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乳胶垫烘干或冷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0324发布日期:2018-10-02 18:5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胶垫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乳胶垫烘干或冷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乳胶垫超柔软、高韧性、不变形、不硬化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具产品中,如床垫、枕头;另外,乳胶垫还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制备乳胶垫时往往需要对其内部所残留的水分进行处理,现有的烘干方式一般有微波加热烘干的方式(如中国专利201410234828.3,一种乳胶垫的生产设备,其利用微波烘干机对乳胶垫进行杀菌消毒和烘干)或者堆积热风烘干方式(如中国专利201420217639.0,乳胶垫烘干设备,其通过热风穿透乳胶垫进行烘干);采用前者烘干方式,由于微波不易准确调节,在烘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烘干过度而导致乳胶垫烧焦变质的问题;采用后者烘干方式,烘烤后的乳胶垫内部含水量依旧较高,烘干效果不佳,并且效率低及能耗高。

为此,如何解决乳胶垫经烘干处理过程达到节能高效以及解决废品率高等技术问题,是生产厂家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易操控、废品率低的适用于乳胶垫烘干处理的烘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乳胶垫烘干或冷却处理装置,包括有热能处理机构,所述热能处理机构包括有承托单元和往复移动的弹压单元,其中,所述承托单元用于托举乳胶垫,所述弹压单元用于弹性挤压承托单元上的乳胶垫,以加速乳胶垫内外间的热交换速率。

进一步,所述热能处理机构用于烘干处理,其中,所述热能处理机构还包括有烘箱,该烘箱内设有用于释放热量的加热装置且承托单元和弹压单元均设在烘箱内。

进一步,所述弹压单元为多个呈水平布置的压辊,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压辊之间均预留一段水平间距,所述乳胶垫依次从多个压辊与承托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压缩输送。

进一步,还配置有驱动弹压单元沿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水平驱动单元。

进一步,所述弹压单元为至少一个压板,其中,每个所述压板沿竖向往复移动从而往复挤压承托单元上的乳胶垫。

进一步,所述弹压单元为一个压板,其中,该压板配置有一驱动其沿竖向往复移动的第一竖向驱动单元。

进一步,所述弹压单元为多个沿输送方向并排布置的压板,其中,还配置有多个分别驱动各个压板沿竖向往复移动的第二竖向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乳胶垫输送至热能处理机构进行烘干处理或冷却处理,当进行烘干处理时,利用热能处理机构进一步烘干蒸发除去乳胶垫所残留的水分,当进行冷却处理时,利用热能处理机构让乳胶垫加速放热降温以实现快速冷却,其中,利用弹压单元与承托单元相互配合,实现乳胶垫呈现出挤压压缩-反弹蓬松的交替状态,从而使乳胶垫内外间的气体热交换速率加快,最终达到快速烘干或冷却的效果。本申请的热能处理机构具有效率高、效果佳、处理后的乳胶垫含水量低以及冷却速度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热能处理机构用于烘干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热能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热能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处理机构用于冷却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处理机构用于冷却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热能处理机构,21-烘箱,22-承托单元,23-弹压单元,231-压辊,232-压板,24-加热装置,25-水平驱动单元,26-第一竖向驱动单元,27-第二竖向驱动单元,4-间距调节机构,A-乳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乳胶垫烘干或冷却处理装置,包括有热能处理机构2,通过将乳胶垫A经过热能处理机构2进行处理,即,乳胶垫A输送至热能处理机构2进行烘干或冷却处理以进一步烘干出去乳胶垫A所残留的水分。

本实施例的热能处理机构2可用于烘干或冷却处理:

即,如附图1至3所示,当热能处理机构2用于烘干处理时,参见附图1所示,热能处理机构2包括有烘箱21、设在烘箱21内的承托单元22和位于承托单元22上方的弹压单元23,其中,在烘箱21内设有用于释放热量的加热装置24,该加热装置24可为加热棒(电阻丝导电加热)、热风喷嘴(喷射高温气体)、微波发生器(微波加热)等加热升温元件(在本领域中加热升温元件为常见的加热元件,在本申请中不再对其原理进行赘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求及成本选配适合的加热装置24,从而使烘箱21内部的温度保持在所设定值范围内,以便于对送入烘箱21内的乳胶垫A进行烘干处理(即,烤箱21内的温度比乳胶垫A的温度高,乳胶垫A会进行吸热升温以使其所含有的水分吸热蒸发)。

如如图4至5所示,当热能处理机构2用于冷却处理时,热能处理机构2包括有承托单元22和往复移动的弹压单元23,此时热能处理机构2所处的环境温度比乳胶垫A的温度低(可采用空气冷却、也可以采用空调、风扇等风冷设备使环境温度降低至所需温度值);在此状态下,乳胶垫会进行放热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承托单元22用于托举乳胶垫A,为了便于对本申请方案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承托单元22可为输送辊组,即,该输送辊组由多根并排布置的输送辊构成,将乳胶垫A输送至烘箱21内,从而利用输送辊组对乳胶垫A进行承托及运输的作用,承托单元22也可为禁止不懂的承托辊组,即,该承托辊组有多根并排布置的承托辊构成,用于承托托举乳胶垫A。承托单元22还可以采用分段式的结构(分段式输送皮带)。其次,利用弹压单元23对承托单元22上乳胶垫A弹性挤压,以加速乳胶垫A内外间气体交换速率,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弹压单元23为多个呈水平布置的压辊231,其中,任意两个压辊231之间均预留一段水平间距(一般为5-10cm),弹压单元23设置在承托单元22上方(即,多个压辊231均位于承托单元22上方),乳胶垫A在弹压单元23和承托单元22之间进行运输移动,乳胶垫A沿输送方向的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从多个压辊231与承托单元22之间的间隙中压缩输送,即,在任意一个压辊231与承托单元22的间隙处的乳胶垫A被挤压压缩,而在介于任意两个压辊231之间的乳胶垫A(利用乳胶垫A的高弹性的特性)因不受到压辊231的挤压,乳胶垫A呈现反弹蓬松的状态,从而使乳胶垫A呈现挤压压缩-反弹蓬松-挤压压缩的交替状态,并且乳胶垫A在承托单元22的带动下逐渐前移,最终让乳胶垫A内外间的气体交换速率加快,热交换的速率加快,即,当热能处理机构2用于烘干处理时,烤箱21内的乳胶垫A的受热更加均匀快速,达到快速烘干的效果。当热能处理机构2用于冷却处理时,乳胶垫A与外界环境之间热交换频率更快,从而使乳胶垫A快速放热降温的效果。

进一步,弹压单元23还配置有驱动其沿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水平驱动单元25(本实施例的水平驱动单元25可采用水平方向伸缩的伸缩气缸、液压缸或伸缩杆等伸缩元件,为了便于理解,可通过水平驱动单元25的伸缩端与弹压单元23的端部相连接,利用水平驱动单元25的伸缩作用以带动弹压单元23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即让多个压辊231实现在乳胶垫A上往复滚动,从而让乳胶垫A的挤压压缩-反弹蓬松的交替状态更频繁,即进一步加快乳胶垫A内外间的气体交换速率,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

进一步,弹压单元23还配置有调节弹压单元23(即多个压辊231)与承托单元22之间的间距大小的间距调节机构4,根据实际的乳胶垫A的厚度值,通过间距调节机构4对弹压单元23(即多个压辊231)与承托单元22之间的间距值进行适当的调节,即,厚度值大的乳胶垫A,则弹压单元23(即多个压辊231)与承托单元22之间的间距值大,反之,厚度值小的乳胶垫A,则弹压单元23(即多个压辊231)与承托单元22之间的间距值小,此处的间距调节机构4可采用气缸、油缸或伸缩杆等伸缩驱动元件,通过间距调节机构4的伸缩端与弹压单元23的端部相连接,从而实现弹压单元23在竖向位置的调节,最终实现对间距值大小的调节。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2至附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较,本实施例二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弹压单元23为至少一个压板232,其中,每个压板232沿竖向往复移动从而往复挤压承托单元22上乳胶垫A,以使乳胶垫A呈现挤压压缩-反弹蓬松的交替状态,并且乳胶垫A在承托单元22的带动下逐渐前移,最终让乳胶垫A内外间的气体交换速率加快,热交换的速率加快,以实现乳胶垫A的受热更加均匀快速或冷却降温速率加快,达到快速烘干或冷却的效果。

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的理解,本申请的弹压单元23可为整体式的一个压板232,也可以为多个沿输送方向并排布置的压板232,其中,如附图2或4所示,当弹压单元23为一个整体式的压板232时,该压板232配置有以驱动其沿竖向往复移动的第一竖向驱动单元26,利用竖向驱动单元的伸缩作用以带动压板232往复挤压承托单元22上的乳胶垫A,从而让乳胶垫A呈现出挤压压缩-反弹蓬松的交替状态,最终达到快速烘干乳胶垫A的作用;如附图3或5所示,当弹压单元23为分体式的多个压板232,通过配置有多个分别驱动各个压板232沿竖向往复移动的第二竖向驱动单元27,利用多个第二竖向驱动单元27的伸缩作用而独立驱动相对的压板232分别沿竖向往复挤压承托单元22上的乳胶垫A(待乳胶垫A移动至相应的压板232下方位置时,相对应的压板232进行往复挤压动作),通过多个压板232独立进行往复挤压动作,从而让乳胶垫A呈现出挤压压缩-反弹蓬松的交替状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多个压板232动作可为相互交错挤压动作,也可以为无规律挤压动作,在本申请方案对压板232动作不限于上述的两种动作形式,可根据实际烘干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达到快速烘干乳胶垫A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向驱动单元26和第二竖向驱动单元27均可采用气缸、油缸或伸缩杆等伸缩驱动元件,通过第一竖向驱动单元26或第二竖向驱动单元27的伸缩端与压板232顶面相连接,以及利用第一竖向驱动单元26和第二竖向驱动单元27的伸缩作用带动压板232沿竖向往复移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