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烘干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071发布日期:2018-09-07 23:1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农副产品烘干晾晒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和中草药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诸多中草药例如黄精,熟地,何首乌,茶叶等,还有很多养生食品如九制黑芝麻丸,红枣蜜丸等都需要将原材料多次蒸熟,多次烘干晾晒,使食材或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实现最大化。

过去,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限制,只能靠太阳和空气,采用自然晾晒的方法。传统晾晒效率低,看天气工作,受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灰尘,雾霾,阴雨等各种天气状况干扰,对食品原料有污染且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导致每批产品的水分含量不恒定,难以达到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要求。

而传统烘干室烘干,是采用支架把食品一层层摆放好,然后把热风从地下或是从特定的进气口输送进烘干室对食品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下一层食品烘干出来的水蒸汽会直接到达上一层食品,影响上一层食品烘干的效果,致使烘干时间延长;同时由于整个烘干房的面积较大,但是热源的进口只固定在一个地方,因此会导致烘干室的热气不均匀,导致食品的烘干程度不一,烘干出来的食品有的过于干燥,有的却还是湿润的。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炮制方法思路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食品加工设备,科学合理地对原料进行晾晒烘干。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避免了过去看天说话,靠天气作业的弊端,保持了原料的洁净、新鲜,避免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流失,对传统晾晒方法进行细化优化,提高产品品质,省时省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烘干晾晒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成本低,使用方式多样,使用寿命长,不受环境影响,烘干、晾晒效果好,且可根据食材调整传送带孔径,以保证不同食材的快速、充分烘干,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品烘干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烘干晾晒装置由箱体1、传送装置、加热装置9组成,其中:

箱体1的上揭盖上设有把手2,箱体1的某一侧壁上设有通风管道6,其余三侧侧壁上均设有散热口5;

传送装置设置于箱体1下部,由传送带10、送料板11、卸料板12、转筒13、转轴14、转动手柄16、送力杆17、传送皮带18组成;其中,转轴14上套有转筒13,转筒13外套有传送带10和传送皮带18,转动手柄16通过送力杆17与转轴14相连,用于控制转轴14和转筒13的转动;传送带10上分布有通孔(通孔形状、尺寸、数量、分布情况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变换,以保证食材快速、充分烘干),传送带10两边分别设有送料板11和卸料板12;

箱体1底部设有加热装置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上揭盖通过铰链3与箱体1连接,方便打开上揭盖。

所述上揭盖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以防止在上揭盖处凝结的水珠重新落在食品表面。

所述加热装置9为加热管,铺设在箱体1的底部。

所述传送带10下设有风扇,在进行自然晾晒时,可打开风扇以加快晾晒速度。

所述传送装置上设有电机,用于控制转轴14转动,可根据不同晾晒食物的特点设定具体的转动速度。

所述箱体1、送料板11和卸料板12均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为两用装置,可以选择自然晾晒或加热烘干两种模式,当气温高,天气好时,可以打开箱体的上揭盖,进行自然晾晒,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可根据食材体积、状态等调整适合的传送带孔径,保证食材均匀、充分烘干,既解决了传统多层烘干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又避免了人力搬动食品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问题,按批次处理样品更加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可通过箱体下端的加热装置和侧壁的通风管道对食材进行双重加热,并通过箱体上的散热口排气,效率高且不受天气影响。

4、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采用传送带方式进行送料和卸料,传送带可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传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3为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俯视)。

附图符号说明:

1箱体、2把手、3铰链、5散热口、6通风管道、9加热装置、10传送带、11送料板、12卸料板、13转筒、14转轴、16转动手柄、17送力杆、18传送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一种食品烘干晾晒装置,由箱体1、传送装置、加热装置9组成,其中:

箱体1的上揭盖上设有把手2,上揭盖通过铰链3与箱体1连接,箱体1的某一侧壁上设有通风管道6,其余三侧侧壁上均设有散热口5;

传送装置设置于箱体1下部,由传送带10、送料板11、卸料板12、转筒13、转轴14、转动手柄16、送力杆17、传送皮带18组成;其中,转轴14设置为两个,其上分别套有转筒13,转筒13外套有传送带10和传送皮带18;转动手柄16通过送力杆17与其中一个转轴14相连,当摇动转动手柄16时,送力杆17带动该转轴14及转筒13转动,转筒13带动传送皮带18运动,从而带动另一转筒13转动,最终使传送带10转动;传送带10上分布有通孔,传送带10两边分别设有送料板11和卸料板12,以方便进料和卸料,送料板11和卸料板12均由不锈钢板制成;

箱体1底部设有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为加热管,铺设在箱体1的底部,与传送带10位置相对应。

当气温高,天气好时,可以打开箱体1的上揭盖进行自然晾晒,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当气候条件不允许时,可通过加热装置9和/或侧壁的通风管道6(通热风)对食材进行单一或双重加热,可避免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发生。并通过箱体1上的散热口5排气,散热口5设置三组,分布在箱体的三面(除通风管道6一侧),显著提高散热效率。同时通风管道6和加热装置9可以根据产品特点进行自由控制,能够提高散热速率和工作效率,任何天气都可以进行加工。

另外,传送带10上分布有通孔,加热装置9散发的热气可从传送带10的下方进入,烘干过程中,热气透过传送带10上的孔径对食材进行烘干加热,烘干完成后,摇动转动手柄16,使食材通过传送带10输送至卸料板12进行卸料。可以根据食材的烘干要求对烘干时间进行调节,从而满足、适应不同食品的不同烘干要求,摇动手柄即可完成卸料,避免了传统采用人力搬动食品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上揭盖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以防止在上揭盖处凝结的水珠重新落在食品表面。所述传送带10下设有风扇,在进行自然晾晒时,可打开风扇以加快晾晒速度。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上设有电机,用于控制转轴14的转动,可根据不同晾晒食物的特点设定具体的转动速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文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