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过热蒸汽的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531发布日期:2019-06-19 01:49阅读:1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过热蒸汽的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珍珠岩保温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过热蒸汽的烘干房。



背景技术:

水泥珍珠岩保温板包括混料、压制成型、养护和干燥,烘干房是水泥珍珠岩保温板养护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设施,使用时将成型好的水泥珍珠岩保温板送至烘干房内,开启加热设备,使水泥珍珠岩保温板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缓慢干燥。加热设备按加热方式包括,电热式、燃烧式、蒸汽式等,但现有的各种烘干房,其热能利用率仍然较低,能耗大、污染较为严重,有些地区环境评估不达标,造成关停整改,企业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热利用率的采用过热蒸汽的烘干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过热蒸汽的烘干房,包括烘干房主体,所述主体内的底部设置有蒸汽换热器,所述蒸汽换热器与蒸汽源连通构成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回流供热管,所述回流供热管上设置有若干朝上的风口;

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上横管,所述上横管的一端为排气端、另一端为回流端,上横管的排气端设置有抽湿风机,所述抽湿风机前端的上横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上横管的回流端设置有第二阀门并通过回流管与回流供热管连接,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风机;所述上横管的中部通过出气管与主体内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蒸汽换热器为呈蛇形铺设在主体内的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换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回流供热管呈蛇形铺设在蒸汽换热器下方。

优选的,所述蒸汽换热器的上方设置有呈格栅状的承载板。

优选的,所述主体内的顶部设置有集气斗,所述集气斗与出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两根。

优选的,所述上横管由回流端向排气端斜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为5-8°,所述第一阀门前端的上横管上设置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集水箱连通;所述上横管内的顶部沿上横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倾斜的冷凝片。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上端伸入上横管内部,且高于上横管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极大的提高烘干房的热利用率,更加的节能环保。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水泥珍珠岩保温板运送至主体内码放好以后,向蒸汽换热器内通入过热蒸汽,蒸汽换热器与烘干房主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烘干房内部进行加热。在加热初期,由于烘干房内的温度还相对较低,其剩余热量基本不满足余热回收的要求,此时,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抽湿风机将烘干房内多余的空气依次经过出气管、上横管的排气端抽出。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烘干房内的温度升高,即可开始对余热进行回收,此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回流风机将烘干房内的空气依次经过出气管、上横管、回流管抽送至回流供热管,并经风口排出,一方面实现了热回收、另一方面可加速蒸汽换热器的换热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极高的热利用率,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更加的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横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采用过热蒸汽的烘干房,包括烘干房主体1,所述主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蒸汽换热器2,所述蒸汽换热器2与蒸汽源连通构成蒸汽循环回路。使用时,水泥珍珠岩保温板架设在蒸汽换热器2上方进行加热,架设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在主体1内设置枕木、导轨等。也可以如图1所示,所述蒸汽换热器2的上方设置有呈格栅状的承载板12,保温板放置在承载板12上,当然也可以通过枕木略微垫高。所述蒸汽换热器2的下方设置有回流供热管3,所述回流供热管3上设置有若干朝上的风口。所述蒸汽换热器2通常为呈蛇形铺设在主体1内的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换热翅片11,而回流供热管3呈蛇形铺设在蒸汽换热器2下方,这种结构具有极好的换热性能。

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横管4,所述上横管4的一端为排气端、另一端为回流端,上横管4的排气端设置有抽湿风机5,所述抽湿风机5前端的上横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所述上横管4的回流端设置有第二阀门7并通过回流管8与回流供热管3连接,所述回流管8上设置有回流风机9。所述上横管4的中部通过出气管10与主体1内的顶部连通,由于主体1的大小是根据实际需求可灵活设置的,为此,对于大型的主体1而言,可设置更多的出气管10,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管10的数量为两根,当然也可以是更多。同时,为了便于气体的汇集,所述主体1内的顶部设置有集气斗13,所述集气斗13与出气管10连通,所述集气斗13可采用穹顶式、锥形斗式或其他起到汇聚气流作用的结构。为了便于操作,所述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一般采用电控阀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水泥珍珠岩保温板运送至主体1内码放好以后,向蒸汽换热器2内通入过热蒸汽,蒸汽换热器2与烘干房主体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烘干房内部进行加热。在加热初期,由于烘干房内的温度还相对较低,其剩余热量基本不满足余热回收的要求,此时,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一阀门6,抽湿风机5将烘干房内多余的空气依次经过出气管10、上横管4的排气端抽出。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烘干房内的温度升高,即可开始对余热进行回收,此时,关闭第一阀门6、打开第二阀门7,回流风机9将烘干房内的空气依次经过出气管10、上横管4、回流管8抽送至回流供热管3,并经风口排出,一方面实现了热回收、另一方面可加速蒸汽换热器2的换热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极高的热利用率,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更加的环保节能。

在进行余热回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过多的水分重新进入主体1内,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所述上横管4由回流端向排气端斜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为5-8°,所述第一阀门6前端的上横管4上设置旁通管14,所述旁通管14与集水箱15连通。所述上横管4内的顶部沿上横管4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倾斜的冷凝片16。工作时,水汽在冷凝片16上冷凝,并沿着上横管4向底端流动,最终经过旁通管14流入集水箱15中,收集的水可作为蒸汽锅炉的补充水。为了防止冷凝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从出气管10倒灌入主体1内,所述出气管10的上端伸入上横管4内部,且高于上横管4的底部,通常高出的距离在1CM左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