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流板流道优化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349发布日期:2019-02-15 20:1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导流板流道优化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导流板流道优化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The cooling 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

目前,一般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的特点是,风从鼓风机吹出后,风量直接吹入填料中,流场过程中无任何缓冲物质,风速快,对填料的冲击较大,且每张填料的风量极不均匀,风量大的方位直接将水吹出塔外,严重影响塔的漂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导流板流道优化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其利用导流板均匀流场,实现填料进风分布均匀,降低漂水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导流板流道优化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包括有塔体、填料组件、布水装置以及离心式鼓风机;该塔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进风口,塔体的另一侧具有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道;该填料组件设置于塔体内并位于空气流道中,该布水装置设置于塔体内并位于填料组件的上方,布水装置与填料组件之间形成有喷洒区;该离心式鼓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正对填料组件;该第二出风口与填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相邻两导流板之间形成有通风流道。

优选的,所述离心式鼓风机位于塔体外,该第二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通,该多个导流板固定于第一进风口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内设置有收水器。

优选的,所述多个导流板上下间隔均等排布。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横截面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亲水性好的非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塔体的底端侧面设置有连通塔体内部的溢流口、排污口和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塔体的侧面还设置有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第二出风口与填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利用导流板对进风流场进行强行分流,使得各方向形成均匀的风量,从而使得填料组件上风量均匀分布,有效提供冷却效率,同时有效防止部分方位风量大而导致漂水现象的出现。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导流板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塔体 11、第一进风口

12、第一出风口 13、空气流道

14、溢流口 15、排污口

16、出水口 101、喷洒区

20、填料组件 30、布水装置

40、离心式鼓风机 41、第二进风口

42、第二出风口 50、检修门

60、收水器 70、导流板

71、通风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塔体10、填料组件20、布水装置30以及离心式鼓风机40。

该塔体10的一侧具有第一进风口11,塔体10的另一侧具有第一出风口12,第一进风口11与第一出风口12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道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塔体10呈长方形,并且,所述塔体10的侧面还设置有检修门50,以便对塔体10内进行维护;以及,所述第一出风口12内设置有收水器60;另外,所述塔体10的底端侧面设置有连通塔体10内部的溢流口14、排污口15和出水口16。

该填料组件20设置于塔体10内并位于空气流道13中,该布水装置30设置于塔体10内并位于填料组件20的上方,布水装置30与填料组件20之间形成有喷洒区101。

该离心式鼓风机40具有第二进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第二出风口42正对填料组件20;该第二出风口42与填料组件20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70,相邻两导流板70之间形成有通风流道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心式鼓风机40位于塔体10外,该第二出风口42与第一进风口11连通,该多个导流板70固定于第一进风口11内;以及,所述多个导流板70上下间隔均等排布,所述导流板70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导流板70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优选的,所述导流板70为亲水性好的非金属材料;另外,导流板70根据不同进风方向与填料方向,其设计模型有所不同。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通过进水管接入循环水并输入至布水装置30中朝填料组件20喷洒热水,热水沿填料组件20表面向下流,并在填料组件20表面形成水膜;离心式鼓风机40同时将干冷空气从第二进风口41引进塔体10内,干冷空气流进入塔体10内经过导流板70均匀分散,使塔体10内四周风量一致,然后风进入到填料组件20后再流向第一出风口12,干冷空气经过填料组件20时,会与填料组件20上的水膜进行热交换,干冷空气与水膜热交换对热水进行降温后变成湿热空气离开填料组件20,降温后的水从填料组件20汇集到塔体10底盘上,由塔体10底部的出水口16排出。从填料组件20出来的湿热空气由离心式鼓风机40从第一出风口12吹出塔体10外。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在第二出风口与填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利用导流板对进风流场进行强行分流,使得各方向形成均匀的风量,从而使得填料组件上风量均匀分布,有效提供冷却效率,同时有效防止部分方位风量大而导致漂水现象的出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