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循环多级带式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7670发布日期:2018-11-23 19:4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材干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到热风循环多级带式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材采收后需及时加工干燥以便保存和使用,因为中药材特殊的功效,干燥过程对其药材性状和药用效果影响巨大,并且因为部分药材需要进行蒸、煮等前处理步骤,水分含量巨大,因此如何快速进行中药材的干燥,最大限度的保持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中药材的干燥方式较为混乱,有传统的露天晾晒、有采用大型烘箱以及现代化的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但是各种干燥方法各有利弊,还无法同时达到大规模加工、质量稳定可控的目的。面对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以及中药材产地加工机械化、标准化的新要求,迫切需要热风循环多级带式干燥装置进行机械化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热风循环多级带式干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现了中药材多级分步干燥的同时,提高了干燥效率,使产品质量均匀,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使热能得到二次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热风循环多级带式干燥装置,包括上料机构、烘干机构和控制器,关键是:所述烘干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烘干机构串联连接且位于首端的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与上料机构连接,烘干机构为带式的烘干机,烘干机包括机壳、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机壳内并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输送带,机壳底部设置有与热源连通的供热风口,烘干机还包括带有热风进口和余热风出口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热风进口与机壳顶部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的烘干机还包括连接在机壳顶部的出风口与热交换器的热风进口之间的抽风机、以及连接在热交换器上的循环风机,抽风机和循环风机都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器的余热风出口处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排气口延伸到机壳上方,排气管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所述的机壳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包括L形管和开口向下的U形管,L形管的下端与U形管的一端连接形成为弯管。

所述的机壳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每个机壳内输送带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输送带沿上下方向排列且上下相邻的两个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采收后或经过前处理的中药材样品加入到干燥装置中,通过分段独立控温、控速达到标准化加工的目的,并且通过热交换器和抽风机可以加速空气流动、降低空气湿度、提高热量使用效率,提高烘干效率,实现了中药材的多级快速烘干,产品质量稳定且成品率高,可以显著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该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用于中药材及农产品的干燥,节省劳动力成本,减少资源损失,提高经济效益,适合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中,1代表上料机构,2代表机壳,3代表输送带,4代表供热风口,5代表热交换器,6代表抽风机,7代表循环风机,8代表排气管,9代表排水口,10代表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热风循环多级带式干燥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烘干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烘干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烘干机构串联连接且位于首端的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与上料机构1连接,烘干机构为带式的烘干机,烘干机包括机壳2、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机壳2内并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输送带3,机壳2底部设置有与热源连通的供热风口4,烘干机还包括带有热风进口和余热风出口的热交换器5,热交换器5的热风进口与机壳2顶部的出风口连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烘干机还包括连接在机壳2顶部的出风口与热交换器5的热风进口之间的抽风机6、以及连接在热交换器5上的循环风机7,抽风机6和循环风机7都与控制器电连接。利用抽风机6使得机壳2内带有余热的热风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热交换器5内,与热交换器5内的冷媒介质进行热交换,然后再次降温后的余热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使热风的热量得到二次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循环风机7可以使热风在热交换器5内流动的更加顺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热交换器5的余热风出口处连接有排气管8,排气管8的排气口延伸到机壳2上方,排气管8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9。利用排气管8将热交换后产生的余热风直接排放到机壳2上方的空气中,可以避免对烘干机产生影响。排气管8内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9及时排出,避免影响排风效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机壳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包括L形管和开口向下的U形管,L形管的下端与U形管的一端连接形成为弯管。弯管的形状类似于S形结构,可以降低机壳2内的空气湿度,提高干燥效率,而且弯管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可以减少机壳2内热量的流失,提高热风的利用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机壳2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机壳2内的温度和湿度,更好地控制烘干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机壳2内输送带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输送带3沿上下方向排列且上下相邻的两个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相反。这样可以延长物料在机壳2内的运动时间,延长物料与热风的接触时间,提高烘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以烘干机的数量是两个为例,分别为一级烘干机、二级烘干机,一级烘干机与二级烘干机之间借助提升机构连接,提升机构与上料装置1结构相同,利用上料装置1将采收后或经过前处理的中药材样品加入到一级烘干机内,样品落到输送带3上并随输送带3一起向前运动,热源通过供热风口4向机壳2内输送热风,机壳2内的热风对输送带3上的样品进行加热烘干,降温后得到的带有余热的热风在抽风机6的作用下进入到热交换器5内,与热交换器5内的冷媒介质进行热交换,然后再次降温后的余热风经过排气管8直接排放到机壳2上方的空气中,样品到达最下方输送带3的末端后,被提升机构输送到二级烘干机内,二级烘干机的工作原理与一级烘干机相同,最后样品通过二级烘干机的出料口排出。

针对中药材不同阶段的特点,一级烘干机和二级烘干机可以采用不同的温度和传输速度(一级烘干机可采用高温、高速,以除游离水为主,二级烘干机可采用低温、低速,以干燥为主),可以提高干燥效率,达到标准化加工的目的,避免因循环进出料过程中后进料部分因水分过高而影响已进料部分的干燥过程。热风二次循环利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