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厂余热大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465发布日期:2019-05-03 18:54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电厂余热大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厂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电厂余热大棚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厂时通过将燃烧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来进行发电的。现有的火力发电厂进行各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后,排烟温度仍较高,会造成一定量的热量损失,该损失也会造成整个循环效率的处于一个较低的百分比。连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以及各路疏水管道、集箱,排出的废水温度压力较高,也造成了一定的热量损失。

现有技术中烟囱中的烟气会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而连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以及各路疏水管道、集箱中的废水,则排放至地沟,没有对废气和废水的余热进行利用,造成很大的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热电厂中废气和废水的余热没有得到利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电厂余热大棚系统,达到了对余热进行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热电厂余热大棚系统,包括热电厂的废水集成和废气集成,以及大棚,大棚包括喷淋装置和通气口,还包括设置于废水集成和废气集成与大棚之间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用于与废水集成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用于与废气集成换热的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均与喷淋装置和通气口连接;第一换热器和废水集成之间设置有减压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废水集成的热量与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废气集成的热量与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将具备一定温度的水和水汽通过喷淋装置和通气口通入大棚中,为大棚提供温度,对余热进行利用,减少热电厂中的热量的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同时,余热运用于喷淋装置和通气口,一方面可以增加大棚内空气的湿度以及保温,另一方面可以为植物补充水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用于通入废水的第一换热箱、设置于第一换热箱中的第一冷水管道;第一换热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冷水管道包括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穿出第一换热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废水集成中的废水通过进水口通入第一换热箱中,再将水通入至第一进水端,水在第一冷水管道内与废水进行热交换,同时废水和第一冷水管道内的水实现隔离,不会造成混合;且第一冷水管道设置于第一换热箱中,可以提高废水对第一冷水管道内水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换热箱包括螺纹连接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上设置有密封橡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中会包含一些杂质,容易在第一换热箱内造成堆积,第二换热箱需要定时进行清理;将第一换热箱设置为螺纹连接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方便第一换热箱的拆卸和安装;同时密封橡胶可以保证第一换热箱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冷水管道位于第一换热箱体内的部分为螺旋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设置的第一冷水管道,使得第一冷水管道在第一换热箱中的长度很长,较长的第一冷水管道可以为水提供充足的换热时间,从而进行充分的换热,提高换热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箱、设置于第二换热箱内的第二冷水管道;第二换热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二冷水管道包括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穿出第二换热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废气通过进气口通入第二换热箱;水通过第二冷水管道进入第二换热箱,与废气进行热交换;废气围绕于第二冷水管道周围区域,提高废水对第一冷水管道内水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冷水管道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换热管、连接换热管和第二进水端以及换热管和第二出水端的连接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进水端通水后,水进入到多根相互平行的换热管中,增大水的流量,同时废气围绕于第二冷水管道周围区域,在增大水流量的同时,可以保证水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换热器和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废水处理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从第一换热器出水口的废水通入至废水处理装置中进行过滤,砂石过滤器过滤大颗粒杂质,叠片过滤器过滤微粒,降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并使其可以通过喷淋装置对大棚内的植物进行喷淋;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换热器和废气集成之间设置有脱硫脱硝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废气需要进入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当硫和硝的含量过高时,容易腐蚀第二换热器,降低第二换热器的寿命;所以设置了脱硫脱硝装置,在废气进入第二换热器之前先进行脱硫脱硝,减少废气对第二换热器的腐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通气口之间均设置有空气调节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空气调节装置将水转化为气体,并将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通入大棚。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棚需要保温的温度大于80℃时,采用玻璃制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普通的大棚都是由膜类材料制成的,对于80℃的高温无法进行充分的保温,容易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换热箱和第二换热箱,将热电厂中的废水集成和废气集成的余热进行换热利用;

2、通过设置螺旋状的第一冷水管道,提供充足的换热时间,从而进行充分的换热,提高换热的效率;

3、通过设置废水处理装置,将废水进行处理并对植物进行喷淋,实现废水的二次利用,并;

4、通过设置脱硫脱硝装置,减少废气对第二换热器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废水集成;2、废气集成;3、大棚;31、喷淋装置;32、通气口;4、换热装置;5、第一换热器;51、第一换热箱;511、左箱体;512、右箱体;513、进水口;514、出水口;52、第一冷水管道;521、第一进水端;522、管体;523、第一出水端;6、第二换热器;61、第二换热箱;611、进气口;612、出气口;62、第二冷水管道;621、第二进水端;622、第二出水端;623、连接盘;624、换热管;7、密封橡胶;8、废水处理装置;9、脱硫脱硝装置;10、空气调节装置;11、减压装置;12、集中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热电厂余热大棚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来自热电厂的废水集成1和废气集成2、大棚3、设置于废水集成1和废气集成2与大棚3之间的换热装置4。大棚3包括喷淋装置31和通气口32。

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4包括设置于废水集成1和大棚3之间的第一换热器5,以及设置于废气集成2和大棚3之间的第二换热器6。

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器5包括圆柱形且中空的第一换热箱51、第一冷水管道52。第一换热箱51包括螺纹连接的左箱体511和右箱体512;左箱体511远离右箱体512的下方固定有进水口513,右箱体512远离左箱体511的上方固定有出水口514。左箱体511上胶粘有密封橡胶7。第一冷水管道52包括设置于第一换热箱51内的管体522、设置于管体522两端且与罐体连通的第一进水端521和第一出水端523;管体522为螺旋设置;第一进水端521和第二进水端621为水平设置,且第一进水端521和第二进水端621远离管体522的一端穿出所在第一换热箱51。第一冷水管道52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换热箱51的长度方向相同。

如图3所示,第二换热器6包括第二换热箱61和第二冷水管道62。第二换热箱61包括设置于一端下方的进气口611、设置于另一端上方的出气口612。第二冷水管道62包括设置于第二换热箱61中的九根换热管624、与换热管624两端连通的两个连接盘623、设置于连接盘623远离换热管624一侧且与连接盘623连通的第二进水端621和第二出水端622;第二进水端621和第二出水端622一端穿出所在第二换热箱61;连接盘623的横截面为圆形。

如图1所示,废水集成1连接有减压装置11,减压装置11与第一换热器5的进水口513连接;废气集成2连接有脱硫脱硝装置9,脱硫脱硝装置9与第二换热器6的进气口611连接;第一进水端521和第二进水端621均通入水,第一出水端523和第二出水端622均连通于集中水池12。出水口514连通有废水处理装置8,废水处理装置8和集中水池12均与喷淋装置31连通。集中水池12还连通有空气调节装置10,空气调节装置10与通气口32连接。

本实施例中,废水集成1来自各疏水集箱、疏水管、连续排污扩容器和定期排污扩容器的水;废气集成2来自烟囱出口的烟气。

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如下:废水集成1通过第一换热器5对水进行加热,废气集成2通过第二换热器6对水进行加热,加热过后的水进入集中水池12进行温度调节;废水通过第一换热器5后经过废水处理装置8与集中水池12中的水一起进入喷淋装置31,对大棚3进行喷淋。集中水池12中的水部分进入空气调节装置10,再通过通气口32对大棚3进行保温。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