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模块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9253发布日期:2018-11-27 21:3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模块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柜机仅具有制冷、或者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的功能,而不能对室内或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等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模块组件,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组件可以实现仅从室内进风口进风、仅从新风进风口进风、以及同时从室内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进风这三种不同的进风模式,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气处理模块组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室内进风口、新风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均彼此间隔开,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净化模块和加湿模块中的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在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其中一个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当所述导风组件关闭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时气流仅通过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另一个进入到所述壳体内,当所述导风组件打开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时气流仅通过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或同时通过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进入到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通过设置使空气处理模块与室内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彼此间隔开,并将导风组件设置在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其中一个处,可以很好地实现仅从室内进风口进风、仅从新风进风口进风、以及同时从室内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进风这三种不同的进风模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间隔开的风道进口,其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所述风道内,当所述导风组件关闭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时所述导风组件将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与所述风道进口隔断且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另一个与所述风道进口导通,当所述导风组件打开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时所述导风组件将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另一个与所述风道进口隔断且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与所述风道进口导通、或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进口均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内;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电机相连,当所述电机工作时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打开和关闭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包括:联动杆;第一导风板和多个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联动杆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均与所述联动杆可枢转地相连,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相连,当所述电机工作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并通过所述联动杆带动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同步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枢转轴,每个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枢转轴,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转轴和所述第二枢转轴配合的枢转孔,所述第一导风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通过第三枢转轴与所述联动杆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三枢转轴的中心轴线分别偏离对应的所述第一枢转轴和所述第二枢转轴的中心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导向孔,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所述第三枢转轴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导向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孔为以所述第一枢转轴的中心为圆心、所述第一枢转轴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所述第三枢转轴的中心连线为半径的弧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面向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中的所述其中一个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宽度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设在所述壳体的彼此相邻的两个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另一个剖面图,其中气流仅通过新风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再一个剖面图,其中气流仅通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又一个剖面图,其中气流同时通过室内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导风组件和进风框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导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8a是图7中所示的导风组件的第一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所示的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示意图;

图8c是图8a中所示的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所示的导风组件的联动杆的示意图;

图10a是图7中所示的导风组件的电机的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中所示的导风组件的电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1a是图6中所示的进风框的示意图;

图11b是图11a中所示的进风框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气处理模块组件;

1:壳体;

11:室内进风口;12:新风进风口;121:延伸部;13:出风口;

21:净化模块;221:水箱;222:加湿部件;

3:风机;

41:电机;42:导风板;421:联动杆;422:第一导风板;4221:第一枢转轴;

423:第二导风板;4231:第二枢转轴;4232:凸筋;

43:第三枢转轴;

5:子壳体;51:风道;511:风道进口;

6:进风框;61:枢转孔;62: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b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空气处理模块组件可以应用于空调器例如柜机或挂机等中。此时,空调器例如柜机或挂机除了具有制冷和/或制热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对气流进行净化和/或加湿等处理。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空气处理模块组件还可以单独使用。

如图1-图11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包括壳体1、空气处理模块、风机3以及导风组件。

壳体1上形成有室内进风口11、新风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室内进风口11用于连通室内与壳体1内部,以使室内的气流例如空气等通过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新风进风口12用于连通室外与壳体1内部,以使室外(例如,建筑物外)的气流例如空气等通过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内。从室内进风口11和/或新风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1内的气流经空气处理模块处理后从出风口13排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可以理解为室外例如建筑物外、或建筑物楼道内的空气,或在进入建筑物前未被空调通风系统循环过的空气。

空气处理模块设在壳体1内,空气处理模块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均彼此间隔开,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净化模块21和加湿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净化模块21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例如,空气等)进行净化、过滤。加湿模块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例如,空气等)进行加湿处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加湿模块不仅可以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例如,空气等)进行加湿,同时还具有水洗的作用,具体地,加湿模块可以使空气中的颗粒物沉淀,以达到清新空气的作用。

可选地,净化模块21为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净化滤网。但不限于此。

例如,参照图5并结合图1-图4,空气处理模块同时包括净化模块21和加湿模块,净化模块21可以设在加湿模块的上游,此时气流可以先流经净化模块21进行净化后,再流向加湿模块进行加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游”可以理解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相应地,“下游”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

进一步地,加湿模块可以包括水箱221和加湿部件222。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加湿部件222设在水箱221的下方,从而水箱221内的液体例如水等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方便地流向加湿部件222,并被加湿部件222吸收。可选地,加湿部件222为湿膜等。

风机3设在壳体1内。当风机3工作时,风机3可以带动气流在室内和/或室外与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之间循环流动。例如,在图1-图5的示例中,风机3可以设在空气处理模块的下游,此时风机3邻近出风口13设置。由此,在风机3的作用下,气流可以更好地在室内和/或室外与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之间循环流动,提高了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的空气处理效率,从而提升了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的品质。

可选地,风机3为离心风机3。但不限于此,例如,风机3还可以为轴流风机3等。

导风组件设在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其中一个处以打开和关闭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如图1-图5所示,此时导风组件位于空气处理模块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之间。

当导风组件关闭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时,气流仅通过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另一个进入到壳体1内(如图2所示)。当导风组件打开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时,气流仅通过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如图3所示)、或同时通过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如图4所示)进入到壳体1内。由此,通过设置使空气处理模块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间隔设置,并在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任意一个处设置导风组件,通过控制导风组件的开闭状态(即导风组件复用),可以实现仅从室内进风口11或新风进风口12进风、以及同时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进风这三种不同的进风模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由于在上述三种进风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调整导风组件的运动状态就可以实现,使得整个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的零部件少,结构可以更加简单、紧凑,且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通过设置使空气处理模块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彼此间隔开,并将导风组件设置在室内进风口11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2中的其中一个处,可以很好地实现仅从室内进风口11进风、仅从新风进风口12进风、以及同时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进风这三种不同的进风模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壳体1内具有风道51,风道51具有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间隔开的风道进口511,其中空气处理模块设在风道51内,当导风组件关闭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时、导风组件将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与风道进口511隔断且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另一个与风道进口511导通,当导风组件打开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时、导风组件将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另一个与风道进口511隔断且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与风道进口511导通、或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与风道进口511均导通。由此,通过设置上述具有风道进口511的风道51,通过控制导风组件的状态,就可以将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风道进口511与风道51内部导通,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在上述三种进风模式之间切换。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参照图5并结合图1-图4,风道51可以由设在壳体1内的子壳体5限定出,空气处理模块可以安装在子壳体5内,子壳体5上形成有风道进口511,风道进口511可以位于子壳体5的邻近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的一侧,且风道进口511与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均彼此间隔开,导风组件设在壳体1内,具体地,导风组件可以布置在室内进风口11处,且导风组件位于风道进口511的上游。当导风组件完全关闭室内进风口11时,如图2所示,新风可以通过新风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1与子壳体5之间,并经风道进口511流向空气处理模块,经空气处理模块净化和/或加湿后,由风机3通过出风口13送出。当导风组件完全打开室内进风口11、且将新风进风口12与风道进口511完全隔断时,如图3所示,仅室内的气力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与子壳体5之间,并通过风道进口511进入到子壳体5内,经空气处理模块净化和/或加湿后,从出风口13送出。当导风组件部分打开室内进风口11、且未完全将新风进风口12与风道进口511隔断时,如图4所示,室内的气流、以及室外的气流可以分别通过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1与子壳体5之间,并经过风道进口511流入子壳体5内,经空气处理模块净化和/或加湿后,从出风口13送出。

具体而言,参照图6和图7并结合图10a-图10b,导风组件包括:电机41和导风板42,电机41设在壳体1内,导风板42与电机41相连,当电机41工作时,电机41用于驱动导风板42打开和关闭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由此,可以实现三种进风模式之间的自动控制切换,从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6-图10b所示,导风板42包括:联动杆421、第一导风板422和多个第二导风板423,第一导风板422和多个第二导风板423沿联动杆421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均与联动杆421可枢转地相连,其中电机41与第一导风板422相连,当电机41工作时,电机41驱动第一导风板422转动并通过联动杆421带动多个第二导风板423同步转动。此时电机41可以为一个。当电机41工作时,电机41可以驱动第一导风板422转动,第一导风板422带动联动杆421运动,从而带动多个第二导风板423与第一导风板422同步转动,由此,整个导风组件的零部件较少,简化了导风组件的结构,从而使得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减小了整个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的占用空间。

图6-图7中显示了三个第二导风板423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两个、四个或者多于四个第二导风板423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参照图5并结合图6-图7,电机41设在第一导风板4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例如,图7中的上端)且位于第一导风板4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例如,图7中的左侧),第一导风板422的另一端(例如,图7中的下端)设有与电机41的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枢转轴4221,第一导风板422可以绕第一枢转轴4221的中心轴线转动。每个第二导风板4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枢转轴4231,每个第二导风板423的两端的第二枢转轴4231同轴设置,第二导风板423可以绕对应的第二枢转轴4231的中心轴线转动。壳体1上形成有分别与第一枢转轴4221和第二枢转轴4231配合的枢转孔61,第一导风板422和多个第二导风板423分别通过第三枢转轴43与联动杆42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枢转轴43的中心轴线分别偏离对应的第一枢转轴4221和第二枢转轴4231的中心轴线。由此,通过设置使第三枢转轴43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枢转轴422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枢转轴4231的中心轴线,这样,当电机41带动第一导风板422绕第一枢转轴4221的中心轴线旋转时,第一导风板422的第三枢转轴43绕第一枢转轴4221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联动杆421运动,进而带动多个第二导风板423绕其对应的第二枢转轴4231旋转,由此,实现多个第二导风板423和第一导风板422的同步转动。例如,如图6-图8c所示,第三枢转轴43可以位于相应的第一导风板422或第二导风板423的宽度方向上的远离电机41的一侧,以更好地带动多个第二导风板423转动。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导风组件可以安装在进风框6上。然后再将装配完毕后的导风组件和进风框6安装至子壳体5。优选地,导风组件和进风框6可以与子壳体5可拆卸地相连。

进一步地,子壳体5上面向新风进风口12的一侧表面上可以设有开口。当导风组件关闭或部分打开室内进风口11时,从新风进风口12进入的气流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该开口流向空气处理模块。当导风组件将该开口关闭时,从新风进风口12进入的气流例如空气等不能通过该开口流向空气处理模块。可选地,开口的面积大于新风进风口12的面积,以提高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的空气处理效率。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壳体1上形成有导向孔62,其中第一导风板422的第三枢转轴43可移动地配合在导向孔62内。由此,通过设置导向孔62,导向孔62对第一导风板422的转动角度具有限位作用。可选地,导向孔62为以第一枢转轴4221的中心为圆心、第一枢转轴4221的中心与第一导风板422的第三枢转轴43的中心连线为半径的弧形孔。进一步地,导向孔62的夹角为90°,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图4并结合图6-图7,每个第二导风板423的面向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凸筋4232,凸筋4232位于第二导风板423的宽度方向上的远离电机41的一侧。例如,如图2-图5所示,凸筋4232沿第二导风板423的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由此,通过设置凸筋4232,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导风组件完全关闭室内进风口11时,第二导风板423的下端搭接在与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423的上端的远离室内进风口11的一侧,此时该第二导风板423上的凸筋4232位于与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423的上端的上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密封住相邻两个第二导风板423的搭接处,避免室内的气流例如空气等通过相邻两个第二导风板42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壳体1内,或从新风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1内的气流例如空气等通过相邻两个第二导风板423之间的缝隙从室内进风口11流出。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422的面向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的一侧表面上可以设有第一凸筋4232(图未示出),第一凸筋4232位于第二导风板423的宽度方向上的远离电机41的一侧。当导风组件完全关闭室内进风口11时,第一导风板422的下端搭接在与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423的上端的远离室内进风口11的一侧,此时第一导风板422上的凸筋4232位于与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423的上端的上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密封住相邻第一导风板422与第二导风板423的搭接处,避免室内的气流例如空气等通过第一导风板422与第二导风板42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壳体1内,或从新风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1内的气流例如空气等通过第一导风板422与第二导风板423之间的缝隙从室内进风口11流出。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导风板42还可以可移动地设在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中的上述其中一个处(图未示出)。

如图5所示,新风进风口12处设有朝向远离壳体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21。由此,通过设置延伸部121,方便了与外部新风管路的连接。在将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布置在室内时,延伸部121与室内的墙体隔开,即不直接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并结合图1-图4,室内进风口11和新风进风口12设在壳体1的彼此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由此,以便于导风组件的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例如柜机或挂机等,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例如柜机或挂机等,通过采用上述的空气处理模块组件100,可以提升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例如换热器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