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4113发布日期:2019-01-05 11:0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换气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气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换新风装置只能单独进行进风或排风,单独的进风或排风模式不能对室内空气进行有效循环,使得室内空气的循环效率不高。

为了便于室内空气的循环,可以安装一个进风装置和一个排风装置,但是,这样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还要花费大量设备和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只能进行进风或排风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包括:换气壳体,换气壳体具有送风腔和排风腔;第一风叶,安装在送风腔内,以通过驱动第一风叶转动,使换气装置处于进风模式;第二风叶,安装在排风腔内,以通过驱动第二风叶转动,使换气装置处于排风模式;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选择地与第一风叶和/或第二风叶驱动连接,以使换气装置处于进风模式和/或排风模式。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为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具有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用于与第一风叶连接以驱动第一风叶转动,第二驱动轴用于与第二风叶连接以驱动第二风叶转动。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设置在驱动装置和第一风叶之间,以使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第一风叶转动;其中,第一传动结构具有用于使驱动装置与第一风叶传动连接的第一状态和用于使驱动装置和第一风叶脱离的第二状态,以通过控制第一传动结构的状态使驱动装置与第一风叶连接或脱离。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设置在驱动装置和第二风叶之间,以使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第二风叶转动;其中,第二传动结构具有用于使驱动装置与第二风叶传动连接的第三状态和用于使驱动装置和第二风叶脱离的第四状态,以通过控制第二传动结构的状态使驱动装置与第二风叶连接或脱离。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结构为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构成的联轴器,第一连接部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风叶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分合地设置,以使驱动装置与第一风叶连接或脱离。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结构为齿轮结构。

进一步地,齿轮结构包括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第一齿轮部用于与第二齿轮部啮合以驱动第二风叶转动。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隔板组件,隔板组件设置在换气壳体内以围成送风腔和排风腔,第一风叶位于送风腔内,第二风叶位于排风腔内。

进一步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相对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换气壳体的内壁围成电机容纳腔,送风腔位于电机容纳腔的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排风腔位于电机容纳腔的靠近第二隔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换气壳体上设置有与送风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以使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的空气经送风腔后由第一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换气壳体上设置有与排风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以使由第二进气口进入的空气经排风腔后由第二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包括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第一进气口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提供的换气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第一风叶转动,以使换气装置处于进风模式;或者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第二风叶转动,以使换气装置处于排风模式;或者驱动装置可以同时驱动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转动,以使换气装置同时处于进风模式和排风模式。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换气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只能进行进风或排风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驱动装置;20、第一风叶;30、第二风叶;40、联轴器;50、齿轮结构;60、换气壳体;70、送风腔;80、排风腔;90、第一进气口;100、第一出气口;110、第二进气口;120、第二出气口;131、第一隔板;132、第二隔板;140、过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换气壳体60、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30和驱动装置10。其中,换气壳体60具有送风腔70和排风腔80。第一风叶20安装在送风腔70内,以通过驱动第一风叶20转动,使换气装置处于进风模式。第二风叶30安装在排风腔80内,以通过驱动第二风叶30转动,使换气装置处于排风模式。驱动装置10可选择地与第一风叶20、或者与第二风叶30、或者同时与第一风叶20和第二风叶30驱动连接,以使换气装置处于进风模式、或排风模式、或同时处于进风模式和排风模式。为了便于驱动装置10可选择地驱动第一风叶20、或第二风叶30、或第一风叶20和第二风叶30,可以使驱动装置10可移动地设置,通过控制驱动装置10的偏移量以控制驱动装置10的驱动连接关系。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换气装置,该驱动装置10可以驱动第一风叶20转动,以使换气装置处于进风模式;或者驱动装置10可以驱动第二风叶30转动,以使换气装置处于排风模式;或者驱动装置10可以同时驱动第一风叶20和第二风叶30转动,以使换气装置同时处于进风模式和排风模式。本实施例中的换气装置同时能够进行送风和排风,能够有效节约室内空间。同时通过一个驱动装置10带动第一风叶20和第二风叶30转动,能够节约成本。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换气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只能进行进风或排风问题。

为了更好地驱动第一风叶20和第二风叶3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10为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具有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用于与第一风叶20连接以驱动第一风叶20转动,第二驱动轴用于与第二风叶30连接以驱动第二风叶30转动。第一风叶20和第二风叶30相对设置在双轴电机的两侧。

为了更好地驱动第一风叶2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设置在驱动装置10和第一风叶20之间,以使驱动装置10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第一风叶20转动。其中,第一传动结构具有用于使驱动装置10与第一风叶20传动连接的第一状态和用于使驱动装置10和第一风叶20脱离的第二状态,以通过控制第一传动结构的状态使驱动装置10与第一风叶20连接或脱离。

为了更好地驱动第二风叶3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换气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设置在驱动装置10和第二风叶30之间,以使驱动装置10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第二风叶30转动。其中,第二传动结构具有用于使驱动装置10与第二风叶30传动连接的第三状态和用于使驱动装置10和第二风叶30脱离的第四状态,以通过控制第二传动结构的状态使驱动装置10与第二风叶30连接或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为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构成的联轴器40。第一连接部与驱动装置10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风叶20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分合地设置,以使驱动装置10与第一风叶20连接或脱离。具体的,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合在一起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传动连接;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开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不能进行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地驱动第二风叶3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动结构为齿轮结构5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齿轮结构50包括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第一齿轮部用于与第二齿轮部啮合以驱动第二风叶30转动。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装置,当第一传动结构处于第一状态、第二传动结构处于第三状态时,换气装置同时处于进风模式和排风模式,以加快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当第一传动结构处于第二状态、第二传动结构处于第三状态时,换气装置处于排风模式,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当第一传动结构处于第一状态、第二传动结构处于第四状态时,换气装置处于送风模式,以将室外空气引入至室内。

为了将送风腔70和排风腔80进行隔离,本实施例中的换气装置还包括隔板组件。隔板组件设置在换气壳体60内以围成送风腔70和排风腔80,第一风叶20位于送风腔70内,第二风叶30位于排风腔80内,以分别进行送风和排风。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131和第二隔板132,第一隔板131与第二隔板132相对设置,第一隔板131、第二隔板132和换气壳体60的内壁围成电机容纳腔,送风腔70位于电机容纳腔的靠近第一隔板131的一端,排风腔80位于电机容纳腔的靠近第二隔板132的一端。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优化换气装置的内部空间布局,使换气装置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为了便于进行送风,本实施例中在换气壳体60上设置有与送风腔70连通的第一进气口90和第一出气口100,以使由第一进气口90进入的空气经送风腔70后由第一出气口100排出。

为了便于进行排风,本实施例中在换气壳体60上设置有与排风腔80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10和第二出气口120,以使由第二进气口110进入的空气经排风腔80后由第二出气口120排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送风质量,本实施例中的换气装置包括过滤结构140。过滤结构140设置在第一进气口90的内侧,以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净化。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换气装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简化了换气装置的结构,提升了换气效率,节约了室内空间,简化了安装过程,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