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炉用W型辐射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849发布日期:2019-03-22 19:50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炉用W型辐射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炉用W型辐射管。



背景技术:

辐射管广泛应用于加热炉,是加热炉的主要加热元件。目前使用的辐射管主要分为两大类: 燃气辐射管和电加热辐射管。其中燃气辐射管的热效率比电加热辐射管高一倍左右,因此,燃气辐射管是未来辐射管的发展趋势。在燃烧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并排除大量废气,并需要不断的通入空气供氧,由于空气的温度较低,而尚有余温的废气不断排除会带走一部分的热量,这样就造成了辐射管加热效率降低;进一步的,由于热胀冷缩,易导致管体悬空薄弱部分拉伤,而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炉用W型辐射管,以节约能源,并延长辐射管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炉用W型辐射管,包括辐射管本体、支撑辐射管本体的壁体及炉盖,所述辐射管本体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三弯管及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管本体包括进气口及排烟口,所述进气口及排烟口连接热量回收装置,且进气口设置于热量回收装置的左上侧壁,排烟口设置于热量回收装置的左下侧壁,所述排烟口连接一“Z”型管一端,所述“Z”型管另一端设置于热量回收装置的右上侧壁,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外壳体及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两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进气口固定于连接法兰上,且进气口连接一软管一端,所述软管另一端延伸至热量回收装置的右下侧壁,且软管缠绕于“Z”型管外壁。

优选的,所述弯管与直管之间过盈配合连接,以加固弯管与直管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盖的中轴处设置有连接钮,并通过两支撑杆分别连接第一弯管两侧与连接钮,以增强炉盖对辐射管本体的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壁体上设置有两插槽,且两平行插座嵌插于插槽中,所述插座通过两连接杆分别连接第二弯管及第三弯管端部。

优选的,分别与第二弯管及第三弯管端部连接的两连接杆之间连接有连接臂。

优选的,与所述第三弯管连接的直管下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向壁体延伸,并固定于壁体上,支撑板再次对辐射管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炉盖与直管连接处设置有波纹管,适应辐射管热胀冷缩,以优化与炉盖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管及“Z”型管均为耐高温金属管,优选用铜管,且“Z”型管直径大于软管直径。

优选的,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内壳体由保温材料制得,且设置于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壳体的左上侧壁与右下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通过热量回收装置的“Z”型排烟管对冷空气软管预热处理,使得一部分的废气热量转化为空气热量,由此提高了辐射管的工作效率;2)进气管及排烟管均为金属管,优选铜管,且进气管缠绕于排烟管上,以提高废气对软管内空气的热传导;3)本实用新型对辐射管本体具有优异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热量回收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壁体、2-直管、3A-第一弯管、3B-第二弯管、3C-第三弯管、4-炉盖、5-热量回收装置、5-1-外壳体、5-2-内壳体、6-支撑板、7-插座、8-连接臂、9-连接杆、10A-连接钮、10B-支撑杆、11-进气口、12-排烟口、13-“Z”型管、14-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炉用W型辐射管,包括辐射管本体、支撑辐射管本体的壁体1及炉盖4,其中,辐射管本体包括第一弯管3A、第二弯管3B、第三弯管3C及直管2,为了加固连接弯管与直管,弯管与直管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炉盖4的中轴处设置有连接钮10A,并通过两支撑杆10B分别连接第一弯管两侧与连接钮10A,以增强炉盖4对辐射管本体的支撑力;为了适应辐射管热胀冷缩,以优化直管2与炉盖4之间的连接,在炉盖与直管连接处设置有波纹管。

为了增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辐射管本体支撑作用,壁体1上设置有两插槽,且两平行插座7嵌插于插槽中,插座7过两连接杆9分别连接第二弯管3B和第三弯管3C端部,且两连接杆9之间连接有连接臂8。

为了再次加强对辐射管的支撑作用,第三弯管3C连接的直管2下侧设置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向壁体1延伸,并固定于壁体1上。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了辐射管的工作效率,体现节能环保理念,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在辐射管本体的进气口11及排烟口12连接一热量回收装置,具体地,进气口11设置于热量回收装置的左上侧壁,排烟口12设置于热量回收装置的左下侧壁,排烟口12连接“Z”型管13一端,且 “Z”型管13另一端设置于热量回收装置的右上侧壁;进一步具体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外壳体5-1及内壳体5-2,且内壳体5-2的两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法兰,进气口5-2固定于连接法兰上,且进气口11连接软管14一端,软管14另一端延伸至热量回收装置的右下侧壁,且软管14缠绕于“Z”型管13外壁上,以上通过热量回收装置的排烟“Z”型管13对冷空气软管14预热处理,使得一部分的废气热量转化为空气热量,由此提高了辐射管的工作效率;为了更有效的节能,热量回收装置内壳体5-2由保温材料制得,且设置于外壳体5-1内部,内壳体5-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壳体5-1的左上侧壁与右下侧壁;软管14及“Z”型管13均为金属管,优选用铜管,且“Z”型管13直径大于软管14直径,以提高废气对软管内空气的热传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热量回收装置的“Z”型排烟管对冷空气软管预热处理,使得一部分的废气热量转化为空气热量,由此提高了辐射管的工作效率;进气管及排烟管均为金属管,优选铜管,且软管缠绕于铜管上,以提高废气对软管内空气的热传导;本实用新型对辐射管本体具有优异的支撑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