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9617发布日期:2018-11-27 21:3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管柔性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



背景技术:

风管水平软接结构是利用柔性元件的有效变形,来吸收管线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大尺寸变化的一种位移补偿装置。在以往的应用技术领域,变形是一个缓慢的静态过程,不用考虑震动及共振问题,但是应用在隔震领域时,因为地震会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形成短促的冲击和震动,所以,管道系统的共振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在设置有结构大位移隔震层的建筑体中,固定在隔震层上下不同结构上的通风管道,为适应隔震层地震水平位移,通常采用软接结构连接相邻的风管,但是目前的软接结构能够实现的最大位移补偿有限,难以适应结构位移量超过150mm的建筑施工中,软接结构容易因结构位移而致使通风管道扭曲变形甚至撕裂损坏。

现有单节风管的水平软接结构,如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处设置的风管软接,如风管道与空调机组及风机等设备连接处设置的风管软接等,能实现的最大位移补偿都在150mm范围内。现有风管水平软接结构尚不能实现150mm以上位移量的补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管水平软接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在变形和震动发生时,在吸收变形的同时避免了任意方向的系统共振的发生,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实现隔震目的。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平软接结构能实现的最大位移补偿都在150mm范围内,难以适应结构位移量较大的建筑施工中,在设置有结构大位移(位移量≥150mm)隔震层的建筑体中,固定在隔震层上下不同结构上的通风管道,为适应隔震层地震水平位移,采取一种具有大位移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避免因结构位移而致使通风管道扭曲变形甚至撕裂损坏,进而造成系统瘫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软接管,位于软接管两端的法兰架,吊设在软接管底部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软接管相对两个侧立面上的隔震杆;

支撑杆为伸缩杆,沿软接管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支撑杆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偏转节与两端的法兰架连接;

隔震杆为伸缩杆,沿软接管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隔震杆两端分别通过水平位移偏转节与两端法兰架上的支撑架万向转动连接。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不少于2个,沿软接管底面间隔排布,相邻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软接管底面宽度的1/3。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偏转节为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顶端与法兰架焊接固定,支撑杆绕转轴转动。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水平位移偏转节为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与隔震杆同轴设置,隔震杆端头相对支撑架在水平面内左右转动。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隔震杆两端头分别通过C形销轴与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减震弹簧的另一端通过C形销轴与支撑架上的固定螺栓销接固定。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C形销轴为圆钢弯折而成,包括轴杆和限位杆,所述轴杆穿设在隔震杆或固定螺栓内,轴杆两端分别穿过减震弹簧后垂直弯折、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杆;C形销轴的开口朝向远离减震弹簧几何中心的方向设置。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水平位移偏转节为万向球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万向球和球槽,万向球设置在隔震杆的端头,球槽通过支撑架与软接管两侧的法兰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偏转节为万向球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万向球和球槽,万向球设置在支撑杆的端头,球槽通过支撑架与软接管两侧的法兰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软接管的截面为方形,为防火硅钛合成软接。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隔震杆沿软接管侧立面的水平中线设置。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水平位移补偿量较大,沿软接管轴向的伸缩位移补偿量和垂直于软接管轴向的水平偏转位移补偿量最大均可达300mm,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更加灵活。

当软接管位移补偿量要求较大时,软接管的长度会相应的设置的较长,中部管节在自重作用或内部气压冲击下,会下弯变形,在管内气压的冲击下,软接管产生鼓包变形,甚至发生剧烈的晃动,严重时会造成软接管的撕裂和破损,而本发明在软接管的底部设置了支撑杆,有效避免了软接管中部管节的下弯变形。

当水平软接结构随隔震层发生剧烈晃动时,极易造成软接管的撕裂或连接框架的变形撕脱,本发明在软接管的两个侧立面上设置了隔震杆,可以有效拦截软接管因晃动而产生的变形,避免软接管在内部压力的冲击下破裂,提高了软接结构的安全性能;隔震杆相对支撑架以隔震杆端部为中心点,可以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转动和拉伸,可有效减缓软接管的晃动幅度,隔震补偿效果好,有效避免管节之间的连接框架的损坏,提高了软接结构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支撑杆两端通过支撑偏转节与两端的法兰架连接,支撑杆的端部可以在水平面内转动,配合软接管和隔震杆的晃动,使支撑杆在起到支撑软接管作用的同时,配合隔震杆的隔震补偿作用。

本发明水平位移偏转节可以为减震弹簧,也可以为万向球组件,当为减震弹簧时,不仅可以使隔震杆在水平面内左右摆动,以适应软接管的水平位移,而且配合隔震杆和软接管的拉伸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拉伸,进一步保障隔震杆的隔震补偿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风管水平软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风管水平软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减震弹簧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风管水平软接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软接管;2-法兰架;3-支撑杆;4-转轴;5-隔震杆;6-支撑架;7-减震弹簧;8-C形销轴;81-轴杆;82-限位杆;9-固定螺栓;10-万向球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具有隔震补偿功能的风管水平软接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软接管1,位于软接管1两端的法兰架2,吊设在软接管1底部的支撑杆3,以及设置在软接管1相对两个侧立面上的隔震杆5。

软接管1的截面为方形,软接管1为防火硅钛合成软接。

法兰架2与软接管1两端的连接框架固定连接,法兰架2为厚度不小于4mm的角钢围合而成的框架。

支撑杆3为伸缩杆,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偏转节与两端的法兰架2连接。

支撑偏转节用于连接支撑杆3端部与法兰架2,并可使支撑杆3端部相对法兰架2在水平面内左右转动,适应软接管1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摆动,以实现软接管1两端的水平位移补偿。

本实施例中支撑偏转节为竖直设置的转轴4;支撑杆3的数量不少于2个,沿软接管1底面均匀间隔排布,并且沿软接管1长度方向通长设置,相邻支撑杆3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软接管1底面宽度的1/3,转轴4的顶端与法兰架2焊接固定,支撑杆3的端部以转轴4的轴线为转动轴,在水平面内左右转动,可有效支撑软接管1的重量,防止软接管1中部下弯变形;支撑杆3的长度调节范围与软接管1的长度调节范围相适应。

隔震杆5为伸缩杆,两端分别通过水平位移偏转节与支撑架6万向转动连接。

水平位移偏转节用于万向转动连接隔震杆5与支撑架6,隔震杆5相对支撑架6以端部为中心点,可以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转动和拉伸,以实现隔震补偿功能,同时隔震杆5适应软接管1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摆动,以实现软接管1两端的水平位移补偿。

本实施例中水平位移偏转节为减震弹簧7,减震弹簧7与隔震杆5同轴设置。支撑架6为角钢,一端与法兰架2焊接固定,垂直于所在法兰架2的边沿设置;软接管1的每个侧立面上的隔震杆5的数量不少于1个,当软接管1的截面为方形时,隔震杆5位于软接管1侧立面的水平中线位置;隔震杆5沿软接管1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隔震杆5的长度调节范围与软接管1的长度调节范围相适应。

隔震杆5两端头分别通过C形销轴8与减震弹簧7的一端连接,C形销轴8为直径不小于6mm的圆钢弯折而成,包括轴杆81和限位杆82,轴杆81穿设在隔震杆5内,沿隔震杆5截面的直径方向设置,轴杆81两端分别穿过减震弹簧7后垂直弯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杆82;C形销轴8的开口朝向远离减震弹簧7几何中心的方向设置。

减震弹簧7的另一端通过C形销轴8与支撑架6销接固定;支撑架6上设置有固定螺栓9,C形销轴8的轴杆81穿设在固定螺栓9内,沿固定螺栓9截面的直径方向设置,轴杆81两端分别穿过减震弹簧7后垂直弯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杆82;C形销轴8的开口朝向远离减震弹簧7几何中心的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软接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补偿量可以达到300mm。震动发生的情况下,软接结构端头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补偿量最大可以达到300mm;减震弹簧7在起到水平摆动调节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沿软接管1的长度方向水平伸缩,具有一定的隔震补偿功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区别点在于,支撑偏转节和水平位移偏转节的具体实施结构不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偏转节和水平位移偏转节均为万向球组件10,包括相互配合的万向球和球槽,万向球设置在支撑杆3或隔震杆5的端头,球槽通过支撑架6与软接管1两侧的法兰架2固定连接,支撑架6为角钢,一端与法兰架2焊接固定,垂直于所在法兰架2的边沿设置。

万向球组件10在实现软接管1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拉伸功能的同时,支撑杆3和隔震杆5均以端部为中心点,相对支撑架6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转动,软接管1的可运动方向更多,在震动中的适应性更强。

本实施例中的软接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补偿量均可以达到300mm,可以在竖直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偏转、变形,振动发生的情况下,软接结构端头可发生的最大水平位移补偿量为300mm。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