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冷却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575发布日期:2019-01-15 22:5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发冷却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冷却芯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处理设备主要采用塑料过滤网对气体进行降温及除尘处理,传统塑料过滤网包括至少两个正反交叉重叠连接的芯体结构,而芯体结构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起结构,每个凸起结构上的两侧板上开设有一排呈长方形的网孔,网孔沿凸起结构的侧板的横向间隔分布,而沿凸起结构的纵向延伸。

在空气处理技术中,空气处理设备的芯体结构主要是以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作为降温介质。但是,因为普通塑料材质本身不吸水,加上凸起结构的侧板上只设置有一排网孔,网孔过长过大,导致水膜的形成面积过小,而且水流流经芯体结构时难以在跨度较大的长方形的网孔上形成水膜,呈长方形的网孔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水流,但终究不能使水吸附在长方形的网孔上面,且容易飞水,不利于储水,导致蒸发效率低,所以用在以降温及除尘为目的的场所降温及除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冷却芯体结构,该蒸发冷却芯体结构的储水效果佳,能够提高降温及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发冷却芯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重叠连接的过芯体片,各所述芯体片上设置有若干沿液体流向呈间隔分布的凸起结构,各所述凸起结构上开设有若干呈菱形或圆形的网孔,所述网孔在凸起结构上沿液体流向设置有多排。

进一步地,各所述凸起结构为V形凸起结构,所述V形凸起结构的底部的中心偏离过芯体片与液体流向平行的中心轴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V形凸起结构均包括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连接在顶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于顶板倾斜设置,所述顶板为实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包括两块芯体板及第一连接板,各所述芯体板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网孔设置在芯体板上,至少一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排尘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过芯体片的片头均安装有便于液体分流的分流器。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器包括若干分流板和第二连接板,若干分流板垂直于液体流向并间隔分布设置,第二连接板连接相邻的两块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为实体结构,所述分流板的板面构成分流面。

进一步地,各所述凸起结构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各所述第三连接板为实体结构,各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面设有便于储水的纹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纹理结构呈格栅状。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过芯体片上的凸起结构之间围合形成空气通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各凸起结构上均开设有呈菱形或圆形的网孔,呈菱形或圆形的网孔更有助于液膜的附着,进而使得每个凸起结构更有助于液膜的附着,提高了存储液体的能力,液体的蒸发吸热效率更高,降温及除尘效果更佳;另外,网孔在凸起结构上沿液体流向设置有多排,使得每个凸起结构上分布有多排网孔,从而使得每个凸起结构的网孔壁增多,进而增大了液膜的附着面积,便于液膜附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发冷却芯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蒸发冷却芯体结构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蒸发冷却芯体结构中的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蒸发冷却芯体结构中的C处放大图。

图中:1、芯体片;11、凸起结构;111、顶板;112、第一侧板;1121、芯体板;1122、第一连接板;11221、排尘孔;113、第二侧板;114、网孔;12、第三连接板;2、分流器;21、分流板;3、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发冷却芯体结构,该蒸发冷却芯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重叠连接的芯体片1,芯体片1的片头至片尾的延伸方向定义为液体流向,各芯体片1上均设置有若干沿液体流向呈间隔分布的凸起结构11,各凸起结构11上均开设有呈菱形或圆形的网孔114,网孔114在凸起结构11上沿液体流向设置有多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介质为水。采用上述的蒸发冷却芯体结构,通过在各凸起结构11上均开设有呈菱形或圆形的网孔114,呈菱形或圆形的网孔114更有助于水膜的附着,使得每个凸起结构11更有助于水膜的附着,提高了储水能力,水的蒸发效率高,降温及除尘效果佳,而网孔114在凸起结构11上沿液体流向设置有多排,使得每个凸起结构11上分布有多排网孔114,从而使得每个凸起结构11的网孔114壁增多,进而增大了水膜的附着面积,便于水膜附着。具体的,当网孔114呈菱形时,水流过时利用菱形两端不断靠近到交接的两个锐三角结构可以使水变成水膜直接吸附或停留在菱形的网孔114壁上。当网孔114呈圆形时,水流过网孔114时水分子在呈圆形的网孔114壁的拉伸作用下形成水膜,有助于储水。

上述各凸起结构11为V形凸起结构11,呈V形的凸起结构11有助于引导液体沿V形凸起结构11的底部流出。具体地,V形凸起结构11的底部的中心偏离芯体片1与液体流向平行的中心轴设置,使V形凸起结构11呈不对称的形式设置,使得水流始终向不对称V型凸起结构11的底部流出,使得水流不再被导流在过芯体片1的中央,也即引导水流偏心,进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水流飞溅的现象。

优选地,本蒸发冷却芯体结构由多个正置的芯体片1重叠连接而成,相邻两个芯体片1上的凸起结构11之间围合形成空气通道3,如图1所示,空气通道3由相邻两凸起结构11的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围合而成,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形成空气通道3的过滤层,空气在空气通道3中流动时,能穿过四层过滤层,有效提高了空气的过滤层数,能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参见图1,不对称V形凸起结构11斜坡长的一面(图1中的右面)面向室内设置,斜坡短的一面(图1中的左面)面向室外设置,面向室外的一面作为进风面,面向室内的一面为出风面,空气通道沿进风面延伸至出风面,工作时,由于水流不再正中流向,即使负压风机的吸力再大,水流难以跨过斜坡长的一面飞溅出去,避免了飞水的问题。

如图2所示,各V形凸起结构11均包括第一侧板112、顶板111和第二侧板113,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分别连接在顶板111的两侧,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相对于顶板111倾斜设置,顶板111为实体结构,便于分流和导向。

如图4所示,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均包括两块芯体板1121及第一连接板1122,各芯体板1121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122的两侧,网孔114设置在芯体板1121上,每块芯体板1121上沿液体流向设置有多排网孔114,至少一块第一连接板1122上开设有排尘孔11221,便于积尘从排除孔排除。

参见图3,为便于导流,各芯体片1的片头均安装有便于液体分流的分流器2。具体地,分流器2包括若干分流板21和第二连接板,若干分流板21垂直于液体流向并间隔分布设置,使相邻两个分流板21之间形成下水孔,可将水流引流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板面上,提高水膜的形成几率。第二连接板连接相邻的两块分流板21,分流板21为实体结构,起到防止水流失的作用,分流板21的板面构成分流面,当水流经分流器2时,其中一个分流面满水后,可自动流到其他的分水面上,可以使得水压分散,可以起到多重缓冲作用;此外,可以使水的流向更宽,可让水充分的吸附在网孔114壁上,便于形成水膜,进而提高降温及除尘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储水效果,各凸起结构1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12连接,各第三连接板12为实体结构,各第三连接板12的顶面设有便于储水的纹理结构。其中,纹理结构呈格栅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便于储水的形状,例如可在第三连接板12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盲孔等。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