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6798发布日期:2018-11-23 19:3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及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吸油烟机上的进风网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滤网式、冲孔板式、冷凝板式等,上述类型的进风网罩主要用于分离油烟和导油。但是,上述类型的进风网罩存在油脂分离好的阻力较大,易造成风量的损失及噪音的增大,影响吸力;阻力小的油脂分离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且能有效提高吸油烟机吸力、油脂分离度好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进风网罩存在油脂分离好的阻力较大及阻力小的油脂分离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且能有效提高吸油烟机吸力、油脂分离度好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的吸油烟机,以解决现有的进风网罩存在油脂分离好的阻力较大及阻力小的油脂分离度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包括进风网本体,所述进风网本体包括主架体及设于所述主架体上的多个进气导叶,相邻两个所述进气导叶之间形成有包括进气口的间隙;每个所述进气导叶与所述主架体所在平面均呈夹角设置。

采用上述进风网结构,使得气流通过进气口斜向进气,使得通过进气导叶的气流转弯,避免与吸油烟机的机壳发生直接的碰撞,进而有效避免了风量的损失及降低了噪音,且导油效果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气导叶均朝向所述吸油烟机的中部倾斜设置。如此,导流板左右的气流从吸油烟机的两侧倾斜向吸油烟机的中部进入,有效增大了吸油烟机两侧的拢烟面积,以增强拢烟效果,利于吸油烟效果的提升。

优选的,多个所述进气导叶与所述主架体所在平面的夹角沿着由所述主架体靠近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指向所述主架体远离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的方向依次减小,能有效的进一步地拉大吸油烟机的拢烟面积,提高吸油烟效果。

优选的,在进风方向起始端的每个所述进气导叶上均设有整流突起,一方面具有油烟分流以减少冲击损失、及增大油烟接触面积以增强油污冷凝的效果;另一方面,利于有效增强导流格栅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整流突起包括背离所述进风方向凸设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进气导叶连接,凸台的两边形成了具有两个引导气流流向功能的引导面,利于进一步实现分流、减小冲击损失及增强油污冷凝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纵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或呈类V型,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导流、分流效果好。

优选的,每个所述进气导叶与所述主架体所在平面的夹角均相等,结构简单,在保证降低风量损失及提高降噪效果的同时,利于降低加工工艺难度,加工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主架体包括一个中部开口的框架,多个所述进气导叶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开口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工艺简便且分流降噪及油污冷凝效果好。

优选的,位于靠近所述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进气导叶之间的间隙大于位于远离所述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进气导叶之间的间隙,以能适用于较大烟气进气流量及较小烟气进气流量情况下的烟气有效分离及降噪效果。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所述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因设置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因而具备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不再赘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包括进风网本体,进风网本体包括主架体及设于主架体上的多个进气导叶,相邻两个进气导叶之间形成有包括进气口的间隙;每个进气导叶与主架体所在平面均呈夹角设置。本申请通过设有多个与主架体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的进气导叶使得气流斜向进气,并使得通过进气导叶的气流转弯,避免与吸油烟机的机壳发生直接的碰撞,进而有效避免了风量的损失及降低了噪音,且导油效果好。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工艺简便,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网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网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网应用于一种导流板结构上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F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网应用于另一种导流板结构上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M-M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221:导流板;2211:第一进风型腔;2212:第二进风型腔;2213:横梁;2214:第一进风口;2215:第二进风口;241:进风网本体;2411:主架体;2412:进气导叶;2413:整流突起;260:烟气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包括进风网本体1,进风网本体1包括主架体2411及设于主架体2411上的多个进气导叶2412,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之间形成有包括进气口的间隙;每个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均呈夹角设置。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设置在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处,以对流入吸油烟机的烟气进行有效的油气分离及导流降噪效果。具体地,将进气导叶2412倾斜设置,以使得上面的油渍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有效的防止油渍附着在上面。

具体地,进风网结构包括主架体2411及多个设于主架体2411上的进气导叶2412,每个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均呈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之间设有包括进气口的间隙,如此,使得气流通过进气口斜向进气,并使得通过进气导叶2412的气流转弯,避免与吸油烟机的机壳发生直接的碰撞,进而有效避免了风量的损失及降低了噪音,且导油效果好。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工艺简便,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进气导叶2412均朝向吸油烟机的中部倾斜设置。

如此,导流板左右的气流从吸油烟机的两侧倾斜向吸油烟机的中部进入,有效增大了吸油烟机两侧的拢烟面积,以增强拢烟效果,利于吸油烟效果的提升。

特别当本申请提供的进气网结构应用在双进风口的吸油烟上时,使用时,设于导流板左右两侧的进气导叶2412均朝向吸油烟机的中间倾斜设置,导流板左右的气流倾斜进入,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吸油烟机左右两侧的拢烟面积,增强了拢烟效果,利于提升整机的吸油烟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多个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的夹角沿着由主架体2411靠近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指向主架体2411远离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的方向依次减小。

具体地,将靠近吸油烟机中部的进气导叶2412的倾斜角度设置大些并将远离吸油烟机中部的进气导叶2412的倾斜角度设置小些,一方面有效的拉大了吸油烟机的拢烟面积,另一方面将进气导叶2412的倾斜角度设为渐变式,可以有效避免烟机内部向外定向辐射噪音,辐射噪音经过进风网时,由于导叶角度不同,其构成不同方向的发射面,利于进一步地降低整机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设于吸油烟机左侧的进风网,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的夹角自侧边至中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即β1<α1;设于吸油烟机右侧的进风网,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的夹角自侧边至中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即β2<α2。其中,图3中的α指代的是靠近烟机中部的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的夹角,β指代的是靠近烟机侧边的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的夹角。

优选的,在进风方向起始端的每个进气导叶2412上均设有整流突起241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导叶2412的起始端均设有一个整流突起2413,其中,起始端指的是进气导叶2412最先接触流入气流的一端。如此,通过设有包括整流突起2413的进气导叶2412,一方面具有油烟分流以减少冲击损失、及增大油烟接触面积以增强油污冷凝的效果;另一方面,利于有效增强导流格栅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整流突起2413包括背离进风方向凸设的凸台,凸台与进气导叶2412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整流突起2413包括具有背离进风方向设置的凸台结构,凸台结构的两边形成了具有两个引导气流流向功能的引导面,气流经过两个引导面分流后再通过进气口斜向进气,如此,扩大了油烟气与进风网的接触面积,以增强油污冷凝的效果;同时,通过两个引导面对流入的油烟气进行分流,减小了冲击损失,以进一步地增强油污冷凝效果。具体的烟气流向260可参看图4。

优选的,凸台的纵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或呈类V型。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凸台的纵截面形状优选采用圆弧形,一方面,能对油烟气进行有效分流,有效减小了冲击损失且导流效果好,同时也能够延长油烟气与凸台的接触路径,以进一步地提高油污冷凝的效果;另一方面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的,凸台的纵截面形状除了采用上述的圆弧形、类V型结构形式之外,也可采用尖劈分流的形态,或采用波浪形态,具体可根据实际实施条件来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以期达到分流及提高油污冷凝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凸台与进气导叶2412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与进气导叶2412的进风方向起始端连接,且为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凸台与进气导叶2412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除外,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还利于提高凸台与进气导叶2412的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起到油烟分流以减少冲击损失及增大油烟接触面积以增强油污冷凝效果的作用。

需说明的是,凸台与进气导叶2412也可采用分体式的结构组装而成,具体可根据实际实施条件来选择凸台与进气导叶2412的合理的成型方式。

优选的,每个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的夹角均相等。

除了上述采用进气导叶2412的倾斜角度渐变的方式之外,也可采用等角度设置的方式,即每个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的夹角均相等,如此,在能有效保证避免风量的损失、降低了噪音及导油效果好的同时,利于降低加工工艺难度,加工成本低,经济性好。

优选的,主架体2411包括一个中部开口的框架,多个进气导叶2412依次间隔设置于框架的开口处。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架体2411为一个具有中部开口的框架结构,多个进气导叶2412依次设于主架体2411的开口上,且每个进气导叶2412均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以构成多个具有斜向设置的进气口的间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工艺简便且分流降噪及油污冷凝效果好。

优选的,位于靠近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的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之间的间隙大于位于远离吸油烟机中部的一侧的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之间的间隙。

一般的,风机组件设于吸油烟机靠中部的位置,因而靠近吸油烟机中部的烟气进气流量要大于吸油烟机两侧的烟气进气流量。因而将靠近吸油烟机中部处的进气导叶2412之间的间隙设置的稍大些,其进气面积较大,在较大流量下可以匹配其较大的进气面积,噪音低、风量损失小。相应的,将远离吸油烟机中部处的进气导叶2412之间的间隙设置的稍小些,其进气面积较小;在吸油烟机侧边进气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匹配较小的进气面积,且因进气导叶2412与主架体2411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并不会因为进气面积的减少而导致流速增大、噪音增大的问题。

具体地,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实施条件进行合理的设置。

优选的,进气导叶2412与框架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卡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连接效果好。

通过将进气导叶2412倾斜地固设于框架的开口处,以构成具有增加拢烟面积、避免风量的损失、降噪效果及导油效果好的进风网结构。其中,进气导叶2412与框架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上述的焊接、卡接、粘接、或螺纹连接中的任一种,也可以为铆钉连接,仅需满足进气导叶2412与框架之间无相对位移即可,以实现对油烟气的有效油烟分离及导流分流效果。

优选的,每个进气导叶2412的形状均为长条形,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构成一个长条形的进气口。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框架为一个中部具有矩形开口的结构,进气导叶2412为长条形,且每个进气导叶2412的长度与矩形开口的高度一致,如此,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进气导叶2412与框架构成的进风网结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且外观性好。另外,相邻两个进气导叶2412构成了一个长条形的进气口,能保证足够的烟气进气量,以利于提高整机的吸油烟效果。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所述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吸油烟机,包括导流板,进风网设于导流板的进风口或进气口上,因设置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进风网结构,因而具备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不再赘述。

如图5至图8所示,提供了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进风网应用于一种导流板的结构形式,具体为:导流板221的左侧设有朝向箱体方向凸设的第一进风型腔2211,导流板221的右侧设有朝向箱体方向凸设的第二进风型腔2212,第一进风型腔2211与第二进风型腔2212之间通过横梁2213隔开。优选的,第一进风型腔2211与第二进风型腔2212的纵剖面形状均为梯形,第一进风型腔2211的上底面及四个腰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及第二进风型腔2212的上底面及四个腰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均设有进风口,进风网设于进风口上。

其中,进风口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不限,仅需满足进风口的进风量能达到吸排干净油烟气的要求即可。且采用梯形腔的结构形式,结构稳定且形成的拉伸腔的容积大,利于提高拢烟区域,进而利于提高整机的吸油烟效果。

如图9至图10所示,提供了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进风网应用于另一种导流板的结构形式,具体为:导流板221的左侧设有朝向箱体方向凸设的第一进风型腔2211,导流板221的右侧设有朝向箱体方向凸设的第二进风型腔2212,第一进风型腔2211与第二进风型腔2212之间通过横梁2213隔开。优选的,第一进风型腔2211与第二进风型腔2212的纵剖面形状均为三角形,第一进风型腔2211上设有第一进风口2214,第二进风型腔2212上设有第二进风口2215,进风网分别设于第一进风口2214及第二进风口2215上。

除上述之外,第一进风型腔2211及第二进风型腔2212上均可各自设有多个进气口,多个进气口设于第一进风型腔2211的四个型腔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及第二进风型腔2212的四个型腔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进风网设于进气口上。其中,进气口的数量、形状及设置位置、排布形状均不限,仅需满足进气口的进风量能达到吸排干净油烟气的要求即可。且采用三角形腔的结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且利于形成加速分流面,能对上升的烟气起到有效的分流及急速引流的作用,以提高整机的吸油烟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包括进风网本体,进风网本体包括主架体及设于主架体上的多个进气导叶,相邻两个进气导叶之间形成有包括进气口的间隙;每个进气导叶与主架体所在平面均呈夹角设置。本申请通过设有多个与主架体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的进气导叶使得气流斜向进气,并使得通过进气导叶的气流转弯,避免与吸油烟机的机壳发生直接的碰撞,进而有效避免了风量的损失及降低了噪音,且导油效果好。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网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工艺简便,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