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消雾用片材及消雾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367发布日期:2019-02-15 20:1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消雾用片材及消雾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消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消雾用片材及消雾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湿式冷却塔,主要是利用水的蒸发和风机的强制通风来实现降温的作用,需要不断地向水池补充新鲜的循环水,蒸发散热的水蒸气过入大气中,不仅有水损失,还会对人的视野产生影响,并且如果蒸气接触阴冷路面或其他物体表面,可能导致结冰现象。

化工企业冷却塔,补水量在2%左右,以3000吨冷却塔为例,全年补充水约为21吨,大量气雾排入大气,形成雾气弥漫的效果,另外,大气中灰尘与气雾接触,形成雾霾,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消雾用片材及消雾模块,用于装配在冷却塔内部减少雾气排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却塔消雾用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形结构的片材基体;

位于片材基体相对的两个边侧的第一装配面;

位于片材基体相对的另两个边侧的第二装配面,所述第二装配面高于所述片材基体及第一装配面设置,第二装配面边缘分别设有与片材基体及第一装配面连接的侧面;

位于两个第二装配面之间的第三装配面,第三装配面边缘设有与片材基体连接的侧面,相邻的第三装配面之间、以及第三装配面与第二装配面之间均设有通道,通道两端为与第一装配面表面上部空间连通的开口。

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上侧表面还设有用于片材基体之间相互连接定位的至少一个凸起,且凸起分别于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下侧表面的背侧位置为对应的槽体。

所述其中一个第一装配面的凸起和其中一个第二装配面的凸起一一对应设置,另一个第一装配面的凸起和另一个第二装配面的凸起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凸起及槽体均为锥形结构或球面结构。

所述锥形结构为圆锥体结构、圆台体结构、多棱锥结构和棱台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第一装配面与片材基体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二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设置高度相同。

所述通道为直线型或曲线形或折线型。

一种消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雾模块由上述冷却塔消雾用片材自一侧至另一侧依次叠摞构成,且偶数层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相对于奇数层冷却塔消雾用片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设置;

位于后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一装配面的正面与位于前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二装配面的背面之间构成夹层空间,且该夹层空间与位于后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通道连通;

位于后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二装配面的正面设置在位于前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一装配面的背面上其两者之间密闭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该片材可以相互装配组成消雾模块,通过在消雾模块的四个侧面上形成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通道实现雾气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雾气中的水分通过风冷的方式冷凝回流至冷却塔内部,实现了冷却塔产品在冷却过程中的消雾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消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装配面、2第二装配面、3凸起、4第三装配面、5通道、6槽体、7夹层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塔消雾用片材,包括:

方形结构的片材基体,片材基体的形状用于保持其四侧边长度相同,使冷却塔消雾用片材之间可以装配成指定结构的消雾模块使用;

位于片材基体相对的上侧和下侧两个边侧的第一装配面1,第一装配面1为其所在的整个侧边边缘部分,第一装配面1与片材基体位于同一平面内;

位于片材基体相对的左侧和右侧两个边侧的第二装配面2,第二装配面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位于第一装配面1之间,所述第二装配面2高于所述片材基体及第一装配面1设置,第二装配面2边缘分别设有与片材基体及第一装配面1连接的侧面,侧面为斜面且侧面和第二装配面2组成的立体结构的大小自下至上依次减缩设置,便于加工;

位于两个第二装配面2之间的第三装配面4,第三装配面4与第二装配面2长度设置相同,且第三装配面4和第二装配面2设置高度相同,第三装配面4边缘设有与片材基体连接的侧面,侧面为斜面且侧面和第三装配面4组成的立体结构的大小自下至上依次减缩设置,便于加工,相邻的第三装配面4之间、以及第三装配面4与第二装配面2之间均设有通道5,通道5两端为与第一装配面1表面上部空间连通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通道5为曲线形,通道5长度较直线型的增加,且阻力小,使得通道5内流通的雾气或空气的行程长度增加,使相邻片材基体的通道5之间的换热效率得到提升。

上述结构中,片材基体初始状态为平面状片材,后期通过模具热压成型成立体结构,第一装配面1为热压成型过程中在片材基体上的预留位置,第二装配面2和第三装配面4为通过模具形状热压成型的立体结构。

优选地,为了方便片材基体之间的装配,所述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2上侧表面还设有用于片材基体之间相互定位的凸起3,其中上侧的第一装配面1设有两个凸起3,下侧的第一装配面1设有三个凸起3,左侧的第二装配面2设有两个凸起3,右侧的第二装配面2设有三个凸起3,根据凸起3的设置数量,使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2两两一组用于相互装配使用,装配时,具有两个凸起3的一组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2相互连接,具有三个凸起3的另一组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2相互连接,在装配过程中方便将相邻的片材旋转90度组合使用;

所述凸起3分别于第一装配面1和第二装配面2下侧表面的背侧位置为对应的槽体6,凸起3及槽体6均为通过模具形状热压成型时一次成型,片材基体装配时,一个片材基体的槽体6内部用于对一个片材基体的凸起3插入使用,使片材基体在其平面的各个方向内实现位置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起3及槽体6均为圆台体结构,使凸起3及槽体6的大小设置高度及深度的变化依次分别递增或递减,便于凸起3及槽体6之间快速插接使用。

如图4所示:一种消雾模块,由上述冷却塔消雾用片材自左侧至右侧依次叠摞构成,冷却塔消雾用片材之间重合分布,且偶数层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相对于奇数层冷却塔消雾用片材逆时针旋转90度设置,其中:

位于右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一装配面1与位于左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二装配面2之间构成夹层空间7,且该夹层空间7与位于右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通道5连通;

位于右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二装配面2正面设置在位于左侧的冷却塔消雾用片材的第一装配面1背面上其两者之间密闭连接,密闭效果可以是物理挤压或胶黏等多种方式;

按照上述结构拼接获得的消雾模块的四个侧面上分别形成相互垂直的两种通道,且两种通道之间间隔分布,一种通道内用于自下至上的雾气流通,另一种通道内用于空气横向流通,通过两种通道使该消雾模块实现雾气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雾气中的水分通过风冷的方式冷凝回流至冷却塔内部,实现了冷却塔产品在冷却过程中的消雾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