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628发布日期:2019-03-14 00:3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供热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家庭供暖一大部分采用市政供暖,还有一部分采用家庭自烧锅炉是供暖,但是两者供暖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以煤为燃料,在供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对空气有很大的污染,虽然现在市政供暖都实行煤改气,减少了供暖对大气的污染,但是现有的供暖方式仍然没有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环保的要求,还是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其克服了上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现有供暖方式存在的不节能环保、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包括给水管、补水电磁阀、净水装置、集水槽、第一液位传感器、补水泵、高位保温水箱、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太阳能集热器、增压泵、第一电磁阀、第一流量计、泄水电磁阀、报警装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计、空气源热泵、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生活用水管、生活热水球阀、地暖分水器、供暖用水管、供暖循环泵、地暖供热球阀、供暖循环管、地暖盘管;所述补水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给水管的左端,所述净水装置固定安装在给水管上且位于补水电磁阀的右侧,所述给水管右端与集水槽下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集水槽上部左侧并延伸至集水槽内,所述高位保温水箱设置在集水槽右侧,所述集水槽通过第一输水管与高位保温水箱上部相连通,所述补水泵固定安装在第一输水管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高位保温水箱右侧中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高位保温水箱上部左侧并延伸至高位保温水箱内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高位保温水箱左上方,所述高位保温水箱通过第二输水管与太阳能集热器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增压泵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上右部,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上且位于增压泵左侧,所述第一流量计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上且位于第一电磁阀左侧,所述集水槽通过泄水管与集水槽上部相连通,所述泄水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泄水管上,所述报警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上且位于第一流量计左侧,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太阳能集热器右端下部,所述空气源热泵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右侧,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三输水管与空气源热泵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计固定安装在第三输水管上且位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右侧,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三输水管上且位于第二流量计的右侧,所述第三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通过第四输水管相连通,所述第四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一电磁阀的右侧,所述第四输水管与第三输水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二电磁阀的右侧,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四输水管上,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第五输水管与高位保温水箱上部右侧连通,所述生活用水管设置在高位保温水箱右侧下部并与高位保温水箱相连通,所述生活热水球阀固定安装在生活用水管上,所述地暖分水器设置在生活用水管的右侧,所述高位保温水箱通过供暖用水管与地暖分水器相连通,所述供暖循环泵固定安装在供暖用水管上,所述地暖供热球阀固定安装在供暖用水管上且靠近地暖分水器一端,所述地暖分水器通过供暖循环管与高位保温水箱右侧上部相连通,所述地暖盘管与地暖分水器相连通。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和/或改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水管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电磁阀与增压泵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用水管上还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固定安装在供暖循环泵与地暖供热球阀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位保温水箱还设有排气管、保温层,所述高位保温水箱上端中部还设有排气管,所述保温层固定安装在高位保温水箱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使用生活热水使用流量较大时,高位保温水箱的液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值时,第二液位传感器控制开启补水泵,将集水槽中的水提升到高位保温水箱内,当集水槽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值时,第一液位传感器控制开启补水电磁阀,当水位高于预先设定的最高水位时第一液位传感器控制关闭补水电磁阀,当高位保温水箱内水温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55°)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开启增压泵、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将高位保温水箱内的通过第二输水管、太阳能集热器、第三输水管、空气源热泵进行循环加热,在此循环过程中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会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两端的流量值,当太阳能集热器两端的流量变化超出预先设定的流量差,证明太阳能集热器发生严重的泄露事故,此时报警装置36开始报警,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打开泄水电磁阀,工作人员接收到报警信息及时检测维修,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在水压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循环,造成水量浪费、热量散失、供暖用水与生活热水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在上述循环过程中当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45°)时,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关闭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同时开启第三电磁阀与泄水电磁阀,经过空气源热泵对循环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第五输水管注入高位保温水箱内,除此之外,在故障断电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自动断开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同时打开泄水阀,避免在寒冷地区太阳能集热器中的水上冻爆裂,开启泄水电磁阀后将太阳能集热器中的水通过泄水管泄入集水槽内,当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55°)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开启供暖循环泵通过供暖用水管注入地暖分水器中通过地暖盘管进行供暖,供暖用水通过供暖循环管进行循环后再汇入高位保温水箱内,依次循环使用,在整个过程中使用的用水都是通过净水装置净化过后使用的,避免了现有的供暖管网循环水中出现的有污垢、水质浑浊不能作为生活用水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集热器不能达到供暖使用温度时空气源热泵作为供热的辅助补充,保证满足供暖温度与生活热水使用温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供暖与生活两联供,有效解决了现有供暖方式存在的不节能环保、资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给水管,2为补水电磁阀,3为净水装置,4为集水槽,5为第一液位传感器,6为补水泵,7为高位保温水箱,8为第一温度传感器,9为第二液位传感器,10为太阳能集热器,11为增压泵,12为第一电磁阀,13为泄水电磁阀,14为第二温度传感器,15为空气源热泵,16为第二电磁阀,17为第三电磁阀,18为生活用水管,19为生活热水球阀,20为地暖分水器,21为供暖用水管,22为供暖循环泵,23为地暖供热球阀,24为供暖循环管,25为地暖盘管,26为第一输水管,27为第二输水管,28为泄水管,29为第三输水管,30为第四输水管,31为第五输水管,32为止回阀,33为排气管,34为保温层,35为第一流量计,36为报警装置,37为第二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列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行描进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包括给水管1、补水电磁阀2、净水装置3、集水槽4、第一液位传感器5、补水泵6、高位保温水箱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液位传感器9、太阳能集热器10、增压泵11、第一电磁阀12、第一流量计35、泄水电磁阀13、报警装置36、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流量计37、空气源热泵15、第二电磁阀16、第三电磁阀17、生活用水管18、生活热水球阀19、地暖分水器20、供暖用水管21、供暖循环泵22、地暖供热球阀23、供暖循环管24、地暖盘管25;所述补水电磁阀2固定安装在给水管1的左端,所述净水装置3固定安装在给水管1上且位于补水电磁阀2的右侧,所述给水管1右端与集水槽4下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5固定安装在集水槽4上部左侧并延伸至集水槽4内,所述高位保温水箱7设置在集水槽4右侧,所述集水槽4通过第一输水管26与高位保温水箱7上部相连通,所述补水泵6固定安装在第一输水管26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固定安装在高位保温水箱7右侧中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9固定安装在高位保温水箱7上部左侧并延伸至高位保温水箱7内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0设置在高位保温水箱7左上方,所述高位保温水箱7通过第二输水管27与太阳能集热器10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增压泵11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27上右部,所述第一电磁阀12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27上且位于增压泵11左侧,所述第一流量计35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27上且位于第一电磁阀12左侧,所述集水槽4通过泄水管28与集水槽4上部相连通,所述泄水电磁阀13固定安装在泄水管上28,所述报警装置36固定安装在第二输水管27上且位于第一流量计35左侧,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固定安装在太阳能集热器10右端下部,所述空气源热泵15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10的右侧,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0通过第三输水管29与空气源热泵15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计37固定安装在第三输水管29上且位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4的右侧,所述第二电磁阀16固定安装在第三输水管29上且位于第二流量计37的右侧,所述第三输水管29与第二输水管27通过第四输水管30相连通,所述第四输水管30与第二输水管27的连接处位于第一电磁阀12的右侧,所述第四输水管30与第三输水管29的连接处位于第二电磁阀16的右侧,所述第三电磁阀17固定安装在第四输水管30上,所述空气源热泵15通过第五输水管31与高位保温水箱7上部右侧连通,所述生活用水管18设置在高位保温水箱7右侧下部并与高位保温水箱7相连通,所述生活热水球阀19固定安装在生活用水管18上,所述地暖分水器20设置在生活用水管18的右侧,所述高位保温水箱7通过供暖用水管21与地暖分水器20相连通,所述供暖循环泵22固定安装在供暖用水管21上,所述地暖供热球阀23固定安装在供暖用水管21上且靠近地暖分水器20一端,所述地暖分水器20通过供暖循环管24与高位保温水箱7右侧上部相连通,所述地暖盘管25与地暖分水器20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使用生活热水使用流量较大时,高位保温水箱7的液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值时,第二液位传感器9控制开启补水泵6,将集水槽4中的水提升到高位保温水箱7内,当集水槽4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值时,第一液位传感器5控制开启补水电磁阀2,当水位高于预先设定的最高水位时第一液位传感器5控制关闭补水电磁阀2,当高位保温水箱7内水温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55°)时,第一温度传感器8开启增压泵11、第一电磁阀12与第二电磁阀16,将高位保温水箱7内的通过第二输水管27、太阳能集热器10、第三输水管29、空气源热泵15进行循环加热,在此循环过程中第一流量计35与第二流量计37会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10两端的流量值,当太阳能集热器10两端的流量变化超出预先设定的流量差,证明太阳能集热器10发生严重的泄露事故,则此时报警装置36开始报警,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2与第二电磁阀16打开泄水电磁阀13,工作人员接收到报警信息及时检测维修,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在水压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循环,造成水量浪费、热量散失、供暖与生活热水都不能满足的问题,在上述循环过程中当太阳能集热器10内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45°)时,第二温度传感器14控制关闭第一电磁阀12与第二电磁阀16开启第三电磁阀17与泄水电磁阀13,经过空气源热泵15对循环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第五输水管31注入高位保温水箱7内,除此之外,在故障断电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自动断开第一电磁阀12与第二电磁阀16同时打开泄水阀13,避免严寒地区太阳能集热器10中的水上冻爆裂,开启泄水电磁阀13后将太阳能集热器10中的水通过泄水管28泄入集水槽4内,当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55°)时,第一温度传感器8开启供暖循环泵22通过供暖用水管21注入地暖分水器20中通过地暖盘管25进行供暖,供暖用水通过供暖循环管24进行循环后再汇入高位保温水箱7内,依次循环使用,在整个过程中使用的用水都是通过净水装置3净化过后使用的,避免了现有的供暖管网循环水中出现的有污垢、水质浑浊不能作为生活用水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集热器10不能达到供暖使用温度时空气源热泵15作为供热的辅助补充,保证满足供暖温度与生活热水使用温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供暖与生活两联供,有效解决了现有供暖方式存在的不节能环保、资源浪费的问题。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和改进: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输水管27上设有止回阀32,所述止回阀32固定安装在第一电磁阀12与增压泵11之间。根据需要这里设置止回阀32是为了避免第二输水管27中的水倒流进入高位保温水箱7内。

如图1所示,所述供暖用水管21上还设有止回阀32,所述止回阀32固定安装在供暖循环泵24与地暖供热球阀19之间。这里设置止回阀32是为了避免供暖用水21管中的水倒流进入高位保温水箱7内。

如图1所示,所述高位保温水箱7还设有排气管33、保温层34,所述高位保温水箱7上端中部还设有排气管33,所述保温层34固定安装在高位保温水箱7的外表面。这里设置排气管33是为了及时将高位保温水箱7内部的热气体排出,保证内部正常的工作气压,这里设置保温层34是为了增加高位保温水箱7的保温效果,节能。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的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