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管道及其静电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3585发布日期:2018-12-05 19:4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风管道及其静电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管道及其静电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央空调的普及,与中央空调配套使用的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空调净化设备大多设置在中央空调风机盘管的进风口,如图1所示,包括过滤网100、场电模块101、微静电模块102和外壳103,室内空气通过过滤网100过滤掉大颗粒,然后通过场电模块101,使空气中微小颗粒带电,再由微静电模块102进行吸附,最后,被净化的空气通过风机盘管换热后排放到室内。

这样设计的空气净化设备,完成了空气净化的目的;但还存在以下缺点: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因吸附的灰尘堆积,使其丧失吸附能力;同时,因灰尘的堆积,产生风阻,影响通风效率。因此,一段时间以后就要把此设备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或更换,费时费工,增加了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管道的静电除尘装置,在实现空气净化的同时,自动吸附清理灰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管道,其空气净化装置,在解决了灰尘的自动清理的同时,不影响通风效率。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一种进风管道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胶木辊、玻璃棒、中心轴、叶轮、纤维刷、除静电刷、灰尘收集仓,该壳体设置在进风管道下端,胶木辊通过中心轴设置在壳体内,玻璃棒设置在胶木辊外周侧,叶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胶木辊两端,纤维刷设置在壳体一侧内壁上,除静电刷设置在壳体另一侧内壁上,灰尘收集仓设置在壳体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壳体上端为开放口,其内腔通过进风管道下端壁开设的通孔与进风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胶木辊三分之一部位通过进风管道下端壁开设的通孔,凸出于进风管道内;相应的,设置在胶木辊两端的两组叶轮,其三分之一部位凸出于进风管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玻璃棒设置有多个,与胶木辊同一轴向埋设在胶木辊的外周侧,其一部分埋设在胶木辊外周侧内,另一部分凸出于胶木辊外周侧;其埋设深度以玻璃棒中心点与胶木辊外周面重叠为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纤维刷与胶木辊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位于进风管道来风方向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外周侧的玻璃棒呈抵接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纤维刷设置有两排,以确保玻璃棒上产生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除静电刷与胶木辊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另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外周侧的玻璃棒呈接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外壳下部两侧向内收缩,在其下端形成有灰尘排出口,该灰尘排出口与下方的灰尘收集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设置在外壳内的胶木辊与其两端设置的叶轮之间,设置有挡板。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一种进风管道,包括进风管道、过滤网、负离子发生器、静电除尘装置,所述进风管道设置有两个出口,前端为进风口,后端为出风口与风机盘管相连接,过滤网与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进风口,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胶木辊、玻璃棒、中心轴、叶轮、纤维刷、除静电刷、灰尘收集仓,该壳体设置在进风管道下端,胶木辊通过中心轴设置在壳体内,玻璃棒设置在胶木辊外周侧,叶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胶木辊两端,纤维刷设置在壳体一侧内壁上,除静电刷设置在壳体另一侧内壁上,灰尘收集仓设置在壳体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壳体上端为开放口,其内腔通过进风管道下端壁开设的通孔与进风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胶木辊三分之一部位通过进风管道下端壁开设的通孔,凸出于进风管道内;相应的,设置在胶木辊两端的两组叶轮,其三分之一部位凸出于进风管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玻璃棒设置有多个,与胶木辊同一轴向埋设在胶木辊的外周侧,其一部分埋设在胶木辊外周侧内,另一部分凸出于胶木辊外周侧;其埋设深度以玻璃棒中心点与胶木辊外周面重叠为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纤维刷与胶木辊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位于进风管道来风方向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外周侧的玻璃棒呈抵接状态;纤维刷设置有两排,以确保玻璃棒上产生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除静电刷与胶木辊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另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外周侧的玻璃棒呈接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外壳下部两侧向内收缩,在其下端形成有灰尘排出口,该灰尘排出口与下方的灰尘收集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设置在外壳内的胶木辊与其两端设置的叶轮之间,设置有挡板。

有益效果

1、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不影响通风效率的情况下,利用进风气流带动叶轮,进而带动胶木辊及玻璃棒旋转,并利用玻璃棒摩擦产生的静电吸附灰尘;在实现净化空气的同时,达成了节能减耗的目的。

2、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过滤网、负离子发生器及静电除尘装置共同作用下,提升了空气净化的效果,避免了因灰尘堆积对设备的侵蚀,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无需经常对设备进行拆卸清理,节约了设备使用及维护成本。

3、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在收集灰尘净化空气的同时,还具有杀灭空气中细菌的功能,同时增加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一种进风管道及其静电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方案中一种进风管道及其静电除尘装置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方案中一种进风管道及其静电除尘装置前视图。

图5为本技术方案中静电除尘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3、图5所示,所述一种进风管道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41、胶木辊42、玻璃棒43、中心轴44、叶轮45、纤维刷46、除静电刷47、灰尘收集仓48,该壳体41设置在进风管道1下端,胶木辊42通过中心轴44设置在壳体41内,玻璃棒43设置在胶木辊42外周侧,叶轮45有两组,分别设置在胶木辊42两端,纤维刷46设置在壳体41一侧内壁上,除静电刷47设置在壳体41另一侧内壁上,灰尘收集仓48设置在壳体41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壳体41上端为开放口,其内腔通过进风管道1下端壁开设的通孔与进风管道1相连通;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胶木辊42三分之一部位通过进风管道1下端壁开设的通孔,凸出于进风管道1内;相应的,设置在胶木辊41两端的两组叶轮,其三分之一部位凸出于进风管道1内;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玻璃棒43设置有多个,与胶木辊42同一轴向埋设在胶木辊42的外周侧,其一部分埋设在胶木辊42外周侧内,另一部分凸出于胶木辊42外周侧;其埋设深度以玻璃棒43中心点与胶木辊42外周面重叠线为最佳;呈半圆形凸出于胶木辊42外周侧的玻璃棒43,其圆弧的表面,在与纤维刷46和除静电刷47接触时,不会产生阻挡;同时,玻璃棒43与胶木辊42之间不会形成夹角和死角,便于灰尘脱离,避免产生集尘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纤维刷46与胶木辊42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41位于进风管道1来风方向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42外周侧的玻璃棒43呈抵接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纤维刷46设置有两排,以确保玻璃棒43上产生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除静电刷47与胶木辊42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41另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42外周侧的玻璃棒43呈接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外壳41下部两侧壁向内收缩,在其下端形成有灰尘排出口411,该灰尘排出口411与下方的灰尘收集仓48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该设置在外壳41内的胶木辊42与其两端设置的叶轮45之间,设置有挡板412。以避免叶轮45上下行的叶片对从玻璃棒43上下落的灰尘形成干扰。

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一种进风管道,包括进风管道1、过滤网2、负离子发生器3、静电除尘装置4,所述进风管道1设置有两个出口,前端为进风口11,后端为出风口12与风机盘管相连接,过滤网2与负离子发生器3设置在进风口11,其特征是,所述静电除尘装置4包括壳体41,胶木辊42,玻璃棒43,中心轴44,叶轮45,纤维刷46,除静电刷47,灰尘收集仓48,该壳体41设置在进风管道1下端,胶木辊42通过中心轴44设置在壳体41内,玻璃棒43设置在胶木辊42外周侧,叶轮45有两组,分别设置在胶木辊42两端,纤维刷46设置在壳体41一侧内壁上,除静电刷47设置在壳体41另一侧内壁上,灰尘收集仓48设置在壳体41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壳体41上端为开放口,其内腔通过进风管道1下端壁开设的通孔与进风管道1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胶木辊42三分之一部位通过进风管道1下端壁开设的通孔,凸出于进风管道1内;相应的,设置在胶木辊41两端的两组叶轮,其三分之一部位凸出于进风管道1内;

如图5所示,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玻璃棒43设置有多个,与胶木辊42同一轴向埋设在胶木辊42的外周侧,其一部分埋设在胶木辊42外周侧内,另一部分凸出于胶木辊42外周侧;其埋设深度以玻璃棒43中心点与胶木辊42外周面重叠线为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纤维刷46与胶木辊42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41位于进风管道1来风方向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42外周侧的玻璃棒43呈抵接状态;纤维刷46设置有两排,以确保玻璃棒43上产生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除静电刷47与胶木辊42同一轴向,设置在外壳41另一侧内壁上,并与凸出于胶木辊42外周侧的玻璃棒43呈接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外壳41下部两侧壁向内收缩,在其下端形成有灰尘排出口411,该灰尘排出口411与下方的灰尘收集仓48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进风管道,该设置在外壳41内的胶木辊42与其两端设置的叶轮45之间,设置有挡板412。以避免叶轮45上下行的叶片对从玻璃棒43上下落的灰尘形成干扰。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启动风机盘管送风时,由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首先由过滤网2过滤掉大颗粒灰尘,。负离子发生器3产生大量的正离子、负离子,正离子与负离子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从而导致其周围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从而致使细菌死亡,实现其杀菌的作用;由于负离子发生器3产生的负离子数量大于正离子数量1.5倍,因此多余的负离子仍然飘浮在空气中,带负电荷的负离子与漂浮在空气中的烟雾粉尘相互吸引、碰撞形成分子团;同时,进风气流通过叶轮45带动胶木辊42旋转,胶木辊42上的玻璃棒43与纤维刷46摩擦后,产生正电荷,当带着负电荷粉尘分子团随进风气流通过时,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带着负电荷粉尘分子团会吸附在玻璃棒43上,吸附了粉尘分子团的玻璃棒43随胶木辊42旋转与除静电刷47接触后,静电消除,灰尘与玻璃棒43脱离,通过灰尘排出口411落入灰尘收集仓48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