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3154发布日期:2018-11-24 11:2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



背景技术:

冷却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冷却塔水池的底面表面上会沉积非常污浊的淤泥和杂物,因此需要进行清理。当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要直接进入冷却塔的水池里进行清理,所以需要将冷却塔的冷却水液体流通管道关断并进行冷却水排水,这将会导致正在运行的制冷设备停机。但是许多制冷设备,例如大型冷储存库中的制冷设备不能停止,必须连续运行,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冷却塔水池予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清理时不需要对制冷设备进行停机,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包括水池和设置在所述水池中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水池分隔成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所述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的侧壁上均设有出水口和淤泥排出口,隔板的上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中部弯折形成导流沟槽,所述导流沟槽与隔板相垂直,导流沟槽中部下方的导流板底面上成型有转动球,隔板的上端中部成型有与所述转动球对应的半球形的铰接套,转动球插接在所述铰接套内;

所述导流板的底部成型有与导流沟槽平行的条形的插槽,所述插槽内固定插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螺接有长条形的重力块,所述重力块的中部成型有贯穿重力块两端侧壁的花键孔,所述花键孔面对的插槽两端内壁上成型有贯穿导流板的插孔,花键孔的一端插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的一端穿出所述插孔和第一水池侧壁上的第一避让孔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l型的第一电机板上,所述第一电机板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水池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水池的侧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避让孔相对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内插接有与重力块的花键孔的另一端配合的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的一端穿出第二避让孔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l型的第二电机板上,所述第二电机板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水池的外侧壁上,第二电机板与第一电机板相对设置;

所述花键孔四周的重力块内成型有环形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活动设有若干滚珠。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可相互作为备用,即当第一水池需要清洗或是维修时,可利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花键轴转动,第一花键轴带动重力块转动,重力块在套筒的内螺纹作用下向着第二水池方向移动,直至重力块超过一半体积位于第二水池上方的导流板内,此时第一花键轴也脱离重力块,然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带动第一花键轴离开导流板,此时导流板由于重力作用转动,导流板底部的转动球在隔板上的铰接套内转动,导流板在转动时重力块内的滚珠也同时由于重力作用滚动,从而加速了导流板的转动,使得导流板位于第一水池一侧的高度高于位于第二水池一侧的高度,以将淋到导流板上的冷却水导流至第二水池中,淋到导流板上的冷却水,可汇聚到导流沟槽中,从而有效地导流至第二水池中,因此工作人员便可将第一水池中的蓄水排出,并且进入到第一水池中进行淤泥清理。本发明中重力块在导流板内部移动带动导流板转动时,可使得导流板位于第一水池的部份和位于第二水池的部份的高度进行有效地交替变换,从而将冷却水有效地导流至第一水池或是第二水池中。同理,当需要清理第二水池时,可将第一水池用作备用池,将冷却水导流至第一水池中,以使工作人员对第二水池进行清理。因此本发明在对水池进行清理时,无需将本机作停机处理,同时操作简单,无多余的占用空间,维护了使用者的利益。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在清理时不需要对制冷设备进行停机,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抵靠在第一花键轴的外壁上,第一花键轴始终不离开第一避让孔,第二避让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抵靠在第二花键轴的外壁上,第二花键轴始终不离开第二避让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电机板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一驱动电机下方的水池外壁上成型有不贯穿水池内壁的第一导向槽,第一电机板的下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第二电机板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二驱动电机下方的水池外壁上成型有不贯穿水池内壁的第二导向槽,第二电机板的下端插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重力块和套筒均与导流沟槽平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重力块的外壁上成型有与套筒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导流板的受水面积大于冷却水的淋水面积。该设置可使得落下的冷却水能够完全地淋在导流板上,进而被导流板导流至相应的水池中。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套筒一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图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包括水池1和设置在所述水池1中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水池1分隔成第一水池11和第二水池12,所述第一水池11和第二水池12的侧壁上均设有出水口13和淤泥排出口14,隔板2的上方设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的受水面积大于冷却水的淋水面积,导流板3的中部弯折形成导流沟槽31,所述导流沟槽31与隔板2相垂直,导流沟槽31中部下方的导流板3底面上成型有转动球32,隔板2的上端中部成型有与所述转动球32对应的半球形的铰接套22,转动球32插接在所述铰接套22内。

参见图1至图4,所述导流板3的底部成型有与导流沟槽31平行的条形的插槽33,所述插槽33内固定插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41,所述内螺纹41上螺接有长条形的重力块5,所述重力块5和套筒4均与导流沟槽31平行,重力块5的外壁上成型有与套筒4的内螺纹41配合的外螺纹51,重力块5的中部成型有贯穿重力块5两端侧壁的花键孔52,所述花键孔52四周的重力块5内成型有环形的安置槽53,所述安置槽53内活动设有若干滚珠6,花键孔52面对的插槽33两端内壁上成型有贯穿导流板3的插孔34,花键孔52的一端插接有第一花键轴71,所述第一花键轴71的一端穿出所述插孔34和第一水池11侧壁上的第一避让孔111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81的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1固定在l型的第一电机板811上,所述第一电机板811固定在第一气缸91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气缸91固定在水池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水池12的侧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避让孔111相对的第二避让孔121,所述第二避让孔121内插接有与重力块5的花键孔52的另一端配合的第二花键轴72,所述第二花键轴72的一端穿出第二避让孔121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82的转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2固定在l型的第二电机板821上,所述第二电机板821固定在第二气缸92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气缸92固定在水池1的外侧壁上,第二电机板821与第一电机板811相对设置。

参见图2,所述第一避让孔1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01,所述第一密封圈101抵靠在第一花键轴71的外壁上,第一花键轴71始终不离开第一避让孔111,第二避让孔12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102,所述第二密封圈102抵靠在第二花键轴72的外壁上,第二花键轴72始终不离开第二避让孔121,所述第一电机板811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气缸91的活塞杆上,第一驱动电机71下方的水池1外壁上成型有不贯穿水池1内壁的第一导向槽112,第一电机板811的下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12内,第二电机板821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气缸92的活塞杆上,第二驱动电机72下方的水池1外壁上成型有不贯穿水池1内壁的第二导向槽122,第二电机板821的下端插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槽122内。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水池11和第二水池12可相互作为备用,即当第一水池11需要清洗或是维修时,可利用第一驱动电机81带动第一花键轴71转动,第一花键轴71带动重力块5转动,重力块5在套筒4的内螺纹41作用下向着第二水池12方向移动,直至重力块5超过一半体积位于第二水池12上方的导流板3内,此时第一花键轴71也脱离重力块5,然后第一气缸91的活塞杆伸展带动第一花键轴71离开导流板3,此时导流板3由于重力作用转动,导流板3底部的转动球32在隔板2上的铰接套22内转动,导流板3在转动时重力块5内的滚珠6也同时由于重力作用滚动,从而加速了导流板3的转动,使得导流板3位于第一水池11一侧的高度高于位于第二水池12一侧的高度,以将淋到导流板3上的冷却水导流至第二水池12中,淋到导流板3上的冷却水,可汇聚到导流沟槽31中,从而有效地导流至第二水池12中,因此工作人员便可将第一水池11中的蓄水排出,并且进入到第一水池11中进行淤泥清理。本发明中重力块5在导流板3内部移动带动导流板3转动时,可使得导流板3位于第一水池11的部份和位于第二水池12的部份的高度进行有效地交替变换,从而将冷却水有效地导流至第一水池11或是第二水池12中。同理,当需要清理第二水池12时,可将第一水池11用作备用池,将冷却水导流至第一水池11中,以使工作人员对第二水池12进行清理。因此本发明在对水池1进行清理时,无需将本机作停机处理,同时操作简单,无多余的占用空间,维护了使用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在清理时不需要对制冷设备进行停机,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本发明所提供的带导流板的冷却塔水槽,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