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及安装有该离心风机的厨房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7331发布日期:2020-02-14 22:44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风机及安装有该离心风机的厨房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安装该离心风机的厨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厨房是人们进行烹饪的主要场所,厨房空气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烹饪者的心情,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厨房闷热的环境给烹饪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感,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厨房空调,以对厨房空气进行降温。

现有的厨房空调基本形式和普通空调没有大的区别,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外机分体式,即外机位于室外,内机位于室内,内、外机各具有一个电机风扇,内外机分体式的厨房空调连接方式需要通过管路连接,需在墙上开孔,破坏装修,外面需挂一个外机,结构不够紧凑,整体不够美观。另一种是内外机为一体式结构,其可以使用一个双轴电机,也可以使用两个电机,内外机一体机通常包括移动空调和窗机,移动空调使用的时候,需要人工连接散热软管,并将软管放到窗外,使用不方便;窗机则需要在墙上开一个方形的、面积较大的孔,将机器放进去,不用的时候可以搬出来,在墙体上留下一个方孔,虽然可以用其它东西堵上,但既麻烦又破坏装修。

另外,由于厨房空间有限,厨房空调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厨房空调的散热存在较大问题,厨房空调使用过程中若不能及时散热,则会大大降低空调的能效。然而,现有的厨房空调与吸油烟机相互独立工作,两者无法联动,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吸油烟机的风机向室外排出,因此,如何通过吸油烟机排出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换热效果好的离心风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组件产生的热量能通过吸油烟机排走的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安装在蜗壳内部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内部安装有内部散热管,所述内部散热管环绕在所述叶轮的外周,在蜗壳壁上形成有与内部散热管相连通的第一载冷通道,该离心风机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载冷通道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为了提高风机的换热效果,所述蜗壳的外部设有外部散热管和与所述外部散热管相连通的第二载冷通道,并且,所述第二载冷通道与所述第一载冷通道相连通。

进液口和出液口可以设置在风机的不同位置,优选地,所述进液口设所述的第一载冷通道上,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的第二载冷通道上。

外部散热管可以有多种分布位置,优选地,所述外部散热管设于所述蜗壳的下方和/或设于蜗壳前侧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内部散热管和外部散热管均为毛细管。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厨房空调系统,包括所述吸油烟机和空气调节组件,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相连通,在冷媒管路上安装有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机包括风机外罩和安装在风机外罩内部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外部载冷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空气调节组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空气调节组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分隔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安装有所述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腔室上开有与第二换热器相对应的出风口。

为了通过空调的出风口给厨房室内提供新风,在第二腔室上开有新风入口,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新风净化组件。

新风入口与出风口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优选地,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机壳的两相对侧,所述新风净化组件靠近所述新风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所述出风口。

为了将新风顺利导向第二换热器,优选地,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能将经新风净化组件净化后的新风导向第二换热器的导流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离心风机通过在蜗壳内部安装内部散热管,且内部散热管环绕在叶轮的外周,安装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与空气调节组件配合时,离心风机的散热管与空气调节组件的换热器通过载冷通道相连通,系统工作时,叶轮可以带走离心风机的散热管内的载冷剂的热量,使载冷通道的载冷剂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调节组件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得以提高,进而提升空调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离心风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离心风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离心风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空气调节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离心风机1包括蜗壳11和安装在蜗壳内部的叶轮12,蜗壳11内部安装有内部散热管1,内部散热管13环绕在叶轮12的外周,蜗壳11外部安装有外部散热管17,外部散热管17设于蜗壳11的下方和蜗壳11前侧的下方,并且,内部散热管13和外部散热管17均采用毛细管。

在蜗壳壁上形成有与内部散热管13相连通的第一载冷通道14,在蜗壳11下部设有与外部散热管17相连通的第二载冷通道18,第二载冷通道18通过连接管19与第一载冷通道14相连通。另外,第一载冷通道14上设有进液口15,第二载冷通道18上设有出液口16,由此,载冷剂可以从进液口15流入,并流经内部散热管13和外部散热管17后从出液口16流出。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吸油烟机2和空气调节组件3。其中,空气调节组件3包括压缩机31、第一换热器32和第二换热器33,压缩机31、第一换热器32和第二换热器33通过冷媒管路34相连通,在冷媒管路3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未示),在第一换热器32与第二换热器33之间的冷媒管路34上安装有节流阀39。该空气调节组件3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2与空气调节组件3相互连通,具体地,该吸油烟机2包括机风机外罩21和安装在风机外罩21内部的离心风机1,进入吸油烟机2内部的油烟能通过离心风机1排出至吸油烟机2外部。

空气调节组件3的第一换热器32具有载冷剂入口321和载冷剂出口322,离心风机1的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通过外部载冷通道4与第一换热器32的载冷剂入口321和载冷剂出口322相连通。另外,通过在外部载冷通道4上安装驱动泵(图中未示),可以使载冷剂(本实施例为水,也可以采用乙二醇、丙三醇等其他载冷剂)经外部载冷通道4而在离心风机1与第一换热器32之间循环流动,实现换热。

该空气调节组件3包括机壳30,机壳30内部被分隔成第一腔室300和第二腔室301,在第一腔室300内安装有压缩机31和第一换热器32,在第二腔室301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33和配合第二换热器使用的风机,第二腔室301上开有与第二换热器33相对应的出风口35。并且,为了避免第一换热器32与第二换热器33相互干扰,第一换热器32与第二换热器33分别设于机壳30的两相对侧。

该空气调节组件3还具有新风功能。其在第二腔室301上开有新风入口36,第二腔室301内安装有新风净化组件37。新风入口36和出风口35分别设于机壳30的两相对侧,新风净化组件37靠近新风入口36,第二换热器33靠近出风口35。另外,在第二腔室301内安装有导流组件38,导流组件38设于新风净化组件37与第二换热器33之间,用来将新风净化组件37净化后的新风导向第二换热器33。

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使系统在制冷和制暖模式下切换。

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3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33为蒸发器。室外空气通过新风入口36进入第二腔室301内,并由新风净化组件37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新风经导流组件38导向蒸发器,进而从出风口35吹出冷风,给厨房进行降温。同时,冷凝器内的冷媒介质与外部载冷通道4内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吸油烟机2这一侧,载冷剂从离心风机1的进液口15流入,经过内部散热管13和外部散热管17后从出液口16流出,并通过外部载冷通道4回流至冷凝器,从离心风机1排出的气流可以有效地带走内部散热管13和外部散热管17内的热量,使内部散热管13和外部散热管17内的载冷剂的温度降低,由此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能效。

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3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33为冷凝器,经过冷凝器升温的净化空气进入室内,实现冬季厨房采暖的功能,蒸发器的冷量通过外部载冷通道4传递到离心风机1并排出室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