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多风机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307发布日期:2019-02-11 00:0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多风机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多风机中央空调送风系统,属于中央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领域,如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医院、现代化工业厂房等等场所。但是,随着空调的普及,“空调病”却成为一种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空调病”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冷风直吹带来的肌肉酸疼强直,一方面是由于长时间关窗封闭带来的病菌滋生,还有一个原因是冷风循环带来的湿度下降和人体缺水。

目前,家用空调内普遍都集成了加湿组件,但是中央空调还缺少必要的加湿措施。此外,中央空调的送风风机长时间运转极易发生电机烧坏的故障,从而影响整个中央空调的正常运行,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多风机中央空调送风系统,其能够调节室内湿度,并能够有效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保障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多风机中央空调送风系统,其包括鼓风管路、送风管路、贮水容器和控制单元,所述鼓风管路具有多个相互并联的鼓风入口以及唯一的一个鼓风出口,所述鼓风出口向所述送风管路内送风;

每个鼓风入口内均设有一个单向通风的送风窗,所述送风窗通过复位弹簧处于常闭状态,所述送风窗的进风侧设有风向传感器,每个鼓风入口处均设置有一台鼓风机,每台鼓风机具有一条独立的供电线路,每条供电线路上均设有一个电子开关,每台鼓风机上均设有电机温度传感器;

所述送风管路内设有加湿网,所述加湿网具有毛细结构,所述贮水容器内具有相互构成连通器结构的第一贮水腔和第二贮水腔,所述第一贮水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加湿网与所述第一贮水腔通过毛细管路连接,所述毛细管路的吸水端位于所述第一贮水腔的1/4高度与3/4高度之间且位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量程之内,所述第一贮水腔和第二贮水腔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二贮水腔的上部还设有单向排气阀,所述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分别与加湿网迎风侧的送风管路连通;

所述电机温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电子开关、液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湿网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的一端以及纬线的一端分别从所述送风管路的管壁上穿出并一直延伸到贮水容器中,所述经线和纬线均为棉线,所述毛细管路即为送风管路和贮水容器之间的棉线。

可选的,所述风向传感器包括一个与鼓风入口处的风向相迎的叶摆,所述叶摆的下方具有一根与风向传感器主体铰接的摆杆,所述摆杆的末端设有一个用于监测摆杆摆动方向及摆动幅度的传感器,所述摆杆与风向传感器主体之间具有使摆杆回归零位的复位结构。

可选的,所述送风窗包括窗框以及位于窗框内的两扇窗门,所述窗框内还设有隔在两扇窗门之间的中梁,所述窗门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沿,所述窗门通过枢轴与所述窗框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为设置在窗门与窗框之间的卷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台鼓风机轮流工作,避免了单台鼓风机出现故障时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停止运行,使得中央空调更加可靠。

2、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鼓风机电机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烧坏风机,能够延长鼓风机的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单向打开送风窗防止风向逆流,有效地保障了风流量,并且,通过送风窗出的风向传感器还可以监测每处的送风窗是否正常关闭。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湿过程不需要额外的电力驱动,节能环保。

5、本实用新型中的加湿装置具有加湿控制的功能,其利用连通器原理控制毛细管路的吸水端浸入液面或脱离液面,控制装置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风机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3是送风系统中加湿管路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送风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风向传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贮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加湿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以及图6所示,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多风机中央空调送风系统,其包括鼓风管路1、送风管路2、贮水容器7和控制单元,所述鼓风管路1具有多个相互并联的鼓风入口11以及唯一的一个鼓风出口12,所述鼓风出口12向所述送风管路2内送风;

每个鼓风入口11内均设有一个单向通风的送风窗5,所述送风窗5通过复位弹簧处于常闭状态,所述送风窗5的进风侧设有风向传感器6,每个鼓风入口11处均设置有一台鼓风机3,每台鼓风机3具有一条独立的供电线路,每条供电线路上均设有一个电子开关,每台鼓风机3上均设有电机温度传感器;

所述送风管路2内设有加湿网8,所述加湿网8具有毛细结构,所述贮水容器7内具有相互构成连通器结构的第一贮水腔71和第二贮水腔72,贮水容器7内有水73,所述第一贮水腔7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74,所述加湿网8与所述第一贮水腔71通过毛细管路9连接,所述毛细管路9的吸水端90位于所述第一贮水腔71的1/4高度与3/4高度之间且位于所述液位传感器74的量程之内,所述第一贮水腔71和第二贮水腔72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口101和第二通气口102,所述第二贮水腔72的上部还设有单向排气阀103,所述第一通气口101和第二通气口102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1011和第二电磁阀1021,所述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分别与加湿网迎风侧的送风管路连通;

所述电机温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电子开关、液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可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加湿网8包括经线81和纬线82,所述经线81的一端以及纬线82的一端分别从所述送风管路2的管壁上穿出并一直延伸到贮水容器7中,所述经线81和纬线82均为棉线,所述毛细管路9即为送风管路和贮水容器之间的棉线。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风向传感器包括一个与鼓风入口处的风向相迎的叶摆63,所述叶摆63的下方具有一根与风向传感器主体61铰接的摆杆62,所述摆杆62的末端设有一个用于监测摆杆摆动方向及摆动幅度的传感器,所述摆杆62与风向传感器主体61之间具有使摆杆回归零位的复位结构64。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送风窗包括窗框51以及位于窗框内的两扇窗门53(图中仅示出一扇窗门),所述窗框51内还设有隔在两扇窗门之间的中梁52,所述窗门53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沿54,所述窗门53通过枢轴与所述窗框51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为设置在窗门与窗框之间的卷簧。

该送风系统采用多台鼓风机轮流工作,避免了单台鼓风机出现故障时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停止运行,使得中央空调更加可靠。该系统还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鼓风机电机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烧坏风机,能够延长鼓风机的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此外,该系统通过单向打开送风窗防止风向逆流,有效地保障了风流量,并且,通过送风窗出的风向传感器还可以监测每处的送风窗是否正常关闭。

此外,该送风系统还具有空气加湿的功能。当需要加湿时,控制单元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贮水腔和第二贮水腔的气压相等,第一贮水腔中的液面上升直至液面平齐,此时液位传感器读取到液面高度,当毛细管路的吸水端浸到液面以下时控制单元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此时,加湿网润湿,气流通过加湿网时带走水分,起到空气加湿的作用。当停止加湿时,控制单元打开第一电磁阀而保持第二电磁阀的关闭,由于送风管路内气压较高,此时第一贮水腔内的液面下降,第二贮水腔内的气体通过单向排气阀排出,直至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面降至毛细管路的吸水端以下时为止,关闭第一电磁阀。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进行整体组合或技术特征的组合,这些组合方案也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不能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适当修改,但这些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就都受到本专利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