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罐及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6905发布日期:2019-01-02 22:1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罐及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罐。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太阳能规模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人类解决化石能源危机、空气污染等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太阳能光热发电采用的工质有水(水蒸气)、熔盐、空气、导热油、液态金属和其他导热介质等。其中,由于太阳光照的波动性及不连续性,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必须有大规模储热系统才能连续稳定发电。储热系统是通过利用储罐存储储热介质,并且通过太阳能加热储热介质,使得太阳能能够被存储于储热介质中,在太阳光照不足或者需要热量时,通过释放存储于储热介质中的热量,以实现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熔盐有使用温度高、温度范围宽、流动特性好、热容量大等特性,作为储热工质应用到储热系统中正好可以弥补太阳光照不稳定的问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储热工质。

用于储存储热介质熔盐的设备叫储盐罐,用于存储高温熔盐的储罐叫热盐罐,用于存储低温熔盐的储罐的叫冷盐罐。无论是冷盐罐还是热盐罐,储罐都是由储罐底板、储罐壁板、储罐顶板构成。

传统的储罐采用单层罐,储罐壁板和储罐底板通过焊接连接。然而用于光热发电系统的储罐往往体积巨大,温度交变频繁,储罐承受的负载复杂且不稳定。贮存大量储热介质的储罐不仅本身需要承受介质带来的液柱静压力,还要承受大风造成的巨大的偏向力,大雪天气造成的雪载荷,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地震工况下,造成的地震偏向力和内部介质的晃液波动等外力作用。储罐整体最薄弱的区域通常位于储罐壁板和储罐底板的连接处,储罐壁板和储罐底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焊缝为角焊缝。角焊缝由于不能采用射线探伤,内部缺陷往往较难发现。由于承受负载的复杂和不稳定,角焊缝往往成为储罐最先失效的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罐,其通过在储罐壁板与储罐底板之间设置加强部,当储罐壁板受到大风、液柱静压力等作用力时,加强部能对储罐壁板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储罐因大风、液柱静压力而发生形变,使储罐发生泄漏。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罐,包括储罐底板,储罐壁板以及设置于储罐壁板顶部的储罐顶板,所述储罐壁板与所述储罐底板之间设置有加强部,并且,所述加强部的一侧与所述储罐壁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储罐底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储罐底板包括中心板和自所述中心板周向边缘延伸出的边缘板,所述边缘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中心板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储罐壁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边缘板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中心板与所述边缘板一体成型,或者,所述中心板与所述边缘板通过拼接形成储罐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加强部为设置于所述储罐底板与所述储罐壁板之间的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储罐壁板内侧和/或储罐壁板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设置在储罐壁板外侧的加强筋与设置在储罐壁板内侧的加强筋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加强筋包括与所述储罐壁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储罐底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第三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并且,所述缺口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储罐壁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缺口为弧线形缺口、折线形缺口或者二者的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加强筋为L形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罐的改进,所述储罐壁板与储罐底板连接处的接缝与加强筋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储罐,所述储罐为前述任意一种储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罐,通过在储罐壁板与储罐底板之间设置加强部,当储罐壁板受到大风,液柱静压力的作用时,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壁板和边缘板处角焊缝的应力,将本应由储罐壁板和边缘板角焊缝承担的应力,均布给加强部中的每个加强筋,从而实现壁板和边缘板角焊缝应力水平的降低,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储罐的可靠性。

设置在储罐壁板外侧的加强筋与设置在储罐壁板内侧的加强筋对应设置,相互作用,提升储罐的可靠性。

另外,当储罐受到大风、雪载荷等偏心作用力时,储罐壁板会承受较大的应力,当该作用力超过壁板承受的极限时,容易使壁板发生折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强筋的第三连接部上设置缺口,当储罐壁板受到风力、雪载荷等偏心作用力时,可以通过该缺口将应力释放,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储罐壁板发生折断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罐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储罐的纵向剖面图。

图3本本实用新型的加强部的一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部的另一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部的另一实施例。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部的另一实施例。

1-基座,2-中心板,3-边缘板,4-储罐底板,5-加强筋,6-储罐顶板,7-储罐壁板,8-第二连接部,9-第一连接部,10-第三连接部,11- 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储罐,一般支撑于基座1之上,储罐本身包括储罐底板4,储罐壁板7以及设置于储罐壁板顶部的储罐顶板 6,储罐壁板7与储罐底板4之间设置有加强部,并且,所述加强部的一侧与储罐壁板7连接,另一侧与储罐底板4连接。具体地,储罐底板4包括中心板2和自所述中心板周向边缘延伸出的边缘板3,在具体实施时,中心板2与边缘板3一体成型,当然,根据实际制造工艺的需求,中心板2与边缘板3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拼接形成。一般地,中心板2的厚度与边缘板3的厚度相同,优选地,为降低储罐底板的耗材,提高材料利用率,边缘板的厚度大于中心板的厚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体储罐的稳定性,所述储罐壁板7支撑于边缘板3之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部可以为设置于储罐底板4与储罐壁板 7之间的若干加强筋5,加强筋5设置于储罐壁板7内侧和/或储罐壁板7外侧。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5可单独沿储罐壁板的周向设置在储罐壁板7的外侧,也可单独沿储罐壁板7周向设置在储罐壁板7的内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筋对储罐壁板7的支撑作用,加强筋5可同时在储罐壁板的内侧和外侧设置,采用此种设置方式时,如图1所示,加强部包括设置在储罐壁板7外侧的梯形加强筋51和设置在储罐壁板7内侧的具有弧形缺口11的第一加强筋52,并且,设置在储罐壁板7外侧的梯形加强筋 51与设置在储罐壁板7内侧的第一加强筋52可以一一对应设置,其中,设置在储罐壁板7外侧的梯形加强筋51和设置在储罐壁板7内侧的第一加强筋52与储罐壁板7和储罐底板4连接处的接缝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具体实施时,可通过将设置在储罐壁板7外侧和内侧的加强筋上的与接缝对应的角进行切除,以保证接缝与加强筋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防止接缝处的应力过于集中,进而防止储罐发生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部可以是一个整体,整体环设在储罐壁板内侧和/或外侧。当然,加强部也可以是分割成若干组成部件,安装时组设一整体加强部。

加强部也可以是多个加强筋分别分布设置在储罐壁板内侧和/或外侧。一加强筋组可以包括设置在储罐壁板7内侧的内加强筋和设置在储罐壁板7外侧的外加强筋,一加强筋组分别间隔环设在储罐壁板。

以上仅是一些加强部的举例说明,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另外,如图2所示,加强部包括设置在储罐壁板7外侧的L形加强筋53和设置在储罐壁板7内侧的具有弧形缺口11的第二加强筋 54,并且,设置在储罐壁板外侧的L形加强筋53与设置在储罐壁板内侧的第二加强筋54一一对应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在储罐壁板外侧的加强筋和设置在储罐壁板内侧的加强筋也可以沿储罐壁板的周向方向呈相互交错设置。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加强筋包括与所述储罐壁板7连接的第一连接部9、与储罐底板4连接的第二连接部8,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9和第二连接部8的第三连接部10。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强加强筋对应力的缓冲释放能力,可通过在所述第三连接部10上设置至少一个开口朝向远离储罐壁板一侧的缺口11,保证储罐壁板7与储罐底板4连接处以及储罐壁板7本身所受到的应力及时通过设置在加强筋上的缺口释放。一般地,为了保证加强筋对储罐壁板7的支撑能力,一般仅在设置在储罐壁板7内侧的加强筋的第三连接部10上设置缺口11,设置在储罐壁板外侧的加强筋的第三连接部 10上一般不设置缺口,当然,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筋本身的强度和对储罐壁板7的支撑作用能够得到保证,设置于储罐壁板7内侧和设置于储罐壁板7外侧的加强筋的第三连接部10上均可设置缺口。一般地,如图1-6所示,在加强筋的第三连接部10上设置缺口11时,缺口11的纵向截面可为弧线形、折线形或两者结合中的任意一种。例如,缺口的纵向截面为弧线形与折线形结合的形状时,该缺口的纵向截面可以为U形等适宜的形状,只要能够达到释放应力的目的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储罐,该储罐为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储罐。

加强部的一侧与所述储罐壁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储罐底板连接,焊接是本实用新型举例说明的一个实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