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结构、空气净化器以及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693发布日期:2018-11-09 20:1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结构、空气净化器以及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结构、以及采用该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净化器或新风机。



背景技术:

空气处理设备(例如空气净化器以及新风机等)通常采用滤芯来对进入其内的气体进行过滤。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处理设备一般包括末级滤芯以及位于末级滤芯上游的一个或多个上游滤芯。其中,上游滤芯呈片状。末级滤芯具有凸起部,该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与气流方向大致相同。

经过研究表明,该种结构的空气处理设备的过滤效率以及过滤风量有进一步提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结构、以及采用该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净化器或新风机,其能够提高该空气净化结构的过滤效率以及过滤风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结构,包括:第一滤芯、沿气流方向位于第一滤芯下游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与经过所述第一滤芯的气流方向大体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呈V字或倒V字形或八字形或倒八字形或梯形或倒梯形或弧形或倒弧形或U形或倒U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设置有风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包括两个第一单元,所述风机具有两个相对的入风口,两个所述入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滤芯的两个所述第一单元的出风面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加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包括加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芯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与经过所述第二滤芯的气流方向大体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芯呈V字或倒V字形或八字形或倒八字形或梯形或倒梯形或弧形或倒弧形或U形或倒U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呈倒V字形,所述第一滤芯位于所述第二滤芯的下方。

优选地,包括沿气流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滤芯上游的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滤芯设置有容积腔。

优选地,包括壳体,所述第三滤芯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入气口,所述第三滤芯的容积腔与所述入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入气口与所述第一滤芯临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为可水洗式滤芯。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包括具有镂空部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滤网,所述容积腔由所述支架和所述滤网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在其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所述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芯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出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下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滤芯的容积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具有至少三个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气体自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气体自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在第三工作状态下,气体自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三滤芯的容积腔连通,或,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在所述第三滤芯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滤芯的入风口之间的流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容积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延伸方向相同或大体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为初效滤芯,所述第一滤芯为中效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高效滤芯,所述第一滤芯为水洗式滤芯。

优选地,包括壳体,所述第一滤芯以及所述第二滤芯位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芯内设置有用于将气体自所述容积腔导向所述第一滤芯的导风机构。

优选地,所述容积腔通过入气口与室外连通,所述导风机构具有面向所述入气口和所述第一滤芯的迎风面。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如上述的空气净化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如上述的空气净化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的优点有:

1、第一滤芯具有第一凸起部,从而使该空气净化结构的过滤效率高,过滤面积大,在相同的风机转速下,过风量大,在相同风量下,风机的转速低,噪音值低;

2、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朝着气流方向突出,因此,该结构的风道简洁流畅,系统阻力小,结构紧凑,体积小;

3、第三滤芯的容积腔可以收集大颗粒污染物,同时避免了其他杂物对其他滤芯的影响,并且可以在将第三滤芯从壳体上移除的情况下对第三滤芯进行清洁;

4、该空气净化结构具有多个工作模式,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三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导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第一滤芯;11、第一凸起部;12、第一单元;2、第二滤芯;21、第二凸起部;3、第三滤芯;31、容积腔;32、支架;33、把手;34、突起;35、磁吸部;36、导风机构;37、迎风面;4、风机;41、入风口;5、壳体;6、加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申请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申请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结构,包括第一滤芯1、位于第一滤芯1下游的第二滤芯2,所述第一滤芯1具有第一凸起部11,所述第一凸起部11的凸起方向与经过所述第一滤芯1的气流方向大体一致。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滤芯1上的第一凸起部1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结构的上游滤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结构的第一滤芯1的滤芯面积以及滤芯的使用面积都有增加,从而提高了空气净化结构的滤芯使用效率,在相同的风机4转速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结构提高了风量。此外,该空气净化结构的布局简单、紧凑、体积小。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该空气净化结构包括第一滤芯1以及沿气流方向位于第一滤芯1下游的第二滤芯2。

所述空气净化结构还包括壳体5。其中,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位于所述壳体5内。第一滤芯1位于第二滤芯2的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芯1呈倒V字形,第一滤芯1的第一凸起部11的凸起方向朝上。优选地,第二滤芯2呈倒V字形,第二滤芯2的第二凸起部21的凸起方向朝上。由此,该空气净化结构的风道设计简洁流畅,系统阻力小。并且第二滤芯2的滤芯面积以及滤芯使用效率都有提高。此外,该空气净化结构的布局简单、紧凑、体积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芯1可以呈倒八字形,所述第二滤芯2可以呈倒八字形。或者,所述第一滤芯1可以呈倒V字形,所述第二滤芯2可以呈倒U形。当然的,所述第一滤芯1和所述第二滤芯2可以为各种可选的形式,例如,所述第一滤芯1呈倒V字形或倒八字形或倒梯形或倒弧形或倒U形等。所述第二滤芯2呈倒V字形或倒八字形或倒梯形或倒弧形或倒U形等。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区别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芯1位于所述第二滤芯2的上方。所述第一滤芯1呈弧形,所述第二滤芯2呈梯形。当然的,所述第一滤芯1和所述第二滤芯2可以为各种可选的形式,例如,所述第一滤芯1呈V字形或八字形或梯形或弧形或U形等。所述第二滤芯2呈V字形或八字形或梯形或弧形或U形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芯1和所述第二滤芯2之间设置有风机4。风机4可以提高该空气净化结构的气体流动速度,从而提高该空气净化结构的过滤效率。该空气净化结构在相同风机4转速下,风量提高25%。因此,在相同风量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结构,风机4的转速较低(例如,降低了400转),噪音值低(例如,噪音降低了至36DB,)。

所述第一滤芯1包括两个大体呈线性的第一单元12,两个第一单元12沿左右方向(图中宽度方向)排布呈倒V字形。每个第一单元12具有出风面。

所述风机4具有两个入风口41。其中一个入风口41位于风机4的左端。另一个入风口41位于风机4的右端。位于左端的入风口41与位于左侧的第一单元12的出风面对应。位于右端的入风口41与位于右侧的第一单元12的出风面对应。

为了使用户得到温度较为适宜的空气,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可以包括能对其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处的PTC加热单元。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空气净化结构还包括第三滤芯3,第三滤芯3沿气流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滤芯1的上游。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滤芯3位于所述第一滤芯1的下方。

所述第三滤芯3设置有容积腔31。容积腔31可以承接空气净化结构外部的杂质或异物(例如,室外的柳絮,蚊虫等),以避免这些异物对第三滤芯3下游的第一滤芯1或第二滤芯2产生影响。此外,容积腔31还可以对进入该空气净化结构内的气流进行整流,以减少紊流。

所述第三滤芯3能拆卸地设置在壳体5上,从而可以在将第三滤芯3从壳体5上移除后,将容积腔31内的杂质或异物倒出或清除。

具体的,所述第三滤芯3沿垂直于第一滤芯1的V字形所在的截面(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即为第一滤芯1的延伸方向)延伸。由此,该空气净化结构的体积较小,布局较为合理。所述第三滤芯3呈筒状,即所述第三滤芯3在其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呈圆形。当然的,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滤芯3在其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还可以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或其他多边形或异形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滤芯3包括具有镂空部的支架32、设置在所述支架32上的滤网(图中未示出),所述容积腔31由所述支架32和所述滤网形成。所述支架32可以由塑料制成。所述滤网可以由金属制成。该种第三滤芯3可以为可水洗式滤芯。在将第三滤芯3从壳体5上移除后,可以通过对第三滤芯3进行冲洗来对第三滤芯3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支架32的后端可以具有多个大体呈U形的突起34,所述壳体5上设置有多个卡槽(图中未示出)。在所述支架32旋转过后可以将突起34卡入或移出卡槽,从而将第三滤芯3从壳体5上固定或移除。

优选地,参照图3,第三滤芯3上还可以设置有与壳体5对应的磁吸部35。磁吸部35可以吸附在壳体5上,从而在突起34卡入卡槽中之后,进一步对第三滤芯3进行限位。

当然的,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滤芯3可以与所述壳体5通过各种不同的可拆卸连接地方式连接。例如,所述壳体5可以设置有凸台,第三滤芯3对应设置有凹槽。又例如,所述第三滤芯3和所述壳体5可以完全依靠磁铁吸附固定。又例如,所述壳体5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三滤芯3对应设置有外螺纹。又例如,第三滤芯3的整体可以卡扣在壳体5的开口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32的前端可以设置有把手33,来便于对所述支架32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滤芯3为初效滤芯,第一滤芯1为中效滤芯,第二滤芯2为高效滤芯。现有技术中的初效滤芯和中效滤芯接合在一起,且共同用水清洗。但是经过本申请人研究发现,中效滤芯在经过清洗后过滤效率降低较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初效滤芯可以脱离中效滤芯,并且单独进行水洗。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5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滤芯2的出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壳体5的下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滤芯3的容积腔31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在所述第三滤芯3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滤芯1的入风口41之间的流道连通。优选地,入气口和所述第一滤芯1临近设置,以便于在经过第三滤芯3过滤后的气体导向所述第一滤芯1。

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具有至少三个工作状态,分别为新风模式状态、内循环模式状态以及混风模式状态。在新风模式状态下,室外的气体自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所述第三滤芯3、所述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在内循环模式状态下,室内的气体自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在混风模式状态下,室外的气体自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所述第三滤芯3、所述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室内的气体自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容积腔31连通。在新风模式状态下,室外的气体自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所述第三滤芯3、所述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在内循环模式状态下,室内的气体自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第三滤芯3、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在混风模式状态下,室外的气体自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所述第三滤芯3、所述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室内的气体自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依次经过第三滤芯3、第一滤芯1以及所述第二滤芯2。

优选地,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三滤芯3内设置有用于将气体自所述容积腔31导向所述第一滤芯1的导风机构36。所述容积腔31通过入气口与室外连通,所述导风机构36具有面向所述入气口和所述第一滤芯1的迎风面37。在本实施方式中,迎风面17倾斜设置,使得导风机构16具有将来风引向第二滤芯2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如上述的空气净化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新风机,还包括如上述的空气净化结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