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076发布日期:2019-01-22 22:5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进风格栅及滤尘网组件、蒸发器组件、底盘组件、贯流风轮及电机组件、出风框组件、电控盒组件、前面板等。室内的空气经进风格栅及滤尘网组件,流过蒸发器组件,再由贯流风轮系统强排至室内。随着空调的普及,用户对送风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空调挂机送风量一定,冷风直吹人,空调病是用户使用空调的最大问题。具体地,传统挂机送风方案,由于风量与噪声相互矛盾,最大出风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而空调吹出的冷风温度较低,直吹到人后,会引起身体不适,影响用户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挂机具有气流引流方案,主要是出风口处的气流带动引流风口出风,虽然可达到冷热出风混合效果,但引风量较少,混合作用不是太明显,效果不理想,同样会存在严重的空调病。而且,由于近些年大气环境较差,房间空气质量也比较被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的空调器室内机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新颖的空调室内机,可实现混流送风增加风量,尤其是增补新风,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达到出风凉而不冷的自然送风效果,并且兼具新风功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周壁上具有空气进口和第一送风口;

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成促使空气从所述空气进口进入所述壳体,并经由所述第一送风口流出所述壳体;

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送风装置之间,以与从所述空气进口进入所述壳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和

两个新风混风装置,每个所述新风混风装置具有新风管、离心风机和混风风道;且

每个所述新风管的进风口端设置于所述空间外部,每个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个端部的端面上;

每个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装置和一个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之间,且每个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相应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以从所述空间外部吸入空气;

每个所述混风风道连接于一个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且将流出相应所述离心风机的空气导向所述第一送风口内侧、所述第一送风口中、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径向外侧和/或所述第一送风口的轴向外侧,以使从每个所述新风管进入所述壳体的空气与从所述空气进口进入所述壳体的空气在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内侧、所述第一送风口中和/或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外侧形成混风。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周壁上还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混风风道连通的第二送风口,两个所述第二送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两端外侧;且

一个所述第二送风口、所述第一送风口和另一所述第二送风口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遮盖所述第一送风口和两个所述第二送风口。

可选地,每个所述混风风道与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一个端部区域连通,所述空气进口与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两个所述端部区域之间的其余区域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两个净化模块,每个所述净化模块设置于一个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与一个相应所述离心风机之间。

可选地,每个所述净化模块为一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初效滤网、中效滤网或高效滤网;或

每个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多层过滤网,每层所述过滤网为初效滤网、中效滤网和高效滤网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送风装置包括一个贯流风轮或多个同轴设置的贯流风轮。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所述空气进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

所述第一送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可选地,每个所述新风管的进风口朝下;

每个所述新风管包括从所述壳体向所述壳体外侧延伸出的水平段,以及从所述水平段的末端向下延伸的竖向段。

可选地,每个所述离心风机包括离心风轮和驱动所述离心风轮转动的电机;

每个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和相应所述混风风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设置了双离心新风混风系统,总出风量大幅增加,房间换热速度显著加快,并且冷热出风充分混合,凉而不冷自然风的效果明显,具备新风功能却无损整机性能,改善用户风感体验,提升送风舒适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 所示,并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包括空调室内机,其可包括壳体20、送风装置30和换热装置40。壳体20的周壁上可具有空气进口21和第一送风口23。送风装置30和换热装置 40可设置于壳体20内,且换热装置40设置于空气进口21和送风装置30之间。送风装置30可配置成促使空气从空气进口21进入壳体20,并经由第一送风口 23流出壳体20,以向空间内提供冷风或热风,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还具有两个新风混风装置50。每个新风混风装置50可具有离心风机51、混风风道52和新风管53。每个新风管53的进风口端设置于空间外部,每个新风管53的出风口端设置于壳体20 的一个端部的端面上。也就是说,壳体20的两个端面上均具有安装新风管53 的口结构,以安装新风管53。每个离心风机51设置于送风装置30和一个新风管53的出风口之间,且每个离心风机51的进风口朝向相应新风管53的出风口,以从相应新风管53吸入空气,即从空间外部吸入新风。每个混风风道52连接于一个离心风机51的出风口,且将流出相应离心风机51的空气导向第一送风口23内侧、第一送风口23中、第一送风口23的径向外侧和/或第一送风口23 的轴向外侧,以使从每个新风管53进入壳体20的室外空气与从空气进口21 进入壳体20的空气在第一送风口23的内侧、第一送风口23中或第一送风口 23的外侧形成混风,使冷风与热风充分在第一送风口处或出风行进过程中充分混合,形成凉而不冷的送风。

在传统空调室内机上增设离心风机51新风混风系统,每个离心风机51放置在壳体20的一端,通过新风管53从室外进入新风,通过蜗壳和混风风道52 将风送至第一送风口23中或第一送风口23附近,可实现混流大幅增加出风,提升房间换热速度;同时两种出风混合形成凉而不冷的自然风,可改善用户对空调风感体验,提升用户舒适度,且具有新风功能。该方案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优选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即空调挂机。空气进口21可设置于壳体20的上部,第一送风口23设置于壳体 20的下部。空气进口21和第一送风口23均可沿壳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空气进口21和新风管53的进风口处均可设置有进风格栅。送风装置30包括一个贯流风轮或多个同轴设置的贯流风轮。每个贯流风轮可设置一个驱动电机,或者多个贯流风轮共用一个驱动风机。例如,在图3中,贯流风轮和驱动电机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离心风机51可包括离心风轮和驱动离心风轮转动的电机。换热装置40可为多折蒸发器。离心风机51的蜗壳和混风风道52一体成型,以简化新风混风装置50的结构。当然,离心风机51的蜗壳和混风风道52也可为单独的两部分,两者连接以引导气流。

进一步地,每个新风管53的进风口朝下。例如,每个新风管53包括从壳体20向壳体外侧延伸出的水平段,以及从水平段的末端向下延伸的竖向段,以防止雨水等进入壳体20内。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新风管53可水平伸出室外,优选采用软管的形式,直径较小,新风管53的进风口方向可随意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的周壁上还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混风风道52连通的第二送风口。两个第二送风口设置于第一送风口23的两端外侧;且一个第二送风口、第一送风口23和另一第二送风口沿壳体2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也就是说,混风风道52的出风口(第二送风口)与常规出风口(第一送风口23)在一直线上,出风方向相同,空调器运行时,两个出风口同时出风,在出风行进的过程中,冷风与热风充分混合,形成凉而不冷的送风。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可包括至少一个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风板25。每个导风板25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遮盖两个第一送风口和两个第二送风口。例如,导风板为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每个混风风道与第一送风口的一个端部区域连通,空气进口21与第一送风口的两个端部区域之间的其余区域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两个净化模块60,每个净化模块60设置于一个新风管的出风口与相应离心风机51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之间,传统空调器净化方案中,净化模块60一般放置在蒸发器上部,净化模块 60本身具有一定体积,会阻挡空气进口21的大量有效进风,牺牲整机性能。本实用新型将净化模块60设置于新风管的出风口和离心风机51之间,可使空调室内机具备净化功能却无损整机性能,尤其是净化引入的新风。

具体地,每个净化模块60为一层过滤网,过滤网为初效滤网、中效滤网或高效滤网。或者,每个净化模块60包括多层过滤网,每层过滤网为初效滤网、中效滤网和高效滤网中的一种,以实现组合过滤,提高空气质量。初效滤网配可置成过滤灰尘和/或毛发。中效滤网可配置成过滤颗粒物和/或异味。高效滤网可配置成过滤甲醛、病菌和/或PM2.5。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单独设置了双离心新风混风系统,在主送风装置 30正常运转时,增加进风量,空调进出风量大幅增加,性能明显提升,同时达到出风凉而不冷的自然送风效果。当然,在主送风装置30工作时,新风混风装置50可不进行工作。在主送风装置30不工作时,新风混风装置50也可单独进行工作,以进行新风引入,并进行净化,经净化后的空气可经由相应送风口排出壳体20。也就是说,新风混风装置50可独立工作,不影响整机性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