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918发布日期:2019-01-15 23:0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



背景技术:

石墨换热器是传热组件用石墨制成的换热器,制造换热器的石墨应具有不透性,常用浸渍类不透性石墨及压型不透性石墨。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部分石墨换热器在与液体接触时,容易因为液体流量过大,直接冲击石墨块,导致石墨块受到长时间的冲击而损坏,降低了石墨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其次,石墨换热器常见的是内部出现破损,导致冷却媒介与溶液混合,污染溶液,甚至导致爆炸的发生,生产过程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该新型可以减少溶液对石墨块的冲击力度及及时停止石墨换热器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包括外壳、进液腔及换热腔;所述进液腔及换热腔均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换热腔套于进液腔中;

所述外壳上端中心处设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入口外侧固定有上封座;所述外壳下端中心处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外侧设置有下封座;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呈对称设置;所述外壳靠近第一入口处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下端的左右侧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截面呈e字型,所述缺口上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上封座,所述通孔内设有PH计,所述PH计底部与通孔底部平齐;所述缺口及通孔沿外壳水平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外壳左侧上部设有第二入口,所述外壳右侧下部设有第二出口;

所述进液腔与密封垫固定;所述进液腔内由上至下设有安装位、第一石墨块、第二石墨块及第三石墨块;所述第一石墨块、第二石墨块及第三石墨块上均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石墨块上方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流板、弹簧及转轴;所述缓流板上端固定有转筒,所述弹簧套于转筒内,所述转轴穿过弹簧及转筒,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在相对的安装位上;所述第一石墨块及第二石墨块之间设有中心向前的凸起,所述凸起呈圆弧状;所述第二石墨块与第三石墨块之间设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固定在进液腔的前后侧壁上,所述分流块以相同的间距水平排列,所述分流块呈三角形;所述进液腔四个角处均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密封扣,所述密封扣嵌于缺口中;

所述换热腔与密封垫固定;所述换热腔左侧与第二入口连通,所述换热腔右侧与第二出口连通,所述换热腔内部设有第四石墨块。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密封垫。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H计型号为Tracer 5-0103。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为复位弹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腔内部固定有玻璃钢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凸起及分流块,使得溶液进入第一石墨块、第二石墨块及第三石墨块时均能得到缓冲,而缓冲装置、凸起及分流块的缓冲力度不同,可以使溶液得到缓冲又不影响溶液的换热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PH计及密封扣与缺口紧密结合,当进液腔与密封垫连接处有破损时,能够根据PH计的数值变化及时发现,同时密封扣又可减缓冷却液与溶液混合,迅速停止石墨换热器的换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液腔,3-换热腔,4-PH计,11-第一入口,12-第一出口,13-第二入口,14-第二出口,15-密封垫,16-上封座,17-下封座,21-第一石墨块,22-第二石墨块,23-第三石墨块,24-缓冲装置,25-凸起,26-分流块,27-密封扣,28-安装位,31-第四石墨块,141-缺口,142-通孔,241-弹簧,242-缓流板,243-转轴,244-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段式矩形孔式石墨换热器,包括外壳1、进液腔2及换热腔3;进液腔2及换热腔3均设置在外壳1内,换热腔3套于进液腔2中;

外壳1上端中心处设有第一入口11,第一入口11外侧固定有上封座16;外壳1下端中心处设有第一出口12,第一出口12外侧设置有下封座17;第一入口11与第一出口12呈对称设置;外壳1靠近第一入口11处设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下端的左右侧均设有缺口141,缺口141截面呈e字型,缺口141上端设有通孔142,通孔142贯穿上封座16,通孔142内设有PH计4,PH计4底部与通孔142底部平齐;缺口141及通孔142沿外壳1水平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外壳1左侧上部设有第二入口13,外壳1右侧下部设有第二出口14;

进液腔2与密封垫15固定;进液腔2内由上至下设有安装位28、第一石墨块21、第二石墨块22及第三石墨块23;第一石墨块21、第二石墨块22及第三石墨块23均固定在进液腔内侧壁上,第一石墨块21、第二石墨块22及第三石墨块23上均设有矩形孔;第一石墨块21上方设有缓冲装置24,缓冲装置24包括缓流板242、弹簧241及转轴243;缓流板242上端固定有转筒244,弹簧241套于转筒244内,转轴243穿过弹簧241及转筒244,转轴243两端均固定在相对的安装位28上;第一石墨块21及第二石墨块22之间设有中心向前的凸起25,凸起25呈圆弧状;第二石墨块22与第三石墨块23之间设有分流块26,分流块26固定在进液腔2的前后侧壁上,分流块26以相同的间距水平排列,分流块26呈三角形;进液腔2四个角处均设有与缺口141相对应的密封扣27,密封扣27嵌于缺口141中;

换热腔3与密封垫15固定;换热腔3左侧与第二入口13连通,换热腔3右侧与第二出口14连通,换热腔3内部设有第四石墨块31;

通过设置缓冲装置24、凸起25及分流块26,使得溶液进入第一石墨块21、第二石墨块22及第三石墨块23时均能得到缓冲,而缓冲装置24、凸起25及分流块26的缓冲力度不同,可以使溶液得到缓冲又不影响溶液的换热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PH计4及密封扣27与缺口141紧密结合,当进液腔2与密封垫15连接处有破损时,能够根据PH计4的数值变化及时发现,同时密封扣27又可减缓冷却液与溶液混合,迅速停止石墨换热器的换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性。

进一步地,密封垫15为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适用于本实施例,价格便宜,密封性能好。

进一步地,PH计4型号为Tracer 5-0103,是适合用在本实施例中的PH计4。

进一步地,弹簧241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保证缓流板被撑起后能够迅速关闭,缓冲效果好。

进一步地,进液腔2内部固定有玻璃钢层,减少溶液对进液腔内部的腐蚀,提高石墨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将溶液从第一入口11通入,冷却液从第二入口13通入,溶液进入进液腔2后,通过缓冲装置24,缓流板242由于复位弹簧241的弹力使其被撑起的速度减慢,溶液缓慢通过第一石墨块21,到达凸起25时,由于凸起25呈圆弧状,使得溶液在下落过程中路径变小,与凸起25接触部分则需经过弧面才能进入第二石墨块22中,由于凸起25相比起缓冲装置24,减少了外力的阻力,因此凸起25的缓冲力度比缓冲装置24小,溶液通过第二石墨块22后,分流块26将溶液分流,减小了溶液对第三石墨块23的冲击力度,但由于凸起25与分流块26缓冲力度都比缓冲装置24小,所以溶液进入第三石墨块23的速度并不会过慢,保证了溶液的换热效率不受影响;当进液腔2破损时,溶液会先进入缺口141中,PH计4测试到溶液的酸碱度后,数值变化,工作人员可快速停止石墨换热器的工作,由于缺口141与密封扣27均呈e字型,减少了溶液与冷却液混合的时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