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风机的上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438发布日期:2018-11-13 21:10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风机的上盖结构。



背景技术:

蒸发式冷风机包括壳体、配合在壳体的上部的上盖和设置壳体的下部的储水箱,壳体的前侧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后侧设有进风口,壳体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风扇、电机和湿帘,储水箱设置在壳体的下端且与壳体固定。冷风机运作时,储水箱内的水由水泵和输送管道抽至湿帘的上部,并且将湿帘淋湿,一部分水蒸发为气体,另一部分水再次流回储水箱内,电机带动风扇转动,从进风口将热空气吸入壳体并传至湿帘,由于湿帘上的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热空气中的热量被吸收之后变成冷空气从出风口排出,达到降温制冷的功能。传统的这类冷风机的上盖上一般设有加水口,通过加水口直接向储水箱加水,在加水口上设有螺纹旋盖,需要加水时,将螺纹旋盖旋开。为了便于加工和操作,螺纹旋盖一般高于上盖的上表面,在冷风机的运输或者搬运过程中,螺纹旋盖易被刮碰而造成破坏,同时目前这类上盖受到外界压力容易形变,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差。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够更好地保护旋盖、方便运输的冷风机的上盖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风机的上盖结构,包括下端开口的上盖本体,上盖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以及顶板,在顶板上设有加水口,加水口上设有螺纹旋盖,还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设在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沿顶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和第二加强板的上表面均高于螺纹旋盖的上表面,螺纹旋盖设置在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一体注塑成型在所述顶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三围板分设在所述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分设在所述顶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位于第一围板与第二围板的交接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围板与第四围板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一端位于第二围板与第三围板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围板与第四围板的交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板为第一矩形框,第一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第一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沿轴向设有第一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加强板为第二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第二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沿轴向设有第二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三围板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四围板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增加了整个上盖的抗形变能力和稳定性,通过第一加强板上表面和第二加强板的上表面均高于螺纹旋盖的上表面,能够减小螺纹旋盖被刮碰,对螺纹旋盖起到保护作用,方便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第一围板 12-第二围板

13-第三围板 14-第四围板

15-顶板 16-加水口

20-第一加强板 21-第一加强筋

22-第一连接柱 23-第一螺孔

30-第二加强板 31-第二加强筋

32-第二连接柱 33-第二螺孔

40-加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一种冷风机的上盖结构,包括下端开口的上盖本体,上盖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围板11、第二围板12、第三围板13、第四围板14以及顶板15,第一围板11、第二围板12、第三围板13、第四围板14以及顶板15围成罩体状。在顶板15上设有加水口40,加水口40上设有螺纹旋盖(图中未示出),还包括第一加强板20和第二加强板30,第一加强板20和第二加强板30分设在顶板15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加强板20和第二加强板30沿顶板15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加强板20的上表面和第二加强板30的上表面均高于螺纹旋盖的上表面,螺纹旋盖设置在第一加强板20与第二加强板30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板20和所述第二加强板30均一体注塑成型在所述顶板15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围板11和所述第三围板13分设在所述顶板15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围板12和所述第四围板14分设在所述顶板15沿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板20的一端位于第一围板11与第二围板12的交接处,所述第一加强板2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围板11与第四围板14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板30的一端位于第二围板12与第三围板13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板30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围板13与第四围板14的交接处。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对第一围板11、第二围板12、第三围板13、第四围板14以及顶板15衔接处进行补强,从而提高了整个上盖的抗变形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板20为第一矩形框,第一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1,第一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22,第一连接柱22沿轴向设有第一螺孔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加强板30为第二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31,第二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柱32第二连接柱沿轴向设有第二螺孔33。

采用上述结构,在运输时,可以在第一加强板20和第二加强板30上暂时放置一块挡板,用于将螺纹旋盖遮挡,挡板通过螺钉锁定在第一螺孔23和第二螺孔33中,在冷风机使用时,再将挡板拆除,如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冷风机的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围板11与所述第三围板13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围板12与所述第四围板14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整个上盖呈下大上小的类似锥状结构,提升了上盖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