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空调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0357发布日期:2018-12-14 22:12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空调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现今,空调圆形柜机流行。现有的空调圆形柜机闭合出风口的方案有以下两种:一、旋转转筒使导风板转入空调圆形柜机内部以实现闭合出风口;二、旋转滑动门机构以使其遮挡出风口和导风板,进而实现闭合出风口的功能。由于出风口的尺寸大,因此方案一的转筒的尺寸大、结构复杂,进而用于旋转转筒的驱动传动机构复杂,尺寸大;方案二的滑动门机构的尺寸大、结构复杂,进而用于旋转滑动门机构的驱动传动机构复杂,尺寸大。即现有技术中滑动门机构或者转筒的尺寸较大,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空调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闭合出风口的滑动门机构或者转筒等组件的尺寸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包括:导风板,设置在柜机的出风口处,导风板具有伸出出风口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位置缩回的第二位置;推出机构,与导风板连接,其中,推出机构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导风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驱动部;第一传动机构,驱动部和推出机构均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以在驱动部的作用下带动导风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推出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导风板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驱动部连接,且第一齿轮在驱动部的驱动下能够转动;第一齿条,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相啮合,以使第一齿轮驱动推出机构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推出机构之间的第一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用于引导推出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滚动件,第一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推出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滚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推出机构上设置有与第一滚动件配合的第一滑槽,第一滚动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滑槽内。

进一步地,导风板相对于推出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导风板在出风口处左右摆动。

进一步地,推出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齿条,与导风板连接,且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以使第二齿轮驱动导风板旋转。

进一步地,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齿条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孔,第一转轴孔为长孔,第一转轴穿设在第一转轴孔内,第一转轴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齿条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推出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传动机构夹设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导风板上设置第二转轴,第二支架上设有与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二转轴孔。

进一步地,推出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第二齿条的移动方向的第二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第二滚动件,第二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齿条上设置有和第二滚动件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和/或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滚动件,第二齿条上设有与第二滚动件配合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导风板为多个,各导风板均沿竖向延伸,多个导风板沿左右方向布置在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出风面板组件包括多个推出机构,多个推出机构沿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推出机构用于支撑导风板。

进一步地,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机体和与机体连接的出风面板组件,出风面板组件为前述的出风面板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需要向外界环境吹风时,推出机构向前移动,这样即可推动导风板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此时导风板伸出出风口,导风板和出风口相互分离,进而开启出风口,这样即可从出风口向外界环境吹风;当不需要向外界环境吹风时,推出机构向后移动,即可将导风板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导风板封堵出风口,即出风口闭合;本申请的出风面板组件中,由于推出机构带动导风板移动,进而使导风板封堵出风口或开启出风口,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设置滑动门机构及推动滑动门旋转的结构来关闭或者开启出风口,或者设置转筒及带动转筒转动的机构来关闭或者开启出风口,因此包括导风板和推出机构的出风面板组件的结构简单,尺寸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动门机构或者转筒的尺寸较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实施例的主视图(此时,导风板处于第二位置);

图2示出了图1的空调柜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空调柜机的主视图(此时,空调柜机处于开启状态,即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

图4示出了图3的空调柜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空调柜机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1的空调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出风面板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出风面板组件的B处局部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出风面板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8的出风面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了部分导风板);

图11示出了图10的出风面板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出风面板组件的A处放大图;

图13示出了图10的出风面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第一支撑架和第二齿轮);

图14示出了图10的出风面板组件的部分零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第二滚动件);以及

图15示出了图10的出风面板组件的部分零件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第二滚动件)。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导风板;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通孔;20、推出机构;21、第一支架;211、第一滑槽;22、第二齿轮;23、第二齿条;231、第一转轴孔;232、第二滑槽;24、第二滚动件;25、第二支架;251、第二转轴孔;252、摆臂;26、扣盖;30、第一齿轮;40、第一齿条;50、第一滚动件;60、第一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在图8中示出;左右方向表示图8中的左右方向,即第二齿条23的长度延伸方向。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该实施例的柜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包括导风板10和推出机构20;导风板10设置在柜机的出风口处,导风板10具有伸出出风口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位置缩回的第二位置;推出机构20与导风板10连接,其中,推出机构20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导风板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第一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推出机构20可移动地设置;柜机需要向外界环境吹风时,推出机构20向前移动,这样即可推动导风板10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此时导风板10伸出出风口,导风板10和出风口相互分离,进而开启出风口,这样柜机即可从出风口向外界环境吹风;当柜机不需要向外界环境吹风时,推出机构20向后移动,即可将导风板1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导风板10封堵出风口,即出风口闭合;本申请的出风面板组件中,由于推出机构20带动导风板10移动,进而使导风板10封堵出风口或开启出风口,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设置滑动门机构及推动滑动门旋转的结构来关闭或者开启出风口,或者设置转筒及带动转筒转动的机构来关闭或者开启出风口,因此包括导风板10和推出机构20的出风面板组件的结构简单,尺寸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动门机构或者转筒的尺寸较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具体地,推出机构20设置在导风板10的内侧,这样,整个出风面板组件的纵向尺寸较小。更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该柜机为立式柜机。

第一实施例中,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驱动部和第一传动机构;驱动部和推出机构20均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以在驱动部的作用下带动导风板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驱动部和推出机构20均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因而驱动部驱动第一传动机构运动,第一传动机构运动带动推出机构20沿前后方向移动,即可带动导风板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进而开启或者关闭出风口。

如图10、图11、图13与图14所示,第一实施例中,推出机构20包括第一支架21,导风板10与第一支架21连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30和第一齿条40;第一齿轮30与驱动部连接,且第一齿轮30在驱动部的驱动下能够转动;第一齿条40与第一支架21连接,第一齿轮30和第一齿条40相啮合,以使第一齿轮30驱动推出机构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齿条40与第一支架21连接,第一齿轮30和第一齿条40啮合,第一齿轮30与驱动部连接,因此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齿轮30转动,即可使第一齿条40带动第一支架2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样,推出机构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导风板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开启或者关闭出风口。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0和第一齿条40相啮合以使推出机构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述齿轮与齿条相配合的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并且第一齿轮30和第一齿条40的零件尺寸小,成本低。

优选地,第一齿条40沿前后方向延伸。

优选地,驱动部为电机。当然,在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驱动部设为气缸等其他部件。

如图10、图11与图14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出风面板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架60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架60和推出机构20之间的第一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用于引导推出机构20沿前后方向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第一导向结构能够避免推出机构20的移动发生左右偏移,确保推出机构20仅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确保运动顺畅、避免卡死。

如图10、图11、图13至图15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滚动件50,第一滚动件5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架60和推出机构2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滚动件5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架60和推出机构20之间,在推出机构2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滚动件50和第一支撑架60之间为滚动摩擦,第一滚动件50和推出机构20之间为滚动摩擦,相对于推出机构20与第一支撑架60之间为滑动摩擦而言,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较小,因此推出机构20的移动阻力小,上述设置后,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更为顺畅,且因各部件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噪音较小。

如图10、图11、图13至图15所示,优选地,第一滚动件50设置在第一支撑架60上,推出机构20上设置有与第一滚动件50配合的第一滑槽211,第一滚动件5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滑槽211内。

具体地,第一滑槽211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由于第一滚动件50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在第一滑槽211内,推出机构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第一滚动件50在第一滑槽211内转动;由于第一滚动件50的部分外表面设置在第一滑槽211内,在推出机构2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滚动件50能够限定推出机构20的移动方向,避免推出机构2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另外,在推出机构20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滚动件50在第一滑槽211内转动,第一滚动件50和第一滑槽211之间为滚动摩擦,相对于推出机构20与第一支撑架60之间为滑动摩擦而言,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较小,因此推出机构20的移动阻力小,上述设置中,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更为顺畅,且因各部件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噪音较小。

优选地,第一支架2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211,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四个第一滚动件50,两个第一滚动件50设置在第一支架21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一滚动件50设置在第一支架21的另一侧。上述设置中,在推出机构20移动的过程中,四个第一滚动件50在第一支架2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同时对推出机构20作用,推出机构20的移动更加平稳。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动件50为滚轮,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滚珠等作为第一滚动件50。只要是能够保证推出机构20相对于第一支撑架为滚动摩擦的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在其它未给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支撑架60上设置和第一滑槽211对应的凸筋,部分凸筋的外表面设置在第一滑槽211内,并在凸筋和第一滑槽211之间设置滚珠。

如图1至图7所示,导风板10相对于推出机构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导风板10在出风口处左右摆动。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导风板10相对于推出机构20可转动,因此使导风板10在出风口处左右摆动即可改变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方向,从而根据用户需要改变出风角度,提高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推出机构20包括第一支架21和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22和第二齿条23;第二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第二齿条23与导风板10连接,且第二齿条23与第二齿轮22相啮合以使第二齿轮22驱动导风板10旋转。

具体地,第二齿条2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齿轮22和第二齿条23相啮合,第二齿轮22转动时,第二齿条23沿左右方向移动,此时由于第二齿条23和导风板10连接,并且导风板10相对于推出机构20可转动地设置,因此第一齿条40的移动带动导风板10转动,进而使导风板10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齿轮22和第二齿条23相啮合以使导风板10摆动,上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的方式使得整个推出机构20的结构紧凑。并且第二齿轮22和第二齿条23的零件尺寸小,成本低。

如图11和图12所示,具体地,导风板10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1,第二齿条23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孔231,第一转轴孔231为长孔,第一转轴11穿设在第一转轴孔231内,第一转轴孔2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齿条23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优选地,第一转轴孔2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齿条23的移动方向垂直。上述设置的第一转轴孔231,可过滤掉导风板10的第一转轴11前后方向的位移,避免第一转轴孔231影响第一转轴11的位移,进而导致导风板10无法正常转动的问题。

如图10至图15所示,第一实施例中,推出机构20还包括第二支架25,第二传动机构夹设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5之间,导风板10上设置第二转轴12,第二支架25上设有与第二转轴12配合的第二转轴孔251。

第一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2至图15所示,第二支架25上设置摆臂252,第二转轴孔251设置在摆臂252的一端。第二传动机构夹设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5之间,推出机构20的结构紧凑;由于导风板10的第二转轴12穿设在第二支架25的第二转轴孔251内,因而,导风板10可绕第二转轴孔251转动,第二转轴12和第二转轴孔251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导风板10可转动地设置,进而实现导风板10大角度左右扫风;上述设置中,出风面板组件的结构简单。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推出机构20还包括用于限定第二齿条23的移动方向的第二导向结构。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出风面板组件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因而第二齿条23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二导向结构能够避免第二齿条2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前后偏移。

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向结构包括第二滚动件24,第二滚动件24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5之间。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滚动件24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5之间,在第二齿条23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滚动件24和第二齿条23之间为滚动摩擦,第二滚动件24和第一支架21之间为滚动摩擦,第二滚动件24和第二支架25之间为滚动摩擦,相对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齿条23为滑动摩擦、第二齿条23和第二支架25之间为滑动摩擦而言,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较小,因此第二齿条23的移动阻力小,上述设置中,导风板10的转动操作更为顺畅,且因各部件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噪音较小。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齿条23上设置有和第二滚动件24对应的第二滑槽232,第二滑槽232沿第二齿条23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二滚动件24的部分外表面设置在第二滑槽232内,第二齿条23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时,第二滚动件24在第二滑槽232内转动;由于第二滚动件24的部分外表面设置在第二滑槽232内,在第二齿条23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滚动件24能够限定第二齿条23的移动方向,避免第二齿条23的移动发生前后偏移;在第二齿条23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滚动件24在第二滑槽232内转动,第二滚动件24和第二滑槽232之间为滚动摩擦,相对于第二齿条23与第一支架21之间为滑动摩擦而言,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较小,因此第二齿条23的移动阻力小,上述设置中,导风板10转动的操作更为顺畅,且因各部件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噪音较小。

如图10和图11所示,优选地,第二支架25和第一支架21上均设有第二滚动件24,第二齿条23上设有与第二滚动件24配合的第二滑槽232。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齿条23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滑槽232,并且第二齿条23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滚动件24,因而在第二齿条23移动的过程中,位于第二齿条23的相对设置的两侧的第二滚动件24同时对第二齿条23作用,第二齿条23的移动更加平稳。

优选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四个第二滚动件24,两个第二滚动件24设置在第二齿条23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二滚动件24设置在第二齿条23的另外一侧。

如图1至图12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导风板10为多个,各导风板10均沿竖向延伸,多个导风板10沿左右方向布置在出风口处。

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各导风板10均沿竖向延伸,请注意,这里的竖向不限于绝对意义上的垂直方向,与垂直方向之间夹角小于等于10°的方向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出风面板组件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10,多个导风板10共同作用在出风口,每个导风板10的尺寸小,便于加工。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齿条2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转轴孔231,多个第一转轴孔231与多个导风板10的第一转轴11一一对应,因此当第二齿条23沿左右方向移动时,多个第一转轴孔231分别对与之对应的第一转轴11作用,这样第二齿条23同时驱动多个导风板10转动相同的角度和方向。

上述设置中,由一个第二齿条23驱动多个导风板10转动,出风面板组件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优选地,出风面板组件包括三个导风板10,三个导风板10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在出风口处,三个导风板10上设置均有第一转轴11,第二齿条23上设置有与三个第一转轴11一一对应的三个第一转轴孔231,每个第一转轴孔231为长孔,第一转轴11穿设在与之对应的第一转轴孔231内,三个第一转轴孔231的尺寸不同。

上述设置中,三个第一转轴孔231的长度尺寸不同,这样在保证第二齿条23同时驱动多个导风板10转动相同的角度和方向的前提下,第二齿条23的体积较小,进而使得推出机构20的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如图12所示,位于图12中最左侧的第一转轴孔231的长度尺寸小于其余两个第一转轴孔231的长度尺寸,这样设置后,既能仅利用一个第二齿条23同时驱动多个导风板10转动相同的角度和方向,也使得第二齿条23的体积较小,从而使得整个推出机构20的结构紧凑。

在未给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每个第一转轴孔231的尺寸设置成相同的;只要是能够保证第二齿条23同时驱动多个导风板10转动相同的角度和方向的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至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出风面板组件包括多个推出机构20,多个推出机构20沿导风板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推出机构20用于支撑导风板10。

优选地,第二支架25的第二转轴孔251为通孔,出风面板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推出机构20,在导风板10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推出机构20分别位于导风板10的两端,在推出机构20的高度方向上,导风板10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轴12,位于下方的第二转轴12朝向下方延伸,并伸入位于下方的第二支架25的第二转轴孔251内,位于上方的第二转轴12朝向上方延伸,并伸入位于上方的第二支架25的第二转轴孔251内,这样即可把导风板夹设在两套推出机构之间;进一步地,两个推出机构20从导风板10的两端分别驱动导风板10,导风板10的移动更加平稳。

优选地,推出机构20还包括扣盖26,在推出机构20的高度方向上,即图11自下而上,第一支撑架60、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5与扣盖26依次叠置,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5与扣盖26形成的推出机构20构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使推出机构20为通用部件,在整机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把推出机构20装配好,然后将装配好的一体化的推出机构20装配至柜机的出风口处,这样,提高了装配效率。上述设置的推出机构20中,第二支架25、第二滚动件24、第二齿轮22与第二齿条23被夹持在第一支架21和扣盖26之间,推出机构20的结构紧凑。

如图1至图12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导风板1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13。

优选地,多个通孔13沿导风板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间隔设置。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导风板1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13,在导风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可以通过通孔13向外吹风,避免从尺寸大的出风口直接向外界环境吹风,引起用户感觉风量较大,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柜机包括机体和与机体连接的出风面板组件,出风面板组件为前述的出风面板组件。

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柜机包括前述出风面板组件,因此,空调柜机的零件尺寸小,成本低,进而空调柜机的安装方便,装配成本低。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仅在第二支架25上设有第二滚动件24,第一支架21上没有设置第二滚动件24,第二齿条23朝向第二支架25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滚动件24配合的第二滑槽232,第二齿条23远离第二支架25的一侧没有设置与第二滚动件24配合的第二滑槽232。

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仅在第一支架21上设有第二滚动件24,第二支架25上没有设置第二滚动件24,第二齿条23朝向第一支架2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滚动件24配合的第二滑槽232,第二齿条23远离第一支架21的一侧没有设置与第二滚动件24配合的第二滑槽232。

第三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将两个推出机构20与导风板10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导风板10和推出机构20一体运动;在空调柜机处于开启状态时,先使推出机构20朝前方向移动,导风板10移动至第一位置,开启出风口,然后通过推出机构20的第二传动机构实现导风板10左右摆动,进而实现大角度左右扫风;在空调柜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导风板10闭合并缩回第二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导风板属于光面时可实现出风口闭合,当导风板上开制通孔13时可实现无风感微风模式送风。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沿前后方向,推出机构可移动地设置;柜机需要向外界环境吹风时,推出机构向前移动,这样即可推动导风板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此时导风板伸出出风口,导风板和出风口相互分离,进而开启出风口,这样柜机即可从出风口向外界环境吹风;当柜机不需要向外界环境吹风时,推出机构向后移动,即可将导风板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导风板封堵出风口,即出风口闭合;本申请的出风面板组件中,由于推出机构带动导风板移动,进而使导风板封堵出风口或开启出风口,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设置滑动门机构及推动滑动门旋转的结构来关闭或者开启出风口,或者设置转筒及带动转筒转动的机构来关闭或者开启出风口,因此包括导风板和推出机构的出风面板组件的结构简单,尺寸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尺寸较大的滑动门机构或者转筒的结构的尺寸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