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0103发布日期:2018-12-19 05:3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机。

背景技术

暖风机为一种小型快速制热设备,常用于居室、浴室等需要快速制热的地方。暖风机运行时,风叶驱动空气循环,并通过ptc陶瓷加热管加热空气,以实现制热目的。

当暖风机用于浴室时,水滴易通过格栅、壁挂孔、螺钉孔等部位进入暖风机并接触电气元件,引发电气安全问题。为达到较高的防水等级,现有的一种暖风机内的电器元件替换为防水元件,而暖风机的制造成本将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水、排水的暖风机。

本发明提供的暖风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背壁,背壁的内侧面设置有壁挂孔;暖风机包括沿顶端往下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挡水构件、引流构件和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设置在外壳上;挡水构件包括第一挡水壁,第一挡水壁在背壁的内侧正对壁挂孔设置,第一挡水壁的下端与背壁之间形成挡水出口;引流构件包括设置在背壁内侧面上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通道入口与挡水出口连通,通道出口与第一排水口连通。

由上述方案可见,从壁挂孔进入的水滴在第一挡水壁的阻挡后从挡水出口滴落,小部分水滴直接滴落至外壳底部后从第一排水口流出,大部分水滴滴落后从通道入口进入引流通道,最终在引流通道的引流下从第一排水口流出。通过在暖风机内部增设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则可有效实现挡水、防水和排水功能,且对比起替换防水元件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方案是,背壁的内侧面上伸出有安装柱,安装柱上设置有螺栓插装孔,安装柱具有从背壁伸出的第一高度;挡水构件设置在安装柱的下方;第一挡水壁的上端与背壁之间形成挡水入口,第一挡水壁的上端与背壁具有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高度。

由上可见,从安装柱的螺栓插装孔中滴落的水滴件又第一挡水壁遮挡,进而通过引流通道的引流下从第一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挡水构件还包括第二挡水壁;第一挡水壁朝向背壁设置,第二挡水壁设置在第一挡水壁的下端与背壁之间,挡水出口位于第二挡水壁处。

由上可见,第二挡水壁的设置控制水滴的横向移动方向,避免没有进入引流通道的滴水滴落到电气元件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挡水构件还包括第三挡水壁,第三挡水壁密闭连接于第一挡水壁、第二挡水壁和背壁之间。

由上可见,第三挡水壁对水平方向的第一侧进行遮挡,从而进一步控制挡水构件中水滴的滴落位置,进一步避免没有进入引流通道的滴水滴落到电气元件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挡水壁从第一挡水壁倾斜向下延伸至背壁的内侧面。

由上可见,第二挡水壁的倾斜设置具有引流作用,挡水构件中的水滴将全部滴落至引流通道中。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挡水壁相对于背壁的内侧面向上且朝外倾斜延伸。

由上可见,第一挡水壁的倾斜设置具有引流作用,挡水构件中的水滴将全部滴落至引流通道中。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挡水壁的下端与背壁具有第二距离,引流通道具有相对于背壁的第二高度,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高度。

由上可见,第二距离的大小将限制从挡水出口的水滴距离背壁有多远,当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高度时,从挡水出口滴落的水滴件完全落入引流通道中。

进一步的方案是,引流构件包括第一引流壁和第二引流壁,第一引流壁和第二引流壁均设置在背壁的内侧面上,引流通道位于第一引流壁和第二引流壁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包括围绕背壁设置的周壁,周壁构成第二引流壁的一部分。

由上可见,依附周壁设置的第二引流壁位于外壳的外缘位置,进一步避免与电气元件接触。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引流壁具有自上往下延伸的垂向壁部,引流通道位于垂向壁部和周壁之间。

由上可见,垂向壁部的设置使水滴快速下落,提高排水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引流壁的上端具有导向壁部,导向壁部位于通道入口一侧,导向壁部依附背壁倾斜向下延伸至通道入口处。

由上可见,导向壁部能的设置能保证沿背壁下落的流水终将进入通道入口,提高防水和排水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引流通道的下部在背壁上倾斜向下延伸至通道出口处。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排水口设置在外壳的下端。

由上可见,第一排水口设置在外壳的下端能尽可能地将外壳内的积水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排水口设置在背壁的下端。

由上可见,第一排水口设置在背壁的下端能尽可能地将引流通道中流出的水流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暖风机还包括电机座和电机压板,电机座固定设置在背壁上,电机座上具有电机安装位,电机压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机座上且盖合电机安装位;挡水构件固定设置在电机压板上。

由上可见,挡水构件设置在可拆卸的电机压板上,便于对挡水构件的清洁护理,且可根据防水情况需要而替换具有不同轮廓的挡水构件的电机压板。

进一步的方案是,暖风机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隔板,外壳在隔板的两侧形成气流部分和驱动部分;外壳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连通于气流部分的上侧,出风口连通于气流部分的下侧;挡水构件、引流构件均设置在驱动部分中。

由上可见,电气元件大部分设置在驱动部分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设置在驱动部分中能尽可能地对更多的电气元件进行防水保护。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机压板在靠近隔板一侧设置有第四挡水壁,隔板与第四挡水壁之间形成排水空间;排水结构还包括第二排水口,隔板上设置有转轴避让口,进风口、转轴避让口、排水空间和第二排水口依次连通。

由上可见,从进风口进入的水滴依次经过转轴避让口和排水空间后从第二排水口中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暖风机还包括风叶轮、驱动电机和风道座,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位,风叶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风道座位于在风叶轮下方。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还包括相对于背壁的前壁,风叶轮的外周面与前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隔。

进一步的方案是,风道座的上端具有挡水板,风道座设置有限温器,挡水板从限位器的上方对限位器遮挡。

进一步的方案是,挡水板倾斜于前壁设置,挡水板与前壁的之间具有第二间隔。

进一步的方案是,进风口、第一间隔、第二间隔和出风口自上往下依次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是,风道座具有安装面板,限温器设置在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倾斜于前壁设置,安装面板与前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隔;进风口、第一间隔、第二间隔、第三间隔和出风口自上往下依次连通。

由上可见,从进风口进入的水滴将依次经过第一间隔、第二间隔、第三间隔后从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排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下端的多个第三排水口;多个第三排水口与出风口连通。

由上可见,从出风口进入的水滴将从第三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上设置有接线通孔;暖风机还包括防水圈,防水圈的中部具有线缆插孔,防水胶圈设置在接线通孔中,线缆插孔连通外壳的内外两侧。

由上可见,防水圈对外壳上的接线处有效地防水封堵。

进一步的方案是,防水圈在线缆插孔的轴向一端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的外周面呈圆台状。

由上可见,圆台状的导向部能降低防水圈的安装难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线缆插孔的轴向上,线缆插孔的孔径从第一端向第二端收窄。

由上可见,线缆插孔的收窄设计使防水圈的适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方案是,防水圈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外壳与环形凹槽配合。

由上可见,环形凹槽与外壳配合使防水圈更稳固地卡合在外壳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防水圈的内壁面上设置有阻挡壁,多个阻挡壁设置在防水圈的周向上,且多个阻挡壁对线缆插孔阻挡。

由上可见,阻挡壁的设置可提高接线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后壳体与电机压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隐藏前壳体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一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二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三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四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五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隐藏前壳体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风道座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第二视角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后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防水圈第一设置方式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防水圈第二设置方式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防水圈第二设置方式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后壳体与电机压板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隐藏前壳体第一视角的结构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挡水构件、引流构件和多个排水口的暖风机,以实现将进入暖风机内的水滴进行阻挡、引流和排出,以防止水滴与暖风机内的电器元件接触而引发安全问题。

暖风机具有外壳1,外壳1包括相互配合的前壳体7(图11示意)和后壳体10,后壳体10包括背壁101和围绕背壁101向前伸出设置的周壁102。背壁101的内侧面伸出有隔板12,外壳1在隔板12的两侧分别形成气流部分120和驱动部分110,后壳体10在气流部分120的上端设置有网格13,网格13上多个网孔形成进风口130。网格13与隔板12相垂直地固定连接以增加稳固性。

后壳体10在驱动部分110中设置有电机座11,电机座11上具有电机安装位111,电机座11与隔板12固定连接,且电机座11与隔板12之间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22;隔板12上设置有转轴避让口121,转轴避让口121与电机安装位111连通。后壳体10在驱动部分110的上端顶角处设置有安装柱141,在驱动部分110的下端顶角处设置有安装柱149,安装柱141和安装柱144上均设置有贯穿后壳体10内外两侧的螺栓插装孔,螺栓穿过螺栓插装孔后与前壳体的螺纹孔锁紧,即可实现前壳体7与后壳体10之间的连接。

暖风机还包括一体的电机压板2,电机压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机座11上且盖合电机安装位111,电机压板2包括压板主体21、设置在压板主体21轴向第一端的第四挡水壁23和设置在压板主体21轴向第二端上的挡水构件22,挡水构件22具有第一挡水壁221、第二挡水壁222和第三挡水壁223,第三挡水壁223垂直于电机安装位111的轴向,第三挡水壁223为方形,第一挡水壁221、第二挡水壁222和第三挡水壁223的外沿之间相互密闭连接成具有敞口端的方形的挡水腔体。

结合图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后壳体10在安装柱141的下方设置有壁挂孔15,壁挂孔15贯穿背壁101的内外两侧。电机压板2安装到电机座11上后,挡水构件22位于安装柱141下方,且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挡水壁221正对壁挂孔15,即在壁挂孔15的开孔方向的投影上,第一挡水壁221的一部分与壁挂孔15完全重叠。

由于暖风机通过后背壁101上的壁挂孔15挂装在墙壁上,而发明提供的暖风机的排水结构根据水滴的自身重力作用加以阻挡和引流而实现,因此本文使用到的方位“上”和“下”所指的方向为暖风机挂装后的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自然方向。

后壳体10在背壁10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引流构件,引流构件包括第一引流壁161、第二引流壁162,还包括形成于第一引流壁161与第二引流壁162之间的引流通道16。第一引流壁161和第二引流壁162均依附背壁101自上往下设置,引流通道16的上端具有位于挡水构件22下方的通道入口163,背壁10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排水口191,引流通道16的下端具有与第一排水口191对接的通道出口164。

第一引流壁161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导向壁部161a、垂向壁部161b和倾斜壁部161c。垂向壁部161b自上往下沿铅锤方向延伸,周壁102成为第二引流壁162的一部分,垂向壁部161b与周壁102之间形成引流通道16的一部分,导向壁部161a依附背壁101自上往下倾斜延伸至垂向壁部161b处与垂向壁部161b连接,通道入口163位于导向壁部161a与垂向壁部161b的连接处;第二引流壁162下部的倾斜壁部与倾斜壁部161c相互平行并与第一排水口191对接。背壁101的下端在引流通道16以外处还设置有第四排水口194,第四排水口194位于安装柱144下方,从安装柱144进入的水滴可通过第四排水口194排出外壳1之外。

结合图4,图4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一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挡水壁222垂直于背壁101设置,第一挡水壁221平行于背壁101设置并正对壁挂孔15,第一挡水壁221的上端与背壁101之间形成挡水入口22a,第一挡水壁221的上端与背壁101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安装柱141具有相对比背壁101内侧面伸出的第一高度,第一高度小于第一距离,因此从安装柱141中的螺栓插装孔142中进入的水滴即可从挡水入口22a进入到第一挡水壁221、第二挡水壁222和第三挡水壁223围绕呈的挡水腔体220中。由于壁挂孔15位于与第一挡水壁221正对的位置,从壁挂孔15进入到外壳1中的水滴也将被隔挡于挡水腔体220中。

由于第三挡水壁223对挡水腔体220的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侧(图4垂直于纸面朝里的方向)进行遮挡,挡水腔体220的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二侧(图4垂直于纸面朝外的方向)与外部连通,第一挡水壁221的下端与背壁101之间在挡水腔体220的水平第二侧处形成挡水出口22b,挡水腔体220中的积水可从挡水出口22b中滴落,靠近背壁101的一部分水滴从挡水出口22b中滴落后从通道入口163进入到引流通道16中。

结合图3,驱动部分120中的电气元件、电机等均设置在第一引流壁161的左侧,而挡水腔体220的水平第一侧(即左侧)由第三挡水壁223遮挡,积水仅从挡水腔体220的水平第二侧(右侧)的挡水出口22b往下滴落,而由于挡水出口22b位于引流通道16的正上方而位于第一引流壁161的右侧,故即使从挡水出口22b滴落的水滴没有进入引流通道16中,也将不会滴落到电气元件和电机上。

结合图3和图5,图5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二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背壁101外表面的下部可设置垫块等,使暖风机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背壁101壁面的延伸方向与铅锤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使第二挡水壁22相对于水平面从第一挡水壁221至背壁101向下倾斜,因此,从螺栓插装孔142中滴落挡水腔体220的积水沿第二挡水壁22流向靠近背壁101处,随后水滴均从挡水出口22b靠近背壁101处滴落并进入引流通道16的通道入口163。另外,由于该状态下背壁101倾斜于铅锤方向,螺栓插装孔142在螺栓进入方向上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可大大减少螺栓插装孔142处的进水量。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三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设置方式与第一设置方式不同的是,第二挡水壁224不是垂直于背壁101设置,第二挡水壁224从第一挡水壁225从倾斜向下延伸至背壁101处,从挡水入口22c进入的积水则可滴落到第二挡水壁224并顺流到靠近背壁101处,最后水滴均从挡水出口22d靠近背壁101处滴落并进入引流通道16的通道入口163。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四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挡水构件24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挡水壁241和第二挡水壁242之间的弧形壁部244,从挡水入口24a进入挡水腔体240中的水滴在弧形壁部244的导向下到达第二挡水壁242上靠近背壁101处,最后水滴均从挡水出口22d靠近背壁101处滴落并进入引流通道16的通道入口163。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引流构件第五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挡水构件取消第二挡水壁的设置,第一挡水壁251相对于背壁101的内侧面向上且朝外倾斜延伸,第三挡水壁252密闭连接在第一挡水壁251和背壁101之间,且第一挡水壁251的下端与背壁101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挡水壁251的下端紧贴在背壁101上,因此,第二距离为零,引流通道16具有相对于背壁101内侧面的第二高度,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高度,因此从挡水入口25a进入的水滴在第一挡水壁251的引流作用下到达靠近背壁101的挡水出口25b处,最后水滴滴落并进入引流通道16的通道入口163。

参见图1、图2和图9,图9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隐藏前壳体第二视角的结构图。电机压板2安装到电机座11上后,电机压板2轴向第一侧的第四挡水壁23位于驱动部分110中,且第四挡水壁23与隔板12之间形成排水空间231,且背壁101的下端位置上,在排水空间231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水口192,进风口130、转轴避让口121、排水空间231和第二排水口192依次连通。暖风机还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和风叶轮3,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位111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转轴避让口121中,风叶轮3位于气流部分120中且位于进风口130的下方。从进风口130的水滴可直接穿过转轴避让口121后,再从排水空间231滴落,最后从第二排水口192中排出暖风机外,或水滴从进风口130进入气流部分120并滴落到风叶轮3上,在风叶轮3甩动后,水滴从转轴避让口121进入排水空间231并滴落,最后从第二排水口192中排出暖风机外。

参见图9至图11,图10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中风道座的结构图,图11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剖视图。暖风机还包括风道座4和陶瓷加热管5,风道座4的下部具有框体40,框体40中部形成风道400,陶瓷加热管5固定安装在风道400中,框体40的顶壁为安装面板41,安装面板41上具有用于安装限温器6的限温器安装位411和限温器安装位422,而风道座4还包括挡水板42,挡水板42设置在安装面板41的上方且安装面板41与挡水板42相互平行,限温器安装位411和限温器安装位422位于挡水板42与安装面板41之间。

前壳体7包括与背壁101相对设置的前壁71,前壳体7还包括位于前壁71的下方的出风口72,出风口72背向背壁101倾斜向下开口。风道座4安装到气流部分120中,且风道座4位于风叶轮3的下方,气流从进风口130进入、经过风叶轮3和风道400后从出风口72吹出。

风道座4的安装面板41和挡水板42均从背壁101向前壁71向下倾斜,风叶轮3的外周面与前壁7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791,挡水板42与所述前壁71的之间具有第二间隔792,安装面板42与前壁71之间具有第三间隔793,挡水板42从限温器6的上方对水滴进行遮挡。进风口130、第一间隔791、第二间隔792、第三间隔793和出风口72自上往下依次连通,水流从进风口130进入外壳中并到达风叶轮3的外周面上,水流在风叶轮3甩动下经过第一间隔791到达挡水板42上;随后水流从倾斜的挡水板42下落并依次经过第二间隔792和第三间隔793,最后从出风口72流出。

参见图12,图12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第二视角的剖视图。背壁101在气流部分120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三排水口193,前壳体7的出风口72在暖风机的底部与多个第三排水口193连通,水流从出风口72进入外壳后从多个第三排水口193处流出。

参见图13和图14,图13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后壳体的局部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防水圈第一设置方式的剖视图。后壳体10在与前壳体7接合的周壁10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槽103,前壳体7(图11示)在于周壁102接合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接线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接线槽103和第二接线槽均呈半圆形,第一接线槽103和第二接线槽组成圆形的接线通孔。

暖风机包括设置在接线通孔的防水圈,防水圈第一设置方式中提供的防水圈8中部具有线缆插孔80,防水圈8在线缆插孔的轴向一端设置有导向部81,在线缆插孔80的轴向上,导向部81的外周面呈圆台状,且线缆插孔80的孔径从远离导向部81的一端向导向部81所在的一端收窄。防水圈8的外周面上环形凹槽82,环形凹槽82用于与外壳的壁体卡合固定。防水圈8在环形凹槽82的第一侧形成档环,环形凹槽82的第二侧形成上述导向部81。另外,防水圈8可在线缆插孔80中设置对线缆插孔80封堵的封堵壁,且在封堵壁上设置虚刀线,即可实现防水圈8的防水性能,同时接线的插装工作更为简单快捷。

参见图15和图16,图15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防水圈第二设置方式的剖视图,图16为本发明暖风机实施例防水圈第二设置方式的结构图。第二设置方式提供的防水圈9中部具有线缆插孔90,防水圈9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93,且防水圈9在环形凹槽93的轴向两端形成第一档环91和第二档环92。防水圈91的内壁面901上设置有沿线缆插孔90周向均匀设置的四个阻挡壁94,相邻的阻挡壁94之间均具有缝隙,多个缝隙组成呈十字状的空间900对线缆插孔90阻挡。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