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片及油汀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936发布日期:2019-05-03 18:4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汀片及油汀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汀片及油汀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热油汀作为家庭冬季取暖常用的家用电器,其工作原理是采用电加热棒来加热汀片主体底部上的油包内的导热油,然后高温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路进入汀片主体顶部上的油包内,相邻汀片之间的导热油通过油包连通,导热油在通过导热油路流通的过程中加热汀片主体,进而向周围环境空气传热以达到用户取暖目的。

但上述电热油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制热效果不好、汀片主体周边温升超标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同时油汀外形比较单一,这些单一的外观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油汀外观美观、多样性的追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汀片及油汀取暖器,以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油汀取暖器制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汀片,包括:汀片主体;

油包,所述油包分别成型在所述汀片主体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容纳导热油;

导热油路,具有多条,分别连通所述汀片主体顶部的所述油包和所述汀片主体底部的所述油包并在两所述油包之间形成对流;以及

辅助油路,贯穿所述导热油路并将多条所述导热油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油路设置在所述汀片主体上,沿所述汀片的水平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导热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油路设置在所述汀片主体上,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汀片的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延伸并连通所述导热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油路处于两所述油包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油路的数量为多条。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辅助油路沿所述汀片主体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汀片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汀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汀片主体上并环绕所述油包和所述导热油路的环形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油路密闭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汀片主体的顶部为半圆形,所述汀片主体的底部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油汀取暖器,包括汀片,所述汀片为如上所述的汀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汀片及油汀取暖器中,通过在汀片主体上的多条导热油路之间设置辅助油路,通过辅助油路将多条导热油路之间相互连通起来,进而可增加了导热油路中导热油的循环速度,使得汀片的导热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汀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汀片在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汀片在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汀片主体;30、油包;41、第一导热油路;42、第二导热油路;43、第三导热油路;50、辅助油路;60、环形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汀片作为油汀取暖器的一部分,用于油汀取暖器工作时导热。本实施例中的汀片包括:汀片主体10、油包30、导热油路以及导热油路。

其中,油包30分别成型在汀片主体10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容纳导热油;导热油路具有多条,分别连通汀片主体10顶部的油包30和汀片主体10底部的油包30并在两油包30之间形成对流;辅助油路50贯穿导热油路并将多条导热油路连通,进而本实施例中的汀片通过在汀片主体10上的多条导热油路之间设置辅助油路50,通过辅助油路50将多条导热油路之间相互连通起来,进而可增加了导热油路中导热油的循环速度,使得汀片的导热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见图2,具体本实施例中导热油路包括了第一导热油路41、第二导热油路42以及第三导热油路43。第一导热油路41、第二导热油路42以及第三导热油路43分别与设置在汀片主体10顶部的油包30和汀片主体10底部的油包30连通,实现顶部油包30和底部油包30之间导热油的对流,实现了汀片主体10整体的加热,向向周围环境空气传热以达到用户取暖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热油路41、第二导热油路42以及第三导热油路43具体沿汀片主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在汀片主体10的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其中,第一导热油路41、第二导热油路42以及第三导热油路43中,第二导热油路42处于第一导热油路41和第三导热油路43之间,其作为主油路,尺寸相对于第一导热油路41和第三导热油路43更大。

对于本实施例中用于连接导热油路的辅助油路50,辅助油路50设置在汀片主体10上,具体处于两油包30之间,沿汀片的水平方向延伸并连通导热油路,这样在实现导热油路之间水平方向串通的同时,整个汀片主体10更加的美观,制造难度也较低。

在一变形实施例中(未图示),辅助油路50设置在汀片主体10上,辅助油路50与汀片的水平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延伸并连通导热油路,辅助油路50在连通导热油路的同时,由于辅助油路50在汀片主体10上倾斜设置,辅助油路50具有沿汀片主体10高度方向延伸的分量,进而可以加快辅助油路50中导热油的流动,进一步加快了汀片主体10中导热油的流动,使得汀片的导热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优选地,辅助油路50的数量为多条,进而可进一步加快了汀片主体10中导热油的流动,使得汀片的导热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设置时,本实施例中的辅助油路50沿汀片主体10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汀片主体10上,这样导热油的流动更加的均匀。

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汀片还包括设置在汀片主体10上并环绕油包30和导热油路的环形油路60。本实施例中的环形油路60密闭设置,即本实施例中的环形油路60中不会充油,这样环形油路60在汀片中起到一个加强筋的作用,起到了加强汀片强度的效果,同时起到一个隔离作用,可避免汀片主体10周边温升超标的问题。

进一步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汀片主体10的顶部为半圆形,汀片主体10的底部为方形,进而汀片更加的美观,可满足消费者对油汀外观美观、多样性的追求。

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油汀取暖器,具体为电油汀,包括汀片,汀片为如上所述的汀片,进而本实施例中汀片所具有的优点,本实施例中油汀取暖器也应具有,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