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0565发布日期:2018-12-28 19:1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导风板、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空调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导风板、空调。



背景技术:

导风板位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可以来回摆动,用于控制出风角度,也可以设置上下扫风。由于经常摆动以及受冷热风交替影响等,导风板很容易变形、变色,影响空调的功能和外观。而且,由于在制冷过程中,冷风从风口吹出时,落在导风板内表面上,导风板内表面热传导至导风板外表面,使外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导致导风板外表面出现凝露问题。为了保证空调器导风板的外形与防凝露等特性,目前的导风板很多采用内外双层结构,连接后导风板内部中空,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导风板外侧发生凝露。

然而,目前的导风板、空调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发明人发现,目前用于空调器的双层导风板普遍存在密封性、机械强度较差等问题。目前的导风板很多采用双层结构,内、外导风板通常是分别注塑形成的,然后通过焊接、粘贴、卡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连接后导风板内部形成中空结构。这种连接方式不仅装配效率低,而且对两层导风板的定位要求较高,并且连接之后的导风板密封性不好,内外层容易脱落,机械强度也较差。并且,导风板一般通过挂钩装配到空调器上,目前的挂钩以及装配方法存在装配强度较低、拆卸不便等问题。因此,如果能提出一种新的空调导风板结构,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风板。具体的,该导风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所述后板与所述前板相对设置,并且在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所述后板的边缘处具有避让缺口,所述前板在和所述避让缺口相对应处具有第一卡接部;以及挂钩,所述挂钩包括和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并在所述避让缺口处与所述前板卡接。由此,该导风板密封性较好,机械强度较佳,制作工艺简单,且重量较轻;空腔不仅可以防止导风板外侧发生凝露,而且挂钩还可以通过该空腔简便地插入前板和后板之间;第一卡接部制作简便,并且提高了挂钩装配的牢固程度,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安全性,并且还具有可拆卸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适于与所述凸起相抵。由此,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相互配合,可以简便地实现卡接,提高了挂钩的装配牢固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凸起的纵截面为梯形或圆弧形。由此,挂钩可以方便地插入装配和固定,并且具有可拆卸性,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凹槽是柔性的。由此,有助于挂钩和前板以及后板的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第二卡接部进一步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挂钩的边缘处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所述导向槽的宽度与所述凸起的宽度相同,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凸起的高度。由此,通过该导向槽可以简便地将第二卡接部和第一卡接部对准,提高了挂钩装配的精确度,并且该导向槽有助于挂钩和前板的相抵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呈长条形,并且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后板的横向方向设置。由此,有利于通过一次挤出成型形成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简化了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挂钩进一步包括:基板,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柔性臂,所述柔性臂与所述基板相连,并从所述避让缺口处向远离所述后板的一侧延伸,在所述柔性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具有驱动孔,所述挂钩通过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柔性臂一侧的表面,固定在所述前板上。由此,可以简便地将挂钩装配到前板以及后板上,并且有助于导风板和空调器的装配,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基板进一步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加强筋相配合,所述挂钩通过所述定位槽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固定在所述前板上。由此,所述定位槽可以进一步提高挂钩的装配牢固程度,进一步提高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导风板包括多个所述加强筋。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避让缺口形成在所述后板的短边一侧并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所述前板以及所述后板之间在所述短边一侧具有开口,所述挂钩的基板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固定在所述前板上,其中,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加强筋相配合。由此,该导风板密封性较好,机械强度较佳,制作工艺简单,且重量较轻;该卡接结构制作简便,并且提高了挂钩装配的牢固程度,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安全性,并且还具有可拆卸性。

具体的,所述前板上与所述避让缺口对应处不设置所述加强筋。由此,有利于挂钩的装配,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挂钩的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前板一侧的表面,在和所述避让缺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挂钩凸出部。由此,所述挂钩凸出部可以和后板上的凸出部相互配合,提高了导风板的防凝露效果以及外观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导风板以及所述加强筋是由PC材料形成的。由此,该导风板机械性能良好,重量很轻,不易变形变色,并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具体的,所述挂钩是由ABS材料形成的。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所述后板远离所述前板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出部。由此,所述凸出部可以和挂钩凸出部相互配合,提高了导风板的防凝露效果以及外观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具体的,所述空调包括前面所述的导风板。由此,该空调具有前面所述的导风板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挂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原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1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导风板的方法流程图;

图18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导风板的方法流程图;

图1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导风板的方法流程图;

图20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导风板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2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0:前板;120:后板;121:凸出部;130:加强筋;140:空腔;150:避让缺口:200:挂钩;210:定位槽;220:基板;221:挂钩凸出部;230:柔性臂;240:驱动孔;10:第一卡接部;20:第二卡接部;21:凹槽;22:导向槽;1000:导风板;1100:空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风板。具体的,参考图1以及图2,该导风板1000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板110、后板120以及加强筋130,后板120与前板110相对设置,并且在前板110和后板120之间限定出空腔140,加强筋130设置在前板110和后板120之间,后板120的边缘处具有避让缺口150,前板110和避让缺口150相对应处具有第一卡接部10。挂钩200包括和第一卡接部10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0,并在避让缺口150处与前板110卡接(例如,参考图2中所示出的,挂钩200从前板110的边缘处分别沿A方向和B方向插接入避让缺口150以及空腔(图中未标出)中)。由此,该导风板密封性较好,机械强度较佳,制作工艺简单,且重量较轻;空腔不仅可以防止导风板外侧发生凝露,而且挂钩还可以通过该空腔简便地插入前板和后板之间;该第一卡接部制作简便,提高了挂钩装配的牢固程度,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安全性,并且还具有可拆卸性。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是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成型形成的,也即是说,导风板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是一次挤出(挤塑)成型的完整结构,从而该导风板密封性很好,机械强度较高,避免了目前制作双层导风板的方法中,外侧和内侧的导风板分别成型之后再组装导致的装配困难、密封性差、容易开裂等问题,并且,通过一体成型直接形成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省去了前板和后板的装配工序,从而节约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前板和后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不仅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导风板外侧发生凝露,同时挂钩可以通过避让缺口以及该处的空腔和前板以及后板连接。并且,靠近前板边缘处的加强筋可以用于制作第一卡接部,制作方法简便,通过该第一卡接部以及挂钩上的第二卡接部,进一步提高了挂钩装配的牢固程度,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安全性,并且该挂钩还具有可拆卸性。具体的,第一卡接部10可以包括凸起,第二卡接部20可以包括凹槽,凹槽适于与凸起相抵并卡接(参考图2所示出的,第二卡接部20(凹槽)从挂钩200上和前板110相接触的一面向挂钩200内部凹陷(即沿图2中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凹陷),由此,通过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可以简便地实现相抵卡接,提高了挂钩的装配牢固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一体成型形成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其侧视图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为如图1所示出的带有一定弧度的长条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具体的,后板的外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具有凸出部。参考图3,后板120的外表面可以具有凸出部121(后板120的外表面可以为导风板在装配时朝向空调内侧设置的一面),该凸出部121有利于防止导风板发生凝露,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参考图4,前板110和后板(图中未示出)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具体的,可以均为长条形,前板110的长边和后板的长边相连(图中未示出),前板110以及后板在短边一侧具有开口(图中未示出),可以形成类似盒形的结构。具体的,参考图2,避让缺口150可以形成在后板120的短边一侧并沿后板120的横向方向设置(如图2所示出的)。具体的,加强筋130的数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至少一个,可以为2个,3个,4个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具体的,加强筋130可以沿前板110的横向方向(如图4中所示出的)设置,即沿着图中所示出的前板110的长边方向延伸,从而有利于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次形成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简化了生产工艺。具体的,当导风板包括多个加强筋130时,多个加强筋130可以平行排列,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由此,通过设置加强筋130,可以使导风板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较低的收缩性,可以抵御在长期的自身重力以及风吹击下的蠕变,使长条形的导风板长期使用不易发生变形,特别是不会出现中部塌陷的问题,形状保持较好,保证了导风效果,并且外观感好。并且,挂钩可以在避让缺口处通过前述空腔简便地和前板以及后板连接,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相互配合实现卡接,进一步提高装配强度。

具体的,参考图5,在前板110上避让缺口相对的位置处的部分加强筋(如图中所示出的加强筋130A靠近前板110边缘的部分),可用于加工形成第一卡接部10,以便该第一卡接部10和挂钩上的第二卡接部20相互配合,加强挂钩200的装配牢固程度。由此,利用已有的导风板的加强筋来制作凸起的第一卡接部10,无需引入其他部件和材料,操作简便。具体的,可以对一体成型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进行切割处理,首先将加强筋130A靠近前板边缘的部分进行切割,以便将避让缺口对应处的加强筋130A分割为与前板相连的前壁面加强筋,以及与后板相连的后壁面加强筋;后续切割形成避让缺口时,与后板相连的后壁面加强筋可以同时去除,从而只剩下由前板向避让缺口延伸的前壁面加强筋,该前壁面加强筋可以用于形成第一卡接部,由此,可以简便地利用导风板上已有的加强筋制作第一卡接部,操作简便,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性能。

具体的,挂钩可以卡接在空腔中。由此,挂钩的安装牢固程度较高,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具体的,参考图5,挂钩200上还可以设置定位槽210,定位槽210可以和加强筋130A以及130B位于前板110边缘的部分相配合,如图中所示出的,当挂钩200分别沿图中所示出的A方向和B方向插入空腔中时,定位槽210可以和加强筋130A以及130B位于前板110边缘的部分相互配合连接,从而可以阻止挂钩200沿图中所示出的装配方向继续向导风板内部滑入,从而提高了挂钩的装配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第一卡接部10的具体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凸起。具体的,参考图6,第一卡接部10的纵截面可以为梯形,即第一卡接部10在沿着前板横向方向上的纵截面可以为梯形。即如图中所示出的,第一卡接部10靠近前板110边缘的一侧可以具有斜面1,靠近前板110中心的一侧可以具有垂直面2。由此,挂钩可以方便地插入装配和固定,并且,如图5所示出的,挂钩200插入空腔后,第二卡接部20(凹槽)靠近加强筋130A一侧的表面,可以和该垂直面2较好地相抵卡接,进而可以阻止挂钩沿与装配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滑出,从而提高了挂钩的装配牢固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具体的,参考图7,第一卡接部10在沿着前板横向方向上的纵截面可以为圆弧形。由此,挂钩可以方便地插入装配和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并且,该凸起和挂钩上的凹槽相抵卡接后,还可以拆卸,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导风板可以包括2个挂钩,并且分别设置在导风板的短边一侧,并沿长边方向延伸,即设置在长边方向的两端,由此,可以使导风板的安装平稳可靠。具体的,挂钩可以具有柔性,即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由此,通过挂钩将导风板安装到空调器上时,可以借助挂钩的柔性进行装配,从而使刚性较强的导风板可以很容易安装到空调器上,极大地方便了装配操作。具体的,挂钩的凹槽也可以是柔性的。由此,该凹槽比较容易和导风板上的凸起相抵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参考图8以及图9,挂钩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基板220以及柔性臂230,柔性臂230与基板220相连,并从避让缺口处向远离后板的一侧延伸,在柔性臂230远离基板220的一端具有驱动孔240,用于与空调器上的电机驱动装置配合,以实现导风板的打开、摆动和闭合操作。挂钩200可以通过基板220远离柔性臂230一侧的表面(即图9中的纸面),固定在前板110上。由此,通过该挂钩200可以简便地将导风板装配到空调器上,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参考图9以及图10,第二卡接部20可以设置在基板220远离柔性臂230的一侧。具体的,第二卡接部20可以包括凹槽21,凹槽21可以从基板220远离柔性臂230的一面向挂钩200内部凹陷(即沿图9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凹陷),由此,挂钩200插入空腔后,凹槽21靠近加强筋130一侧的表面可以和第一卡接部10靠近加强筋130的一面较好地相抵卡接,第一卡接部10可以阻止挂钩200朝与图中所示出的装配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滑出,从而提高了挂钩的装配牢固程度。具体的,凹槽21可以仅形成在基板220远离柔性臂230的一侧,而未贯穿基板220。由此,可以保证基板220远离凹槽21的一侧仍为完整的表面,该表面可以和后板相配合,保证整个导风板的完整性和外观效果。具体的,参考图10,定位槽210可以设置在基板220上,具体的,定位槽210可以贯穿基板220的边缘,多个定位槽210可以和多个加强筋130相互配合插接,由此,通过定位槽210可以简便地将挂钩200固定,挂钩200固定后,定位槽210可以阻止挂钩200继续沿图中所示出的装配方向运动滑入导风板的内部,提高了挂钩的装配牢固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性能。

综上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挂钩200和前板110连接后,凹槽21和第一卡接部10相抵卡接,可以阻止挂钩200朝与装配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滑出,定位槽210和多个加强筋130相互配合插接,可以阻止挂钩200朝装配方向继续向导风板内部滑动,因此,挂钩的装配牢固程度较高,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凹槽21的大小和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凹槽21靠近加强筋130一侧的表面,可以和第一卡接部10较好地相抵卡接即可。例如,凹槽21的尺寸可以大于凸起(第一卡接部10)的尺寸,并且凹槽21的尺寸越大,挂钩200的重量越轻,从而该凹槽21不仅可以和第一卡接部10相抵卡接,还可以作为挂钩的减重槽,可以进一步减轻整个导风板的重量,提高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参考图9,第二卡接部20可以进一步包括导向槽22,导向槽22设置在挂钩200的边缘处且与凹槽21相连通。具体的,导向槽22可以从基板220远离柔性臂230的一面向挂钩200内部凹陷(即沿图9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凹陷),并且,导向槽22的凹陷程度小于凹槽21的凹陷程度,由此,参考图12,挂钩200和前板110连接时,导向槽22沿着装配方向滑过第一卡接部10之后,凹槽21可以和第一卡接部10相抵卡接。

具体的,参考图11以及图12,其中,图11为图6中的第一卡接部10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9中导向槽22的局部放大图。导向槽22的宽度可以(即图中所示出的D)与第一卡接部(凸起)10的宽度(如图中所示出的d)相同,导向槽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出的H)可以小于第一卡接部(凸起)10的高度(如图中所示出的h)。由此,通过该导向槽22可以简便地将凹槽21和第一卡接部10对准,提高了挂钩装配的精确度,并且该导向槽22有助于挂钩和前板的相抵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参考图13,如前所述,后板120远离前板110一侧的侧壁上可以具有多个凸出部121,该凸出部121有利于防止导风板产生凝露,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具体的,挂钩的基板220远离前板110一侧的表面,在和避让缺口对应的位置处也可以设置多个挂钩凸出部221,由此,该挂钩凸出部221可以和后板120的凸出部121相互配合,不仅起到防止导风板凝露的作用,而且从外观上保持了挂钩和后板的一致性,外观更佳。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参考图13-15,其中,图14和图15为图13中虚线框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导风板1000包括前板110、后板120、加强筋(图中未示出)以及2个挂钩200,前板110以及后板120相对设置,并且在前板110以及后板120之间限定出空腔(图中未示出),加强筋设置在前板110和后板120之间,且沿后板120的横向方向设置(图中未示出),避让缺口形成在后板120的短边一侧并沿后板的横向方向设置,前板110上和避让缺口相对应处具有第一卡接部10,前板110上与避让缺口对应处不设置加强筋,后板120远离前板110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出部121。具体的,挂钩200包括:基板220以及柔性臂230,柔性臂230与基板220相连并从避让缺口处向远离后板120的一侧延伸,在基板220上设置有定位槽210,在柔性臂230远离基板220的一端具有驱动孔240,在基板远离柔性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包括凹槽以及导向槽,图中未示出),挂钩的基板220远离前板110一侧的表面,在和避让缺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挂钩凸出部221,该挂钩凸出部221可以和导风板的凸出部121相互配合。具体的,前板110以及后板120在短边一侧具有开口,挂钩200的基板220通过该开口分别沿图中所示出的A方向和B方向伸入前板110和后板120之间,并通过第二卡接部以及定位槽210固定在前板110上。由此,挂钩200可以通过上述左右两侧的开口以及避让缺口简便地插入前板110和后板120之间的空腔中;第二卡接部和第一卡接部10相互配合,可以实现相抵卡接,可以提高挂钩200和前板110的装配牢固程度;定位槽210和导风板100内部的加强筋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挂钩200的装配牢固程度;挂钩凸出部221和后板120上的凸出部121可以互相配合,提高导风板的防凝露效果以及外观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的图5、图10以及图13所示出的导风板结构中,2个挂钩200可以从前板110的边缘处分别沿A方向和B方向插入空腔中,具体的,图5和图13中所示出的沿B方向的挂钩200已经插入空腔中,沿A方向的挂钩200还未插入空腔中;图10中所示出的沿A方向的挂钩200已经插入空腔中,沿B方向的挂钩200还未插入空腔中。

具体的,前板、后板和加强筋可以是由第一原料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成型形成的,第一原料可以包括:75-85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以及10-20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由此,该第一原料有利于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并且,该第一原料形成的导风板机械强度较佳,制作工艺简单,且重量较轻,降低了运行功耗。具体的,第一原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0.5-1重量份的抗氧剂;1-3重量份的光稳定剂;以及1-3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由此,该第一原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并且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机械性能,利用该第一原料,通过挤出成型处理,可以制备如前面所述的一体成型的导风板。所制得的该导风板密封性很好,机械强度较高,避免了目前制作双层导风板的方法中,外侧和内侧的导风板分别成型之后再组装导致的装配困难、密封性差、容易开裂等问题,并且,通过一体成型直接形成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省去了两层导风板的装配工序,从而节约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利用该第一原料制备的导风板,机械性能良好,重量很轻,不易变形变色。

发明人发现,虽然聚碳酸酯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以及抗蠕变性能,耐寒耐热性好,制作尺寸稳定,但是将聚碳酸酯用于制作空调的导风板时,其耐热、耐候性还不能达到要求。聚偏氟乙烯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老化性,并且其分解温度较高,耐高温老化,而且聚偏氟乙烯与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将耐候性以及耐热性较好的聚偏氟乙烯加入到聚碳酸酯中形成第一原料,该第一原料不仅保持了聚碳酸酯材料固有的优良机械性能、蠕变小、制作尺寸稳定等优点,还提高了聚碳酸酯材料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并且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施。并且,该第一原料还加入了抗氧剂、光稳定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原料的光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原料的耐热性和耐候性。该第一原料制备的导风板性能良好,不易变形变色,并且重量很轻,使用寿命长,且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的,基于该第一原料的总重量,聚碳酸酯的含量为75-85重量份。聚碳酸酯在该含量范围内,可以较好地保持其固有的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具体的,聚碳酸酯的含量可以为80-85重量份,可以为78重量份,可以为80重量份,可以为81重量份,可以为83重量份。具体的,聚碳酸酯的种类和分子量不受特别限制,具体的,聚碳酸酯可以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双酚A型聚碳酸酯原料容易获得,并且性能良好,因此,将其用于制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原料,可以获得较佳的使用性能,并且原料成本较低。具体的,聚碳酸酯的熔融指数可以为6-16g/10min。由于该第一原料中,聚碳酸酯的含量较高,因此,该第一原料的熔融指数也可以为6-16g/10min。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熔融指数”,是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其测试方法是:先让塑料粒在一定时间(10分钟)内、一定温度及压力(各种材料标准不同)下,融化成塑料流体,然后通过一直径为2.095mm圆管所流出的克数(g)。熔融指数的数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因此,该第一原料流动性较佳,易于加工,有利于挤出成型,并且制品的强度较好。当该第一原料的熔融指数大于16g/10min时,其流动速率过快,不利于挤出成型,并且制品的强度较低;当该第一原料的熔融指数小于6g/10min时,其流动速率过慢,不利于加工和挤出成型。

具体的,基于该第一原料的总重量,聚偏氟乙烯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聚偏氟乙烯在该含量范围内,可以较好地提高所制备的第一原料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并且不影响其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具体的,聚偏氟乙烯的含量可以为12-18重量份,可以为14重量份,可以为15重量份,可以为17重量份,可以为19重量份。需要说明的是,聚偏氟乙烯的热分解温度很高,其热分解温度在316℃以上,长期使用温度可以在-40~150℃,因此,聚偏氟乙烯的耐热性很好,耐高温分解老化,将其加入聚碳酸酯中形成第一原料之后,可以提高第一原料的耐高温老化性能,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原料的性能。并且,聚偏氟乙烯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较好,因此,在制备第一原料时无需加入弹性体、相容剂等来促进聚偏氟乙烯和聚碳酸酯的融合,也就避免了弹性体、相容剂等的加入导致的材料机械性能的下降。

具体的,抗氧剂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缓解第一原料中氧化过程的进行即可。例如,抗氧剂可以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以及二丁基羟基甲苯的至少之一。由此,抗氧剂的来源广泛,容易获得,抗氧剂可以捕捉第一原料中的活性自由基,抑制第一原料中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减轻了第一原料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原料的性能。例如抗氧剂1010能够自动与氧化中的链增长自由基反应,消灭自由基,从而使链式反应中断。并且,发明人发现,两种以上的抗氧剂混合使用会产生协同作用,即不同抗氧化剂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阶段终止链式反应,例如可以将抗氧化剂1010与抗氧化剂168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第一原料热加工过程的热稳定性以及耐老化性。具体的,该第一原料中,抗氧剂的含量为0.5-1重量份,具体的,可以为0.6重量份,可以为0.75重量份,可以为0.8重量份,可以为0.9重量份。抗氧剂的含量过小,例如小于0.5重量份时,不能有效地捕捉自由基以及防止第一原料的老化;抗氧剂的含量过大时,例如大于1重量份时,会影响制品的外观,例如会影响制品的表面光泽等,降低制品的表面美观性。

具体的,光稳定剂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包括亚磷酸二苯酯以及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的至少之一。光稳定剂可以抑制自由基、捕捉氧以及分解氢过氧化物等,可以提高第一原料对光照的稳定性,减轻第一原料的老化,并且该光稳定剂与前面所述的抗氧剂可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一原料的耐热耐候性。具体的,该第一原料中,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3重量份,具体的,可以为1.5重量份,可以为2重量份。

具体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具体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包括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以及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的至少之一。该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吸收紫外光,进而防止紫外线引起的第一原料的老化,进一步提高第一原料的光稳定性,并且该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与前面所述的抗氧剂以及光稳定剂协同作用,通过不同的作用原理,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减少紫外光对第一原料的照射,各种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可以在不同阶段捕捉自由基等,从而多方面地抑制第一原料的老化分解,提高了第一原料的耐热耐候性。具体的,该第一原料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1-3重量份,具体的,可以为1.5重量份,可以为2重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的导风板,由于其特殊的位置以及使用环境,对制作材料的性能要求较高。导风板位于空调器的出风口,需要经常摆动,而且受冷热风交替影响,因此其很容易发生变形、变色,并且其变形后会影响导风板和空调器面板之间的闭合,其变色后后增大导风板与空调器面板之间的色差,进而影响空调的使用功能和外观。因此,首先,用于制备导风板的材料需要有良好的耐热性,重量较轻,并且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这样在长期的摆动使用过程中,才不容易发生老化以及变形。其次,用于制备导风板的材料需要有良好的耐候性,这样在长期使用和/或在紫外线照射下,才不容易老化变形以及变色。例如,目前常用的ABS和铝合金的双层导风板,其重量较大,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原料制作的导风板,其质量为300g左右,比目前常用的ABS加铝合金的双层导风板的质量减轻了28%左右,因此,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原料制作的导风板,其重量较轻,使用性能更佳,并且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的,该第一原料的拉伸强度不小于135MPa。具体的,该第一原料的弯曲强度不小于180MPa。因此,该第一原料的拉伸强度以及弯曲强度较高,用该板材制作的电器外壳以及导风板等,使用性能较佳,不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较高。目前常用的ABS材料制作的导风板,其弯曲强度仅为63MPa,显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原料其机械性能较佳。

具体的,该第一原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不小于80KJ/m2。因此,该第一原料的韧性较好,用该板材制作的电器外壳以及导风板等,使用性能较佳,不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较高。

具体的,该第一原料的热变形温度不小于130℃。由此,该第一原料的热变形温度较高,利用该第一原料制备的电器壳体或者空调的导风板,其耐热性较好,不易老化和变形,性能和使用寿命较佳。目前常用的ABS材料制作的导风板,其热变形温度为84摄氏度左右,显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原料其热变形温度较高,不易受热变形,使用性能较佳。

具体的,该第一原料在紫外光照射96小时后的色差不大于6.5。由此,该第一原料的耐候性较好,利用该第一原料制备的电器壳体或者空调的导风板,在长期使用或者紫外光照射下不容易老化变形变色,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较佳。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描述制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原料的方法。具体的,参考图16,该第一原料可以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该方法包括:

S10将物料混合

在该步骤中,将物料混合。具体的,该物料包括前面所述的第一原料的各个组份,并且按照前面所述的各个组份的重量份进行混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的,物料混合的混料温度可以为80-100℃,混料时间可以为3-5分钟,由此,可以将所述物料充分混合,有利于后续熔融共挤出工艺的进行。当混料温度过高时,例如高于100℃时,容易导致各个组份的受热分解,当温度过低时,物料不能充分混合。

S20通过熔融共挤出工艺造粒,以便获得第一原料

在该步骤中,对上述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熔融共挤出工艺造粒,以便获得第一原料。具体的,物料混合后,可以将其在一定模具中进行搅拌混合和加热,当温度达到其熔融温度后,物料受热融化,之后将其通过特定直径的口模挤出,获得上述第一原料。具体的,熔融共挤出工艺的处理温度可以为200-250℃。由此,有利于保证物料可以达到熔融状态,也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影响物料的物化性能。

具体的,可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挤出工艺造粒,以便获得第一原料。具体的,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温度可以为200-220℃,二区温度可以为220-240℃,三区温度可以为240-250℃,四区温度可以为230-240℃。由此,在该处理温度下,有利于所述物料的熔融和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在该过程中,物料可以充分熔融混合,并且后续四区温度略有降低有利于后续物料的冷却定型。

综上可知,该方法可以简便的获得前面描述的第一原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挂钩可以是由第二原料形成的,并且第二原料可以包括ABS树脂。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描述制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方法。具体的,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节约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具体的,参考图17,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

在该步骤中,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前板、后板和加强筋,其中,后板与前板相对设置,并且在前板和后板之间限定出空腔,加强筋设置在前板和后板之间。该方法所制得的导风板机械性能良好,重量很轻,不易变形变色。具体的,可以采用第一原料,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前板、后板和加强筋,其中,第一原料包括:75-85重量份的聚碳酸酯,10-20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具体的,第一原料可以为前面所述的第一原料。由此,该第一原料有利用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前板、后板和加强筋,并且,该第一原料形成的导风板耐热耐候性良好,机械强度较佳,制作工艺简单,且重量较轻,降低了运行功耗。具体的,挤出成型工艺可以采用挤出机进行。由此,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所生产的导风板性能较好。

具体的,参考图18,在挤出成型工艺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0:对第一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在该步骤中,对第一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具体的,干燥处理的温度可以为100-120℃,在该温度范围有利于除去第一原料中的水汽,避免在后续挤出成型过程中,水分子引起的第一原料的老化等,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导风板的使用性能,并且在该温度范围不会影响第一原料的物化性能,不会造成第一原料的分解。具体的,预热干燥处理的时间不受特别限制,优选地,干燥处理的时间可以为2-4小时。

具体的,采用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工艺制作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时,可以包括下述具体步骤:

具体的,首先可以对第一原料进行塑化处理。可以将经过干燥处理的第一原料从挤出机的料斗加入到挤出机中,并进行加热熔融,由颗粒状变为流动态,以便后续的挤出成型。具体的,也可以将第一原料和色母的混合物进行塑化处理,色母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又称颜料浓缩物,加热熔融后,颜料颗粒能很好地分散于制品塑料中。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原料中加入色母粒子,以便制备不同颜色的导风板,提升导风板的外观。具体的,塑化处理的温度可以为230-270℃。由此,该温度范围有利于保证第一原料达到熔融状态,也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影响第一原料的物化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导风板的性能。在挤出机中,经过塑化处理的处于流动态的第一原料流入模具中,进行挤出成型处理。具体的,模具可以为口模,并且该口模可以具有前面所述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的结构,例如图1或图3所示出的导风板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由此,可以通过挤出成型工艺一体成型形成前面所述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操作简便,并且制得的导风板密封性好,机械强度高。具体的,挤出成型时挤出机从料斗到模具的温度可以分别设定为105℃、265-275℃、255-265℃、250-260℃、240-250℃、260-275℃、235-245℃、230℃。由此,该温度设定有利于第一原料的充分熔融塑化,并且有助于后续的挤出成型,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导风板的性能。具体的,挤出机从料斗到模具的温度可以分别设定为105℃、270℃、260℃、255℃、245℃、268℃、240℃、230℃。具体的,可以对前面所述的模具中的挤出的第一原料进行固化处理,将其冷却定型。冷却定型后可以将形成的结构根据需要进行切割处理,以便形成需要的导风板的长度,以便获得最终的导风板的长度。

具体的,参考图19,在挤出成型工艺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形成避让缺口

在该步骤中,对前述挤出成型工艺一体形成的后板进行第一切割处理,以便形成避让缺口。具体的,切割处理所形成的避让缺口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和前面所述的导风板的避让缺口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例如,避让缺口可以形成在后板的短边一侧并沿长边方向延伸。具体的,可以采用数控加工(CNC)处理进行第一切割处理,由此,CNC切割的精确度高,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导风板的性能。

S120:形成第一卡接部

在该步骤中,对前板上靠近前板边缘的加强筋进行第二切割处理,以便形成第一卡接部。由此,可以简便地利用导风板上已有的加强筋制作第一卡接部,操作简便,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性能。具体的,参考图20,第一卡接部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

S130:进行第三切割处理,以形成前壁面加强筋和后壁面加强筋

在该步骤中,沿着加强筋延伸的方向,对靠近前板以及后板边缘的加强筋进行第三切割处理,第三切割处理的边界与避让缺口的边界重合,以便将避让缺口对应处的加强筋分隔为与前板相连的前壁面加强筋,以及与后板相连的后壁面加强筋。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切割处理的顺序不受特别限制,第三切割处理可以在第一切割处理之前进行。具体的,前面步骤中通过挤出成型形成的前板以及后板可以为长条形,避让缺口形成在后板的短边一侧并沿长边方向延伸,前板的长边和后板的长边相连,前板以及后板之间在短边一侧具有开口,第三切割处理可以是对该开口处的加强筋进行的,第三切割处理的边界与避让缺口的边界重合,第三切割处理的切割方向可以由开口处向前板以及后板的内部延伸。由此,可以简便地将避让缺口对应处的加强筋分隔为与前板相连的前壁面加强筋,以及与后板相连的后壁面加强筋,便于后续加工。具体的,第三切割处理也可以沿着前板和后板的长边方向进行,即可以从前板和后板的长边相连处向前板以及后板的内部延伸,第三切割处理的边界与避让缺口的边界重合。由此,也可以简便地将避让缺口对应处的加强筋分隔为与前板相连的前壁面加强筋,以及与后板相连的后壁面加强筋,便于后续加工。

S110:进行第一切割处理,以形成避让缺口,并暴露出前壁面加强筋

在该步骤中,对经过前述第三切割处理的导风板进行第一切割处理,以形成避让缺口,并暴露出前壁面加强筋。具体的,在对后板进行切割形成避让缺口时,与后板相连的后壁面加强筋可以同时去除,从而只剩下由前板向避让缺口延伸的前壁面加强筋,简化了生产工艺,便与后续加工。

S120:进行第二切割处理,以便形成第一卡接部

在该步骤中,对前面步骤形成的前壁面加强筋进行第二切割处理,以便形成第一卡接部。具体的,可以对前壁面加强筋进行切割处理,以便形成凸起的卡扣结构,以便形成第一卡接部。具体的,所形成的第一卡接部可以具有前面所述的第一卡接部的结构和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凸起的纵截面可以为梯形,也可以为圆弧形。由此,可以简便地利用导风板上已有的加强筋制作第一卡接部,操作简便,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性能。

S200: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挂钩

在该步骤中,对第二原料进行注塑成型处理,以便形成挂钩。具体的,第二原料可以包括ABS树脂,具体的注塑成型处理的温度可以为200-400℃,由此,利用该材料以及该注塑温度,可以简便地制得性能良好的挂钩。具体的,该步骤中所制备的挂钩的形状、结构和功能可以与前面所述的挂钩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注塑形成的挂钩可以包括第二卡接部,该第二卡接部和前面步骤形成的导风板上的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第二卡接部的具体结构和位置等可以与前面所述的第二卡接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例如,第二卡接部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凹槽,该凹槽可以形成在挂钩基板远离柔性臂的一侧,并且可以与第一卡接部相抵卡接,从而进一步提高挂钩和导风板的装配牢固程度。并且,该凹槽还可以作为挂钩的减重槽,进一步减轻导风板的重量,提高导风板的使用性能。具体的,第二卡接部还可以包括导向槽,导向槽的具体结构和位置等可以与前面所述的导向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例如,导向槽可以形成在基板远离柔性臂一侧的边缘处,并且和凹槽相连通。由此,通过该导向槽可以简便地将凹槽和第一卡接部对准,提高了挂钩装配的精确度,并且有助于凹槽和凸起的相抵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注塑形成的挂钩的基板上还可以包括定位槽,该定位槽与前面步骤形成的导风板的加强筋相配合。具体的,定位槽的具体结构和位置等可以与前面所述的定位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该定位槽和导风板上的加强筋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挂钩的装配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性能。

S300:将挂钩的一端插入空腔中

在该步骤中,将挂钩的一端插入空腔中。具体的,可以将前面步骤所制备的挂钩的一端插入前面所制备的前板、后板以及加强筋结构中,以便形成最终的导风板。具体的,挂钩的插入方式可以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制备前面所述的导风板,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用于形成导风板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并且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机械性能,利用该材料制备的导风板,机械性能良好,重量很轻,不易变形变色。通过一体挤出成型制备导风板具有密封性高,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导风板不容易开裂,提高了导风板的使用安全性。并且,挂钩通过导风板内部的空腔以及第一卡接部可以简便地与前板以及后板连接,装配的牢固程度高,还具有可拆卸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具体的,参考图21,该空调1100包括前面所述的导风板1000。由此,该空调1100具有前面所述的导风板1000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内”、“外”、“长边”、“短边”“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