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结构及壁挂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7335发布日期:2019-03-30 10:1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排烟结构及壁挂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壁挂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烟结构及壁挂炉。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采暖热水炉(壁挂炉)行业内,大多采用全封闭平衡式强制排烟,系统中设置由鼓风机或排烟风机,使燃烧系统形成正压或者负压,将燃烧后的烟气排出到室外,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吸入提供燃烧。高温烟气含有热量很大,直接排出后会导致烟温余热浪费问题,从而导致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烟结构及壁挂炉,解决了烟温余热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排烟结构,包括:回风管,回风管内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内部形成排烟通道,回风管内壁与排烟管外壁间形成回风通道,排烟通道内烟气将回风通道内的空气预热。

进一步地,排烟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回风管的第一端为回风通道的出风口,回风管的第二端为封闭端,回风管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通道的进风口。

进一步地,排烟管的第一端为进烟口,排烟管的第二端为排烟口,排烟管的第二端贯穿回风管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排烟结构还包括:接头,接头设置排烟管的第二端上,接头用于延长排烟管。

进一步地,排烟管为多个,多个排烟管间隔设置在回风管内部。

进一步地,回风通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折流板,多个折流板形成引导回风气流的折流通道。

进一步地,回风管的两端为封闭端,回风管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通道的出风口,回风管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通道的进风口。

进一步地,排烟管的两端分别贯穿回风管的两端并延伸至回风管的外部,排烟管的第一端为进烟口,排烟管的第二端为排烟口。

进一步地,排烟结构还包括:第一弯头,第一弯头连接在回风管的第一端;第二弯头,第二弯头连接在排烟管的第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壁挂炉,包括上述的排烟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壁挂炉,包括上述的排烟结构,壁挂炉还包括:壁挂炉外壳,壁挂炉外壳上设置有回风口,回风口与回风管的第一端连通;燃烧室,燃烧室位于壁挂炉外壳内,燃烧室具有排烟口,排烟管的第一端穿过回风口与排烟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壁挂炉,包括上述的排烟结构,壁挂炉还包括:壁挂炉外壳,回风管插设在壁挂炉外壳上,回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壁挂炉外壳内;燃烧室,燃烧室位于壁挂炉外壳内,燃烧室具有排烟口,排烟管的第一端与排烟口连通。

本发明通过设置回风管和排烟管,并回风管内设置有排烟管,机组在燃烧后烟气进入排烟管排出的同时,外部的空气从回风管进入机组内,此时,新鲜空气被高温烟气加热,低温的新鲜空气被加热后进入燃烧系统,高温烟气被冷却后通过接头排出到室外,从而减小热损失,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排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排烟结构的装配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排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排烟结构的装配图;;

图例:10、回风管;11、回风通道;12、折流板;13、通气口;14、散热翅片;20、排烟管;21、排烟通道;30、壁挂炉外壳;31、回风口;40、燃烧室;41、排烟口;50、第一弯头;60、第二弯头;70、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烟结构,包括回风管10和排烟管20,回风管10内设置有排烟管20;排烟管20内部形成排烟通道21,回风管10内壁与排烟管20外壁间形成回风通道11,排烟通道21内烟气将回风通道11内的空气预热。本发明通过设置回风管10和排烟管,并回风管10内设置有排烟管20,机组在燃烧后烟气进入排烟管20排出的同时,外部的空气从回风管10进入机组内,此时,新鲜空气被高温烟气加热,低温的新鲜空气被加热后进入燃烧系统,高温烟气被冷却后通过接头排出到室外,从而减小热损失,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

由于采用风压开关或风压传感器来检测风机、风道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风压开关通过风压软管连接到风机的取压口,通过检测压差的变化,来判定是否工作正常。然而,由于壁挂炉的燃烧特性决定,燃气燃烧后的烟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混合在烟气中,通过风压软管传递压差。由于寒冷的冬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低温空气吹在温度较高的风压软管上,水蒸气便会在风压软管内凝露产生冷凝水,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冷凝水会不断积聚,最终冷凝水会导致风压软管堵塞,使得风压开关等风压检测元件无法检测风压,导致壁挂炉无法正常工作。

本发明通过设置回风管10和排烟管,并回风管10内设置有排烟管20,机组在燃烧后烟气进入排烟管20排出的同时,外部的空气从回风管10进入机组内,此时,新鲜空气被高温烟气加热,低温的新鲜空气被加热后进入燃烧系统,高温烟气被冷却后通过接头排出到室外,由于检测风压的风压软管内部的烟气温度较高,此时进入的空气温度也较高,通过加热后,两者的温差更小,使得风压软管内不产生冷凝水,从而避免了冷凝水堵塞风压软管导致的机组故障问题。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排烟管20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14。从而可以有效提换热效率,提高热效率,而且风压软管内不产生冷凝水。

在上述实施例中,回风管10的第一端为回风通道11的出风口,回风管10的第二端为封闭端,回风管10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通道11的进风口。排烟管20的第一端为进烟口,排烟管20的第二端为排烟口,排烟管20的第二端贯穿回风管10的第二端。通过将回风通道11的进风口设置在回风管10第二端的侧壁上,可以避免高温烟气被吸入回风通道内,从而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排烟结构还包括接头70,接头70设置排烟管20的第二端上,接头70用于延长排烟管20,接头70与排烟管20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接头70可以延长排烟管20进一步防止烟气回吸,从而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密封圈的设置可以提高密封效果,防止烟气泄露。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排烟管20为多个,多个排烟管20间隔设置在回风管10内部。可通过设置多个排烟管20可以提高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回风通道1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折流板12,多个折流板12形成引导回风气流的折流通道。通过设置折流板形成直流通道,可以使回风气流的回风路程延长,从而充分与排烟管换热,是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可以充分利用,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回风管10的两端为封闭端,回风管10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通道11的出风口,回风管10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通道11的进风口。述排烟管20的两端分别贯穿回风管10的两端并延伸至回风管10的外部,排烟管20的第一端为进烟口,排烟管20的第二端为排烟口。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以避免高温烟气被吸入回风通道内,从而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排烟结构还包括:第一弯头50和第二弯头60,,第一弯头50连接在回风管10的第一端;第二弯头60连接在排烟管20的第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壁挂炉,包括上述的排烟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一种壁挂炉,包括如图2所示的排烟结构,壁挂炉还包括:壁挂炉外壳30,壁挂炉外壳30上设置有回风口31,回风口31与回风管10的第一端连通;燃烧室40,燃烧室40位于壁挂炉外壳30内,燃烧室40具有排烟口41,排烟管20的第一端穿过回风口31与排烟口41连通。机组在燃烧运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燃烧后的高温烟气抽出,并通过排烟管排出,由于要保持燃烧系统内部压力的平衡,从回风通道的进气侧吸入新鲜空气,此时,新鲜空气进行换热,低温的新鲜空气被加热后进入燃烧系统,高温烟气被冷却后通过接头排出到室外。由于检测风压的风压软管内部的烟气温度较高,此时进入的空气温度也较高,通过加热后,两者的温差更小,使得风压软管内不产生冷凝水,从而避免了冷凝水堵塞风压软管导致的机组故障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壁挂炉,包括图3和4所示的排烟结构,壁挂炉还包括:壁挂炉外壳30,回风管10插设在壁挂炉外壳30上,回风通道11的出风口位于壁挂炉外壳30内;燃烧室40,燃烧室40位于壁挂炉外壳30内,燃烧室40具有排烟口41,排烟管20的第一端与排烟口41连通。机组在燃烧运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燃烧后的高温烟气抽出,并通过排烟管排出,由于要保持燃烧系统内部压力的平衡,从回风通道的进气侧吸入新鲜空气,此时,新鲜空气进行换热,低温的新鲜空气被加热后进入燃烧系统,高温烟气被冷却后通过接头排出到室外。由于检测风压的风压软管内部的烟气温度较高,此时进入的空气温度也较高,通过加热后,两者的温差更小,使得风压软管内不产生冷凝水,从而避免了冷凝水堵塞风压软管导致的机组故障问题。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