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旋钮和具有其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6846发布日期:2018-11-17 01:0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热旋钮和具有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燃烧时会对旋钮进行加热,旋钮的温度过高不但影响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体验,还在紧急安全事故时候影响事故的处理,造成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用户操作旋钮时容易被升温后的旋钮烫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隔热旋钮,所述隔热旋钮在使用时不易升温,可以为用户操作隔热旋钮提供方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隔热旋钮的燃气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隔热旋钮,包括:旋钮本体和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旋钮本体上,其中,当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钮本体的上端容纳在所述隔热套内;当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钮本体的上端从所述隔热套的伸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通过在旋钮本体上设置可滑动的隔热套,当旋钮本体受到热辐射和火焰烘烤时,利用隔热套包裹旋钮本体,防止热量持续辐射到旋钮本体上导致旋钮本体升温,当用户需要旋转旋钮本体时,滑动隔热套将旋钮本体露出,此时用户旋转旋钮本体可以防止旋钮本体温度过高烫伤用户,为用户操作旋钮本体提供了方便,而且旋钮本体与隔热套配合的结构简单,配合方便,容易实现。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隔热旋钮,所述旋钮本体包括:底座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其中,当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持部容纳在所述隔热套内;当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持部从所述隔热套伸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套包括:侧围板和顶板,所述侧围板围绕所述旋钮本体并沿所述旋钮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围板的内周壁相连且邻近所述侧围板的上沿,所述顶板上限定有避空槽,所述旋钮本体通过所述避空槽伸出或滑入所述隔热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持部上限定有沿所述手持部的轴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隔热套具有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动槽的限位部,其中,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滑动槽的最上端时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滑动槽的最下端时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底座可拆卸相连,所述滑动槽的下端敞开,所述限位部从所述滑动槽的下端滑入或滑出所述滑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套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所述侧围板的径向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侧围板的内周壁相连,所述横梁容纳在所述避空槽内形成为所述限位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热旋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止抵在所述滑动槽的底壁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弹性件将所述隔热套常推向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容纳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弹簧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座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下端均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沿所述底座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配合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件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簧座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座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所述弹性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地设在两个所述弹簧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板的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具有磁性件和磁性配合件中的一个,所述底座对应所述顶板的位置具有磁性件和磁性配合件中的另一个,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性配合件相互吸引。

进一步地,当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隔热套的下沿低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且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性配合件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当所述隔热套的下沿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平齐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大于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性配合件之间的作用力以将所述隔热套推向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板的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卡槽和卡扣中的一个,所述底座对应所述顶板的位置设有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中的另一个,当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扣适配卡接在所述卡槽内,当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钮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隔热材料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钮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识别所述旋钮本体旋转角度的位置指示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钮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导向筋或导向槽中的一个,所述隔热套的内周壁设有所述导向筋或所述导向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导向筋沿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燃气灶,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隔热旋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隔热旋钮;

10:旋钮本体;11:底座;111:弹簧座;112:磁性配合件;

12:手持部;121:滑动槽;122:位置指示标识;

20:隔热套;21:侧围板;22:顶板;221:磁性件;

222:隔热材料片;23:限位部;

3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隔热旋钮100包括:旋钮本体10和隔热套20。

其中,旋钮本体10的下端适于连接燃气灶的燃气控制阀,用户可以手持旋钮本体10的上端以旋转操作燃气控制阀。隔热套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地套设在旋钮本体10上,隔热套20形成为套设在旋钮本体10上的管状,并沿旋钮本体10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如图2和图4所示,当隔热套20位于第一位置时,旋钮本体10的上端容纳在隔热套20内;当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本体10的上端从隔热套20的伸出。也就是说,当隔热套20位于第一位置时,隔热套20包裹旋钮本体10的上端,当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本体10的上端从隔热套20内露出供用户旋转操作。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旋钮100,通过在旋钮本体10上设置可滑动的隔热套20,当旋钮本体10受到热辐射和火焰烘烤时,利用隔热套20包裹旋钮本体10,防止热量持续辐射到旋钮本体10上导致旋钮本体10升温,当用户需要旋转旋钮本体10时,滑动隔热套20将旋钮本体10露出,此时用户旋转旋钮本体10可以防止旋钮本体10温度过高烫伤用户,为用户操作旋钮本体10提供了方便,而且旋钮本体10与隔热套20配合的结构简单,配合方便,容易实现。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旋钮本体10包括:底座11和手持部12。底座11形成为圆柱状,底座11的底部与燃气灶的烟气控制阀相连,手持部12连接在底座11的顶部并沿底座11的轴向延伸。

当隔热套20位于第一位置时,隔热套20套设在手持部12上,且隔热套20的上端沿与手持部12的上端沿平齐,手持部12容纳在隔热套20内,由此防止外部热量辐射到手持部12上,防止手持部12升温过高。当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时,隔热套20套设在底座11上,隔热套20的上端沿大致与手持部12的下端沿平齐,手持部12从隔热套20的顶部伸出,用户手持在手持部12上控制燃气控制阀。

底座11与手持部12配合组合成旋钮本体10,不仅可以为旋钮本体10连接燃气控制阀提供方便,而且隔热套20在手持部12与底座11之间切换不仅可以保护手持部12不受高温炙烤,而且可以为用户拿捏手持部12提供方便。再者,上述结构的旋钮本体10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其中,底座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手持部12的截面形状为长圆形,长圆形的曲线边沿圆形的走向延伸。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套20包括:侧围板21和顶板22。侧围板21围绕旋钮本体10并沿旋钮本体10的周向延伸,侧围板21形成为套设在旋钮本体10上的管状。顶板22与侧围板21的内周壁相连且邻近侧围板21的上沿,顶板22的上表面可以与侧围板21的上端面平齐,也可以略低于侧围板21的上端面。

顶板22上限定有避空槽,避空槽沿顶板22的厚度方向贯穿顶板22,旋钮本体10通过避空槽伸出或滑入隔热套20。通过在顶板22上设置避空槽,手持部12穿过避空槽并在并空槽内滑动,可以为手持部12伸出或滑入隔热套20提供方便,而且可以利用顶板22提升隔热套20内腔的密闭性,进一步降低高温对手持部12的影响。

如图1和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12上限定有沿手持部12的轴向延伸的滑动槽121,也就是沿着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槽121,隔热套20对应滑动槽121的位置设有与滑动槽121可滑动配合的限位部23,限位部23在滑动槽121内滑动,进而实现隔热套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当限位部23位于滑动槽121的上端是,隔热套20位于第一位置,当限位部23位于滑动槽121的下端是,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

通过在手持部12上设置滑动槽121并在隔热套20上设置限位部23,可以引导隔热套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而且可以防止因隔热套20滑动距离过大脱离旋钮本体10,提升了隔热旋钮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利用滑动槽121引导隔热套20滑动,可以提升隔热套20的滑动路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12与底座11可拆卸相连,滑动槽121的下端敞开,限位部23从滑动槽121的下端滑入或滑出滑动槽121。也就是说,滑动槽121的底部敞开,滑动槽121的敞开口设在手持部12的下端面上,限位部23通过滑动槽121的下端敞开口滑入或滑出滑动槽121。

在隔热旋钮100装配过程中,先将手持部12与底座11拆开,然后将限位部23容纳在滑动槽121内,然后将手持部12与底座11连接。

上述结构中的旋钮本体10与隔热套20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可以利用底座11封闭滑动槽121的下端敞口进入限定隔热套20的位移,由此可以提升隔热旋钮100的装配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隔热套20还包括:横梁,横梁沿侧围板21的径向延伸,横梁的两端均与侧围板21的内周壁相连,也就是说,横梁沿着侧围板21的一条直径的方向延伸,横梁所在的平面与顶板22所在的平面重合,横梁容纳在避空槽内形成为限位部23。其中,在说平面内,滑动槽121沿手持部12的长度放下该贯穿手持部12,也就是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贯穿手持部12。横梁容纳在滑动槽121内,并在滑动槽121内沿着旋钮本体10的轴向滑动。

采用上述结构的横梁两端均与侧围板21相连,结构强度和可靠性较高,以此作为限位部23,一方面,可以提升限位部23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限位部23损坏影响隔热套20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横梁连接侧围板21的内周壁,可以加强侧围板21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侧围板21变形或损坏。

如图3和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旋钮100还包括:弹性件30,弹性件30压缩止抵在滑动槽121的底壁与横梁之间,弹性件30伸展时将隔热套20常推向第一位置。

也就是说,当用户驱动隔热套20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横梁与滑动槽121的底部挤压弹性件30,当用户对隔热套20的作用力消失后,弹性件30伸展将隔热套20从第二位置弹回第一位置。

由此可以保证在用户不操作隔热旋钮100时,隔热套20常位于第一位置处,此时隔热套20罩设手持部12防止手持部12收到高温的炙烤,保证手持部12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为用户使用提供方便。

进一步地,底座11的顶部设有弹簧座111,弹簧座111容纳在滑动槽121内,弹性件30设在弹簧座111上。通过在底座11的顶部设置弹簧座111,不仅可以提升弹性件30的装配稳定性,防止弹性件30移动影响弹力,进而提升隔热旋钮100的性能,而且可以为弹性件30的装配提供方便。

如图3和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座111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下端和第二限位板的下端均与底座11相连,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沿底座11的轴向延伸,且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横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限位板的中部朝向远离第二限位板的方向弯曲,第二限位板的中部朝向远离第一限位板的方向弯曲,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配合限定出用于容纳弹性件30的弹性件30容纳腔。

利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配合限定弹性件30,不仅可以防止弹性件30活动,而且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设在横梁的两侧,可以防止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影响横梁的滑动,再者可以利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加持横梁进而引导横梁滑动,由此可以提升横梁的滑动稳定性,进而提升隔热套20的滑动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座111为两个,两个弹簧座111沿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弹性件30为两个,两个弹性件30一一对应地设在两个弹簧座111上。通过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弹性件30,可以提升弹性件30对横梁作用力的稳定性,保证横梁受力平衡,防止因横梁受力不均影响横梁的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隔热套20上设有磁性件221,底座11对应磁性件221的位置设有与磁性件221配合的磁性配合件112,磁性件221和磁性配合件112相互吸引,当隔热套20位于第一位置时,磁性件221与磁性配合件112分离,当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时,磁性件221与磁性配合件112止抵接触并相互吸引。

例如,顶板22的朝向底座11的表面可以设置磁性件221和磁性配合件112中的一个,底座11对应顶板22的位置设置磁性件221和磁性配合件112中的另一个,磁性件221与磁性配合件112相互吸引。

通过在隔热套20与底座11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磁性件221和磁性配合件112,保证隔热套20可以停止在第二位置处,防止弹性件30始终将隔热套20推到第一位置处。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时,手持部12露出,可以为用户拿捏手持部12提供方便。

进一步地,当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时,隔热套20的下沿低于底座11的下表面,且磁性件221与磁性配合件112之间的作用力大于弹性件30的弹力,此时隔热套20在磁性件221和磁性配合件112的作用下静止在第二位置处,由此为用户操作旋钮本体10提供了方便。

当隔热套20的下沿与底座11的下表面平齐时,弹性件30的弹力大于磁性件221与磁性配合件112之间的作用力以将隔热套20推向第一位置。也就是说,当用户轻轻按压旋钮本体10时,旋钮本体10向下移动,当旋钮本体10的下沿与隔热套20的下沿平齐时,磁性件221与磁性配合件112之间距离增加,由此可以减弱磁性件221与磁性配合件112之间吸引作用力,弹性件30的弹力将隔热套20从第二位置推至第一位置。

上述结构中的隔热套20和旋钮本体10,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隔热套20的位置,进而可以为用户操作旋钮本体10提供方便,而且磁性件221和磁性配合件112可以形成为贴设在隔热套20或底座11的上片状结构,结构简单,可以采用胶粘的方式相连,也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装配方便,且占用空间较小,不影响隔热套20的正常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套20与旋钮本体10也可以才卡槽卡扣卡接的方式配合,具体而言,顶板22的朝向底座11的表面设有卡槽和卡扣中的一个,底座11对应顶板22的位置设有卡槽和卡扣中的另一个,当隔热套20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扣适配卡接在卡槽内,当隔热套20位于第一位置时,卡扣与卡槽脱离。

其中,卡槽和卡扣的锁紧方式可以是常用的push-push结构来实现按压锁紧,也就是说卡槽为活动卡槽,卡扣按压在卡槽内时,卡扣与卡槽卡接,当卡扣卡接在卡槽内时再按压卡扣,卡扣便可脱离卡槽的卡接限制,并从卡槽内脱离。

如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钮本体10的上表面设有隔热材料片222,隔热材料片222的形状与顶板22的形状相同并贴合在顶板22的上表面,隔热材料片222可以粘接在顶板22上,也可以铆接在顶板22上。

通过在顶板22上设置隔热材料片222,防止热量辐射仅隔热套20内部导致旋钮本体10升温,而且隔热材料片222不易升温,可以防止用户旋转旋钮本体10时与顶板22接触被烫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旋钮本体10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识别旋钮本体10旋转角度的位置指示标识122,通过设置位置指示标识122,可以提示用户旋钮本体10的旋转角度,为用户控制燃气控制阀提供了方便。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旋钮本体10的外周壁上设有导向筋或导向槽中的一个,隔热套20的内周壁设有导向筋或导向槽中的另一个,导向筋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配合在导向槽内。

例如,旋钮本体10的外周壁上设有沿旋钮本体10的轴向延伸的导向筋,其中,导向筋也可以是沿旋钮主体的轴向间隔开排列的导向凸点,隔热套20的内周壁设有沿隔热套20的轴向延伸的导向槽。当隔热套20套设在旋钮本体10上时,隔热套20的导向槽与导向筋配合,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筋引导隔热套20滑动,不仅可以减小隔热套20与旋钮本体10的摩擦阻力,保证隔热旋钮100正常运行,而且可以防止隔热套20相对于旋钮本体10发生周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燃气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隔热旋钮100,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隔热旋钮100,可以防止燃气灶的火焰炙烤旋钮本体10,为用户操作燃气灶提高了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灶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