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0237发布日期:2019-11-27 17:34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属于余热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844995.5的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包括外罩壳,外罩壳内部设有内壁,外罩壳上设有落灰烟箱、星型排灰阀、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外罩壳内部依次设有第一空烟室、第二空烟室、第三空烟室、第四空烟室,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余热的回收较差,加热效率较低,整体余热的利用较为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对余热的回收较差,加热效率较低,整体余热的利用较为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其结构包括进水口、余热回收炉、出水口、后端盖、承接架、排烟漏斗、排烟口、检查窗、烟箱、脚架、进烟口、进烟漏斗、排污口、前端盖,所述进水口下方设有余热回收炉,所述出水口与余热回收炉相连接,所述后端盖与余热回收炉相焊接,所述承接架下方设有烟箱,所述排烟漏斗与排烟口相焊接,所述检查窗嵌入安装于烟箱的正表面,所述脚架上表面设有烟箱,所述进烟口尾端与进烟漏斗相焊接,所述排污口嵌入安装于前端盖的正表面,所述余热回收炉包括进水管、上联管、出水管、下联管、烟室、回流管、加热管、外罩壳,所述进水管与上联管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出水管下方设有下联管,所述下联管与回流管相连接,所述外罩壳内部设有烟室,所述回流管与加热管相连接,所述外罩壳与承接架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相平行,所述前端盖与余热回收炉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架上表面设有余热回收炉,所述进烟漏斗与烟箱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漏斗后侧面设有烟箱,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炉为圆柱体结构,长300cm,直径100cm。

进一步地,所述烟箱采用高碳钢制成,坚固耐热,抗腐蚀。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采用扁钢制成,韧性好,不易变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结构上设有余热回收炉,当高温烟气充满整个烟室时,对从进水管进入的水在上联管所连接的加热管持续加热,加热的水从回流管流到下联管汇集后从出水管接出,完成整个对色金属铜冶炼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烟箱的设计提高了对余热的回收,长长的加热管与回流管使加热效率更强,提升了整体对余热的利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口-1、余热回收炉-2、出水口-3、后端盖-4、承接架-5、排烟漏斗-6、排烟口-7、检查窗-8、烟箱-9、脚架-10、进烟口-11、进烟漏斗-12、排污口-13、前端盖-14、进水管-201、上联管-202、出水管-203、下联管-204、烟室-205、回流管-206、加热管-207、外罩壳-2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进水口1、余热回收炉2、出水口3、后端盖4、承接架5、排烟漏斗6、排烟口7、检查窗8、烟箱9、脚架10、进烟口11、进烟漏斗12、排污口13、前端盖14,所述进水口1下方设有余热回收炉2,所述出水口3与余热回收炉2相连接,所述后端盖4与余热回收炉2相焊接,所述承接架5下方设有烟箱9,所述排烟漏斗6与排烟口7相焊接,所述检查窗8嵌入安装于烟箱9的正表面,所述脚架10上表面设有烟箱9,所述进烟口11尾端与进烟漏斗12相焊接,所述排污口13嵌入安装于前端盖14的正表面,所述余热回收炉2包括进水管201、上联管202、出水管203、下联管204、烟室205、回流管206、加热管207、外罩壳208,所述进水管201与上联管202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出水管203下方设有下联管204,所述下联管204与回流管206相连接,所述外罩壳208内部设有烟室205,所述回流管206与加热管207相连接,所述外罩壳208与承接架5相焊接,所述前端盖14与后端盖4相平行,所述前端盖14与余热回收炉2相焊接,所述承接架5上表面设有余热回收炉2,所述进烟漏斗12与烟箱9相焊接,所述排烟漏斗6后侧面设有烟箱9,所述出水口3与进水口1相平行,所述余热回收炉2为圆柱体结构,长300cm,直径100cm,所述烟箱9采用高碳钢制成,坚固耐热,抗腐蚀,所述出水口3采用扁钢制成,韧性好,不易变形。

本专利所说的加热管207是在无缝金属管内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所述余热回收炉2是将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通过某种换热方式将烟气携带的热量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

在进行使用时经过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进烟口11进入到烟箱9后到达余热回收炉2,高温烟气充满整个烟室205,对从进水管201进入的水在上联管202所连接的加热管207持续加热,加热的水从回流管206流到下联管204汇集后从出水管203接出,完成整个对色金属铜冶炼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对余热的回收较差,加热效率较低,整体余热的利用较为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有色金属铜冶炼余热锅炉,结构上设有余热回收炉,当高温烟气充满整个烟室时,对从进水管进入的水在上联管所连接的加热管持续加热,加热的水从回流管流到下联管汇集后从出水管接出,完成整个对色金属铜冶炼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烟箱的设计提高了对余热的回收,长长的加热管与回流管使加热效率更强,提升了整体对余热的利用,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余热回收炉2包括进水管201、上联管202、出水管203、下联管204、烟室205、回流管206、加热管207、外罩壳208,所述进水管201与上联管202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出水管203下方设有下联管204,所述下联管204与回流管206相连接,所述外罩壳208内部设有烟室205,所述回流管206与加热管207相连接,所述外罩壳208与承接架5相焊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