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出风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2099发布日期:2018-12-25 19:2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出风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出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如今大家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空调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出风效果好坏是客户对产品最直接的了解。所以一个出风好的空调肯定会备受顾客喜爱。现有技术中的扫风叶片和导风板的导风作用还不足以使得室内扫风均匀,很大程度上会出现局部风过大或者过小以及舒适性较差,无法实现房间大范围送风,空调风量的利用率较低,不能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喜好程度,随意改变吹风的角度以及风的速度,空调出风人性化度较低,拆卸、清洗较为繁琐和复杂。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空调室内机存在室内扫风不均匀,会出现局部风过大或者过小而导致舒适性较差,无法实现房间大范围送风,空调风量的利用率较低,不能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喜好程度,随意改变吹风的角度以及风的速度,空调出风人性化度和舒适度较低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出风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空调室内机存在室内扫风不均匀,局部风过大或者过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出风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其包括:

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

扫风叶片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内部;

导风部件,设置在所述导风板和所述扫风叶片组件之间的位置,且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所述导风部件能够将所述扫风叶片组件扫出的气流进行导向、进而通过所述导风板吹出。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包括第一转轴和多个格栅,所述格栅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另一端沿着径向方向向外放射地延伸。

优选地,

多个所述格栅在环绕所述第一转轴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优选地,

所述格栅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进行旋转。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还包括导风轮,所述导风轮呈圆环状布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外周,且所述导风轮连接设置于多个所述格栅上。

优选地,

导风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导风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均为同心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风轮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

所述导风轮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进行旋转。

优选地,

所述导风轮与所述格栅之间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导风轮与所述格栅之间一体成型制作;使得所述导风轮与所述格栅能够一体旋转。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不平行,所述第二转轴能够转动以使得所述导风部件实现摇头或翻转。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为沿着所述出风口并排设置的多个。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固定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底壳上。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卡槽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卡槽结构相匹配相接,使得所述导风部件能够卡接于所述底壳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底壳,所述出风结构连接设置于所述底壳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出风控制方法,其使用前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当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时,控制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使得所述导风部件摇头或翻转至所述第一转轴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相一致,使得所述导风部件位于打开位置、以进行导风扫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出风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导风板和扫风叶片组件之间的位置设置导风部件,能够对扫风叶片组件扫出的气流进行导向、进而通过所述导风板吹出,在原有扫风叶片组件和导风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气流的导风扫风作用,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在室内分布更为均匀,不会存在局部风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无风感更强,实现了无风感出风,使人体具有无风感的体验,避免人体因长时间被风直接吹而感到不适,提高了舒适度;能够扩大出风范围,实现房间内大范围送风,提高了对空调风量的利用率;

2.本发明并且尤其相对于导风部件设置于导风板上的方案而言本发明的导风部件结构更为简单,拆卸、安装和清洗更为方便和简单,更加便于拆装和清洗;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喜好程度,通过第二转轴驱动导风部件进行摇头或翻转,随意改变吹风的角度及风速,提高空调出风的人性化程度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导风部件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导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导风板;2、扫风叶片组件;3、导风部件;31、第一转轴;32、格栅;33、导风轮;34、卡扣结构;4、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其包括:

导风板1,设置于出风口处;

扫风叶片组件2,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内部;

导风部件3,设置在所述导风板1和所述扫风叶片组件2之间的位置,且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所述导风部件3能够将所述扫风叶片组件2扫出的气流进行导向、进而通过所述导风板1吹出。

本发明通过在导风板和扫风叶片组件之间的位置设置导风部件,能够对扫风叶片组件扫出的气流进行导向、进而通过所述导风板吹出,在原有扫风叶片组件和导风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气流的导风扫风作用,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在室内分布更为均匀,不会存在局部风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无风感更强,实现了无风感出风,使人体具有无风感的体验,避免人体因长时间被风直接吹而感到不适,提高了舒适度;能够扩大出风范围,实现房间内大范围送风,提高了对空调风量的利用率;

本发明并且尤其相对于导风部件设置于导风板上的方案而言本发明的的导风部件结构更为简单,拆卸、安装和清洗更为方便和简单,更加便于拆装和清洗。

本发明是设计一款带有一种可分散出风的出风结构,导风部件的导风轮形状像风扇,安装在扫风叶片和导风板之间,该装置与贯流风叶吹出来的风有一定角度,一旦气流通过导风部件时,它就会改变轮上格子(格子即格栅与导风轮之间限定出的分隔区域)的方向,进而达到改变风向的作用;同时,该结构可以随意拆卸,方便清理。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3包括第一转轴31和多个格栅32,所述格栅3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31上、另一端沿着径向方向向外放射地延伸。这是本发明的导风部件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从第一转轴径向向外放射延伸的多个格栅,即如图2所示,能够通过多个格栅分隔出多个出风区,使得从扫风叶片组件吹出的气流被多个格栅分隔打散,形成多个小区域的风,防止了风沿同一方向直接吹到人体身上,使得出风更为均匀,并且扩大了出风范围,且无风感更强,提高了人体舒适度。

优选地,

多个所述格栅32在环绕所述第一转轴31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这是本发明的多个格栅的具体布置形式,将其沿第一转轴周向方向均匀布设能够使得被多个格栅分隔出的区域大小相等,使得被分隔出的气流的面积相对、有效地实现了均匀化,且出风面积增加,进一步增大了均匀出风的效果,提高舒适性。

优选地,

所述格栅32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31进行旋转。通过将格栅设置为能够围绕第一转轴进行旋转的结构形式,能够使得从扫风叶片组件吹出的气流经过导风部件时除了能够被分隔成为多个小区域、以增大出风范围、均匀出风之外,还通过转动的格栅对气流不断地打散,进一步将气流分隔成沿多个方向吹出的风,出风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且风均匀性更强,吹到人身上的无风感更强,进一步较优地提高了舒适度,实现房间内大范围送风,提高了对空调风量的利用率。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3还包括导风轮33,所述导风轮33呈圆环状布置在所述第一转轴31的径向外周,且所述导风轮33连接设置于多个所述格栅32上。这是本发明的导风部件的进一步优选的具体结构形式,通过设置导风轮能够与格栅相结合,将气流沿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进行进一步分隔作用,进一步增大了气流吹出的吹风范围,提高了气流的均匀性,无风感进一步得到增强,提高了人体舒适度。

优选地,

导风轮3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导风轮33与所述第一转轴31均为同心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风轮33之间间隔设置。这是本发明的导风轮的进一步布置形式,将其设置为多个,且多个导风轮沿第一转轴同心且径向外侧间隔布置,能够形成对第一转轴沿径向方向的多次分隔,从而与多个格栅一起将气流吹出的区域沿周向和径向分隔成多个小区域,使得气流不至于沿同一方向直吹到人体,增大了气流的吹出面积和吹出方向,且吹出更加均匀的气流,到人体上的无风感更强,大幅地提升了舒适程度。

优选地,

所述导风轮33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31进行旋转。通过将导风轮设置为能够围绕第一转轴进行旋转的结构形式,能够使得从扫风叶片组件吹出的气流经过导风部件时除了能够被分隔成为多个小区域、以增大出风范围、均匀出风之外,还通过转动的导风轮对气流不断地打散,进一步与多个格栅一起将气流分隔成沿多个方向吹出的风,出风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且风均匀性更强,吹到人身上的无风感更强,进一步较优地提高了舒适度,实现房间内大范围送风,提高了对空调风量的利用率。

优选地,

所述导风轮33与所述格栅32之间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导风轮33与所述格栅32之间一体成型制作;使得所述导风轮33与所述格栅32能够一体旋转。这是本发明的导风轮和格栅之间的优选连接关系或形成方式,将导风轮和格栅之间固接或一体成型,使得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二者之间一体旋转,能够同时形成分隔的多个气流吹出区域,且通过旋转将这细小的多个区域进一步打散,使得气流吹出范围更大,吹出更均匀,无风感更强。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31相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不平行,所述第二转轴能够转动以使得所述导风部件3实现摇头或翻转。通过设置于第一转轴连接的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转动能够将导风部件进行摇头或翻转,具体地例如图1中,该多个导风部件能够沿纸面上各转轴之间的连线为旋转轴,朝纸面向里翻转或摇头90°,使得导风部件的导风方向朝着室内机出风口的气流吹出方向(图中向上的箭头所示),即设计为像落地风扇一样除了可以通过大电机驱动该扫风装置转动风格栅,还可以左右摇头,即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喜好程度,通过第二转轴驱动导风部件进行摇头或翻转,随意改变吹风的角度及风速,提高空调出风的人性化程度和舒适度。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3为沿着所述出风口并排设置的多个。如图1所示,这是本发明的导风部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将其设置为沿出风口排布的多个,能够对气流吹出的该长度方向分别各段地进行导风和扫风,使得吹出的气流的范围更大,均匀性更好,无风感更强。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3固定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底壳4上。通过该种设置形式能够对导风部件实现较好的固定作用。

优选地,

所述导风部件3包括卡扣结构34,所述底壳4上设置有卡槽结构,所述卡扣结构34与所述卡槽结构相匹配相接,使得所述导风部件3能够卡接于所述底壳4上。这样的设置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导风部件的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不用在导风板上开设容纳导风部件的孔,便于拆装和清洗。空调内机导风板设计为可滑动的导风板,该扫风装置位置装配在出风口位置,底壳部件上设计卡槽(可等距设计也可不等距设计)用于安装导风部件卡扣,导风部件的导风轮方向通过电机控制运转。

1.空调内机风流由风道到达出风口处,该扫风装置与贯流风叶吹出来的风有一定的角度(此角度大小范围可通过设计员程序逻辑控制设定),一旦空调内机出风口气流通过导风部件时,该导风部件就会通过小电机驱动改变轮上格子的方向,格子可以360度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进而达到改变风向的作用,起到空调出风均匀作用;

2.在空调内机结构空间比较小的空调器上该装置设计为仅能够使得风格栅360度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空调内机空间比较大的空调器中由于空间比较大,它可以设计为像落地风扇一样除了可以通过大电机驱动该扫风装置转动风格栅,还可以左右摇头;

3.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喜好,以及房间空间大小,改变空调器的风速,再通过改变导风部件来改变出风的角度,进而空调器有着更好的吹风效果;

4.该装置可以满足顾客对出风效果的任意要求。同时,该装置有卡扣设计,可以拆卸,方便用户清洗。

5.本发明导风部件设计实现了无风感出风,使人体具有无风感的体验,避免人体因长时间被风直接吹而感到不适。

6.遥控器控制,通过程序逻辑控制上下扫风、左右扫风设置增加此功能,角度大小范围可通过设计员程序逻辑控制设定;格子可360度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电机驱动改变方向,方向大小范围通过设计员设计控制器逻辑控制;现有技术还没有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本发明发明设计是通过一种可分散出风的导风部件(形状像风扇的导风轮),安装在只要是出风口即可,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清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底壳4,所述出风结构连接设置于所述底壳4上。本发明能够对扫风叶片组件扫出的气流进行导向、进而通过所述导风板吹出,在原有扫风叶片组件和导风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气流的导风扫风作用,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在室内分布更为均匀,不会存在局部风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无风感更强,实现了无风感出风,使人体具有无风感的体验,避免人体因长时间被风直接吹而感到不适,提高了舒适度;能够扩大出风范围,实现房间内大范围送风,提高了对空调风量的利用率;尤其相对于导风部件设置于导风板上的方案而言本发明的的导风部件结构更为简单,拆卸、安装和清洗更为方便和简单,更加便于拆装和清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本发明的空调器加大了对气流的导风扫风作用,使得气流分布更为均匀,无风感更强,实现了无风感出风,提高了舒适度;能够扩大出风范围,提高了对空调风量的利用率;且结构更为简单,拆卸、安装和清洗更为方便和简单,更加便于拆装和清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出风结构的控制方法,其使用前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当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时,控制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使得所述导风部件3摇头或翻转至所述第一转轴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相一致,使得所述导风部件3位于打开位置、以进行导风扫风。加大了对气流的导风扫风作用,使得气流分布更为均匀,无风感更强,实现了无风感出风,提高了舒适度;能够扩大出风范围,提高了对空调风量的利用率;且结构更为简单,拆卸、安装和清洗更为方便和简单,更加便于拆装和清洗。

空调器开机运转之后,用户可通过操作遥控器控制空调器打开扫风装置开关置于“开”(遥控器显示屏可以设计扫风装置开关显示图案),此时空调器扫风装置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导风部件360度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

空调内机风流由风道到达出风口处,该扫风装置与贯流风叶吹出来的风有一定的角度(此角度大小范围可通过设计员程序逻辑控制设定),一旦空调内机出风口气流通过导风部件时,该导风部件就会通过小电机驱动改变轮上格子的方向,格子可以360度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进而达到改变风向的作用,起到空调出风均匀作用;

在空调内机结构空间比较小的空调器上该装置设计为仅能够使得风格栅360度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空调内机空间比较大的空调器中由于空间比较大,它可以设计为像落地风扇一样除了可以通过大电机驱动该扫风装置转动风格栅,还可以左右摇头。

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喜好,以及房间空间大小,改变空调器的风速,再通过改变导风部件来改变出风的角度,进而空调器有着更好的吹风效果;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无风感出风,使人体具有无风感的体验,避免人体因长时间被风直接吹而感到不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