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799发布日期:2019-02-15 20:0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霾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调内机在进行制冷时都会产生冷凝水,而这部分冷凝水都是通过冷凝水管直接排至室外,一方面排水管所设置位置需要特别设置,不能对生活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冷凝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属于资源浪费,一般一台家用1.5P空调挂机制冷工况下每小时能够产生500毫升冷凝水,而这部分冷凝水直接排入室外将造成浪费。

另外,现目前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室外空气中由于PM2.5颗粒的增多,雾霾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我们生活环境,人们出行常常需要佩带口罩去预防雾霾,但是佩带雾霾口罩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利用空调制冷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对雾霾进行控制,合理利用资源,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包括蓄水箱、雾化装置以及排水增压泵,所述蓄水箱包括一进水管以及一出水管,所述排水增压泵设置于蓄水箱内,所述进水管连接空调内机冷凝水排水管且在连接处设置有一冷凝水过滤器,所述排水增压泵出水端连接出水管,所述雾化装置设置于出水管末端且雾化装置雾化出口位于空调外机散热风扇出风路径前侧,蓄水箱内部设置有一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与排水增压泵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外侧壁设置有泡沫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雾化装置以及排水增压泵均设置于空调外机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装置采用雾化喷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将空调内机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合理的收集,当水量达到一定量以后,水位开关闭合,同时启动排水增压泵,冷凝水通过雾化装置雾化喷出,同时经空调外机风扇吹出,一方面可以降低空调外机周围热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水雾中和并沉降空气中的PM2.5颗粒,起到控制雾霾的作用,同时解决了冷凝水排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蓄水箱;2-雾化装置;3-排水增压泵;4-冷凝水过滤器;5-水位开关;11-进水管;1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包括蓄水箱1、雾化装置2以及排水增压泵3,所述蓄水箱1包括一进水管11以及一出水管12,所述排水增压泵3设置于蓄水箱1内,所述进水管11连接空调内机冷凝水排水管且在连接处设置有一冷凝水过滤器4,所述排水增压泵3出水端连接出水管12,所述雾化装置2设置于出水管12末端且雾化装置2雾化出口位于空调外机散热风扇出风路径前侧,蓄水箱1内部设置有一水位开关5,所述水位开关5与排水增压泵3控制连接。

其中,所述蓄水箱1外侧壁设置有泡沫保温层;所述蓄水箱1、雾化装置2以及排水增压泵3均设置于空调外机内部;所述雾化装置2采用雾化喷头。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基于空调的雾霾治理装置,其在具体使用时,其中水位开关5以及排水增压泵3均通过空调外机主板进行供电,当空调制冷启动以后,产生的冷凝水经过冷凝水管以及进水管11排入至蓄水箱1内,其中经过冷凝水过滤器4进行过滤,冷凝水过滤器4为套管结构且其中部设置有一过滤网,冷凝水过滤器4两端套接与冷凝水管以及进水管11上,实现对接且连接处紧配合做到密封,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对冷凝水过滤器4进行拆卸清洗或者更换可以清除冷凝水中的杂质,冷凝水进入到蓄水箱1中进行保温收集,当蓄水箱1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比如一定水位时,水量达到500ml),此时水位开关5闭合,电路连通,排水增压泵3开始工作,将蓄水箱1中的冷凝水抽出并通过出水管12输送至雾化装置2雾化喷出至空调外机风扇前端,通过空调外机风扇将低温水雾喷出,降低空调外机周围温度,同时水雾中和空气中的PM2.5颗粒,达到控制雾霾的作用,随着排水增压泵3的持续工作,蓄水箱1内的水位降低,当降低至一定高度以后(比如一定水位时,水量低于200ml),此时为防止排水增压泵3损坏,设定水位开关5下限位阈值,水位开关5断开,电路断开,排水增压泵3停止工作,以此类推,本装置间续工作,将冷凝水以水雾形式喷出,解决冷凝水排水问题,同时可以合理控制雾霾。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