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712发布日期:2019-03-05 18:18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特别属于用于采暖供热的吸收式换热机组,可应用于集中供暖的二级站、太阳能热水利用、蒸汽凝水深度利用等热水品质较低的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集中供热规模的不断增加,在相同供热负荷的情况下,增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可以减少输送的热水流量,从而降低输配管道的初投资,并减少系统运行过程中水泵的耗电量。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中提出,集中供热一次网热水的供、回水温度一般为130-60℃左右,其实施例中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为130-25℃,供回水温差达到105℃。但是目前城市集中供暖的绝大部分地区,一次网供水温度并达不到130℃,尤其在供暖初末期时,一次网供水温度基本上只在70-80℃。此时,由于吸收式换热机组的工作特性,驱动热源的温度降低,导致一次网回水温度也会高于25℃,甚至机组无法运行。因此,实际应用中一次网供水温度较低时,并不适用于此类型的吸收式换热机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它能增大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增加热网输送能力,尤其适用于一次侧供水温度较低的地区和场合。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所述机组包括外部回路和内部回路。外部回路分为一次网回路和二次网回路,内部回路分为溶液回路和冷剂回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组包括由一级吸收器和蒸发器组成的AE筒体,发生器和二级吸收器组成的AG筒体,一级发生器、冷凝器和二级发生器组成的GC筒体,以及水水板式换热器。所述一次网回路依次经过一级发生器、发生器、二级发生器、水水板式换热器和蒸发器。二次网回路并联两路,一路依次经过一级吸收器、二级吸收器和冷凝器,另一路经过水水板式换热器,两路混合后流出机组。所述AE筒体内构成蒸发压力一,AG筒体内构成蒸发压力二,GC筒体内构成冷凝压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三个筒体构成了三个不同的压力,三个压力带来了分段降温/升温,能显著增大集中供热系统中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增加热网输送能力。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一次侧供水温度较低的地区和场合,即使在供暖初末期,设备也能得到了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板式换热机组,一次侧回水温度更低,而且低于二次侧回水温度,从而为热源厂回收低品位热能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它包括外部回路和内部回路。外部回路分为一次网回路和二次网回路,内部回路分为溶液回路和冷剂回路。机组包括由一级吸收器A1和蒸发器E组成的AE筒体,发生器G和二级吸收器A2组成的AG筒体,一级发生器G1、冷凝器C和二级发生器G2组成的GC筒体,以及水水板式换热器W。一次网回路依次经过一级发生器G1、发生器G、二级发生器G2、水水板式换热器W和蒸发器E。二次网回路并联两路,一路依次经过一级吸收器A1、二级吸收器A2和冷凝器C,另一路经过水水板式换热器W,两路混合后流出机组。AE筒体内构成蒸发压力一,AG筒体内构成蒸发压力二,GC筒体内构成冷凝压力。

本实用新型内部回路中的溶液回路分为独立的两路,一路溶液依次经过一级吸收器A1、一级发生器G1、发生器G后,回到一级吸收器A1,循环往复;另一路溶液依次经过二级吸收器A2、二级发生器G2后,回到二级吸收器A2,循环往复。本实用新型内部回路中的冷剂回路,从冷凝器C到蒸发器E。本实用新型中内部溶液循环时,循环流向、泵的数量、泵的控制方式等不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集中供热热水的中低温能量的梯级利用解决方案,并能够提供采暖或者生活热水。工作时,集中供热热水依次经过一级发生器G1、发生器G、二级发生器G2、水水板式换热器W和蒸发器E的五级降温,从而使集中供热热水回水温度大幅降低。由于本实用新型中,AG筒体和GC筒体的特殊结构,使得驱动热水的可用温度在65-100℃之间。当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级发生器G1不工作时,其管程仅作为热水的流通通道,此时,驱动热水的可用温度在65-80℃之间。

由于本实用新型供热回水温度降低,回水管道无保温和热应力补偿问题,可以降低回水管网和整个管网的投资。另外,对于某些地区,集中供热热水温度条件低,也可以考虑采用本实用新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进行改善,且对于供热初末期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