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819发布日期:2019-01-08 22:17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屋顶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屋顶光伏支架下部支撑部位通常采用混凝土支墩形式,由于混凝土的重量较重,这样对屋顶的承重强度要求就高,而屋顶的承重强度在房屋竣工时就已经确定,不能更改。如果光伏支架的下部支撑部分全部采用现有混凝土支墩的方式,就很有可能超过屋顶的承重强度。一种既能保证下部支撑的稳定性,光伏支架本身的重量又能大大减轻的光伏支架大量被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光伏支架,其本身的重量要远远小于现有混凝土支墩的重量,还能有效地保证光伏支架下部支撑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屋顶光伏支架,包括:

一组钢结构支腿,其固定在屋顶上,所述一组钢结构支腿包括两个相同的钢结构支腿,分别位于倾斜光伏组件高、低两端下方,包括:底板,其位于所述钢结构支腿的底部,所述底板两侧焊接有角钢,所述角钢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填充腔,浇注混凝土;支撑板,其垂直焊接于所述底板上方,包括垂直于光伏组件排列延伸方向的第一支撑板,以及沿所述光伏组件排列延伸方向的第二、三支撑板,所述第二、三块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焊接成十字型结构;顶板,其焊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方,与所述底板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还包括:

一组混凝土支墩,其固定在屋顶上,由混凝土浇灌成型,上表面预埋外露钢板,所述一组混凝土支墩包括两个相同的混凝土支墩,分别位于倾斜光伏组件高、低两端的下方。

优选的是,两组所述钢结构支腿与一组所述混凝土支墩组成一个下部支撑单元,所述下部支撑单元沿光伏组件排列延伸方向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排列。

优选的是,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还包括上部支架,其按光伏组件所需的倾斜角度设置,托住所述光伏组件,由所述下部支撑单元支撑;所述上部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支腿和所述混凝土支墩上方的下横梁、上横梁、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支腿和所述混凝土支墩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横梁上,所述上横梁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下横梁、上横梁沿所述光伏组件排列方向延伸;垂直于所述光伏组件排列方向倾斜设置的纵梁及斜撑,所述斜撑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支撑所述纵梁中部;支撑梁,其沿所述光伏组件排列方向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梁上,支撑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形成了横向支撑;所述纵梁、所述斜撑和所述立柱在纵向组成了三角形支撑;所述下横梁和所述钢结构支腿通过螺栓连接,和所述混凝土支墩中的预埋外露钢板焊接;所述光伏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梁上。

优选的是,所述钢结构支腿的填充腔浇注完混凝土后刮平外露面。

优选的是,所述钢结构支腿的填充腔下面还垫有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好,在大大减轻光伏支架自重的情况下,又能有效地保证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及抗风压能力;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钢结构支腿正视图和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光伏支架,包括:

图2、3所示,一组钢结构支腿1,其固定在屋顶上。所述一组钢结构支腿1包括两个相同的钢结构支腿,分别位于倾斜光伏组件4高、低两端下方,包括:底板105,其位于所述钢结构支腿的底部,所述底板105两侧焊接有角钢106,所述角钢106与所述底板105之间形成填充腔,调整两侧角钢106的焊接高度,可微调钢结构支腿1的整体高度,以弥补屋顶上固有高度差,保证光伏组件4的倾斜角度,达到预期的转化效率;所述角钢106与所述底板105之间形成填充腔107,浇注混凝土,有效地增加了钢结构支腿1的稳固性;支撑板102~104,其垂直焊接于所述底板105上方,包括垂直于光伏组件4排列延伸方向的第一支撑板104,以及所述光伏组件4排列延伸方向的第二、三支撑板102、103,所述第二、三块支撑板102、103与第一支撑板104焊接成十字型结构,结构重量轻、强度好,成本低,垂直于光伏组件4排列延伸方向采用一块钢板的十字型设计能够有效地抗击风压,抗击组件因南北方向有倾角而对钢结构支腿1产生的弯曲应力;顶板101,其焊接于所述支撑板102~104上方,与所述底板105平行。

如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还包括:

一组混凝土支墩2,其固定在屋顶上,由混凝土浇灌成型,上表面预埋外露钢板,所述一组混凝土支墩2包括两个相同的混凝土支墩,分别位于倾斜光伏组件4高、低两端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两组所述钢结构支腿1与一组所述混凝土支墩2组成一个下部支撑单元,所述下部支撑单元沿光伏组件4排列延伸方向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排列,原有的每三组混凝土支墩中有两组用所述钢结构支腿1代替,既能保证光伏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又大大减轻光伏支架的自身重量,从而有效解决屋顶承重强度不足的缺陷。

在图2中显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还包括上部支架3,其按光伏组件4所需的倾斜角度设置,托住所述光伏组件4,由所述下部支撑单元支撑;所述上部支架3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支腿1和所述混凝土支墩1上方的下横梁301、上横梁302、立柱306,所述立柱306竖直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支腿1和所述混凝土支墩2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横梁301上,所述上横梁30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立柱306上,所述下横梁301、上横梁302沿所述光伏组件4排列方向延伸;垂直于所述光伏组件4排列方向倾斜设置的纵梁304及斜撑305,所述斜撑30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306,支撑所述纵梁304中部;支撑梁303,其沿所述光伏组件4排列方向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梁304上,支撑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下横梁301、所述上横梁302形成了横向支撑;所述纵梁304、所述斜撑305和所述立柱306在纵向组成了三角形支撑;所述下横梁301和所述钢结构支腿1通过螺栓连接,和所述混凝土支墩2中的预埋外露钢板焊接;所述光伏组件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梁303上。横向支撑采用不同的型钢、纵向支撑采用三角型,有效地增加了所述上部支架3的刚性和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钢结构支腿1的填充腔107浇注完混凝土后刮平外露面。

如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结构支腿1的填充腔107下面垫有橡胶板108。一方面,所述柔性橡胶板108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所述钢结构支腿1在屋顶上的平稳性;另一方面,所述柔性橡胶板108可以防止所述钢结构支腿1损坏屋顶防水层,对屋顶的防水层起到保护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