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2398发布日期:2019-03-09 00:2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燃气灶均没有自动调节火力的功能,虽然部分煤气灶具有火力控制功能,但无法精确控制锅内实时温度,全凭厨师经验,对于一些新手来说不能精确的掌握锅内温度,更不具备防干烧功能,传统煤气灶不能够远程控制,而当用户做菜时,接到电话或者因为一些其他事情离开忘记关火时,燃气灶可能一直以较大火力进行加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对于一些新手来说不能精确的掌握锅内温度,更不具备防干烧功能,传统煤气灶不能够远程控制,而当用户做菜时,接到电话或者因为一些其他事情离开忘记关火时,燃气灶可能一直以较大火力进行加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其主要包括:灶台、锅、煤气管道、电磁阀、箱体、wifi控制器、控制面板、支撑杆、承载箱、红外测温感应器、火焰检测传感器、伺服电机、定滑轮、卷线器以及连线;

灶台:所述灶台为支撑主体;

锅:所述锅安置在灶台燃气灶上;

煤气管道:所述煤气管道贯穿灶台与煤气灶相连;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安装在煤气管道上;

箱体:所述箱体安置于灶台左下方;

wifi控制器:所述wifi控制器安装于箱体内;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箱体上壁面,且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显示屏;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安装于箱体上;

承载箱:所述承载箱固定安装于支撑杆的另一端,且承载箱上开设有拉门;

红外测温感应器:所述红外测温感应器安装在承载箱拉门上;

火焰检测传感器:所述火焰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灶台上,且检测外置对准火焰;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承载箱内;

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承载箱内侧上壁面;

卷线器:所述卷线器安装于承载箱内,且一端与伺服电机驱动端连接;

连线:所述连线盘绕与卷线器上,且一端与承载箱拉门相连。

优选的,所述火焰检测传感器外侧安装有保护箱。

优选的,所述保护箱上开设有通孔,且火焰检测传感器检测位置通过通孔对准火焰。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安装有报警器:该报警器17用于报警。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煤气检测装置:该煤气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煤气量。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结构简单,可通过火焰检测传感器和红外测温传感器配合完成燃气灶状态和锅内温度的判断,并通过燃气电磁阀对火力进行调整以达到需要的温度和关闭的目的,传感器通过对锅内温度,火焰和烟雾的检测来判断是否处于干烧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操作,也可以通过远程进行煤气灶的关火,有效的解决了对于一些新手来说不能精确的掌握锅内温度,更不具备防干烧功能,传统煤气灶不能够远程控制,而当用户做菜时,接到电话或者因为一些其他事情离开忘记关火时,燃气灶可能一直以较大火力进行加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灶台;2-锅;3-煤气管道;4-电磁阀;5-箱体;6-wifi控制器;7-控制面板;8-支撑杆;9-承载箱;10-红外测温感应器;11-火焰检测传感器;12-伺服电机;13-定滑轮;14-卷线器;15-连线;16-保护箱;17-报警器;18-煤气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其主要包括:灶台1、锅2、煤气管道3、电磁阀4、箱体5、wifi控制器6、控制面板7、支撑杆8、承载箱9、红外测温感应器10、火焰检测传感器11、伺服电机12、定滑轮13、卷线器14以及连线15;灶台1:所述灶台1为支撑主体;锅2:所述锅2安置在灶台1燃气灶上;煤气管道3:所述煤气管道3贯穿灶台1与煤气灶相连;电磁阀4:所述电磁阀4安装在煤气管道3上;箱体5:所述箱体5安置于灶台1左下方;wifi控制器6:所述wifi控制器6安装于箱体5内;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安装在箱体5上壁面,且控制面板7上安装有显示屏;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固定安装于箱体5上;承载箱9:所述承载箱9固定安装于支撑杆8的另一端,且承载箱9上开设有拉门;红外测温感应器10:所述红外测温感应器10安装在承载箱9拉门上;火焰检测传感器11:所述火焰检测传感器11安装在灶台1上,且检测外置对准火焰;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安装在承载箱9内;定滑轮13:所述定滑轮13安装在承载箱9内侧上壁面;卷线器14:所述卷线器14安装于承载箱9内,且一端与伺服电机12驱动端连接;连线15:所述连线15盘绕与卷线器14上,且一端与承载箱9拉门相连,所述火焰检测传感器11外侧安装有保护箱16,所述保护箱16上开设有通孔,且火焰检测传感器11检测位置通过通孔对准火焰,所述箱体5上安装有报警器17:该报警器17用于报警,所述箱体5上安装有煤气检测装置18:该煤气检测装置18用于检测煤气量。

下列为本案的各组件型号及作用:

电磁阀:采用四通生产的型号为sldf的电磁阀,电磁阀(electromagnetic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红外测温感应器:采用三和生产的型号为054b1na红外测温感应器。

火焰检测传感器:采用熔鑫生产的型号为wrn-122(仿日接线盒)/wrn-132(防水接线盒)的红外测温传感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实施例:根据附图可知1-2,灶台1为支撑主体,锅2安置在灶台1燃气灶上,燃气灶半嵌与灶台1内,煤气管道3贯穿灶台1与煤气灶相连,电磁阀4安装在煤气管道3上,箱体5安置于灶台1左下方,wifi控制器6安装于箱体5内,wifi控制器6云端与手机或者电脑先练,控制面板7安装在箱体5上壁面,且控制面板7上安装有显示屏,支撑杆8一端固定安装于箱体5上,承载箱9固定安装于支撑杆8的另一端,且承载箱9上开设有拉门,红外测温感应器10安装在承载箱9拉门上,红外测温感应器10检测区域恰好是锅2的上方,火焰检测传感器11安装在灶台1上,且外侧安装有保护箱16,保护箱16上开设有通孔,且火焰检测传感器11检测位置通过通孔对准火焰,伺服电机12安装在承载箱9内,定滑轮13安装在承载箱9内侧上壁面,卷线器14安装于承载箱9内,且一端与伺服电机12驱动端连接,连线15盘绕与卷线盘上,且一端与承载箱9拉门相连,箱体5上安装有报警器17,该报警器17用于报警,箱体5上安装有煤气检测装置18,该煤气检测装置18用于检测煤气量。

在使用时,煤气灶火焰温度在500-800℃左右,植物油沸点在200度以上,用铁锅炒菜,爆锅时,锅内油温大概200度,锅底火焰大概600度,锅底钢材上面略高于200度,锅底钢材下面略低于600度,放进菜后,锅内菜及油温度要高过水的沸点,所以,锅底钢材上面大概130度,锅底下面应400度左右,用锅烧水、煮粥时,温度相应的更低,在烧菜时,火焰检测传感器11检测到的火焰温度和红外测温感应器10检测到的锅2内的温度反馈到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通过反馈信号与设定的数据进行对比来控制电磁阀4的开合角度控制火焰大小,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当锅2处在干烧状态时,同理,来关闭电磁阀4,防止锅2干烧,可以现场通过控制面板7上的显示器来进行现场控制,也可以远程app控制,一般灶台1上都设有两个燃气灶,安装在承载箱9内的伺服电机12接收到电机驱动器发出的信号,伺服电机12开始旋转,与伺服电机12驱动端连接的卷线器14开始动作,盘绕在卷线器14上的连线15,开始伸长或收缩,与连线15一端相连的拉门,可以打开或者关闭,使安装在拉门上的红外测温感应器10检测另一个燃气灶上锅2内的温度,当厨房内的煤气浓度过高时,煤气检测装置18检测到并且通过报警器17发出报警,警告人们煤气过高,同时通过云端发送到手机或者电脑。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火焰检测传感器11外侧安装有保护箱1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保护箱16上开设有通孔,且火焰检测传感器11检测位置通过通孔对准火焰。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箱体5上安装有报警器17:该报警器17用于报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箱体5上安装有煤气检测装置18:该煤气检测装置18用于检测煤气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