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烘干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348发布日期:2018-08-24 17:59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烘干窑。



背景技术:

在石墨生产中,为获得高纯度的石墨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即高温提纯法和混合酸提纯法。由于高温提纯法能耗大,因此混合酸提纯法使用较多。但是混合酸提纯法得到的高纯石墨是湿料,必须烘干才能保存和使用。通常使用土炕、烘干窑或其他烘干装置来进行烘干。但是土炕烘干消耗能源多,会产生较大污染,而其他一些小型烘干装置一次烘干量较小,因此业内经常使用烘干窑来烘干石墨。

专利一种烘干窑(公告日2010.09.01,公告号CN201569266U)公开了一种烘干窑,该烘干窑加热装置设置于烘干窑腔顶部,烘干窑腔分别通过出气口和进气口与加热装置连通。加热装置内设有加热器,加热装置上分别连有抽风机和鼓风机,加热装置顶部设有可调口径的排风口。该实用新型可实现热风循环,但是对于较厚的石墨粉烘干时,无法进行翻搅,使下层石墨粉露出或与上层石墨粉混合,以加快石墨粉的烘干,因此烘干效率不高;而且该实用新型没有具体承载石墨粉的装置,因此上下料不便。

因此急需一种上下料方便,可通过钢耙翻搅使石墨均匀受热、提高石墨烘干效率的石墨烘干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烘干窑,该石墨烘干窑方便石墨的上下料,可通过钢耙翻搅使石墨均匀受热,提升石墨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烘干窑,包括窑体、窑车、轨道、物料托盘和翻搅装置,窑体底部设有若干轨道,若干个窑车通过轨道设置在窑体内,窑车包括若干立柱和横板,立柱竖直设置在窑车上,横板横向连接立柱,横板上设有凹槽,物料托盘底部两侧设有凸块,凸块与凹槽匹配使物料托盘设置在横板上,翻搅装置包括支柱、支柱座、第一直线电机、滑块、第二直线电机和钢耙,第一直线电机设置在每两辆窑车中间,支柱座设置在第一直线电机的滑座上,支柱设置在支柱座上,支柱上设有若干滑块,滑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的滑座底部设有钢耙。

优选的,还包括电控柜,电控柜设置在窑体一侧,电控柜内设有控制器,电控柜外部设有显示器、键盘、运行状态灯和报警灯,显示器、键盘、运行状态灯和报警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加热器、通风机和通气口,加热器设置在窑体两侧,通风机设置在窑体的顶端,通气口设置在窑体的上方。

优选的,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窑体顶端,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窑体两侧铰接有拉门。

优选的,窑车底部设有带刹车的车轮。

优选的,窑体内依次排列有2辆或4辆窑车。

优选的,物料托盘外侧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直线电机带动支柱沿两窑车之间的间隙纵向移动,然后通过移动支柱上的滑块使钢耙设置于各物料托盘上石墨粉内,再通过第二直线电机带动钢耙分别沿两窑车横向方向进行移动,最终使钢耙能够对两窑车的所有物料托盘上的石墨粉进行翻搅,以使下层石墨粉露出或与上层石墨粉混合,加快石墨粉的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3、本实用新型窑车包括若干立柱和横板,立柱竖直设置在窑车上,横板横向连接立柱,横板上设有凹槽,物料托盘底部两侧设有凸块,凸块与凹槽匹配使物料托盘设置在横板上,物料托盘外侧设有拉手。这样通过拉手可以方便地将物料托盘推入或拉出窑车,以方便上下料。

4、本实用新型窑车底部设有带刹车的车轮,使窑车可以固定在窑体内,防止窑车移动,在烘干后,解除刹车,可以方便地拉出窑车。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可控制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使钢耙能够有序地对石墨粉进行翻搅。控制器可接收温湿度传感器传输的温湿度信息,然后控制加热器的功率以提升窑体内温度,达到烘干石墨粉的效果。控制器还能够控制通风机的开启和关闭,加快窑体内空气的快速流通,使窑体各处的温湿度均匀。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窑体;2、窑车;21、立柱;22、横板;3、物料托盘;31、拉手;4、翻搅装置;41、支柱;42、支柱座;43、第一直线电机;44、滑块;45、第二直线电机;46、钢耙;5、电控柜;51、控制器;52、显示器;53、键盘;54、运行状态灯;55、报警灯;6、加热器;7、通风机;8、通气口;9、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石墨烘干窑,包括窑体1、窑车2、轨道(图中未画出)、物料托盘3和翻搅装置4。窑体1底部设有若干轨道,若干个窑车2通过轨道设置在窑体1内。具体的,窑体1内依次排列有2辆或4辆窑车2。窑体1两侧铰接有拉门。

窑车2包括若干立柱21和横板22,立柱21竖直设置在窑车2上,横板22横向连接立柱21。窑车2底部设有带刹车的车轮。横板22上设有凹槽,物料托盘3底部两侧设有凸块,凸块与凹槽匹配使物料托盘3设置在横板22上。物料托盘3外侧设有拉手31。

翻搅装置4包括支柱41、支柱座42、第一直线电机43、滑块44、第二直线电机45和钢耙46,第一直线电机43设置在每两辆窑车2中间,支柱座42设置在第一直线电机43的滑座上,支柱41设置在支柱座42上,支柱41上设有若干滑块44,滑块44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直线电机45,第二直线电机45的滑座底部设有钢耙46。具体的,钢耙46带有若干耙齿,各耙齿的宽度相同。具体的,滑块44可沿支柱41上下移动,滑块4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柱41上。

具体的,还包括电控柜5,电控柜5设置在窑体1一侧,电控柜5内设有控制器51,电控柜5外部设有显示器52、键盘53、运行状态灯54和报警灯55,显示器52、键盘53、运行状态灯54和报警灯55与控制器51电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加热器6、通风机7和通气口8,加热器6设置在窑体1两侧,通风机7设置在窑体1的顶端,通气口8设置在窑体1的上方。

具体的,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9,温湿度传感器9设置在窑体1顶端,温湿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51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直线电机43和第二直线电机45与控制器51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