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9800发布日期:2019-03-08 17:5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电磁热水器为例,电磁热水器是一种典型的感应加热装置,利用高频电流通过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电磁场,位于电磁场内的发热体(比如,发热体大多采用金属管)感应产生涡流发热,从而让与金属管接触的冷水被加热。由于感应线圈本身具有一定电阻等种种原因,电磁感应线圈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存在发热现象,若电磁感应线圈发热越严重不仅可能导致过热干烧损坏,还可能因为感应线圈生产的热量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散发没有被利用造成电能转换成发热体热能的效率越低,不利于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型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在电磁感应线圈外侧设置水冷结构吸收电磁感应线圈的热量对冷水进行预热以提高热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型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内设热水腔的金属发热体,该热水腔的第二末端设有用于排出热水的热水管;套设在金属发热体外侧面的第一绝缘管,该第一绝缘管与金属发热体之间加热腔,该加热腔的第一末端与热水腔的第一末端连通;缠绕在第一绝缘管外侧面的电磁感应线圈;用于吸收电磁感应线圈的热量对冷水进行预热的水冷结构,该水冷结构设置在该电磁感应线圈外侧面,该水冷结构的其中一末端设置为冷水进水口,该水冷结构的另一末端连通加热腔的第二末端。

其中,感应加热装置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该进水端盖上设有用于与外部的冷水水源连通的进水口,水冷结构的一末端固定在进水端盖上且与进水口相连通;出水端盖设有导水孔,水冷结构的另一末端固定在出水端盖上且通过导水孔与加热腔的第二末端相连通。

其中,水冷结构包括缠绕在电磁感应线圈外侧面的水冷管。

其中,水冷结构包括:套设在电磁感应线圈外侧面的第二绝缘管,套设在第二绝缘管外侧面的外腔体,该第二绝缘管与外腔体之间具有预热腔。

其中,第二绝缘管由玻璃、硅晶或石英材料制成。

其中,第二绝缘管与外腔体两者为一体结构。

其中,第二绝缘管与外腔体两者一体成型设置为圆环筒状的玻璃腔体、圆环筒状的硅晶腔体或圆环筒状的石英硅晶腔体。

其中,在第二绝缘管的内表面呈圆环或螺旋排列设有散热片。

其中,该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套设在金属发热体上的螺旋部,用于带动螺旋部转动的转动部,该转动部与螺旋部的一末端固定相连。

其中,转动部为涡轮或叶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磁感应线圈的外侧面设置水冷结构,利用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的冷水吸收对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热量,达到对冷水进行预热以提高热能利用率,并且有利于对电磁感应线圈进行散热降温以防止电磁感应线圈局部过热而发生干烧损坏,从而提高了感应加热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感应加热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1实施例中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2实施例中感应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内设热水腔的金属发热体1,该热水腔的第二末端设有用于排出热水的热水管81;套设在金属发热体1外侧面的第一绝缘管2,该第一绝缘管2的内侧面与金属发热体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的加热腔3;缠绕在第一绝缘管2外侧面的电磁感应线圈6,该电磁感应线圈6与外部的高频交变电流电性连接以产生交变磁场让金属发热体1产生涡流从而发热;用于吸收电磁感应线圈6的热量对冷水进行预热的水冷结构,该水冷结构设置在该电磁感应线圈6外侧面,该水冷结构的其中一末端设置为冷水进水口,该水冷结构的另一末端连通加热腔3的第二末端,该加热腔3的第一末端与热水腔的第一末端连通。

冷水从水冷结构的冷水进水口进入到水冷结构中,该水冷结构设置在电磁感应线圈6外侧面从而与电磁感应线圈6进行热交换,从而水冷结构中的冷水吸收电磁感应线圈6的部分热量达到将冷水预热的目的,同时也让电磁感应线圈6达到了散热降温的功效以防止过热发生干烧损坏;然后,预热后的水从水冷结构进入加热腔3的第二末端,水从加热腔3的第二末端运动到加热腔3的第一末端的过程中,以及水在热水腔中流动时,都与金属发热体1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热水最终从热水管81排出。

并且,该感应加热装置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进水端盖7和出水端盖8。该进水端盖7上设有进水口70,通过该进水口70与外部的冷水水源连通,水冷结构的一末端固定在进水端盖7上且与进水口70相连通。出水端盖8设有导水孔80,水冷结构的另一末端固定在出水端盖8上且通过导水孔80与加热腔3的第二末端相连通。

在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水冷结构包括缠绕在电磁感应线圈6外侧面的水冷管50。

在图3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水冷结构包括:套设在电磁感应线圈6外侧面的第二绝缘管51,套设在第二绝缘管51外侧面的外腔体52,该第二绝缘管51与外腔体52之间具有预热腔53,该预热腔53的其中一末端与进水口70相连通,该预热腔53的另其中一末端通过导水孔80与加热腔3的第二末端相连通。因此,冷水先进入预热腔53,经过第二绝缘管51与电磁感应线圈6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电磁感应线圈6的部分热量,起到将冷水预热以及给电磁感应线圈6散热降温的作用。

当然,第二绝缘管51如果采用导热性能佳的材料制成则可以提高冷水与电磁感应线圈6之间的热传导能力,比如,第二绝缘管51为玻璃、硅晶、石英材料制成。再者,当然,第二绝缘管51与外腔体52两者可以为一体结构。比如,第一绝缘管2为圆筒状时,此时第二绝缘管51与外腔体52一体成型表现为一个设于电磁感应线圈6外侧面的圆环筒状腔体,通常表现为圆环筒状的玻璃腔体、圆环筒状的硅晶腔体或圆环筒状的石英硅晶腔体。

再者,为了增大预热腔53中冷水与第二绝缘管51之间的热接触表面,在第二绝缘管5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散热片,让冷水从预热腔53流过时必须流经散热片,从而提升冷水与第二绝缘管51之间的热传导能力,提高对电磁感应线圈6的散热降温能力。散热片为一片或多片,呈圆环或螺旋排列设置在第二绝缘管51的内侧壁上。当然,散热片与第二绝缘管51也可以为一体结构,散热片与第二绝缘管51也可以为分离结构,比如,散热片为螺旋状的铜片,该铜片设置在预热腔53中且与第二绝缘管51充分的热接触相连以便让第二绝缘管51的热量能够迅速传递给铜片,而铜片可以增加与预热腔5内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预热腔5中水对电磁感应线圈6的散热降温能力。

再者,结合图1所示,该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套设在金属发热体1上的螺旋部92(比如,螺旋部92为一个弹簧),该螺旋部92的一末端与转动部91固定相连,从而转动部91带动螺旋部92转动。其中,转动部91为涡轮或叶轮。并且,由于金属发热管1位于加热腔3内的部分为外径一致的圆筒状,故螺旋导流部92的内径比金属发热体1的外径大2~10mm,从而使螺旋部92紧贴在金属发热体1的外表面。当转动部91受到进入加热腔3的水冲击产生旋转,转动部91带动螺旋部92同步转动,该螺旋部92不仅为冷水从加热腔3的第二端部运动至加热腔3的第一端部的流动过程中提供导向作用,还在转动过程中紧贴在金属发热体1外表面转动,转动过程中会对可能沉淀在金属发热体1外表面的水垢等异物进行刮擦,从而使金属发热体1外表面彻底无机会产生水垢,确保了不会因为金属发热体1的热交换能力,还可以彻底解决因金属发热体1上产生水垢导致电磁感应线圈6出现干烧损坏的技术难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