置在风道部件20上,传动件32将第一驱动机构40的驱动力转化为导风件31的移动。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传动件32,也即直接将导风件31与第一驱动机构40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输出端为输出轴41。传动件32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21及连接在第一传动齿轮321上的连接轴3212。连接轴3212与输出轴4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具体地,输出轴41做转动运动。连接轴3212与输出轴41连接,并且连接轴3212和输出轴4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1转动。当需要对导风件31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连接轴3212和输出轴41之间拆卸即可将导风件31和传动件32与第一驱动机构40分离。从而将风道部件20或者导风组件30相对于基座10拆卸下来。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输出轴41的端面上设置有容纳凹陷411,连接轴3212伸入至容纳凹陷411内。具体地,将连接轴3212的端部插入至容纳凹陷411内即可完成连接轴3212和输出轴41的装配。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连接轴321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止转面3213,容纳凹陷4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止转面3213配合的第二止转面412。具体地,上述的第一止转面3213和第二止转面412能够保证连接轴3212与输出轴41同步转动。优选地,连接轴3212的端部为六棱柱结构,也即上述的第一止转面3213为六个。相应地,容纳凹陷411的内侧壁也为六棱柱结构,也即上述的第二止转面412也为六个。进一步地,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保证连接轴3212与输出轴41同步转动。例如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连接轴3212和输出轴41之间设置止转销。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传动齿轮321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轴3212上的夹紧机构3214,夹紧机构3214与输出轴41的外周面配合。具体地,夹紧机构3214与输出轴41的外表面夹紧配合,从而防止连接轴3212沿周向从容纳凹陷411内脱出。上述结构使得第一传动齿轮321和输出轴41之间练级的更加紧密。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夹紧机构32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3215和第二夹爪3216。第一夹爪3215和第二夹爪3216均包括连杆3217和夹杆3218。其中,连杆3217的第一端连接在连接轴3212上,连杆3217的第二端朝向背离连接轴3212的方向延伸。连杆3217的第二端连接在夹杆3218的中部,夹杆3218朝向输出轴41的一端向内侧弯折,夹杆3218背离输出轴41的一端向外侧弯折。具体地,从图4可以看到,夹杆3218的左端呈90度弯折并形成夹头。夹杆3218的优选向外侧弯折后形成悬臂。并且优选地,连杆3217与夹杆3218之间的连接点靠近夹杆3218的朝向输出轴41的一端。上述结构使得连杆3217和夹杆3218形成了类似于杠杆的结构。使用者向内挤压夹杆3218的右端时,夹杆3218的左端向上抬升并可以与输出轴41的外表面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夹爪3215和第二夹爪3216的结构相同,并且二者相对于连接轴3212呈镜像布置。第一夹爪3215的夹杆3218的左端和第二夹爪3216的夹杆3218的左端分别于输出轴41的两侧配合。需要将第一传动齿轮321从输出轴41拆下时,使用者向内挤压第一夹爪3215的夹杆3218的右端和第二夹爪3216的夹杆3218的右端,与此同时,第一夹爪3215的夹杆3218的左端和第二夹爪3216的夹杆3218的左端向外扩张并松弛,此时可以将连接轴3212从容纳凹陷411内抽出。当需要将第一传动齿轮321和输出轴41安装在一起时,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上述结构使得传动件32和第一驱动机构40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极为简便,不需要螺钉等紧固件,同时也不需要对第一驱动机构40进行拔线,接线等操作,保证用户操作的电气安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输出轴4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沿413,夹杆3218朝向输出轴41的一端卡设在定位凸沿413的背离连接轴3212的一侧。具体地,上述的定位凸沿413为环形凸沿,当第一传动齿轮321安装在输出轴41上时,第一夹爪3215的夹杆3218的左弯折端和第二夹爪3216的夹杆3218的左弯折端卡设在定位凸沿413的左侧,此时连接轴3212无法向右从容纳凹陷411内抽出。当需要拆卸第一传动齿轮321时,使用者向内挤压第一夹爪3215的夹杆3218的右端和第二夹爪3216的夹杆3218的右端,与此同时,第一夹爪3215的夹杆3218的左端和第二夹爪3216的夹杆3218的左端向外扩张并松弛。在此情况下,第一夹爪3215的夹杆3218的左端和第二夹爪3216的夹杆3218的左端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定位凸沿413的直径,因此连接轴3212可以向右自由移动并从容纳凹陷411内脱出。

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风道部件20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1,连接轴3212卡设在第一卡槽21内。具体地,第一卡槽21为开口槽,连接轴3212向内嵌入至第一卡槽21内。第一卡槽21为连接轴3212提供安装位。

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传动件32还包括第一轴套322,第一轴套322套设在连接轴3212外,第一轴套322的外表面与第一卡槽21配合。具体地,第一轴套322使得连接轴3212的转动更加平稳。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导风件31包括转轴311以及连接在转轴311上的导风叶片312。传动件32还包括设置在转轴311的第一端的第二传动齿轮323,第一传动齿轮321和第二传动齿轮323相啮合。转轴311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风道部件20上。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40运行时,输出轴4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32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23传动,并最终带动转轴311转动。转轴311转动时,转轴311上的导风叶片312的角度也随之变化,并起到调整风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从图20可以看到,通过设置第一传动齿轮321和第二传动齿轮323使得输出轴41的中心轴线和转轴311的中心轴线错位设置,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机构40可以对排水管等结构进行避让。

如图6和图7,以及图16和图1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风道部件20上设置有第二卡槽22,转轴311的第一端卡设在第二卡槽22内。具体地,第二卡槽22为开口槽。风道部件20具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左侧的纵向侧壁上设置有上述的第二卡槽22。第二卡槽22能够对转轴311的左侧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导风件31还包括第二轴套313,第二轴套313套设在转轴311的第一端外,第二轴套313的外表面与第二卡槽22配合。第二轴套313能够保证转轴311转动顺畅。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风道部件20上设置有第三卡槽23,转轴311的第二端卡设在第三卡槽23内。具体地,具体地,第三卡槽23为开口槽。风道部件20具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右侧的纵向侧壁上设置有上述的第三卡槽23。第三卡槽23能够对转轴311的右侧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导风件31还包括第三轴套314,第三轴套314套设在转轴311的第二端外,第三轴套314的外表面与第三卡槽23配合。第三轴套314能够保证转轴311转动顺畅。

如图6、图9、图10、图18和图1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风道部件20上设置有第四卡槽24,第四卡槽24位于第二卡槽22和第三卡槽23之间,转轴311卡设在第四卡槽24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四卡槽24为两个,并且两个第四卡槽24间隔设置。上述的第四卡槽24能够对转轴311的中部进行支撑。优选地,转轴311与第四卡槽24配合的部分为圆形且光滑的外表面。当然,上述的第四卡槽24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设置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导风叶片312相对于转轴311倾斜设置。具体地,在转轴311转动时,导风叶片312的倾斜方向也随之变化,从而起到调整风向的作用。优选地,导风叶片312相对于转轴311倾斜的角度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角度为45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导风叶片312实现的是左右扫风的效果。

优选地,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机构40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为上述的输出轴41。驱动电机可以优选地为步进电机,从而达到精确调整导风叶片312的角度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风道部件20上的出风框部件50及第二驱动机构60,出风框部件50上设置有导风板51,第二驱动机构60与导风板51配合并驱动导风板51摆动。具体地,导风板51能够做上下的摆动从而实现上下的扫风功能。通过与上述的导风叶片312配合实现空调器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扫风。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机构60设置在基座10上。优选地,上述的第二驱动机构60为驱动电机,并且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60分别位于基座10的左右两侧。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风道部件20包括出风口25,导风件31设置在出风口25处,传动件32设置在出风口25的内侧。具体地,上述的出风口25由上下两个侧壁和左右两个侧壁围设而成。结合图7可以看到,上述的传动件32设置在出风口的内侧。

如图2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60位于基座10的同一侧。具体地,从图21可以看到,传动件32设置在出风口25的右侧,同时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60均位于基座10的右侧。传动件32设置在出风口25的内侧。

如图2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的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或者传动件32设置在出风口25的外侧。

由上述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可以看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零件布置需要来调整传动件32、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60的设置位置。

进一步地,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上述的空调其中第一驱动机构40、第一传动齿轮321和连接轴3212之间共同构成传动组件。上述的传动组件并不限于使用在上述的空调器中,对于其他的家电、机械结构中也可以采用上述的传动组件,并实现第一驱动机构40和连接轴3212之间快速拆卸的目的。

根据上述结构,本申请的空调器具有以下特点:

本申请的实施例具体功能结构包括:基座部件,它是承载模块化空调器所有零部件的主体,也承载着本实施例采用的左右扫风电机及其相关的固定结构。基座上中部装配有风道部件(底壳部件),右侧装配有电机座组件,电机座组件的顶部装配有固定和驱动导风板的驱动组件,基座上左侧装配有左右扫风的电机驱动组件。风道的装配方式是通过滑轨与螺钉固定,左右两个驱动组件的固定方式是采用卡扣与螺钉固定在对应的零部件上。出风框部件是装配在基座与风道部件等构成的主体前部,与风道部件的出风口部分共同构成整个出风口(详见图1和图2)。导风板装配在出风框部件上,右侧转轴与导风板驱动组件的输出轴插接实现导风板传动,由于此导风板为常规的导风板左右插接和中部转轴固定在底壳上的一般固定方式,此处不再赘述。在此提出导风板只是为表明本实施例的左右扫风机构在导风板内部的风口位置,且两者在运行中都不会出现相互干涉的技术问题,详细的见图18所示导风板与左右扫风运动在极限位置时装配主体的截面图。本实施例的结构特点是位于出风口靠内部位,即导风板靠里面的位置且固定于风道部件上的左右扫风叶片及其相关的齿轮驱动机构。下面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核心部分——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左右扫风的结构。

分析图3至图5可知左右扫风叶片整体包括:扫风叶片、连杆、从动齿轮、连杆端头、定位凸和连杆光滑段组成。装配时从动齿轮与左定位凸之间、右定位凸与右侧连杆端头之间都会套装一个开口的轴套(采用pom材料制造,在运动中起到润滑防磨,防止产生异响的作用),然后分别卡装在风道部件的底壳左安装槽与底壳右安装槽内部;轴套与轴是间隙配合,更好的保护了传动中的转动轴;这里的两个轴套装配进槽位以后,在整个传动机构装配完成时会再装入出风框部件,出风框部件的出风口边缘与风道部件的底壳出风口向对齐,配合边缘直接封住了底壳左右的安装槽,使得扫风叶片两端不会因传动跳起脱出。连杆的中间部位有两段配合圆柱光滑段,装配时分别卡在风道部件中设计于出风口上下沿之间的中部支撑槽内部,对扫风叶片连杆起支撑作用,防止其中部下垂。

分析图4可知左右扫风主动齿轮整体包括:左端部六棱柱的传动端头、输入轴左端卡口、输入轴左端卡口按压臂、输入轴定位凸、主动齿轮和输入轴主体轴段。在装配时将六棱柱的传动端头插接在左右扫风驱动电机输出轴内部,装配中同时对捏输入轴左端卡口按压臂将输入轴左端卡口打开夹在电机输出轴外部与电机输出轴右端的台阶配合,防止插入端脱出;主动此轮与定位凸之间是光滑的圆轴段,装配有开口的轴套,再将其由底壳左侧大齿轮轴安装槽开口处卡接到位,装配在安装槽内部。传动中由于图17分析的齿轮啮合传动会产生分离力(图17中标注f离),此处槽壁也会对轴施加一个约束的限制力(图15中标注f限1和图19中标注f限2),确保轴不会脱出。

上述两大步的装配实现传动机构的整体装配,在实际生产中,传动机构的齿轮传动部分(包括扫风叶片)是预装在风道部件内部的,共同构成风道部件。在风道部件整体装配到基座以后,左右扫风驱动齿轮的输入轴(即主动齿轮的左端部六棱柱端头)再与固定在基座上的左右扫风电机驱动组件的电机输出轴对接,实现从左到右的传动。

具体传动可以根据图6进行分析,核心的左右扫风机构装配于固定在基座部件上的风道部件之中,固定在底壳零件出风口的中间位置,左右扫风机构中主体运动零件包括:左右扫风驱动电机输出轴、左右扫风主动齿轮整体、左右扫风叶片整体。再结合图11可以看出,整个传动机构是由左侧的左右扫风电机驱动组件的电机输出轴转动,转动输出带动左右扫风驱动齿轮输入轴进而带动一体的左右扫风齿轮传动机构主动齿轮,由齿轮传动的啮合传动作用将此转动传动至位于左右扫风叶片零件左端部的左右扫风齿轮传动机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扫风叶片是一体注塑成型的,传动带来的从动齿轮转动将带动整个扫风叶片零件转动,将已经具备一定设计角度的扫风叶片的平面(此结构设计的扫风叶片与主体转轴线成45°角)与出风方向的夹角改变,进而达到改变出风气流运动方向的效果,实现风向的左右调整。

这种设计灵活的实现了左右扫风电机与需要拆卸清洗的风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的分离,又保证了自动左右扫风的实现。之所以不采用扫风叶片转轴的直通扫风电机输出轴直接传动,而由主动大齿轮传动,是为了实现异轴位传动,避开左右排水管与扫风叶片传直通传动轴的干涉问题(图12与图20分析,扫风叶片传动轴与左右对称的排水管在空间位置上是一致的,一旦扫风叶片传动轴直通直接传动将不可避免的存在干涉)。分析其他优势还可以看出,这种扫风叶片形式使得扫风叶片可以位于底壳出风口的最靠外位置,相比于传统的扫风叶片受设计位置限制在风口内部,新方案的扫风叶片具有风阻更小,噪音更低的优势。而且相对于传统扫风叶片采用多组集合装配,且中间搭配连杆连接的形式,本申请采用整体直接注塑成型的扫风叶片具有更高的注塑生产效率与装配效率。

根据上述结构,本申请的空调器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主要解决了当前壁挂式空调器左右扫风结构复杂又不稳定,出风风阻偏大,噪音偏高的问题。

还解决了扫风叶片结构复杂不便于注塑加工和分散的叶片集合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性的解决了本司在模块化空调器开发中遇到的受限于空间不足,且必须实现带电零部件与清洗零部件分离,方便用户和售后拆卸的技术难题。

简化了左右扫风的结构形式,提升扫风效率与机构的装配效率,降低出风风阻和噪音。同时也提升了左右扫风结构的适应性,便于其在更加复杂的空间条件下实现左右扫风的结构设计,直接解决了本次开发易拆卸式模块化空调器中面临的左右扫风电机难以与清洗主体模块分离的技术难题。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