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9893发布日期:2018-11-27 21:4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触摸屏需要用手指按压产生形变才能检测到按键信号并进行测判和控制,所以需要在空调器的面板本体上开设窗口并固定触摸屏,从而破坏了面板的整体式结构,影响面板的外观的美观性,进而降低空调外观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不需要在面板本体上开设用于固定触摸屏的窗口,从而可以提高面板组件外观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面板组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具有透光区;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面板本体连接,且所述显示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透光区相对;ITO膜,所述ITO膜贴设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通过将ITO膜贴设在显示组件面板本体的表面,并且显示组件的至少部分与透光区相对,由此,不需要在面板本体上开设用于固定触摸屏的窗口,从而可以提高面板组件外观的美观性,并且ITO膜可将用户手指的触摸信号传送给显示组件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对触摸信号处理后,显示组件可显示用户的触摸信号所对应的图形或图形变化,进而便于用户实现对空调器功能的控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透光区相对;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面板本体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显示屏夹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盖板具有镂空结构以露出所述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支架和所述盖板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和所述盖板中的一个具有卡接脚,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卡接脚相适配的卡孔。

具体地,所述卡接脚具有导向斜面。

可选地,所述卡接脚和所述卡孔均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面板本体为弧形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面板本体和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表面为弧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面板本体为亚克力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面板本体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面板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显示组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ITO膜贴设于所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所述面板组件构造出所述壳体组件的部分外观面,所述面板组件为上述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ITO膜贴设在显示组件的外观面,由此,不需要在面板本体上开设用于固定触摸屏的窗口,从而可以提高面板组件外观的美观性,并且ITO膜可将用户手指的触摸信号传送给显示组件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对触摸信号处理后,显示组件可显示用户的触摸信号所对应的图形或图形变化,进而便于用户实现对空调器功能的控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面板组件100;

面板本体1;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第一定位凸起13;第一定位端14;

显示组件2;显示屏21;

支架22;卡接脚221;第一凸起部2211;第二凸起部2212;第三凸起部2213;导向斜面2214;第一定位槽222;第一定位孔223;

盖板23;卡孔231;第一弧形段232;第二弧形段233;第三弧形段234;镂空结构235;

ITO膜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例如,面板组件100可设在空调室内机上,空调室内机可与空调室外机组装成空调器,从而可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可以包括面板本体1、显示组件2和ITO膜3,面板本体1具有透光区,显示组件2与面板本体1连接,且显示组件2的至少部分与透光区相对,其中,“显示组件2的至少部分与透光区相对”可以理解为显示组件2的部分与透光区相对,或者,整个显示组件2与透光区相对。

如图3所示,ITO膜3贴设于面板本体1的表面。由此,不需要在面板本体1上开设用于固定触摸屏的窗口,即可实现触摸控制,从而可以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膜3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在化学上,ITO是Indium Tin Oxides的缩写。作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因此,铟锡氧化物通常喷涂在玻璃、塑料及电子显示屏上,用作透明导电薄膜,同时减少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及紫外、红外。

在氧化物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导电性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其中透光率达90%以上。ITO中其透光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O2之比例来控制,通常SnO2:In2O3=1:9。

目前ITO膜层之电阻率一般在5*10E-4左右,最好可达5*10E-5,已接近金属的电阻率,在实际应用时,常以方块电阻来表征ITO的导电性能,其透过率则可达90%以上,ITO膜之透过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O2之比例控制,增加氧化铟比例则可提高ITO之透过率,通常SnO2:In2O3=1:9,因为氧化锡之厚度超过200&Aring时,通常透明度已不够好---虽然导电性能很好。

如果是电流平行流经ITO膜层的情形,其中d为膜厚,I为电流,L1为在电流方向上膜厚层长度,L2为在垂直于电流方向上的膜层长度,当电流流过方形导电膜时,该层电阻R=PL1/dL2式中P为导电膜之电阻率,对于给定膜层,P和d可视为定值,P/d,当L1=L2时,对于正方形膜层,无论方块大小如何,其电阻均为定值P/d,此即方块电阻定义:R□=P/d,式中R□单位为:欧姆/□(Ω/□),由此可得出方块电阻与IOT膜层电阻率P和ITO膜厚d有关且ITO膜阻值越低,膜厚越大。

目前在高档STN液晶显示屏中所用ITO玻璃,其R□可达10Ω/□左右,膜厚为100-200nm,而一般低档TN产品的ITO玻璃R□为100-300Ω/□,膜厚为20-30nm。

在LCD显示屏设计当中,不仅要考虑走线布对ITO阻值的影响,还要考虑生产工艺对ITO阻值的影响,以便选择适当方块电阻的ITO玻璃,以便设计到制作的全面控制,生产高对比的LCD产品,这时高占空比及COG产品无为重要,如ITO膜厚的均匀性,因为ITO的靶材及工艺的不稳定,会使同样长度与宽度的ITO阻值发生变化,如目标值为10Ω时,其实际阻值范围在8-12Ω之间,所以在生产中要使用ITO膜厚均匀的导电玻璃,以减少电阻的变化,其次为ITO玻璃的耐高温时性,酸碱性,因为通常LCD生产工艺中要使用高温烘烤及各种酸碱液的浸泡,而一般在300℃*30min的环境中,会使实际阻值增大2-3倍,而在10wt%NaOH*5min及6wt%HCL*2min(60℃)下也会增到1.1倍左右,由此可知,在生产工艺中不宜采用高温生产及酸碱的长时清洗,若无法避免,则应尽量在低温下进行并尽量缩短动作时间。

由于在液晶显示器中,ITO方块电阻等效于电路图中的分压电阻,其阻值大小直接影响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即方块电阻越大,LCD值电压越大。

ITO膜3可以用于触控面板、触摸屏、冷光片等。

进一步地,ITO膜3与显示组件2的控制装置有信号的传递,当用户的手指直接或间接触摸ITO膜3时,ITO膜3可将手指的触摸信号传送给显示组件2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对触摸信号处理后,显示组件20可显示用户的触摸信号所对应的图形或图形变化,进而便于用户实现对空调器功能的控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关于ITO膜3、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详细描述。可选地,ITO膜3与透明区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通过将ITO膜3贴设在显示组件2面板本体1的表面,并且显示组件2的至少部分与透光区相对,由此,不需要在面板本体1上开设用于固定触摸屏的窗口,从而可以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性,并且ITO膜3可将用户手指的触摸信号传送给显示组件2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对触摸信号处理后,显示组件2可显示用户的触摸信号所对应的图形或图形变化,进而便于用户实现对空调器功能的控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显示组件2包括显示屏21、支架22和盖板23,显示屏21的至少部分与透光区相对,可以理解为,显示屏21的部分与透光区相对,或者整个显示屏21与透光区相对。由此,用户可通过透光区看到显示屏21的至少部分。

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支架22与面板本体1连接,盖板23与支架22连接,且显示屏21夹设于盖板23和支架22之间,盖板23具有镂空结构235以露出显示屏21。由此,可使得显示屏21与支架22之间的连接可靠,并且用户可通过镂空结构235看到显示屏21上的内容。可选地,如图4所示,镂空结构235形成为方形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4-图7所示,支架22和盖板23卡接。由此,使得支架22和盖板23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并且易于实现支架22和盖板23之间的拆装。

进一步地,结合图4、图5和图7所示,支架22和盖板23中的一个具有卡接脚221,另一个具有与卡接脚221相适配的卡孔231,换言之,当支架22上具有卡接脚221时,盖板23具有与卡接脚221相适配的卡孔231;当盖板23上具有卡接脚221时,支架22具有与卡接脚221配合的卡孔231。由此,可使得支架22和盖板23之间的卡接结构简单,进一步便于支架22和盖板23之间的拆装。

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卡接脚221具有导向斜面2214。由此,在装配支架22和盖板23的时候,卡接脚221的导向斜面2214可对卡接脚221卡入卡孔231时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便于实现支架22和盖板23之间的装配。进一步地,导向斜面2214朝向靠近盖板23的方向上向下延伸。

可选地,参照图6和图8所示,卡接脚221和卡孔231均为多个。由此,有利于增强支架22和盖板23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显示屏21可靠地夹设于显示屏21和支架22之间。例如,如图3所示,支架22的周壁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接脚221,盖板23上设有多个与多个卡接脚221一一对应设置的卡孔23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面板本体1为弧形板,盖板23位于面板本体1和显示屏21之间的表面为弧形面。由此,可以减小盖板23的位于面板本体1和显示屏21之间的表面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有利于防止人眼看到盖板23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面板组件100的美观性。

优选地,盖板23位于面板本体1和显示屏21之间的表面与面板本体1的内表面仿形设计,也就是说盖板23位于面板本体1和显示屏21之间的所形成的弧面可与面板本体1的内表面(如图3所示面板本体1的后面)紧紧贴合。可以理解的是,一般地,显示屏21的形成为平板,由于用户看不到盖板23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在视觉错觉的作用下,用户很难看到显示屏21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度。

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盖板23的前面设有两个第一弧形段232和两个第二弧形段233,两个第一弧形段23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弧形段233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弧形段23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弧形段233的端部相连,并且镂空结构235被围绕在两个第一弧形段232和两个第二弧形段233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弧形段232和第二弧形段233分别与面板本体1的后面的弧形面仿形设计,当显示组件2安装到面板本体1上时,每个第一弧形段232和每个第二弧形段233与面板本体1的后面的弧形面紧紧贴合。

进一步地,盖板23的颜色为黑色。由此,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人眼的视觉错觉,进一步防止用户看到显示屏21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的示例中,显示屏21的平面和面板本体1的弧形内表面之间还可以填充透明介质,从而掩盖显示屏21与面板本体1的后面的弧形面的连接处的缝隙,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面板本体1为亚克力板。亚克力,又叫PMMA或有机玻璃,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面板本体1的美观性,并且有利于提高透光区的透光性,从而提高用户通过透光区观看显示屏21的效果,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显示组件2与面板本体1卡接。由此,使得显示组件2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简单,并且易于实现显示组件2和面板之间的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面板本体1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为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显示组件2位于靠近第一表面11的一侧,ITO膜3贴设于所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其中,“ITO膜3贴设于所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可以理解为,ITO膜3贴设于第一表面11,或者ITO膜3贴设于第二表面12。由此,用户的手指的触摸信号可直接或间接传递给ITO膜3,ITO膜3再将用户手指的触摸信号传送给显示组件2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对触摸信号处理后,显示组件2可显示用户的触摸信号所对应的图形或图形变化,进而便于用户实现对空调器功能的控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照图1-图10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组件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下述描述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包括面板本体1、显示组件2和ITO膜3,面板本体1具有透光区,显示组件2包括显示屏21、支架22、盖板23和控制装置,整个显示屏21的与透光区相对且透光区的大小配合显示屏21的大小。具体地,面板本体1为亚克力板。

面板本体1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为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显示组件2位于靠近第一表面11的一侧,ITO膜3贴设于第一表面11且与透光区正对,并且ITO膜3的大小配合显示屏21的大小。ITO膜3与显示组件2的控制装置有信号的传递。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支架22与面板本体1连接,盖板23与支架22卡接,且显示屏21夹设于盖板23和支架22之间,盖板23具有镂空结构235以露出显示屏21。

如图6和图8所示,支架22的周壁上形成有十个间隔设置的卡接脚221,盖板23上设有十个与十个卡接脚221一一对应设置的卡孔231,每个卡孔231和相应的卡接脚221相适配。

具体地,如图5所示,每个卡接脚221包括第一凸起部2211,第二凸起部2212和第三凸起部2213,第一凸起部2211和第二凸起部221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凸起部2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起部2211和第二凸起部2212的前端相连,第一凸起部2211,第二凸起部2212和第三凸起部2213的厚度相同。由此,可以减小卡接脚221成型时的应力集中,进而增强卡接脚221的结构强度。

如图5所示,第一凸起部2211,第二凸起部2212上分别设有导向斜面2214,导向斜面2214朝向靠近盖板23的方向上向下延伸。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面板本体1为弧形板,显示屏21的形成为平板,盖板23位于面板本体1和显示屏21之间的表面为弧形面。

如图8-图10所示,盖板23的前面设有两个第一弧形段232和两个第二弧形段233,两个第一弧形段23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弧形段233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弧形段23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弧形段233的端部相连,并且显示屏21被围绕在两个第一弧形段232和两个第二弧形段233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弧形段232和第二弧形段233分别与面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11仿形设置,当显示组件2安装到面板本体1上时,每个第一弧形段232和每个第二弧形段233与面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11紧紧贴合。

具体地,盖板23的前面还设有两个第三弧形段234,两个第三弧形段234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一弧形段232位于第三弧形段234之间,由此,进一步使用户看不到盖板23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在视觉错觉的作用下,用户更难看到显示屏21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度。进一步地,盖板23的颜色为黑色。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22上设有第一定位槽222,面板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槽222配合的第一定位凸起13。支架22上还设有第四个第一定位孔223,面板本体1上设有四个第一定位端14,四个螺纹紧固件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一定位孔223后与相应的第一定位端14相连。

具体而言,例如,在将显示组件2安装到面板组件100时,可先将显示屏21夹设于显示屏21和支架22之间,接着使每个卡接脚221与相应的卡孔231配合以完成对显示组件2的组装;接着将ITO膜3贴设在第一表面11且与透光区正对,然后将支架22安装到面板本体1上,具体地,可先使得第一定位凸起13卡入第一定位槽222以实现预固定,然后将四个螺纹紧固件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一定位孔223后与相应的第一定位端14相连,同时盖板23的第一弧形段232、第二弧形段233和第三弧形段234分别与第一表面11紧紧贴合,从而在视觉错觉的作用下,用户很难看到显示屏21与面板本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度,另外还提高了显示组件2的安装效率。

当空调器运行时,用户的手指触摸透光区,ITO膜3可将用户手指触摸面板本体1的信号传送给显示组件2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对触摸信号处理后,显示组件2可显示用户的触摸信号所对应的图形或图形变化,进而便于用户实现对空调器功能的控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和面板组件100,面板组件100与壳体组件连接,面板组件100构造出壳体组件的部分外观面,面板组件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ITO膜3贴设在显示组件2的外观面,由此,不需要在面板本体1上开设用于固定触摸屏的窗口,从而可以提高面板组件100外观的美观性,并且ITO膜3可将用户手指的触摸信号传送给显示组件2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对触摸信号处理后,显示组件2可显示用户的触摸信号所对应的图形或图形变化,进而便于用户实现对空调器功能的控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