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线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3617发布日期:2018-11-20 18:2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控制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线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系统中通常都需要设置温湿度传感器。而现有的温湿度传感器极其敏感,外界环境因素细微的变化都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空气中的灰尘会积累在温湿度传感器表面,造成其准确度的下降,而且由于温湿度传感器特定的设置位置,使得其很难进行人工清理;同时,由于温湿度传感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环境中,空气中水分与其他介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也会对温湿度传感器造成损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图1所示,很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的产品采用一个封闭壳体1,来减少前述的损害,为了能够与设置在封闭壳体1内的温湿度传感器3数据连接,在封闭壳体1上设置有走线通孔2。但是不可避免的封闭结构会带来检测精度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温湿度传感器使用寿命的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线控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具有传感器安装位置,安装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空气进口;曲线导流通道,曲线导流通道设置在安装壳体内,且连接在传感器安装位置与空气进口之间。

可选地,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还包括防尘网,防尘网覆盖在空气进口上,且具有供气体通过的进气孔。

可选地,防尘网的外表面覆盖有防粘涂层。

可选地,进气孔的面积的取值范围为0.03mm2~0.06mm2

可选地,曲线导流通道包括至少一个圆弧折弯。

可选地,曲线导流通道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圆弧折弯,且相邻的两个圆弧折弯的弯折方向相反。

可选地,安装壳体的相互垂直连接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气进口,各空气进口上均覆盖有防尘网。

可选地,各空气进口上均连接有曲线导流通道,曲线导流通道的靠近传感器安装位置的一端开口朝向传感器安装位置。

可选地,安装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线控器,其包括上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和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装置的传感器安装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线控器,通过安装壳体上设置的空气进口可以保证空气的顺畅流通,曲线导流通道可以为空气导流,并使灰尘在曲线导流通道内沉积,从而防止灰尘附着在温湿度传感器上,保证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温湿度传感器的封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的防尘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封闭壳体;2、通孔;3、温湿度传感器;

本申请:

10、安装壳体;11、空气进口;12、过线孔;13、防尘网;131、进气孔;20、曲线导流通道;21、圆弧折弯;30、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包括安装壳体10、曲线导流通道20,安装壳体10具有传感器安装位置,安装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空气进口11;曲线导流通道20设置在安装壳体10内,且连接在传感器安装位置与空气进口11之间。

安装壳体10的传感器安装位置用于安装温湿度传感器30,且可以为温湿度传感器30提供保护。安装壳体10上的空气进口11可以使空气能够顺利地进入壳体内。曲线导流通道20连接在空气进口11与温湿度传感器30之间,使得气体必须通过曲线导流通道20才能到达温湿度传感器30,由于曲线导流通道20的曲线结构,使得气体在流动过程中被迫减速和转向,从而使气体中的灰尘等可以在曲线导流通道20内沉积,防止空气中的水汽、灰尘颗粒等直接附着在温湿度传感器30上,确保温湿度传感器30的检测精度。

可选地,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还包括防护网13,防尘网13覆盖在空气进口11上,同样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安装壳体10,避免灰尘影响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进气孔131还可以使气体可以顺利到达温湿度传感器30。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环境和检测精度的需求,安装壳体10上可以仅设置曲线导流通道20或者仅设置防尘网13,也可以两者同时设置。

如图2所示,安装壳体10包括4个首尾依次相连的侧壁,且相邻的两个侧壁相互垂直,这样形成一个矩形腔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壳体10可以是其他任意适合的形状和结构,只要能够安装和保护温湿度传感器30即可。

为了使温湿度传感器30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电气连接,安装壳体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12。

可选地,安装壳体10的相互垂直连接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空气进口11,这样可以在安装壳体10内形成气体流动通道,从而确保安装壳体10内空气流通顺畅,进而确保温湿度传感器30的检测精度。

可选地,为了防止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各空气进口11上均覆盖有防尘网13。

如图3所示,防尘网13的形状与配合的空气进口11的形状相适配,以方便与空气进口11配合。在空气进口11上贴附的防尘网13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防尘网13的进气孔131以能阻止空气的灰尘同时又不影响空气正常流通为宜。

例如,进气孔131的面积和分布密度可以根据具体的进气需要确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气体具有良好的流通性,确保温湿度传感器30的检测准确性,进气孔131的面积的取值范围为0.03mm2~0.06mm2

优选地,为了便于清洁,防尘网13的外表面覆盖有防粘涂层。这样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直接通过擦拭的方式去除防尘网13上附着的灰尘,从而防止灰尘粘附在进气孔131上导致空气流通不畅。

防粘涂层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涂层,例如聚四氟乙烯、低表面能纳米溶胶等。这些涂层都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灰尘粘附在防尘网13上面,保证空气流通顺畅;而且清洁只要用湿布一擦就可以,简洁方便。

如图2所示,曲线导流通道20与空气进口11一一对应地连接,用于对气体进行导流。即各空气进口11上均连接有曲线导流通道20,曲线导流通道20的靠近传感器安装位置的一端开口朝向传感器安装位置。

曲线导流通道20可以通过在安装壳体10内设置折弯的软管形成,也可以通过在安装壳体10内设置平行间隔的隔板形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方式形成该曲线导流通道20。

可选地,为了提升灰尘沉积效果,该曲线导流通道20包括至少一个圆弧折弯21。

优选地,曲线导流通道20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圆弧折弯21,且相邻的两个圆弧折弯21的弯折方向相反,这样可以迫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换向,从而使灰尘与气体产生流速差异,进而使灰尘在曲线导流通道20内沉积,防止其到达温湿度传感器30而影响检测精度。

该防护装置使用时,空气的流动方向如图2中a处所示,空气可以由图2中下部的空气进口11流向右侧的空气进口11(此种情况下右侧的空气进口11实际作用是空气出口的作用);或者空气可以由图2中右侧的空气进口11流向下部的空气进口11(此种情况下下部的空气进口11实际作用是空气出口的作用);或者空气从下部和右侧的空气进口11进入,并从其他位置流出。总之,空气可以通过空气进口11进入安装壳体10,并通过防尘网13和曲线导流通道20后到达温湿度传感器30。

这样保证了周围空气的正常流动以及传感器本身不要被灰尘覆盖,从而保证了温湿度传感器30可以准确勘测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通过设置曲线导流通道20这种特别的弯道结构可以保证空气的正常流动,同时增加防尘网13可以阻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以免影响温湿度传感器30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线控器,其包括上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和温湿度传感器30,温湿度传感器30设置在防护装置的传感器安装位置上。该空调线控器不仅能够防止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灰尘附着在温湿度传感器30上而影响检测精度,且能够使空气顺利地进入防护装置内,保证检测准确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线控器还包括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与温湿度传感器30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接收并处理温湿度传感器30传输的检测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防护装置不只适用于空调线控器,而且适用于各种使用类似传感器的电器产品。

采用该防护装置的空调线控器,由于防护装置的空气进口11上设置了防尘网13,因此可以过滤灰尘,而空气通过防尘网13后,需要经过曲线导流通道才能到达温湿度传感器30,这样既保证了空气的流动方向,使进出的空气最大程度的与温湿度传感器接触,使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环境更加精准,提高检测精度;又可以进一步沉淀防尘网无法过滤的空气灰尘,增加防尘效果。最终实现了在保证温湿度传感器的正常使用环境的情况下,同时又最大程度的提高使用寿命和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温湿度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线控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安装壳体两侧设置空气进口,保证温湿度传感器周围空气的流动,提高检测精度;

采用迂回的曲线导流通道结构,使空气在进入通道中流动时可进一步沉淀灰尘,这样在保证空气的正常流通的情况下提高了检测精度;

利用防尘网可以有效隔挡空气中的灰尘,起到防尘作用,从而提高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使用寿命。

防尘网涂有防粘涂层,灰尘很难粘附在网格上造成空气流通不畅,同时清洁方便,用干净的湿布一擦就可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