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8715发布日期:2018-12-19 05:3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工业越来越发达,对空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所以设计了这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装置能够把污染的空气吸到装置内,然后排出干净湿润的空气,装置能在移动的过程中有效减小装置的振动,在不移动时可以提供驻车功能,让装置固定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包括减震轮机构、风扇机构、车架机构、加湿喷雾机构,装置能够把污染的空气吸到装置内,然后排出干净湿润的空气,装置能在移动的过程中有效减小装置的振动,在不移动时可以提供驻车功能,让装置固定作业。

减震轮机构包括滑动驻车杆机构、减震轮组合机构,滑动驻车杆机构与减震轮组合机构相连,滑动驻车杆机构与减震轮组合机构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滑动驻车杆机构包括滑杆把手、滑杆本体、驻车杆,滑杆杆把手位于滑杆本体的两端,滑杆把手与滑杆本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驻车杆位于滑杆本体的下方,驻车杆与滑杆本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减震轮组合机构包括减震轮底座、过驻车杆开孔、减震弹簧、下支腿、铰接扣、轮子,过驻车杆开孔开在减震轮底座的中间位置,减震弹簧位于减震轮底座的下方,减震弹簧与减震轮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下支腿位于减震弹簧的下方,下支腿与减震弹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铰接扣与下支腿相连,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轮子与铰接扣相连,轮子与铰接扣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

风扇机构包括风扇驱动机构、风扇护罩机构、风扇本体,风扇驱动机构与风扇本体相连,风扇驱动机构与风扇本体的配合方式为啮合,风扇护罩机构与风扇本体相连,风扇护罩机构与风扇本体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

风扇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把手、驱动手柄、驱动轴i、轴承座i、锥齿轮i,驱动把手与驱动手柄相连,驱动把手与驱动手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驱动手柄与驱动轴i相连,驱动手柄与驱动轴i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驱动轴i设置在轴承座i的内部,驱动轴i与轴承座i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锥齿轮i位于驱动轴i的右端,锥齿轮i与驱动轴i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风扇护罩机构包括风罩固定卡条、风扇护罩本体、过轴开孔,风罩固定卡条位于风扇护罩本体的两端,风罩固定卡条与风扇护罩本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过轴开孔开在风扇护罩本体上;

风扇本体包括风扇叶片、叶片固定轮、驱动轴ii、轴承座ii、锥齿轮ii,风扇叶片与叶片固定轮相连,风扇叶片与叶片固定轮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驱动轴ii与叶片固定轮相连,驱动轴ii与叶片固定轮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驱动轴ii设置在轴承座ii的内部,驱动轴ii与轴承座ii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锥齿轮ii与驱动轴ii相连,锥齿轮ii与驱动轴ii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车架机构包括驻车杆开口、驱动装置轴承座、滤网板卡槽、把手、滤网板、端盖、加湿喷雾机构固定开口、车架本体,驻车杆开口开在车架本体的下端,驱动装置轴承座设置在车架本体的左侧,驱动装置轴承座与车架本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滤网板卡槽开在车架本体的两侧内壁上,把手位于车架本体的左侧外壁上,把手与车架本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滤网板与滤网板卡槽相连,滤网板与滤网板卡槽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端盖位于车架本体的上端,端盖与车架本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加湿喷雾机构固定开口开在车架本体的右侧;

滤网板包括滤网固定圈板、滤网板本体,滤网板本体设置在滤网固定圈板内部,滤网板本体与滤网固定圈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压紧连接;

加湿喷雾机构包括喷嘴机构、水箱机构、加压机构,喷嘴机构与水箱机构相连,喷嘴机构与水箱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加压机构位于水箱机构的上方,加压机构与水箱机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喷嘴机构包括喷雾嘴、喷雾嘴固定板、过水管、活塞、活塞推杆、活塞推手,喷雾嘴与喷雾嘴固定板相连,喷雾嘴与喷雾嘴固定板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喷雾嘴固定板位于过水管的左侧,喷雾嘴固定板与过水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活塞设置在过水管的内部,活塞与过水管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活塞推杆位于活塞的右侧,活塞推杆与活塞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活塞推手位于活塞推杆的右侧,活塞推手与活塞推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水箱机构包括水箱固定装置、水箱本体,水箱固定装置位于水箱本体的上下两端,水箱固定装置与水箱本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推杆、加压筒、固定座,加压推杆设置在加压筒的内部,加压推杆与加压筒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固定座位于加压筒的下部,固定座与加压筒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加压推杆包括加压推手、加压推杆本体、加压活塞,加压推手位于加压推杆本体的上方,加压推手与加压推杆本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加压活塞位于加压推杆本体的下方,加压活塞与加压推杆本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

加压筒包括加压活塞限位装置、加压筒本体,加压活塞限位装置设置在加压筒本体的内部,加压活塞限位装置与加压筒本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

减震轮机构位于车架机构的下端,减震轮机构与车架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风扇机构设置在车架机构的内部,风扇机构与车架机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加湿喷雾机构位于车架机构的右侧,加湿喷雾机构与车架机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所述的滤网板卡槽、滤网板的个数为四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所述的减震弹簧的材料为高碳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所述的车架本体的材料为不锈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所述的喷雾嘴、活塞的材料为橡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所述的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装置能够把污染的空气吸到装置内,然后排出干净湿润的空气,装置能在移动的过程中有效减小装置的振动,在不移动时可以提供驻车功能,让装置固定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减震轮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滑动驻车杆机构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减震轮组合机构1-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风扇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风扇驱动机构2-1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风扇护罩机构2-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风扇本体2-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车架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滤网板3-5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加湿喷雾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喷嘴机构4-1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水箱机构4-2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加压机构4-3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加压推杆4-3-1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的加压筒4-3-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减震轮机构1;滑动驻车杆机构1-1;滑杆把手1-1-1;滑杆本体1-1-2;驻车杆1-1-3;减震轮组合机构1-2;减震轮底座1-2-1;过驻车杆开孔1-2-2;减震弹簧1-2-3;下支腿1-2-4;铰接扣1-2-5;轮子1-2-6;风扇机构2;风扇驱动机构2-1;驱动把手2-1-1;驱动手柄2-1-2;驱动轴i2-1-3;轴承座i2-1-4;锥齿轮i2-1-5;风扇护罩机构2-2;风罩固定卡条2-2-1;风扇护罩本体2-2-2;过轴开孔2-2-3;风扇本体2-3;风扇叶片2-3-1;叶片固定轮2-3-2;驱动轴ii2-3-3;轴承座ii2-3-4;锥齿轮ii2-3-5;车架机构3;驻车杆开口3-1;驱动装置轴承座3-2;滤网板卡槽3-3;把手3-4;滤网板3-5;滤网固定圈板3-5-1;滤网板本体3-5-2;端盖3-6;加湿喷雾机构固定开口3-7;车架本体3-8;加湿喷雾机构4;喷嘴机构4-1;喷雾嘴4-1-1;喷雾嘴固定板4-1-2;过水管4-1-3;活塞4-1-4;活塞推杆4-1-5;活塞推手4-1-6;水箱机构4-2;水箱固定装置4-2-1;水箱本体4-2-2;加压机构4-3;加压推杆4-3-1;加压推手4-3-1-1;加压推杆本体4-3-1-2;加压活塞4-3-1-3;加压筒4-3-2;加压活塞限位装置4-3-2-1;加压筒本体4-3-2-2;固定座4-3-3。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装置,包括减震轮机构1、风扇机构2、车架机构3、加湿喷雾机构4,装置能够把污染的空气吸到装置内,然后排出干净湿润的空气,装置能在移动的过程中有效减小装置的振动,在不移动时可以提供驻车功能,让装置固定作业。

减震轮机构1包括滑动驻车杆机构1-1、减震轮组合机构1-2,滑动驻车杆机构1-1与减震轮组合机构1-2相连,滑动驻车杆机构1-1与减震轮组合机构1-2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滑动驻车杆机构1-1包括滑杆把手1-1-1、滑杆本体1-1-2、驻车杆1-1-3,滑杆把手1-1-1位于滑杆本体1-1-2的两端,滑杆把手1-1-1与滑杆本体1-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驻车杆1-1-3位于滑杆本体1-1-2的下方,驻车杆1-1-3与滑杆本体1-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减震轮组合机构1-2包括减震轮底座1-2-1、过驻车杆开孔1-2-2、减震弹簧1-2-3、下支腿1-2-4、铰接扣1-2-5、轮子1-2-6,过驻车杆开孔1-2-2开在减震轮底座1-2-1的中间位置,减震弹簧1-2-3位于减震轮底座1-2-1的下方,减震弹簧1-2-3与减震轮底座1-2-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下支腿1-2-4位于减震弹簧1-2-3的下方,下支腿1-2-4与减震弹簧1-2-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铰接扣1-2-5与下支腿1-2-4相连,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轮子1-2-6与铰接扣1-2-5相连,轮子1-2-6与铰接扣1-2-5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提供可靠转动;

风扇机构2包括风扇驱动机构2-1、风扇护罩机构2-2、风扇本体2-3,风扇驱动机构2-1与风扇本体2-3相连,风扇驱动机构2-1与风扇本体2-3的配合方式为啮合,风扇护罩机构2-2与风扇本体2-3相连,风扇护罩机构2-2与风扇本体2-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提供可靠转动;

风扇驱动机构2-1包括驱动把手2-1-1、驱动手柄2-1-2、驱动轴i2-1-3、轴承座i2-1-4、锥齿轮i2-1-5,驱动把手2-1-1与驱动手柄2-1-2相连,驱动把手2-1-1与驱动手柄2-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驱动手柄2-1-2与驱动轴i2-1-3相连,驱动手柄2-1-2与驱动轴i2-1-3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驱动轴i2-1-3设置在轴承座i2-1-4的内部,驱动轴i2-1-3与轴承座i2-1-4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提供可靠转动,锥齿轮i2-1-5位于驱动轴i2-1-3的右端,锥齿轮i2-1-5与驱动轴i2-1-3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风扇护罩机构2-2包括风罩固定卡条2-2-1、风扇护罩本体2-2-2、过轴开孔2-2-3,风罩固定卡条2-2-1位于风扇护罩本体2-2-2的两端,风罩固定卡条2-2-1与风扇护罩本体2-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过轴开孔2-2-3开在风扇护罩本体2-2-2上;

风扇本体2-3包括风扇叶片2-3-1、叶片固定轮2-3-2、驱动轴ii2-3-3、轴承座ii2-3-4、锥齿轮ii2-3-5,风扇叶片2-3-1与叶片固定轮2-3-2相连,风扇叶片2-3-1与叶片固定轮2-3-2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驱动轴ii2-3-3与叶片固定轮2-3-2相连,驱动轴ii2-3-3与叶片固定轮2-3-2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驱动轴ii2-3-3设置在轴承座ii2-3-4的内部,驱动轴ii2-3-3与轴承座ii2-3-4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提供可靠转动,锥齿轮ii2-3-5与驱动轴ii2-3-3相连,锥齿轮ii2-3-5与驱动轴ii2-3-3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车架机构3包括驻车杆开口3-1、驱动装置轴承座3-2、滤网板卡槽3-3、把手3-4、滤网板3-5、端盖3-6、加湿喷雾机构固定开口3-7、车架本体3-8,驻车杆开口3-1开在车架本体3-8的下端,驱动装置轴承座3-2设置在车架本体3-8的左侧,驱动装置轴承座3-2与车架本体3-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滤网板卡槽3-3开在车架本体3-8的两侧内壁上,把手3-4位于车架本体3-8的左侧外壁上,把手3-4与车架本体3-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滤网板3-5与滤网板卡槽3-3相连,滤网板3-5与滤网板卡槽3-3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端盖3-6位于车架本体3-8的上端,端盖3-6与车架本体3-8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方便以后的拆卸维修,加湿喷雾机构固定开口3-7开在车架本体3-8的右侧;

滤网板3-5包括滤网固定圈板3-5-1、滤网板本体3-5-2,滤网板本体3-5-2设置在滤网固定圈板3-5-1内部,滤网板本体3-5-2与滤网固定圈板3-5-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压紧连接,方便更换滤网板本体3-5-2;

加湿喷雾机构4包括喷嘴机构4-1、水箱机构4-2、加压机构4-3,喷嘴机构4-1与水箱机构4-2相连,喷嘴机构4-1与水箱机构4-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加压机构4-3位于水箱机构4-2的上方,加压机构4-3与水箱机构4-2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方便以后更换维修;

喷嘴机构4-1包括喷雾嘴4-1-1、喷雾嘴固定板4-1-2、过水管4-1-3、活塞4-1-4、活塞推杆4-1-5、活塞推手4-1-6,喷雾嘴4-1-1与喷雾嘴固定板4-1-2相连,喷雾嘴4-1-1与喷雾嘴固定板4-1-2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喷雾嘴固定板4-1-2位于过水管4-1-3的左侧,喷雾嘴固定板4-1-2与过水管4-1-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活塞4-1-4设置在过水管4-1-3的内部,活塞4-1-4与过水管4-1-3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活塞推杆4-1-5位于活塞4-1-4的右侧,活塞推杆4-1-5与活塞4-1-4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方便以后更换活塞4-1-4,活塞推手4-1-6位于活塞推杆4-1-5的右侧,活塞推手4-1-6与活塞推杆4-1-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水箱机构4-2包括水箱固定装置4-2-1、水箱本体4-2-2,水箱固定装置4-2-1位于水箱本体4-2-2的上下两端,水箱固定装置4-2-1与水箱本体4-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加压机构4-3包括加压推杆4-3-1、加压筒4-3-2、固定座4-3-3,加压推杆4-3-1设置在加压筒4-3-2的内部,加压推杆4-3-1与加压筒4-3-2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固定座4-3-3位于加压筒4-3-2的下部,固定座4-3-3与加压筒4-3-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加压推杆4-3-1包括加压推手4-3-1-1、加压推杆本体4-3-1-2、加压活塞4-3-1-3,加压推手4-3-1-1位于加压推杆本体4-3-1-2的上方,加压推手4-3-1-1与加压推杆本体4-3-1-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加压活塞4-3-1-3位于加压推杆本体4-3-1-2的下方,加压活塞4-3-1-3与加压推杆本体4-3-1-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方便以后更换加压活塞4-3-1-3;

加压筒4-3-2包括加压活塞限位装置4-3-2-1、加压筒本体4-3-2-2,加压活塞限位装置4-3-2-1设置在加压筒本体4-3-2-2的内部,加压活塞限位装置4-3-2-1与加压筒本体4-3-2-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方便以后拆卸更换;

减震轮机构1位于车架机构3的下端,减震轮机构1与车架机构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风扇机构2设置在车架机构3的内部,风扇机构2与车架机构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方便以后拆卸维修,加湿喷雾机构4位于车架机构3的右侧,加湿喷雾机构4与车架机构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方便以后拆卸维修。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滤网板卡槽3-3、滤网板3-5的个数为四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减震弹簧1-2-3的材料为高碳钢。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车架本体3-8的材料为不锈钢。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喷雾嘴4-1-1、活塞4-1-4的材料为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把手3-4上设置有防滑套。

装置能够把污染的空气吸到装置内,然后排出干净湿润的空气,通过转动驱动把手2-1-1带动驱动手柄2-1-2转动,驱动手柄2-1-2转动带动驱动轴i2-1-3转动,驱动轴i2-1-3转动带动锥齿轮i2-1-5,锥齿轮i2-1-5转动带动锥齿轮ii2-3-5转动,锥齿轮ii2-3-5转动带动驱动轴ii2-3-3转动,驱动轴ii2-3-3转动带动叶片固定轮2-3-2转动,叶片固定轮2-3-2转动从而带动风扇叶片2-3-1转动,风扇叶片2-3-1转动形成负压风,把污染的空气吸进装置来,污染物会被滤网板3-5过滤掉,此时通过推拉加压推杆4-3-1给水箱本体4-2-2加压,然后拉开活塞推手4-1-6,水通过过水管4-1-3进入后,通过喷雾嘴4-1-1喷出,把经过过滤的空气变得湿润,然后排出装置,装置能在移动的过程中有效减小装置的振动,因为装置装有轮子(1-2-6)可以实现移动功能,在移动的过程中,减震弹簧(1-2-3)可以有效的吸收振动,减小机器的振动,在不移动时可以提供驻车功能,通过向下移动驻车杆(1-1-3),让驻车杆(1-1-3)移动到轮子(1-2-6)之间,增大摩擦力,可以提供驻车功能,让装置固定作业。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